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緊急事態」和我們理解的「封城」有什麼不一樣?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這個宣言並不等於我們理解中的「封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4 月 7 日傍晚,距離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接近一個月,日本終於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但是,這個宣言並不等於我們理解中的「封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你會在這篇文章看到:

1,「緊急事態宣言」針對哪些地區?預期多久?

2,「緊急事態宣言」有什麼特殊影響?

3,日本為什麼拖這麼久才發「宣言」?

4,宣言之下,日本仍然面臨「醫療系統崩潰」危機?

1

「緊急事態宣言」針對哪些地區?預期多久?

「緊急事態宣言」的確意味著,日本疫情更嚴重了。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很可能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

日本進入櫻花季以來,尤其是 3 月 25 日開始,東京感染人數就持續高速增長。目前東京感染人數已過千,緊接著它的,是大阪、神奈川縣、千葉縣、愛知縣、兵庫縣、北海道以及埼玉縣。除北海道疫情相對得到控制之外,日本多個自治體感染人數都大幅增長。

日本政府預期,「緊急事態宣言」將生效 1 個月(至 5 月 6 日結束),範圍涵蓋東京都、千葉縣、埼玉縣、神奈川縣、大阪府、兵庫縣、福岡縣共計 7 個都道府縣。

「緊急事態宣言」下,各都道府縣知事可根據當地情況實施具體措施。

2

「緊急事態宣言」有什麼特殊影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之後,日本各地方政府的知事(相當於中國的省長)將會要求民眾減少「不必要」、「不緊迫」的外出。

但這並不意味著「封城」,「外出自肅」也沒有強制性,人們仍可以上班、購物,超市、便利店、藥妝店原則上也不會關門,工廠也不會停工。但店鋪可能會根據人流量限制入店人數,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縮短營業時間。

學生們可能面臨長假。各自治體有權命令或指示中小學校、高中、幼兒園停課。政府也會要求日間老人看護機構等社會福祉設施停業,但特殊醫療需求的看護設施仍將正常營業。在疫情嚴重時,政府也有權要求託兒所停業。

此外,所有建築佔地面積超過 1000平方米的商業電影院、百貨店、博物館、酒店、大學、專門學校等設施也會被政府要求停業。

原則上,小規模的餐飲店不在此次規制範圍內,各業主可根據現狀,在保證一定防治措施基礎上,調整營業計劃。

連鎖餐廳或者家庭餐廳仍然會繼續營業,但各家會有不同防控措施。比如,家庭連鎖餐廳 Jonathan's 會增加外賣人員;連鎖餐廳薩利亞決定實施酒精限制策略,其中,每人最多可購買 2 瓶啤酒——因為喝酒後,可能會音量升高,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近距離噴沫接觸。

針對不遵從要求的機構或設施,知事可以發出「指示」,並將收到指示的機構名稱公布在政府網站首頁上,幫助居民了解最新情況。

公共運輸可能是傳染擴增的一大隱患。但日本國土交通省於 3 月表示,即使在緊急事態時,也應確保公共運輸的基本功能。根據《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的第 20條和第 24 條,首相、各都道府縣知事,可以與鐵路和巴士公司等機構,一同協商疫情期間的交通安排。目前也沒有封路計劃。

此外,電力、煤氣、通信等關係民生的各類供給仍將正常維持,郵局、宅配等物流公司雖然仍持續營業,但投遞可能會有延遲,門店營業時間也可能縮短。銀行將繼續營業,但會更鼓勵人們使用 ATM。計程車公司仍將持續維持計程車「出勤」,但可能減少車輛數量。

總之,在這次宣言生效期與生效範圍內,學校等感染風險較高的場所會被要求停課或停業,與民生相關的公司與供給將會繼續,大型娛樂、購物場所將會停業。

「緊急事態宣言」之下,最嚴厲的措施主要針對兩點。一是醫療資源不足時,為設立臨時醫療機構,政府有權無需得到業主同意,臨時徵地徵房。二是在特殊時期,政府有權向特定機構買斷醫療物資、食品、口罩等衛生用品。萬一有違反,罰款也主要與上述兩點有關。

日本為發出「緊急事態宣言」已經準備了三周,在此期間,很多民眾已經儲備好適量食物與日用品。同時,由於宣言生效期間不會封鎖超市、便利店,也並沒有強制要求居民不得外出,目前,超市食品、日用品等民生用品供貨相對正常,也未再出現大規模搶購狀況。一些地區的衛生紙供應已逐漸恢復,但仍然限購。只是,口罩供應量依然不足。

3

日本為什麼拖這麼久才發「宣言」?

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在日本歷史上也並非常事。2020年 3 月 13 日,日本政府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新冠肺炎被正式加入適用名單。此後,發布「宣言」才有法可依——疫情加劇,可能嚴重危及國家經濟與民眾安全時,日本「緊急事態宣言」才可依法啟動。

另一方面,3月25日之前,日本公布的感染人數,的確尚未到達大規模集群爆發或者高速增長的狀態。進入賞花季之後,各地感染人數在同等統計條件下大幅增加,說明感染確實在進一步擴大。對此,安倍政府於 3 月 26 日設置「政府對策本部」,也是依法在為宣言實施鋪平法律途徑。但宣言遲遲不發,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出於「經濟」考量。

歐洲一些國家實施封城之後,感染狀況並未立刻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對經濟打擊過大,都是日本國內輿論質疑是否需要實施封城的重點原因。

直到4月6日,安倍晉三終於決定宣布實施有史以來數值最大的「緊急經濟對策」——日本政府決定撥出108兆日元(約合7.06兆元人民幣),用以對受此次疫情影響的各組織與個人的各種支援與補助。上一次日本政府實施大規模經濟補助還是在 2009 年雷曼危機時,當時補助了 56.8 兆日元。

此前,安倍晉三還表示要給每戶發放 2 個紗布口罩。此後,他在出席各類公共場合時一直佩戴這個不太適配臉型的口罩。他也是與席各類人員中唯一一個佩戴這種紗布口罩的人。紗布口罩分發策略也遭到廣泛爭議。一些人認為,一份由《華盛頓郵報》披露的美國 CDC 內部資料可能會證明這個口罩有效——該資料顯示,哪怕是佩戴紗布口罩,也對預防病毒傳染有幫助。但也有醫生質疑,這些口罩並沒有實際防治用途。

從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到成立對策本部,日本花了 2 周,再到正式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又花了 12 天。這 25 天裡,已有各種針對「封城」的擔心,但人們對此已有心理準備。如果過早發布,可能會造成更大恐慌。

但在日本 TBS 電視臺實施的輿論調查中,有八成受調查者認為政府應該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同樣在這家電視臺實施的輿論調查中,安倍內閣支持率比上個月減少 5.7%,降為 43.2%,這是 2018 年 10月調查方法修正以來,安倍內閣的最低支持率。這也是政府正式發布宣言的最終動力。

在預計經濟與社會影響可以得到一定緩衝的基礎上,安倍晉三於 4 月 7 日正式發出「緊急事態宣言」。

4

宣言之下,日本仍然面臨「醫療系統崩潰」危機?

目前,日本厚生勞動省判斷日本疫情發展現狀是:未發生大規模疫情蔓延;需要防範集團感染爆發,降低感染、重症以及死亡發生率。由此,政府實施「緊急事態宣言」,讓居民「自肅外出」,儘量少去換氣差、人數密集、人與人容易面對面交流、近距離接觸的密閉空間,儘量減少感染發生機率;另外,需要繼續整備完善重症患者為中心的醫療體制,以防醫療系統崩潰。

日本醫師學會則在 4 月 1 日公示,目前日本「已經面臨著醫療危機」,一些大城市可能會持續面臨病床數不足的局面。會長橫倉義武認為,歐美一些國家醫療系統崩潰只花了 2 周,「目前日本不能大意」。

如果患者大幅增加,日本厚生勞動省仍然建議採取「輕症療養、觀察」措施,療養會建議在宅療養,或者集中收治到指定酒店。為防止出現死亡與重症患者,高齡人士與有基礎病患的人會得到優先處理。

可這也是問題所在——這些「輕症」的標準究竟是什麼?一些最終被檢測確診的患者也對此提出質疑。目前,一個較大爭議之處在於,即便患者自訴症狀難受,但仍可能被判不具備核酸檢測標準,一旦最終被拖成「符合檢測條件」,可能延誤治療時機。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輕症」患者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並非高齡患者,沒有基礎疾病,不處於「免疫抑制狀態」,沒有懷孕。同時,醫生根據患者發熱、呼吸系統狀況、X 光、血氧飽和度等狀態,以及綜合醫院病床數量,綜合判斷患者是否需要住院。

日本雖然放寬了核酸檢測基準,但目前仍然面臨檢測門檻較高的問題。目前,基本還是要符合「感冒症狀、發熱(37.5℃ 以上)持續 4 天以上,或伴有強烈疲憊感與呼吸困難」這兩個條件之一。如果是高齡老人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標準則下調至 2 天。隨著對病毒認識的增多,醫生也會根據「嗅覺、味覺喪失」等症狀綜合判斷。但仍有人表示,如果僅僅是發燒,地區保健所依然建議他們在家觀察。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一旦放寬標準、讓更多人接受檢測,陽性患者數會大幅增加。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醫生必須承擔判斷讓誰入院接受治療的責任。目前,日本新冠肺炎病床使用率約為 56.7%。在沒有專門治療藥的前提下,輕症患者如果持續佔據大量床位,可能會讓重症患者「無處可治」。

安倍晉三在 4 月 6 日宣布計劃將日本每日核酸檢測能力上升至 2 萬次。但核酸檢測需要更多專業人士,日本醫護人員並不富餘。另外,日本可能也要像韓國那樣,設立並非設在醫院內的臨時檢測點——目前日本還沒有實施此項舉措。

因此,對日本來說,重症患者數量也必須得到控制。日本集中治療醫學會也表示,一般而言,日本 ICU(重症監護室) 配備的醫療資源比是:一名護士照顧兩名患者,但是新冠肺炎患者進入 ICU 時,每名患者需要兩名護士。日本目前有大約 6500張 ICU 床位,需要平日 4 倍的護士數量。但如果考慮照顧其他病症的重症患者,實際上可供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可能不到 1000張 ICU 床位。一旦重症人數增多,日本前線醫護人員不僅疲勞度會增加,也會面臨巨大精神壓力。

醫護人力資源將是保證醫療系統持續運行的重要支撐。目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時會使用一種體外人工肺——葉克膜(ECMO)技術。在日本實施葉克膜救治時,每次需要10名有經驗與醫療技術的醫護人員,這也是一個高人力配比的搶救項目。日本護士協會正在呼籲更多有資質的護士們回歸救治現場。

日本的一些策略也持續體現著「重症中心」原則。日本目前擁有 1412 臺葉克膜設備與 2.8 萬臺人工呼吸設備。日本政府表示,將要求具有人工呼吸設備生產資質的公司們增產設備,政府將負擔增產設備投資額的 2/3,併購買這些增產的設備。

雖然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專門藥品,但是,日本政府已經針對 4 種藥劑展開研究與試驗,其中包括富士膠片富山化學研發、針對伊波拉出血熱的治療藥 Avigan。Avigan 的增產也將得到國家補助。

相關焦點

  • 緊急事態宣言≠封城!日本政府的「緊急狀態宣言」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1、緊急狀態=封城?不過,「緊急事態宣言」說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很多人對其含義也許並不清楚。基於維基百科對「非常事態宣言」的解釋:由於災害暴亂等原因導致國家穩定運營出現危機,政府對此緊急發布特別法令,此種行為被稱作「緊急事態宣言」。
  • 進入「緊急事態」的日本,真的會封城嗎?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 4 月 7 日傍晚針對日本包括東京都在內的 7 個都道府縣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圖片來源 | NHK4 月 7 日傍晚,距離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接近一個月,日本終於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但是,這個宣言並不等於我們理解中的「封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 4月7日,進入「緊急事態」的日本,真的會封城嗎?
    4 月 7 日傍晚,距離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接近一個月,日本終於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但是,這個宣言並不等於我們理解中的「封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緊急事態宣言」針對哪些地區?預期多久?
  • 剛剛宣布,進入緊急事態
    安倍晉三正式宣布東京等7個都府縣進入緊急事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7日傍晚在日本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本部會議上宣布: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福岡7個都府縣從今日到5月6日為緊急事態。安倍晉三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依據是為防備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而修改的《特別措施法》。安倍晉三將於東京時間晚上7點舉行記者會,就此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原因向日本民眾進行說明。日本政府此前曾多次表示,發布緊急事態並不是封城。
  • 全球熱點|進入「緊急事態」 日本抗疫何去何從?
    緊急事態不等於「封城」3月底以來,日本新冠確診病例迅速增長。4月將是日本疫情走向的關鍵期。4月5日,東京的新冠感染者突破1000人,且創下單日感染143人的最新記錄。4月7日,在日本大阪,電子顯示屏正在播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新聞。
  • 安倍晉三宣布日本東京等7個都府縣進入緊急事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7日傍晚在日本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本部會議上宣布: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福岡7個都府縣從今日到5月6日為緊急事態。安倍晉三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依據是為防備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而修改的《特別措施法》。
  • 日本為什麼封個城會那麼難?
    在感染患者不斷升高的非常時期,東京都僅僅是發布要請,相信很多人都對這一舉措表示不解,同時也在為日本擔心,認為現在對日本來說已經是「火燒眉毛」的狀態了,僅僅是「要請」未免有點太輕。所有的新聞和數據都告訴我們東京的封城迫在眉睫,但是似乎日本好像充耳不聞。 日本封個城就那麼難嗎?小編今天就想和大家討論一下,日本封城為什麼那麼難。
  • 廖可:日本進入緊急事態,看看「安倍緊急學」是怎麼回事
    迄今為止,日本政府的種種對策呈現出一種難以讓人理解的狀態,但如果完全以對抗疫情的角度進行評判的話,勢必會陷入迷惑之中。即便是現在,日本政府的首要目標仍然不是疫情。 迷之「緊急事態宣言」 4月6日晚間,安倍晉三對外正式宣布將於4月7日下午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 日媒:日本再次新冠疫情封城宣布緊急事態 上班族有人淡定有人抱怨
    中國小康網1月5日訊 老馬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日本政府將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對此,在剛剛開啟新一年工作的日本公司職員中,既有冷靜接受這一現實的聲音,也有人表現出不滿和困惑。2020年春季,日本政府因新冠疫情首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日本企業推進了居家辦公,但在此之後,人們又逐步回到了寫字樓街區。有人提議稱「請(日本)政府要求企業全面貫徹居家辦公」。
  • 緊急事態:日本單日破7000,東京日新增2447人!聖誕節和忘年會是罪魁...
    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即將進入為期一個月的「日本版封城」,同時大家非常關心的是否會宣布暫時禁止中韓等11個國家和地區入境日本,這次菅義偉在對策本會議上和記者會上的整個發言中都沒有提到。  雖然疫情比上次緊急事態宣言時要嚴重不少,但是日本政府已經拿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長期抗疫造成國民思想麻痺,聽話的日本人已經不願意困在家裡了,東京疫情已經到了失控的邊緣。
  • 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涉及東京、大阪等7地
    (觀察者網 訊)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剛剛在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本部會議上,發布了針對日本首都圈等地區的緊急事態宣言。 對象地區共7個,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大阪府、兵庫縣和福岡縣,涵蓋了東京、橫濱、大阪、神戶、福岡等主要城市。宣言自8日起生效,持續時間約為1個月,至5月6日結束。
  • 華人對日本「二次封城」效果存疑
    對此,在日華人學者、民眾紛紛表示,不看好此次封城行動前景,擔憂疫情蔓延將帶來更多不確定因素。 1月8日,實施緊急事態宣言第一天的東京一車站內人流量未見減少。 一都三縣上演「逼宮」大戲 逼出「佛系升級版」封城令 1月2日,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聯合千葉縣知事森田健作 、埼玉縣知事大野元裕、神奈川縣知事黑巖祐治一起向中央政府提出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要請。
  • 安倍晉三正式宣布東京等7個都府縣進入緊急事態
    劉軍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7日傍晚在日本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本部會議上宣布: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
  • 日本「緊急事態」期間不封國,中國留學生可正常入境!日本...
    前幾天日本恐封國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J研醬也整理髮布過相關的文章    7日傍晚,日本首相菅義偉正式召開新冠病毒對策總部會議,決定向首都圈的東京都、埼玉縣、神奈川縣和千葉縣4地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持續時間為1月8日至2月7日。這是時隔大半年後,日本再次因疫情進入緊急狀態。
  • 日本局部解封!「日式封城」見成效,東京大阪下周再定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4月8日第一批實施緊急事態宣言的地區,囊括了東京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這兩個日本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安倍晉三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滿足條件,這些地區也可以提前解除。」本次確定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39個縣,絕大部分是4月16日第二批開始實施緊急事態宣言的地區。
  • 日本首都圈「封城」在即,「瘋搶衛生紙」的鬧劇還會上演嗎?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為防控新冠疫情,日本首都圈(東京都、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即將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最終方案將在1月7日敲定,最快可能當天開始實施。儘管日本的緊急事態宣言對社會經濟活動的限制力非常低,但是出於習慣我們暫且把它稱為「封城」。
  • 日本事態嚴峻,安倍總算準備宣布緊急事態宣言了。但依舊大部門沒...
    緊急事態宣言後有哪些改變呢?根據今天日本節目中日本同志社大學法學部的川本哲郎教授的問答:1.「自肅要請」緊急事態宣言之後其實和現在的各都道府縣提出的「自肅要請」一樣,目前沒有法律的處罰,並不是像歐美一樣強行的都市封鎖。(無強制性)2.學校休息是否具有強制力?教授表示並沒有強制力,多數自治體和私立學校應該是會遵從的。
  • 日式封城後的第一天,日本怎麼樣了?
    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7日,日本首相安倍正式宣布日本步入緊急事態,關東經濟圈、關西經濟圈、外加一個福岡,成了重點防控對象。安倍說,只要能控制住80%的接觸日本就能控制住大爆發安倍還說,只要控制得當也許一個月就能解除緊急事態很多日媒和日本防疫專家對此持消極態度不少人說日式「軟封城」根本做不到減少80%的接觸出門買個菜去公司上班回家和家人吃飯隨便拎出來都有可能接觸十幾二十人
  • 日本首都圈8日起「封城」1個月,民眾生活將有哪些變化?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繼去年4月初以來,疫情嚴重的日本首都圈將時隔近7個月再次實施旨在減少人員解除的「緊急事態宣言」,即所謂「日式佛系封城」。1月7日可謂是氣氛緊張的一天。這一天,東京都新增感染人數再破紀錄,突破2000人。
  • 日本東方新報評論:「東京封城」傳言背後有哪些「真問題」待解?
    1日發表緊急事態宣言,並於2日在東京實施封城。 為了防止疫情失控,中國、義大利等國都採取過與緊急事態宣言相似的「封城」措施,目的有二,一是防止感染者數量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以免因缺少人力物力而出現醫療系統崩潰。二是阻斷病毒傳播,降低病患增長速度,為集中醫療資源和實施防控措施爭取時間。在醫療物資和防護用具儲備不足的情況下,這樣的辦法還能降低必要物資的消耗量,以便把更多物資投放到醫院等需求較多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