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代理利用漏洞賣明星航班記錄,非法獲利遭逮捕

2020-12-13 IT之家

IT之家10月9日消息,2017年3月中旬,棗莊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接到群眾舉報,穆某在網上公開販賣公民個人信息,隨即開展偵查工作,經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穆某等人在QQ群、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手機定位、銀行餘額、航班乘坐記錄、個人徵信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廣告的方式尋找客戶,接單後通過微信向多名信息源頭購買信息後加價出售,每條信息10元、50元、200元價格不等,非法獲利五千至二十餘萬元。

網安民警繪製出涉案嫌疑人詳細的關係圖,準確地刻畫出一條條販賣鏈,最終摸清了涉及數十人的信息販賣網絡。

機票代理商利用軟體漏洞牟利

根據線索民警將目標鎖定在一夥代理商身上,而他們具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辦案民警輾轉11省16市,行程十萬餘公裡,最終將犯罪嫌疑人代某某、王某、吳某、範某某等28人抓獲。

王某表示:自己原來是做機票銷售代理的,2016年離職後,知道銷售軟體存在的漏洞,為牟私利,私自架設伺服器將軟體使用權限放大,設置多個子帳號及查詢流量出售給多名中間商使用,其中包括中間商嫌疑人穆某某,用於販賣公民航班乘坐、預定信息。經查,王某下線通過該軟體查詢過國內大量一線明星等人在內的十一萬多次的航班乘坐記錄,王某從中非法獲利2萬餘元。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IT之家,天天都有小歡喜。

相關焦點

  • 機票代理利用軟體漏洞出售明星航班記錄 28人落網
    機票代理利用軟體漏洞出售一線明星航班記錄  棗莊破獲部督「3.12」特大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法制網訊 記者 徐鵬 通訊員 劉貴增 王愛華 包月手機定位、航班乘坐記錄、公民個人徵信信息、銀行帳戶餘額信息……當這些信息全都被放在大家看得見的地方時,公民隱私從何談起?
  • 機票代理利用軟體漏洞出售明星航班記錄,價格幾十元至上百元
    經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穆某某、吳某某、劉某某等人通過在QQ群、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手機定位、銀行餘額、航班乘坐記錄、個人徵信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廣告的方式尋找客戶,接單後通過微信向多名信息源頭購買信息後加價出售,每條信息10元、50元、200元價格不等,非法獲利五千至二十餘萬元。但是,從掌握的情況來看,這些人都是一些中間商,信息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 機票代理用軟體漏洞販賣明星航班記錄 價格幾十
    【PConline資訊】包月手機定位、航班乘坐記錄、公民個人徵信信息、銀行帳戶餘額信息……當這些信息全都被放在大家看得見的地方時,公民隱私從何談起?近日,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成功破獲公安部掛牌督辦「3.12」特大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其中社會行業信息洩露源頭12人,包括通信公司經理、機票經銷代理商以及多名銀行員工。
  • 通信公司機票代理商成信息洩露源 利用軟體漏洞牟利
    經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穆某、吳某某、劉某某等人通過在QQ群、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手機定位、銀行餘額、航班乘坐記錄、個人徵信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廣告的方式尋找客戶,接單後通過微信向多名信息源頭購買信息後加價出售,每條信息10元、50元、200元價格不等,非法獲利5000元至20餘萬元。  但是,從掌握的情況來看,這些人都是一些中間商,信息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險漏洞獲利近300萬元,到底算不算犯罪?
    現代快報訊(記者  顧元森)從2015年至今,女子李某通過買機票及航班延誤險,之後利用飛機延誤獲得保險公司理賠,獲利近300萬元。6月9日,現代快報報導此事後,引發不少網友和律師討論,李某的行為到底是不是犯罪?此事在法律界和普通網友中引來廣泛爭議。
  • 利用多個身份購買機票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每次購買機票都用四五個身份 最多購買三四十份延誤險 成功近900次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在李某的筆記中,航班的延誤時間、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一條條、一筆筆都清楚地記錄著。李某就是通過購票來虛構行程,之後利用延誤索賠來達到騙取理賠金的目的。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
  • 某明星積分被盜23萬裡程!民航個人信息安全面臨重大漏洞
    儘管所有案犯分別被判犯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工具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但最高處罰為有期徒刑三年、罰金8萬元,且全部緩刑。2013年,廣州警方也曾破獲一起通過網絡非法購入他人的南航明珠會員帳戶信息,將裡程兌換成免費機票後倒賣獲利的案件。
  • 利用一公司會員積分漏洞 夫妻網店非法獲利上百萬
    原標題:利用一公司會員積分漏洞 夫妻網店非法獲利上百萬 張某(女)和曾某(男)是一對夫妻,經營一家網店,主要靠倒賣屈臣氏商品賺取差價。他們都曾是屈臣氏公司廣州分公司的員工,熟悉該司的會員積分規則。無意之間,兩人發現了積分系統的漏洞,於是利用會員卡非正常兌換368次,累計騙取1405059.8元的商品。
  • 零點前下單第二日退票 新鄉4人利用航空公司票務漏洞獲利百萬
    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對其利用票務管理漏洞惡意購票的網絡詐騙行為供認不諱。王某來交代,他和周某瞄準的這家航空公司,一般在航班起飛三日前可以通過網絡,訂購5折特價頭等艙機票。他們商議,打一個時間差,在航班起飛前第四日的23時40分至23時59分下單,先用五折低價購買高價的頭等艙機票。
  • 乘客航班信息洩露鏈條曝光!近500萬條信息被賣
    原標題:乘客航班信息洩露鏈條曝光!近500萬條信息被賣深圳新聞網訊 這些年,我們的個人信息在漫天飛舞,讓我們很是憤怒。比如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些"售賣航班信息"的消息,甚至包括一些明星的航班信息,讓我們更沒有安全感。
  • 反思利用航班延誤獲利300萬元:薅保險公司「羊毛」能算違法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遠方)近期,南京警方抓獲「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犯罪嫌疑人李某的消息引發熱議。李某利用航班延誤的情況獲利達300多萬元,被認定為涉嫌保險詐騙罪。那麼,李某這300萬元獲利到底算不算詐騙所得,航班延誤險是否存在設計漏洞?
  • 明星航班信息微博上遭公然叫賣 信息洩露屢禁不絕
    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明星航班信息倒賣在微博上可謂司空見慣,隨意搜索都能找到數十個倒賣帳號,大部分都是以「明星航班+後綴」的形式存在。「私信我,『想知道××,×月×日×飛×航班』國內、國外航班,支付後立馬回復;也可以自己買證件號碼查詢,買號碼送查詢方法。長期招代理,價格好商量!」
  • 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獲賠300萬,民航專家支招航班延誤險如何堵漏
    有網友和法律博主認為,李某無罪,她只是抓住規則的漏洞,但航班是否延誤並非是李某能決定;也有律師指出,李某的行為實現了非法佔有,涉嫌構成保險詐騙罪。6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律師以及民航領域的專家,對該事情進行了分析。
  • 利用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她是怎麼做到的?
    記者 陳曉雙 鄭萃穎近日,南京一女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利用延誤險漏洞獲利300多萬元涉嫌詐騙的新聞引起熱議。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涉嫌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從2015年至今,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李某,為獲得延誤險索賠,會在網絡上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並使用親朋好友的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購買機票,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40份延誤險。如果航班延誤機率不大,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利用航空公司無需本人申請理賠的規則,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 專家對買航班延誤險獲利行為作出分析...
    專家對買航班延誤險獲利行為作出分析→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乘飛機出行的時候,很多人不願意聽到的消息就是航班延誤,延誤的時間越久就會給我們帶來越大的損失。可有的人卻樂於見到這種情況發生,正所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關注一起發生在江蘇南京的案件。
  • 2萬回國機票加價賣11萬!機票代理產業鏈亂象浮現 航司出手整治
    2萬直飛機票加價賣11萬近日,民航局公布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通知,要求「一司一國一線、一周一班」,即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一位不願具名的機票行業從業者王先生告訴記者,部分機票代理人會通過「廢票再買」的方式賣高價票:利用掌握的身份信息訂票「佔座」,待真正有需求的旅客來購票時,再取消「佔座」訂單,然後以高於航司後臺票價的價格出售。「這個就要拼資源、拼技術、拼手速了,不是一般代理商能做到的。」王先生透露。
  • 明星航班信息7元起售
    中航信對南都記者回應稱,依規發放給機票代理人的系統配置和權限,僅能查詢自身銷售的客票信息和其他人授權的客票信息,即使通過某種軟體所分出的帳號也只能查詢自身客票信息。    加盟代理明星航班5元出售    4月19日,小北(化名)發布微博稱,朋友在某知名商旅網站訂購兩張機票,最終信息外洩,導致被騙一萬多元。
  • 明星航班信息包括手機號如何獲得?揭秘非法航班信息出售內幕
    國內航空專家林智傑稱,由於現在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的訂票系統,除春秋航空外,基本都使用的是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簡稱中航信)的系統,旅客的航班等信息也均在系統中儲存。所以,有權限查看並有可能洩露信息的主要有四大類人群。  第一種是機票代理商,比如一些知名商旅網站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通過中航信發放的代理商帳號查到乘客信息。
  • 預測航班信息,薅航班延誤險羊毛獲利300萬,構成保險詐騙罪嗎?
    李某在購票、購險後,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只是時刻關注航班動態。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也將機票作退票處理,以回收購買機票款項;並向保險公司索賠,以獲取保險金。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該行為近900次,獲得航班延誤險理賠金近300萬元。
  • 女子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網友怒了:怎麼能算騙保呢?
    在李某的筆記中,航班的延誤時間、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一條條、一筆筆都清楚地記錄著。李某就是通過購票來虛構行程,之後利用延誤索賠來達到騙取理賠金的目的。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