最高、最冷、最美——呼中區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黃金節點

2020-09-14 這裡是大興安嶺

呼中區充分依託自身資源稟賦,積極搶抓全域旅遊發展機遇,深入實施「生態立區、文旅融合、產業強區」戰略,竭力打造「最冷小鎮」「興安之巔」文化旅遊品牌,全面形成了「一線三支一環」發展格局。

近日,自駕達人王志堅帶著來自哈爾濱的8輛房車旅遊團來到了位於大興安嶺呼中區的蒼山二十八拐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時感動十分驚訝,「幾年前我來過呼中,那時這裡還是廢棄的房屋,現在真是舊貌換新顏」。其他同行的遊客也是十分的高興表示,「從三亞到伊春很多自駕遊營地都遊玩過,這個自駕遊營地的檔次、規模和自然風景是我見到過最好的,回去一定介紹給朋友們來遊玩」。

呼中區蒼山二十八拐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是呼中區將原蒼山林場廢舊民房改造後建成的,具有「補水、充電、加油、排汙、餐飲、住宿」功能為一體的自駕車旅居車營地,營地佔地3.5公頃,建設了6棟平房民宿、1棟二層閣樓民宿、1座輕型木結構二層別墅,20個旅居車露營地、22個自駕車露營地,共計36個客房,可同時容納百人旅遊團隊。同時,在休閒運動區域還設有900延長米登山木棧道,300延長米風格迥異的甬道,及露天廣場、篝火池、呼瑪河親水平臺、馴鹿園,填補了大興安嶺地區自駕遊房車無休憩節點的空白。

近年來,呼中區持續加快旅遊景區景點建設,完善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旅遊產業業態,加快推進了大小白山、蒼山石林、佛緣嶺、馴鹿園等6條景區公路建設。探索開發森林康養旅遊,完成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申報工作,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北藥資源,大力推動中醫藥康養融合發展,打造最冷小鎮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進行地熱勘察,不斷打造旅遊經濟新業態,拉長產業鏈、延長旺季時間段。同時,加快推進碧水北山洞穴遺址二期出土文物取回收藏與展出,豐富博物館館藏,完成數字模擬VR系統安裝,全面展示呼中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增加了最冷小鎮文化旅遊積澱。

呼中區在鞏固提升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持續打造標準化景區,完善景區景點服務管理流程,加強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功能設施維護管理,並以監管促規範,倒逼旅遊服務提質增效,全力營造安全有序、服務優質、設施完善、經營誠信的旅遊發展環境。積極與林業院校、旅遊院校、地區職業學院交流合作,重點加強導遊解說、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努力打造一支旅遊人才隊伍。

「最高、最冷、最美」如今已成為興安之巔呼中的代名詞。呼中區根據區位優勢,突出「嶺」字特色,打破傳統營銷觀念,創新宣傳思維路徑,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多維度開展旅遊宣傳營銷,不斷提升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力開展「網際網路+」營銷活動,利用新浪、途牛、樂途網等門戶網站開展四季網絡推廣營銷。努力挖掘培養本土網紅,在抖音、快手等自媒體上宣傳介紹最冷小鎮,使呼中逐步成為具有吸引力的網紅打卡地,通過網紅經濟擴大品牌效應,叫響最冷小鎮旅遊品牌,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大興安嶺全域旅遊黃金節點新名片。

【來源:大興安嶺呼中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大興安嶺呼中區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黃金節點
    自駕遊客們在呼中區蒼山二十八拐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露營平臺休息 呼中區蒼山二十八拐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是呼中區將原蒼山林場廢舊民房改造後建成的,具有「補水、充電、加油、排汙、餐飲、住宿」功能為一體的自駕車旅居車營地,營地佔地3.5公頃,建設了6棟平房民宿、1棟二層閣樓民宿、1座輕型木結構二層別墅,20個旅居車露營地、22個自駕車露營地,共計36個客房,可同時容納百人旅遊團隊
  • 河北石家莊:文旅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新篇章
    高標準規劃全域旅遊發展,持續改善景區旅遊環境、改造提升優化道路交通、不斷壯大旅遊產業規模、多方推介宣傳擴大旅遊市場影響力,如今,在石家莊各縣區的旅遊景區,遊客不僅可以體驗「紅、綠、古、新」等多種旅遊產品,還可以享受安全優質的旅遊服務,讓人不出遠門就可以享受到全域旅遊帶來的福利。
  • 文旅融合 本溪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
    在「文旅興市」戰略的指引下,文旅融合、全域旅遊建設初見成效,文化多元、山水多彩、體驗多樣的「本溪旅遊」越來越自信地笑迎八方來客,繁榮一方經濟、幸福一方人民。」的發展目標,以楓葉、溫泉、奇洞、名山、醫養、文化等旅遊優勢資源為依託,全力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圍繞奇洞、楓葉、生態、冰雪、溫泉、民俗、鄉村,七大主打品牌,通過項目牽引和開放驅動,促進「旅遊+」多產業深度融合,不斷豐富「中國楓葉之都」的品牌內涵,除受疫情影響,我市旅遊經濟穩步發展。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東省旅行社行業協會、廣東省景區行業協會、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聯合主辦的「暢遊廣東,心悅誠服」廣東省內誠信品質遊線路推薦活動,經旅遊同行和遊客投票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十條省內遊線路」。這些線路既符合文旅融合的趨勢,又頗具市場吸引力。
  • 宣城寧國市: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從紅樓夢文化園的開工建設,到周贇紀念館的掛牌;從宗杲文化園的修建完善,到吳潛文化廣場的運作;從「皖南川藏線」自駕遊的打造,到鄉村休閒旅遊的勃興……一個個文旅融合的「大手筆」相繼落地開花。
  • 文旅融合掘金全域旅遊
    天長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文旅深度融合之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斷加大旅遊業發展力度,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全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 焦作博愛打造特色全域旅遊 「文化+旅遊」融合
    今年端午節小長假期間,博愛縣堅持把黨建元素注入全域旅遊大局中,打造「特色引領、全域推進」的旅遊發展模式,以「特色文化落實全域旅遊、全域活動做活全域旅遊」的工作思路,舉辦了歡騰博愛「我們的節日——端午」六大主題文化活動,讓這個豫北小城越來越有內涵,越來越有「味道」。
  • 精築都市圈最美花園,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浦口樣本!
    近日,在中共南京市浦口區第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上,浦口文旅產業的成果喜人:上半年浦口鄉村旅遊遊客接待量創新高,在南京十大最受歡迎鄉村旅遊目的地中,浦口佔了一半。建設「都市圈最美花園」浦口必須深入挖掘自身的獨特優勢:致力於探索山水融合、點線串聯、城鄉一體的綠色發展之路!
  • 文旅融合發力,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高坪區堅持文旅融合方向,全域發力推進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了文化旅遊互促共興,為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打下堅實基礎。在高坪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眼下溼地農業區的雲帆愛情島、鳥巢親子樂園、玫瑰迷宮、木屋酒店,循環農業區的紅酒體驗館、電影文學館、農業科技館等特色項目全部建成。
  • 浙報關注嘉興湘家蕩構建全域旅遊格局 打造文旅融合美麗城鎮
    7月30日,《浙江日報》專版刊發《嘉興湘家蕩:構建全域旅遊格局 打造文旅融合美麗城鎮湘家蕩始終把生態優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原則,依託江南水鄉獨特的湖光景色和城市森林,構建全域旅遊格局,爭創文旅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七月仲夏夜,湘家蕩魚樂美市購物節火熱開市。特色產品琳琅滿目、當地美食吃貨暢享、人氣樂隊全場嗨唱、商家吆喝直播帶貨……橋埭老街重燃「煙火氣」。接下來,「2020湘家蕩戲水嘉年華」「四季果香·果蔬採摘節」等活動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 「區縣解讀」巫山:文旅融合活起來 全域旅遊強起來
    巫山的答案是文旅融合迎客。據巫山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打造好旅遊產品的同時,為讓巫山紅葉叫得更響、傳得更遠,從2007年起,巫山已連續10多年舉辦長江三峽國際紅葉節,並結合「巫山神女」作為「東方愛神」這個巫山文化元素中最令人憧憬的代表,聯合打造了「神女戀城·紅葉巫山」核心品牌。
  • 文旅融合創新驅動 凸顯文化優勢的全域旅遊更有活力
    增長見聞,增強文化自信無疑已經成為新時代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甘肅省敦煌市近年來也在打造文旅融合上做出了新的探索。遊客來到敦煌後,不光能參觀景區,還能通過各類文旅融合新產品感受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情。同樣是歷史積澱深厚,文化底蘊豐富的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也通過文旅融合走出了一條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
  • 【脫貧攻堅】囊謙縣全域聯動著力打造文旅融合囊謙樣板
    【脫貧攻堅】囊謙縣全域聯動著力打造文旅融合囊謙樣板 2020-12-19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旅融合提檔升級 特色活動扎堆上演 井陘開啟全域旅遊黃金打卡季
    經過旅發大會的整體塑造提升和疫情期間的「閉關修煉內功」,該縣各大景區景點文旅融合提檔升級,特色活動扎堆上演,「二百裡山水井陘」的生態魅力和「三千年文化長廊」的文化魅力交織浸潤,相得益彰,全域旅遊價值凸顯,一個個脫穎而出的新亮點成為省內外遊客眼中「叫好又叫座」的新賣點,「這麼近,那麼美」的千年古縣井陘正開啟全域旅遊「黃金打卡季」。
  • 平遠,全力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 守護碧水丹山 打造灣區「最美後花園」
    近年來,我縣牢固樹立和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主動對接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灣區「最美後花園」。緊緊圍繞「一城一區一帶」發展戰略,唱響「精緻小城·大美平遠」旅遊品牌,努力打造閩粵贛邊區全域旅遊休閒目的地,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先後獲評「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等多項榮譽。
  • 深圳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編制《鹽田區全域旅遊五年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鹽田區整體城市設計導則》,實現旅遊與生態、產業、空間等多規融合。設立超千萬規模的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出臺《鹽田區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推動「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最高獎勵達500萬元。近年來,鹽田區完成大梅沙海濱公園、海濱棧道高水平重建,大力推動東部華僑城、小梅沙海洋公園升級改造,加快建設69公裡「生態翡翠項鍊」半山公園帶。
  • 河南靈寶:打造全域旅遊
    近日,靈寶市副市長蔣立慶說,「靈寶市將依託『一關四山』,系統整合文旅資源,深入挖掘黃河文化、道德經文化、蘋果文化、黃金文化等內涵,將靈寶打造成全域旅遊示範區。」近年,靈寶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以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主線,以全域旅遊為統領,緊緊圍繞「做實、叫響、擦亮『黃金之城』『蘋果之鄉』『道家之源』『宜居之地』四張城市名片」要求,突出道德經文化、鄉村旅遊、研學旅遊,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重大項目、融合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努力將靈寶打造成探尋體驗華夏歷史文明的重要窗口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對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產業發展來說,應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文化、景觀魅力,打造未來高端旅遊目的地。」省政協常委袁冰的發言引起了參會人員的共鳴,他建議,國家、省級層面加大對流域各州、縣建立統籌協調機制的指導力度,儘早形成協調解決區域內發展重大問題的機制;在省級層面成立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涉及生態環境、文化旅遊、林草等部門、行業間的協調配合,形成促進發展強大合力。
  • 廊坊打造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濱河文化健身體驗園等對遊客免費開放;香河百萬菊花藝海旅遊文化節開幕;固安首屆9D極光之夜帶給遊客全新感受;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國慶親子嘉年華為歡樂加料……近年來,廊坊全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一核、三帶、四廊、八坊、多點」的全域旅遊空間新格局,實現了全域皆風景、四季皆可遊
  • 興山:文旅融合,打造旅遊目的地
    興山縣委書記汪小波介紹,近年來,為把昭君文化品牌打響,把合作加深,全力打造昭君文化旅遊目的地,興山縣整合昭君文化旅遊資源,提升昭君文化發展層次,擴大昭君文化影響力,不斷促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文旅融合,打造旅遊目的地昭君文化,是興山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