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報人重走紅軍長徵路

2020-12-23 遂寧新聞網
  遂寧新聞網(全媒體記者王錫剛)當時光的車輪飛速轉過,多年以後,我們是否還記得來時的那條路? 

  7月,遂寧日報報業集團陸續組織三批次採編人員,赴涼山、甘孜、遵義、內江重走紅軍長徵路,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瞻仰紅色革命遺址,傾聽動人革命故事,緬懷逝去革命英烈,感悟長徵偉大精神,記錄革命老區發展變遷……遂報人堅持以「四力」要求為標準不斷淬鍊自我,不斷強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黨媒擔當!

  尋訪紅色足跡

  雨後,大渡河奔騰地穿過瀘定縣城,拍打著突兀而出的河石,那水石相撞的聲音不由地令人膽顫心驚。河這邊公路盤旋,河那邊懸崖峭壁。一位當地人指著峭壁上一條隱隱約約的山路告訴採訪組,那裡曾是紅軍走過的地方。而如今,隔河凝望,那條小路已經漸漸消逝於雜草之中,只有那掠過山間的風,仿佛還在敘說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在瀘定縣,採訪組每個人懷揣著一顆朝聖之心,每一步都走得那樣小心。因為,在這裡,我們走過的每一條小路,踩過的每一塊石板,經過的每一棵草木,都可能留有紅軍的足跡。 

  在瀘定縣有一座瀘定橋,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動工興建,橋身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橋長100米、寬2.7米。瀘定橋竣工之際,乾隆皇帝親自為該橋題寫「瀘定橋」橋名。但真正讓瀘定橋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的,是一場慘烈的戰鬥——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29日清晨,紅軍22位勇士手持衝鋒鎗,背插馬刀,腰纏手榴彈,爬著光溜溜的鐵索向東橋頭衝去,經過激烈戰鬥,終於奪取了瀘定橋。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勝利,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徵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 

  行走在瀘定橋上,橋身不停地晃蕩著,橋下咆哮奔騰的河水令人頭暈目眩。扶著鎖鏈,立在橋上,遙想當年紅軍,在這隻有十三根鐵鏈構成的橋上,面對機槍的掃射與堵截,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篇章。 

  而瀘定縣磨西古鎮則是紅軍進入甘孜藏區的第一鎮,紅軍在磨西留下了20餘公裡長的革命足跡。 

  藍天白雲映襯下,皚皚雪山巍峨壯觀,寧靜小鎮古樸秀麗。在磨西古鎮,有一座天主教堂,當年毛澤東就住在教堂的神甫樓裡,中共磨西會議也是在此處召開。 

  神甫樓是座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順著木樓梯往上走,二樓有四個房間,靠裡的兩個房間是警衛室,右邊是則毛澤東的起居室,他用過的桌椅、床鋪、馬燈等,都還完好地保存著。 

  瀘定、康定、西昌、遵義……循著長徵路,追尋著紅軍的足跡,遂報人無不震撼,感動,備受鼓舞——是初心牽引先輩在奮鬥的路上一路披荊斬棘,是擔當使命讓他們流血流汗甚至是獻出生命亦不後悔,正是因為無數的先烈和英雄的付出和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瞻仰革命遺蹟

  對於新中國,新時代而言,紅軍長徵路是所有中國人不能,也不會忘卻的「初心」。因為,紅軍長徵是一條艱辛之路,復興之路,光榮之路,偉大之路…… 

  採訪小組來到位於遵義市尹路96號的遵義會議會址。一走入大廳,一排人物雕像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一眼就認出了正中間那個熟悉的身影——一代偉人毛澤東。毛澤東的兩邊是跟隨他出身入死的戰友和同志,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這些中國革命的精英和領袖,在遵義會議上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接下來,採訪組參觀了陳列館、會議室和部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辦公室兼起居室。大家通過瀏覽圖片資料、實物、複製品等方式,領略了遵義會議精神和長徵文化的深厚內涵及精神實質。 

  在四渡赤水紀念館,採訪組一行通過聆聽解說員講解、現場察看文圖資料,了解到了四渡赤水之戰的歷史背景。紀念館裡,一幅幅散發著歷史氣息的黑白照片和一件件紅軍用過的簡陋物品,把大家的目光帶回了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戰火紛飛的年代。 

  模擬戰爭場景,模擬紅軍四渡赤水時的虛擬景象,生動的文字圖片資料……一系列現代手法生動地還原了歷史。採訪組一行,對當年紅軍戰士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為了的革命信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而感動不已。尤其是為毛澤東「出神入化」軍事指揮藝術才能深深折服。 

  女紅軍作為中國工農紅軍的有機組成部分,以柔弱的肩膀承載起革命重擔和民族大義,塑造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新女性形象,成為震撼世界軍事史和世界婦女運動史的鏗鏘玫瑰。 

  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中國女紅軍紀念館是中國唯一一座以女紅軍為題材的紀念館,這裡系統收錄了4113位女紅軍的名字。通過聲光電等最新展陳技術與傳統展陳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採訪組在這裡了解到了賀子珍、鄧穎超等女紅軍的革命故事。 

  除此之外,採訪組還參觀了範長江紀念館、甘孜州博物館等,一堂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不僅讓遂報人堅定了理想信念,更激發了工作熱情,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

  1935年5月,紅軍長徵經過涼山冕寧,建立了紅軍入川後的第一個革命政權——冕寧縣革命委員會,第一支革命武裝——抗捐軍。在這裡,朱德總司令在《中國工農紅軍布告》中首次提出「長徵」概念;在這裡,劉伯承與彝族果基家支頭人小葉丹「彝海結盟」,為搶渡大渡河戰役的勝利贏得了先機,創造了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 

  走進涼山彝海結盟故地,一座座漂亮的川西民居依山而建。而今,彝海結盟見證者的後人,依然守護在這片土地上,向來人講述那段動人的故事。 

  採訪組採訪到了今年30歲的沙小龍,他是當年彝海結盟中見證者沙馬爾各的曾孫。從幼年時期,沙小龍耳濡目染聽到很多彝海結盟的故事,還懂事地陪著父親在紀念館外撿拾垃圾。「作為彝海結盟見證者的後人,我們感到非常驕傲。我們在這裡奉獻,就是在守護祖輩們的靈魂。」 

  回顧紅軍長徵史,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在兩萬五千裡長徵中,紅軍遇到了種種艱難險阻,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詮釋著長徵精神——不畏強敵的拼搏精神、捨身救國的奉獻精神、堅持到底的自強精神。雖然長徵歷史已離我人們遠去,但長徵精神卻從未過時,這種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又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引領人們在長徵路上建起幸福家園。 

  今年7月1日,是遂寧市公安局安居分局西眉派出所民警覃馨熠來到涼山洲參加援彝工作一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覃馨熠和往常一樣背著常年背在身上的背包,在涼山州越西縣越城鎮沙沙普村每個角落攀爬著。在擔任沙沙普村四治專員(四治:治毒、治愚、治愛滋、治超生)一年來,覃馨熠與其他三名駐村隊員共同努力,讓沙沙普村提前一年通過了州脫貧驗收考核組的脫貧摘帽迎檢。 

  除此之外,在長徵路上,還有許多動人的當代故事:桂花和家人從20年前的「貧困者」變成了如今的「扶貧者」,長期接收附近貧困家庭人員到自己的民宿酒店打工;阿布用十年青春打造了屬於若丁山的「天空之城」和「最美民俗」,不僅改變了一座山,更帶領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行程萬裡,不忘來路;飲水思源,不忘初心。重走長徵路激勵著遂報人繼續擔起黨媒的責任和使命,為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相關焦點

  • 再走紅軍長徵路
    長徵是偉大的歷史壯舉,長徵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沿著當年紅軍的足跡再走一次長徵路,一直是縈繞我們心中的夢想。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日子裡,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我們開展了一次再走紅軍長徵路的活動。再走長徵路,我們付出了完全出乎我們預料的艱辛,學到了很多以前我們無法學到的東西,使我們終生難忘。
  • 重走紅軍路,省體育系統徒步穿越雙牌陽明山
    重走紅軍路,弘揚長徵精神,2020「重走紅軍路」湖南省體育系統徒步穿越雙牌陽明山活動近日在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來自全省14個地州市約300人參與了本次活動。
  • 永嘉縣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舉行
    ,助推全域旅遊發展,11月15日上午,永嘉縣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走進沙頭鎮「靈運仙境」景區。今天舉行「重走紅軍路」活動,就是要牢記歷史,緬懷革命英烈,傳承弘揚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堅定信仰,不懈奮鬥,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不斷譜寫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永嘉嶄新篇章。伴隨著《十送紅軍》的歌聲,25個團隊高舉旗幟,首尾相接,正式「出徵」。
  • 重走紅軍路 攜手奔小康,永嘉舉辦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
    這是11月15日在浙江省永嘉縣沙頭鎮靈運仙境景區舉行的「重走紅軍路 攜手奔小康」——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成立90周年暨永嘉縣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本次重走紅軍路活動全程在靈運仙境觀景平臺處,重走紅軍路邂逅了草原牧歌,來自對口協作的紅原縣草原之心藝術團一行載歌載舞,為廣大參與者帶來來了不一樣的草原風情。藝術團成員與大家共同參與了紅色競技活動,民族團結的歡聲笑語在美麗的楠溪江畔久久迴蕩,攜手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凱歌」。
  • 綿竹市富新學校開展「重走紅軍長徵路 堅定信念守初心」主題教育...
    綿竹市富新學校開展「重走紅軍長徵路 堅定信念守初心」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2019年07月18日 11:41:23 來源:四川新聞網 > 四川新聞網德陽7月18日訊(梁代君 陳明慶 文/圖)7月16日-17日,中共綿竹市富新學校支部委員會組織學校黨員教師一行16人,到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百丈關戰役紀念館,開展了「重走紅軍長徵路,堅定信念守初心」黨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重走紅軍長徵路興安馬拉松賽激情開跑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羅飛霞 攝11月29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紅軍長徵路興安馬拉松暨2020興安靈渠古運河馬拉松賽在桂林興安縣城激情開跑。活動有3000名跑友通過參賽要求及綠碼審核,其中區內跑友佔絕大部分比例,桂林、南寧、柳州、梧州、欽州、北海、玉林等地跑友齊聚興安,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上至79歲的老爺爺,下至2歲小朋友都在家屬監護人陪同下全民積極參與,用奔跑和熱情燃動全城,宣告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長徵精神!
  • 2020「重走紅軍路」湖南省體育系統徒步穿越雙牌陽明山活動在雙牌...
    10月27日,2020「重走紅軍路」湖南省體育系統徒步穿越雙牌陽明山活動在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來自全省14個地州市約300人參與了本次活動。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蘇健全宣布活動開幕,永州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蔣井泉主持開幕式。
  • 永嘉縣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
    為更好地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軍長徵精神,助推全域旅遊發展,今天上午,永嘉縣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走進沙頭鎮「靈運仙境」景區。全縣共25支隊伍500餘人徒步登山約8公裡,用腳步丈量永嘉山水,追尋紅色足跡。
  • 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在「靈運仙境」景區...
    紅色隊伍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進,嘹亮紅歌在綠水青山間迴響……11月15日上午,永嘉縣第十一屆「重走紅軍路」活動啟動,走進沙頭鎮花坦社區 「靈運仙境」景區。一支來自四川紅原的隊伍、與當地500餘人一道,追尋紅色足跡,弘揚紅軍長徵精神。
  • 湖南省體育系統「重走紅軍路」徒步穿越活動在雙牌陽明山舉行
    湖南省體育系統「重走紅軍路」徒步穿越活動在雙牌陽明山舉行 發布時間:2020-10-28 15:14
  • 平均年齡64.5歲 16位老人將騎單車重走紅軍路
    此次「騎遊井岡山、重走紅軍路」小分隊的領隊王火團。(供圖/王火團)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黃雪燕 通訊員 許長忠) 有這樣一支小分隊,他們平均年齡64.5歲,加起來有著1032歲高齡,他們的「工具」是自行車,打算於4月23日從廈門出發,計劃用33天「騎遊」紅軍長徵路。這支16人小分隊由廈港街道沙坡尾社區騎行隊、廈門騎緣自行車隊聯合組成。
  • 重走紅軍路 贛鄱環保行革命傳統現場教育在岷山革命老區開展
    9月2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紅軍路、贛鄱環保行革命傳統現場教育在岷山革命老區開展。九江軍分區政委餘文生,柴桑區委書記駱效農,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和平,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範志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兆培,區政協主席袁汝明等區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活動。
  • 漳州高新區領導班子重走紅軍路
    11月9日,漳州高新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走紅軍路」活動。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蘇孝道、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亞容帶領區在家領導班子成員,區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員和區黨工委巡迴指導組組長到漳浦縣,踏著紅色足跡,重走紅軍路,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參觀兩帝師廉政教學點,進行廉政教育,共話初心使命,匯聚和激發繼續前行的信心和力量。車本村位於石榴鎮東北部山區,是漳浦縣西北方最邊遠,海拔最高(780米)的行政村。
  • 重走紅軍路 傳承紅色文化 雅安推行體驗式黨課
    四川在線雅安頻道訊(記者 張超)作為重要的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今年以來,百丈關戰役紀念館教學點加強黨史資料整理,邀請專業老師設計策劃體驗式黨課課程,推出「重走紅軍路、勇攀蒙頂山」團隊黨建活動定製菜單服務
  • 2020「走紅軍走過的路」徒步穿越活動將在永州新田收官
    紅網時刻新聞12月9日訊(記者 何超 通訊員 劉紫凝)12月12日,2020「走紅軍走過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動 (新田站)暨大美永州大穿越活動將舉行。作為2020年系列活動收官之戰,本次活線路起終點設在新田縣華農小鎮,途徑孝文化公園--青雲公園--西徵公園,線路全程6.5公裡,活動將繼續帶領大家重走紅軍路,重拾紅色記憶,收穫力量與歡樂。
  • 祝賀慶國慶浙皖重走紅軍路活動順利舉行!
    【慶國慶浙皖重走紅軍路活動為了紀念革命先輩,今天我們兩省朋友相約重走紅軍路,強身健體,祝賀今天此項活動順利完成!
  • 高唱紅軍歌 重走紅軍路 黃巖區富山鄉組織開展「獻禮七一」系列活動
    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紅軍長徵勝利82周年,黃巖區富山鄉組織開展一系列「獻禮七一」專題活動,結合本地紅色資源,精心選擇革命烈士墓、黃永紅色古道、半山村、決要村等紅色點位,帶領全鄉黨員幹部學習發揚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忠實履職的責任感。
  • 避暑好選擇:來高潭重走紅軍路
    (原標題:避暑好選擇:來高潭重走紅軍路) 信息時報惠州訊 (記者
  • 第六屆重走紅軍路活動圓滿落幕
    11月7日,紅色小鎮多彩鳳臥敞開大門熱情歡迎八百「新時代紅軍」重走紅軍路紅色精神在鳳臥代代相傳,也吸引人們走進鳳臥,走紅軍路、憶革命史、觀紅都景。參加平陽重走紅軍路活動今年溫州市第五屆全民運動休閒大會、第六屆重走紅軍路活動、第五屆鳳臥紅色旅遊文化節三大活動融合舉辦,助力帶動當地旅遊人氣,鳳臥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點。據初步統計,活動前後有三千多人報名參加於11月8日舉辦的鳳臥四季柚採摘節。
  • 漵浦:「走紅軍走過的路」紅色徒步穿巖山
    漵浦融媒訊(通訊員 雷文錄 諶許業)11月1日,由湖南省體育局主辦的2020「走紅軍走過的路漵浦是一片紅色熱土,養育了我黨創建時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婦女運動領袖向警予,井岡山時期紅軍著名將領鄧乾元,以及王勳華、翟根甲等革命先烈;1935年紅二、六軍團長徵途經漵浦,2000多漵浦兒女參加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