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未能完全散去的同時,全球資本市場又遭遇了新的「黑天鵝」。由於俄羅斯和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及部分其他主要產油國)的談判陷入僵局,國際油價出現雪崩,今日布倫特原油期貨跌幅一度超過30%,最低觸及31.020美元/桶,而WTI原油期貨的跌幅同樣超過30%。
恐慌情緒迅速傳導到了股票市場,今日上午開盤後,日經指數重挫5%,香港恒生指數跌幅超過3%,A股三大股指同樣沒能頂住壓力,截至今日收盤,上證指數跌3.01%,深成指跌4.09%,而創業板指的跌幅則達到了4.55%。在資本市場大幅波動、「黑天鵝」事件頻出的大背景下,目前全球投資者都在問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現在還有什麼資產是真正保險的?
國際油價暴跌挑動資本市場神經
對於長期堅守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過去的一周是異常難熬的:美國股市「上躥下跳」,全球商品市場「黑天鵝」頻出。而導致本輪全球資本市場暴跌的導火索恰恰來自於大宗商品市場中的石油崩盤。
3月6日,俄羅斯與歐佩克國家的雙邊會談未能就歐佩克減產建議達成決定,這一消息傳出後迅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恐慌,上周五美股能源板塊全線大跌,巴西石油公司大跌10%,埃克森美孚跌近5%,而埃尼石油的跌幅則超過6%。
作為本輪風暴的「核心」,周日也交易的中東股市自然也逃不過暴跌的結局。其中,科威特股市盤中跌超10%,沙特股市開盤跌7%,就連全球最賺錢的公司——沙特阿美也遭遇了股價破發的窘境。當天,沙特阿美的股價跌幅高達8.18%,約1700億美元的市值瞬間蒸發,如果換算稱人民幣,是11780億元,相當於一天跌掉了1.2個中國石油(總市值9817億元)、20.3個中國石化(總市值5799億元),或者0.81個貴州茅臺(總市值14515億元)。
恐慌情緒並沒能因此得到收斂,周一亞太股市開盤後,日經225指數和韓國KOSPI指數率先下跌,其中,日經225指數的跌幅一度超過6%,MSCI亞太指數跌創2015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而稍後開盤的A股市場同樣也沒能倖免。截至今日收盤,三大指數集體下跌,跌幅超過3%。行業板塊中,僅航空等少數受益於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個股走勢堅挺,三大航空公司中的中國國航上漲3.24%,東方航空漲1.48%,而南方航空的漲幅則達到1.16%。
全球投資者苦覓「硬核」避險資產
2020年以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的出現,使得全球投資者對於避險資產的需求度大幅提升。那麼,在全球範圍內什麼樣的資產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硬核」避險資產呢?
一、日元
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金融市場部產品經理封敏告訴記者,「進入2020年以來,日元可以說充分發揮了避險貨幣的屬性,從1月1日至今上漲6.17%,如果從2月20日的低點算起,最高漲幅則達到了9.4%,目前日元在102.85附近。」至於為什麼日元可以被當成是避險資產,封敏解釋稱,「是因為長期的利差交易形成的市場習慣,因為日元一直是負利率狀態,市場都是趨利的,所以大家紛紛借日元,然後換成高息幣種進行投資,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行為就是賣日元買其他的投資幣種。但是一旦全球經濟發生危機或者動蕩的時候,投資者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會想辦法把之前借的日元還了,這樣就會把各種投資貨幣換回成日元,反映到外匯市場上就是大家都在買日元從而推動日元的上漲。」
從外匯角度來看,除了日元之外,封敏還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瑞士法郎,這也是傳統的避險貨幣之一,雖然在2015年與歐元脫鉤以後,瑞士法郎避險屬性相較以前有所弱化,但依然是傳統的避險工具之一。其中的原因,一來因為瑞士在全球事務中一直處於中立國的態度,對國家發展的環境是非常有利的。二來平穩的經濟狀態,讓瑞士抗擊各種危機的能力比其他國家更強。所以大家在危機來臨,或者市場發生不確定性的時候會選擇買入瑞士法郎作為資本避風港。
二、黃金
黃金作為一類重要的避險資產,其避險屬性是毋庸置疑的。中行浙江省分行個人數字金融部產品銷售與管理團隊認為,黃金投資在關鍵時刻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當發生重大風險事件,你的資產可能因經濟環境變化而大幅縮水或灰飛煙滅,剩下的實物黃金就是你的全部。作為避險工具,黃金就是我們的「定心丸」,用來壓驚的。
個人家庭如何投資實物黃金呢?據中行浙江省分行個人數字金融部產品銷售與管理團隊介紹,「現在中國銀行在售的實物黃金種類比較多,大致分為投資類和收藏類:投資類中的積存金,具有小額定投特點,可積存份額也可提取實物金條,是當前主流的黃金投資方式。個人投資積存金一般是1克或300元起步,每日、周、月定投,隨時增減黃金份額,累積到一定份額,可提取精美的實物金條。收藏類的十二生肖系列、婚慶系列等,對於家庭我們建議配置比例在5%-10%,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可調增。可以增配一些流動性較高的積存金,同時也可適當購置些婚慶和傳承的碗筷勺、手環,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份記憶。」
三、債券
和日元以及黃金一樣,債券也是一類重要的避險資產。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分析稱,新冠疫情全球擴散,避險模式下中國債券將成核心資產。當前,全球大類資產均已進入避險模式,股票市場、原油等商品均出現大幅下跌。相比而言,債券市場體現出避險資產特徵,全球債市均上漲,其中10年美債到期收益率大幅下行創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