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這個宣言並不等於我們理解中的「封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4 月 7 日傍晚,距離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接近一個月,日本終於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但是,這個宣言並不等於我們理解中的「封城」。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你會在這篇文章看到:
1,「緊急事態宣言」針對哪些地區?預期多久?
2,「緊急事態宣言」有什麼特殊影響?
3,日本為什麼拖這麼久才發「宣言」?
4,宣言之下,日本仍然面臨「醫療系統崩潰」危機?
1
「緊急事態宣言」針對哪些地區?預期多久?
「緊急事態宣言」的確意味著,日本疫情更嚴重了。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很可能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
日本進入櫻花季以來,尤其是 3 月 25 日開始,東京感染人數就持續高速增長。目前東京感染人數已過千,緊接著它的,是大阪、神奈川縣、千葉縣、愛知縣、兵庫縣、北海道以及埼玉縣。除北海道疫情相對得到控制之外,日本多個自治體感染人數都大幅增長。
日本政府預期,「緊急事態宣言」將生效 1 個月(至 5 月 6 日結束),範圍涵蓋東京都、千葉縣、埼玉縣、神奈川縣、大阪府、兵庫縣、福岡縣共計 7 個都道府縣。
「緊急事態宣言」下,各都道府縣知事可根據當地情況實施具體措施。
2
「緊急事態宣言」有什麼特殊影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出「緊急事態宣言」之後,日本各地方政府的知事(相當於中國的省長)將會要求民眾減少「不必要」、「不緊迫」的外出。
但這並不意味著「封城」,「外出自肅」也沒有強制性,人們仍可以上班、購物,超市、便利店、藥妝店原則上也不會關門,工廠也不會停工。但店鋪可能會根據人流量限制入店人數,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縮短營業時間。
學生們可能面臨長假。各自治體有權命令或指示中小學校、高中、幼兒園停課。政府也會要求日間老人看護機構等社會福祉設施停業,但特殊醫療需求的看護設施仍將正常營業。在疫情嚴重時,政府也有權要求託兒所停業。
此外,所有建築佔地面積超過 1000平方米的商業電影院、百貨店、博物館、酒店、大學、專門學校等設施也會被政府要求停業。
原則上,小規模的餐飲店不在此次規制範圍內,各業主可根據現狀,在保證一定防治措施基礎上,調整營業計劃。
連鎖餐廳或者家庭餐廳仍然會繼續營業,但各家會有不同防控措施。比如,家庭連鎖餐廳 Jonathan's 會增加外賣人員;連鎖餐廳薩利亞決定實施酒精限制策略,其中,每人最多可購買 2 瓶啤酒——因為喝酒後,可能會音量升高,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近距離噴沫接觸。
針對不遵從要求的機構或設施,知事可以發出「指示」,並將收到指示的機構名稱公布在政府網站首頁上,幫助居民了解最新情況。
公共運輸可能是傳染擴增的一大隱患。但日本國土交通省於 3 月表示,即使在緊急事態時,也應確保公共運輸的基本功能。根據《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的第 20條和第 24 條,首相、各都道府縣知事,可以與鐵路和巴士公司等機構,一同協商疫情期間的交通安排。目前也沒有封路計劃。
此外,電力、煤氣、通信等關係民生的各類供給仍將正常維持,郵局、宅配等物流公司雖然仍持續營業,但投遞可能會有延遲,門店營業時間也可能縮短。銀行將繼續營業,但會更鼓勵人們使用 ATM。計程車公司仍將持續維持計程車「出勤」,但可能減少車輛數量。
總之,在這次宣言生效期與生效範圍內,學校等感染風險較高的場所會被要求停課或停業,與民生相關的公司與供給將會繼續,大型娛樂、購物場所將會停業。
「緊急事態宣言」之下,最嚴厲的措施主要針對兩點。一是醫療資源不足時,為設立臨時醫療機構,政府有權無需得到業主同意,臨時徵地徵房。二是在特殊時期,政府有權向特定機構買斷醫療物資、食品、口罩等衛生用品。萬一有違反,罰款也主要與上述兩點有關。
日本為發出「緊急事態宣言」已經準備了三周,在此期間,很多民眾已經儲備好適量食物與日用品。同時,由於宣言生效期間不會封鎖超市、便利店,也並沒有強制要求居民不得外出,目前,超市食品、日用品等民生用品供貨相對正常,也未再出現大規模搶購狀況。一些地區的衛生紙供應已逐漸恢復,但仍然限購。只是,口罩供應量依然不足。
3
日本為什麼拖這麼久才發「宣言」?
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在日本歷史上也並非常事。2020年 3 月 13 日,日本政府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新冠肺炎被正式加入適用名單。此後,發布「宣言」才有法可依——疫情加劇,可能嚴重危及國家經濟與民眾安全時,日本「緊急事態宣言」才可依法啟動。
另一方面,3月25日之前,日本公布的感染人數,的確尚未到達大規模集群爆發或者高速增長的狀態。進入賞花季之後,各地感染人數在同等統計條件下大幅增加,說明感染確實在進一步擴大。對此,安倍政府於 3 月 26 日設置「政府對策本部」,也是依法在為宣言實施鋪平法律途徑。但宣言遲遲不發,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出於「經濟」考量。
歐洲一些國家實施封城之後,感染狀況並未立刻得到有效控制,加上對經濟打擊過大,都是日本國內輿論質疑是否需要實施封城的重點原因。
直到4月6日,安倍晉三終於決定宣布實施有史以來數值最大的「緊急經濟對策」——日本政府決定撥出108兆日元(約合7.06兆元人民幣),用以對受此次疫情影響的各組織與個人的各種支援與補助。上一次日本政府實施大規模經濟補助還是在 2009 年雷曼危機時,當時補助了 56.8 兆日元。
此前,安倍晉三還表示要給每戶發放 2 個紗布口罩。此後,他在出席各類公共場合時一直佩戴這個不太適配臉型的口罩。他也是與席各類人員中唯一一個佩戴這種紗布口罩的人。紗布口罩分發策略也遭到廣泛爭議。一些人認為,一份由《華盛頓郵報》披露的美國 CDC 內部資料可能會證明這個口罩有效——該資料顯示,哪怕是佩戴紗布口罩,也對預防病毒傳染有幫助。但也有醫生質疑,這些口罩並沒有實際防治用途。
從通過《新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到成立對策本部,日本花了 2 周,再到正式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又花了 12 天。這 25 天裡,已有各種針對「封城」的擔心,但人們對此已有心理準備。如果過早發布,可能會造成更大恐慌。
但在日本 TBS 電視臺實施的輿論調查中,有八成受調查者認為政府應該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同樣在這家電視臺實施的輿論調查中,安倍內閣支持率比上個月減少 5.7%,降為 43.2%,這是 2018 年 10月調查方法修正以來,安倍內閣的最低支持率。這也是政府正式發布宣言的最終動力。
在預計經濟與社會影響可以得到一定緩衝的基礎上,安倍晉三於 4 月 7 日正式發出「緊急事態宣言」。
4
宣言之下,日本仍然面臨「醫療系統崩潰」危機?
目前,日本厚生勞動省判斷日本疫情發展現狀是:未發生大規模疫情蔓延;需要防範集團感染爆發,降低感染、重症以及死亡發生率。由此,政府實施「緊急事態宣言」,讓居民「自肅外出」,儘量少去換氣差、人數密集、人與人容易面對面交流、近距離接觸的密閉空間,儘量減少感染發生機率;另外,需要繼續整備完善重症患者為中心的醫療體制,以防醫療系統崩潰。
日本醫師學會則在 4 月 1 日公示,目前日本「已經面臨著醫療危機」,一些大城市可能會持續面臨病床數不足的局面。會長橫倉義武認為,歐美一些國家醫療系統崩潰只花了 2 周,「目前日本不能大意」。
如果患者大幅增加,日本厚生勞動省仍然建議採取「輕症療養、觀察」措施,療養會建議在宅療養,或者集中收治到指定酒店。為防止出現死亡與重症患者,高齡人士與有基礎病患的人會得到優先處理。
可這也是問題所在——這些「輕症」的標準究竟是什麼?一些最終被檢測確診的患者也對此提出質疑。目前,一個較大爭議之處在於,即便患者自訴症狀難受,但仍可能被判不具備核酸檢測標準,一旦最終被拖成「符合檢測條件」,可能延誤治療時機。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輕症」患者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並非高齡患者,沒有基礎疾病,不處於「免疫抑制狀態」,沒有懷孕。同時,醫生根據患者發熱、呼吸系統狀況、X 光、血氧飽和度等狀態,以及綜合醫院病床數量,綜合判斷患者是否需要住院。
日本雖然放寬了核酸檢測基準,但目前仍然面臨檢測門檻較高的問題。目前,基本還是要符合「感冒症狀、發熱(37.5℃ 以上)持續 4 天以上,或伴有強烈疲憊感與呼吸困難」這兩個條件之一。如果是高齡老人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標準則下調至 2 天。隨著對病毒認識的增多,醫生也會根據「嗅覺、味覺喪失」等症狀綜合判斷。但仍有人表示,如果僅僅是發燒,地區保健所依然建議他們在家觀察。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一旦放寬標準、讓更多人接受檢測,陽性患者數會大幅增加。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醫生必須承擔判斷讓誰入院接受治療的責任。目前,日本新冠肺炎病床使用率約為 56.7%。在沒有專門治療藥的前提下,輕症患者如果持續佔據大量床位,可能會讓重症患者「無處可治」。
安倍晉三在 4 月 6 日宣布計劃將日本每日核酸檢測能力上升至 2 萬次。但核酸檢測需要更多專業人士,日本醫護人員並不富餘。另外,日本可能也要像韓國那樣,設立並非設在醫院內的臨時檢測點——目前日本還沒有實施此項舉措。
因此,對日本來說,重症患者數量也必須得到控制。日本集中治療醫學會也表示,一般而言,日本 ICU(重症監護室) 配備的醫療資源比是:一名護士照顧兩名患者,但是新冠肺炎患者進入 ICU 時,每名患者需要兩名護士。日本目前有大約 6500張 ICU 床位,需要平日 4 倍的護士數量。但如果考慮照顧其他病症的重症患者,實際上可供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的,可能不到 1000張 ICU 床位。一旦重症人數增多,日本前線醫護人員不僅疲勞度會增加,也會面臨巨大精神壓力。
醫護人力資源將是保證醫療系統持續運行的重要支撐。目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時會使用一種體外人工肺——葉克膜(ECMO)技術。在日本實施葉克膜救治時,每次需要10名有經驗與醫療技術的醫護人員,這也是一個高人力配比的搶救項目。日本護士協會正在呼籲更多有資質的護士們回歸救治現場。
日本的一些策略也持續體現著「重症中心」原則。日本目前擁有 1412 臺葉克膜設備與 2.8 萬臺人工呼吸設備。日本政府表示,將要求具有人工呼吸設備生產資質的公司們增產設備,政府將負擔增產設備投資額的 2/3,併購買這些增產的設備。
雖然沒有針對新冠肺炎的專門藥品,但是,日本政府已經針對 4 種藥劑展開研究與試驗,其中包括富士膠片富山化學研發、針對伊波拉出血熱的治療藥 Avigan。Avigan 的增產也將得到國家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