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520、521
北北收到了太多了甜蜜暴擊!
身邊好多同事都在這兩天表白、求婚、領證。
同樣是單身狗的你,羨慕嗎?
為了幫廣大單身同胞早日脫單,
北北走訪了北京各大相親角,
整理出了這一份脫單攻略。
希望,今年的七夕,你不再是一個人。
脫單最重要的一步是社交,
社交最重要的是要走出去。
走去哪兒呢?首選當然是相親角。
這裡大部分是有共同目標的適齡單身青年,
或者單身青年的父母們!
北京相親公園大致有
中山公園、天壇公園、玉淵潭公園、陶然亭公園。
不同公園規模不同,形式也不一樣。
01 龍潭公園
其實,北京的第一個公園相親角出現在2004年
是北京的龍潭公園
它的發起者是經常去晨練的居民,
北京大爺大媽自來熟的體質,
和愛聊天的性格推波助瀾。
閒聊中,大家發現自己的孩子都是老大不小,
條件還行,卻依然單身。
這一聊找到了共鳴,於是大家就商量著,
在龍潭公園組織了「鵲橋會」。
在那之後,隨著有大家口耳相傳,
也有媒體報導的作用,
這種形式就逐漸滲透到了在北京其他公園,
甚至深圳、上海、杭州、瀋陽也有了這種相親角。
近幾年中山公園相親更是頻上熱搜
陳學冬被嫌棄、王思聰被批愛打遊戲
胡一天在相親角被記者調侃
······
02中山公園
發展到現在,
中山公園的規模是最大的,
一般能達到400人左右。
中山公園的相親角在公園北部河邊格言亭,
分布著東西向共四列「攤位」。
時間一般在周四、周日下午。
每一列攤位都有百米長,
過道十分狹窄,攤位需要靠擠、靠搶。
人多擁擠,為了能更快的獲取信息,
相親條件在這裡像是簡歷一樣,
身高、體重、戶籍、收入、房產標註的非常詳細。
03 天壇公園
天壇公園能達到200-300人,規模上數得上第二。
天壇公園相親角位於祈年殿東側的七星石,
「攤位」呈矩形分布。
時間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相親角位置由紅圈標出)
在天壇公園,
很多資料都是一些單身女性,
男性資料少之又少,年輕的單身男性更是稀缺。
但是天壇公園曾有過一位「情感大師」,
專門教人如何建立「正確的」婚配觀,
如何建立情感聯繫。
聽起來很不錯,但仔細一了解,
這人說的話還真是讓人摸不到頭腦:
「你這個身高對你來講是致命的,
你如果現在還不抱著結婚的想法,基本就完了。」
wtf,確定這人不是網上騙錢的情感大師嗎?
04 海澱公園
海澱公園相親角位於河邊長椅休息區,
但是規模比較小,沒有什麼標誌性形態。
時間安排在周二、周日的下午。
(相親角位置由紅圈標出)
這裡的叔叔阿姨,
和中山公園和天壇公園的叔叔阿姨比起來,
顯得鬆散愜意,
更像是老朋友之間嘮家常,閒聊,氛圍輕鬆。
家長們沒有搶位置擺資料這一說,
聚在一起,逐一詢問對方子女情況,
持續時間也不過2個小時左右。
05 玉淵潭公園
玉淵潭公園不止有三四月份的櫻花,
也有一個小小的相親角。
這幾年,在留春園附近的角落
每周六都會有一次相親會,
將近百餘位叔叔阿姨會出現在這裡物色人選,
熱鬧的程度更比得上廟會了。
玉淵潭的相親角大約在2007年左右形成
雖然出現時間比不上中山公園,但發展的很快。
現在幾乎與天壇公園,中山公園相親角幾乎齊名。
06 菖蒲河公園
除為單身兒女形成的相親角,
北京的菖蒲河公園也有一個相親角,
是專門為大爺大媽自己找對象的。
這個中老年人相親聖地已經存在了十幾年,
每周二、周六都匯聚了一大群單身中老年人。
對上眼了就聊兩句,不合適再轉兩圈。
這片相親聖地不僅在京城被人所知曉,
不少外地的單身中老年人也會來這兒轉轉。
地區,年齡、經濟條件、房產、
身體情況、家庭狀況,還有對性方面的需求,
都是他們認真考慮的問題。
用大爺們的話來說:
「男人就圖一媳婦,溫柔,漂亮,過得舒心,
厚道,人品好,對你忠心耿耿。
女人圖什麼呢,男人有經濟,能給她幸福,
其實就這麼簡單,好多人想得太複雜了。」
但阿姨們顯然不是這麼認為
「女的還有些是誠意找個伴的,
但大部分男的,都是來玩的。」
看來,海王年紀大了也依然會是海王。
其實走到人生後半段,
能成功走到彼此生活中的更少。
他們經歷了人生的一大半,
有更豐富的人生閱歷,也有更多的現實原因
所以,在最後一步的選擇上非常謹慎。
相親這件事兒,在父母那個年代,
三十歲還不結婚就是大齡單身青年。
在90後看來,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父母的一再催促,反而讓大家對相親格外牴觸。
在北北看來,父母沒必要過於著急,
而年輕人也不要從一開始就排斥相親對象。
緣分這事兒,妙不可言,
說不準你的某個相親對象,
就是你的天選之人!
話說,有誰相親過嗎?
相親對你來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歡迎分享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