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22時30分,在222省道嵐山段,一輛警車由北向南疾馳,車上除了日照市公安局嵐山分局三名刑警外,還有一名就是警方苦苦追尋近一年的飛車搶奪犯罪嫌疑人王某。
至此,發生在去年秋天的飛車搶奪案,在專案組民警的不懈努力下,借力「2020-秋風行動」,發揮警種合成作戰優勢,突破壁壘,終使該案畫上了句號。案件的成功偵破,不僅給受害人一個滿意的答覆,而且回應了社會關切,同時彰顯了公平正義、維護了法律尊嚴。
— 案情回顧 —
光天化日之下 獨行女子險遭不測
2019年10月29日下午2點鐘左右,剛剛把孩子送到學校的張女士想早一點兒到家,沒有走大路,而是臨時改變主意抄小道。正是這一念之差,險些讓她遭遇不測。正當張女士騎著電動車行駛在自我感覺安全的小路上,不想一場險境正與之不期而遇!一戴黑色頭盔的男子駕駛藍色摩託車正尾隨其後,以時快時慢的速度一點一點向張女士靠近。隨著車距逐漸縮短,男子駕駛摩託車突然加速,這時候的張女士似乎也感到危險降臨,想放慢電動車的速度進行躲避,可是為時已晚!就在男子駕駛摩託車與張女士並行的那一瞬間,男子伸手抓住了挎在張女士肩上的皮包背帶,遇險的張女士出於本能去躲閃,結果是皮包雖然沒有被搶走,但是由於受到外力的劇烈拉拽,張女士連人帶車摔倒在路邊,而劫匪卻駕駛摩託車逃之夭夭。
案發後,嵐山公安迅速成立專案組,抽調精幹警力對這一偶發案件全力展開偵破。由於案發現場地處偏僻,視頻監控資源匱乏,目擊者難以尋找,想要落實嫌疑人的身份更是難上加難,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確定身份 案件偵破迎來關鍵時刻
▼▼▼
「小案不小看,當作大案辦。」
案件一日不破,犯罪嫌疑人始終逍遙法外,就會有繼續作案危害社會的可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作案,其行猖狂,令人憤慨!同時,從選擇作案時間和作案地點來看,犯罪嫌疑人是一個有經驗的「狐狸」。時間一天天過去,犯罪嫌疑人的行蹤始終沒有著落,案件一時間似乎陷入停滯,但專案組民警偵辦此案的腳步從未停止,大家始終堅信:案子肯定能破,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中心現場調查取證工作一無所獲,專案組民警另闢蹊徑,將警力兵分兩路,一路民警從中心現場向外輻射,對犯罪嫌疑人有可能經過的村道、路口的視頻監控進行拷貝,另一路民警則從方圓5公裡外的周邊向中心現場聚攏,同樣對視頻監控進行搜集,即做到了不重複,又做到了一個不落。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海量的視頻監控中尋找犯罪嫌疑人的蹤跡,如同大海撈針一般,難度可想而知。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終於,專案組民警在一處極易被忽視的視頻監控中,發現了與受害人張女士描述相似的嫌疑人影像!經過專案組民警反覆比對,終於鎖定嫌疑人。
初露曙光 狐狸再狡猾也逃不過好獵手
▼▼▼
犯罪嫌疑人的影像被成功鎖定,這也是專案組民警連續奮戰幾個月以來第一次看到「狐狸」的真容,雖然戴著頭盔看不清面部特徵,但是僅僅幾秒鐘的影像足以讓辦案民警感到興奮。專案組果斷決定:趁勝追擊!運用人力+科技的多種信息化手段,繼續擴大搜索範圍,加強視頻監控研判,嫌疑人落網,指日可待。
經過甄別,前科人員王某進入辦案民警視線:王某,40歲,經常駕駛一輛摩託車,與警方鎖定的視頻監控中嫌疑人駕駛的車輛十分相似,而且王某就在案發地附近務工,更為巧合的是2009年王某因犯搶奪罪被判刑一年。種種跡象表明:王某作案的可能性極大!
2020年10月15日,經過分析研判,專案組認為抓捕時機成熟,決定收網。當晚7時,在巨峰派出所,專案組民警與派出所民警匯合,對抓捕行動進行分工,同時對行動中可能出現的狀況作出預判。隨後,抓捕行動開始!
深秋的夜晚,剛下過一陣雨,冷風中帶著陣陣寒意。衣衫單薄的民警全然不顧,疾步走在被夜色籠罩的鄉村小路上。在前期掌握信息的基礎上,專案組民警再次確認了嫌疑人王某的詳細住址。王某家大門開著,這給抓捕提供了有利時機,參戰民警按照分工進入各自戰鬥位置,一組民警進入室內實施抓捕,另一組民警在外圍防守。很快,王某被成功抓獲,其用於作案的摩託車也一併查獲。
到案後,狡猾的王某對辦案民警的訊問避重就輕,而辦案民警也適時拋出證據,將王某的謊言個個擊破。窮途末路的王某無力狡辯,最終供述了去年10月29日下午,駕駛摩託車對一獨行女子實施搶奪的犯罪事實,同時交代了另外五起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王某因涉嫌搶奪罪被嵐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的後續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來源:日照嵐山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