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裡拉正是由香巴拉演譯而來。印度宣布喜馬拉雅山下的巴爾蒂斯坦小鎮就是香格裡拉。尼泊爾的木斯塘小鎮也自稱是香格裡拉。香格裡拉究竟在那?詹姆斯洛克在他的書中所描述:一個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那裡雪峰峽谷、森林環繞的湖泊、草原牛羊草甸、金碧輝輝煌的廟宇等等所有一切都有種窒息的美麗。
由麗江出發則預示著香格裡拉之旅的開始。香格裡拉之路之中還隱藏著一條與「絲綢」之路齊名的道路,與之齊名卻不象「絲綢之路」是官方鐵騎踏出來的路。而是純碎由人與馬走出來的道路。藏民們稱之為「狼頓狼」,意為馬腳子走的路。
記得06年初遊雲南就有導遊說過, 抗戰期間,能走的公路基本都被日本兵轟炸封鎖,運送戰爭物資,逼不得已就走了這條馬腳子路,正常狀況是上面敵機飛,下面馬幫們的身影則穿梭在雪山、懸崖、峽谷之間。他們在茫茫密林掩蓋的茶馬古道上,闖過敵人飛機大炮的全面封鎖,使得大批的槍枝彈藥順利到達前線陣地。
滇藏公路也是沿著茶馬古道軌跡修築而成。今天雖已很難窺見古道的全貌,僅有斷續路段基本被淹沒在深山峽谷的密林之中。遊客所見大多是古道紀念性路碑。曾經古道上南來北往的驛站茶馬車店。日漸壯大興旺發展成了現在的城市村鎮。麗江城則是茶馬古道上最大的車馬驛店。 隨著藏族領隊一路向自已夢中那個香格裡拉出發。
領隊漢語能力日常交流還算流暢,可能因文化底縕不足,對當地的美麗傳說、風土人情都無從知曉,一路上所宿之處都是藏人賓館,他身上的錢被他夜裡輸得精光,然後再跟族人借兌上路,很是擔憂睡眼迷濛的他能否確保這一路上的安全。他車前有個姆指大藍合,裡面裝著陀黑黑的自稱感冒藥的東西,過段時間就會打開盒蓋放到鼻子下面狠狠的嗅吸。後來得知是違禁品,以前他們村莊基本每戶都種植,現在政府管制己經不讓種植,村民們還是會偷偷種上幾顆來作調料所用,或治些頭痛傷風的小病症。
站在哈巴雪山觀景臺,遠處銀妝素裹的哈巴雪山純潔宛若聖女,靜謐的山谷中許多別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村寨,跟鋼筯混凝土磚瓦結構不同的是所見之處滿眼都是別致藍頂的小木屋 ,細長的煙囪飄著縷縷炊煙。依山傍居的人們便是白彝族、藏族和納西族。他們居住在這四周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枕著美麗純潔的哈巴雪山,宛若生活在天上人間。特殊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使這裡依然保留著淳樸的民風,由四周兜售山品的賣家的身上看出他們的生活習俗與藏人基本無異。
萬裡長江從世界屋脊奔騰而下與瀾滄江和怒江形成了三江併流的壯麗景觀到了香格裡拉境內突然來了個大拐彎,形成了罕見的V字大彎,江流逆轉,奔入中原,形成長江第一灣。長江第一灣觀景樓,裡面除了零零散散賣些當地土特產的商家毫無特別之處,以為站得高就能看得遠看得全,繞著觀景樓的樓梯一層層向上直至頂樓,皓白和鬱綠相互依偎纏繞著山林,星星點點的房舍村莊,風光自然純美,卻瞧不見傳說中蔚為壯觀的第一灣蹤跡。後來聽說只有跟著當地老鄉,爬到半山腰才能見著第一灣真跡。
虎跳峽是由金沙江奔流而下,在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腳下穿越而過,形成兩山夾一江的峽谷風景,名列中國最美大峽谷之二。洛克曾三次遊歷的就是虎跳峽,能讓一個外國背包客三次光顧,肯定有它的獨特之處。
虎跳峽分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峽谷兩岸哈巴和玉龍兩座終年披雲戴雪的雪山,對峙聳立便是人間美豔。谷中怪石、峭石林立,湍流的江水從兩山之間夾縫中硬生生擠壓過去,更是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壯麗。林林列列形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峽谷奇觀。整條觀景臺是沿著峭壁面江而建。還末靠近觀景臺那江水拍擊巖石的轟鳴聲便在耳邊響徹,心情也隨之震顫起來。沁心涼江風、空中的雨水和飛濺的水霧瀟瀟灑灑相互裹挾在一起,拍打著臉面,寒涼刺骨。裹緊禦寒衣物沿著觀景臺棧道走向下虎跳,有種粘盡眼前美豔的心念。
下虎跳的江心有塊十幾米高的巨型大石,孤峰屹立,有種惟我獨尊之感,江水可能心泛忌意,洶湧翻騰著猶如猛虎下山,挾著天崩地裂的怒吼拼盡全身的力量以身撞擊仿佛要撕裂揉碎它。江流與巨石博擊著,山轟谷鳴衝擊著耳膜,水花迸射迎面撲來潤溼了視線,也潤溼了我的心,估計任誰誰看到這壯觀的場面都會心中為之震撼。領隊說這裡是茶馬古道的重要路段之一。
面對大自然所賦予人類如畫的江山,找不出更好言詞來描述,也不是文字言語所能表達得全面的。只能用一顆心來感受。這裡不僅吸引著眾多象洛克這類外國背包客的多次遊歷。也是我心中的香格裡拉的始路。一個能停泊心中日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