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輿論傳播渠道的完善,一些熱點事件出現後,在短時間內便會形成一種或幾種主流輿論態度,而網絡媒體形成的「民間說法」往往要早於「官方說法」,這些態度會深深地影響到事件的後續知情者。
對於廣西玉林一女護士殺害並碎屍同院男醫生案,目前權威信息是: 3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官方公眾號獲悉,3月20日,玉林城區發生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一男性。警方快速開展偵查,於3月23日凌晨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女,25歲)。經審訊,李某對因債務原因作案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李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偵查中。
其實,殺人碎屍案件,經常能見於報端,不過這起案件的特殊之處在於,一個護士,一個柔弱的白衣天使的形象,突然之間變成了惡魔,謀害的對象竟然還是自己同醫院的醫生。在抗疫的關鍵時期,醫務人員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衝在抗疫一線,守護我們的安全,他們是白衣戰士,是偉大的逆行者,我們心目中的英雄。而這起案件的突然發生,似乎給每個人心中的那道光,劈了一刀,大家好奇心爆棚,迫切想知道其中事件的緣由,為受害者討回公道,給大眾一個說法!
此外,這起案件還涉及「婚外戀」、「年齡差異」、「醫生護士」、「碎屍」、「債務延伸的不正當男女關係」、「賭博的年輕女子」……凝結了太多的輿論需要的爆點,想不被過分關注也太難了。
網絡時代,自媒體太喜歡這類新聞了, 隨便一個角度,比如兩性情色關係+網貸賭博+ 惡性殺人案件, 就能成為新聞爆炸點,分分鐘「10萬+」的閱讀量。從目前能夠搜索出來的新聞報導來看,也確實如此。比如:某一自媒體對這起案件所寫的文章「可怕!廣西一女護士殘忍殺害同院男醫生並分屍,疑似存在債務問題」,目前顯得的閱讀量是160萬左右。
同類型的文章還有很多,但文章中觀點大多來源於一些微信群聊天截圖,或者路邊社消息。 就靠這些來路不明的群聊截圖就為雙方腦補十萬字小黃文或故事情節的,跟村口長舌大嘴炮的村婦又有多大區別。
網絡平臺在帶給我們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成為了很多謠言,虛假信息滋生的土壤。部分網民缺乏對信息的判斷,很容易受到這些虛假信息的蠱惑,從而對一些人和事造成負面影響。說實在的,僅靠這種瘋傳的微信截圖,被帶偏的也不在少數,甚至輿情大反轉的案例也有很多,可很多人還是沒能吸取教訓,甘願跟風。
關心司法公正本身是一件好事,公眾監督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大家關心案情的同時,也應該謹守網絡規則,不信謠、不傳謠、不對案情和當事人關係做惡意揣測、不傳播當事各方隱私信息。一些疑似的對話截圖和照片,真假難辨、毀人清譽,希望案情尚未明確之前,大家能手下留情。 犯罪當然應該受罰,但除刑罰之外,無論是當事各方還是其家人朋友,都不該受到矚目和打擾。 好奇心和公義心固然可貴,但還是希望能夠還本案和當事各方一個安寧。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等待警方調查結果吧,目前案件信息尚不明確,請廣大網友不要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避免給家人帶來二次傷害。
對此,你怎麼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社會事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