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保定4月27日電(黃建文 張斌 陳衛紅)4月26日,望都大地又迎來項目建設「大場面」:望都縣東環-南環路(107國道繞城段)、望安(望都-安國)公路通車暨望都縣生活垃圾處理廠項目開工儀式隆重舉行……望都園區項目建設處處洋溢著加快跨越趕超的生動景象,春天的望都正煥發著勃勃生機,處處迸發著強勁的發展活力!
新布局
統籌城鄉,產城融合,新的經濟帶正從這裡隆起
原107國道貫穿望都縣城,混合交通量大,交通事故頻發,同時制約著縣城發展空間的進一步拓展;望安公路是望都南部地區進行物資貿易、貨物運輸、進出京港澳高速的唯一通道。受京石高鐵建設期間重型車輛碾壓造成路面破壞,嚴重影響中韓莊、賈村兩個鄉鎮及安國等周邊市縣的通行,制約著花卉苗木、藥材等主產區發展。望都人為107國道縣城段、望安公路一直在糾結。
路不修、難發展,沒錢也要想辦法修。新常態下,望都以市場思維破解資金難題,在107國道改線項目中探索出以市場化方式建設、經營的BT模式,該項目由河北建設集團投資建設,徹底解決項目建設資金困局。
拉開城市框架,統籌城鄉發展。總投資2.77億元的東環-南環路(107國道繞城段)、總長15.2公裡的「綠色經濟隆起帶」嵌入望都縣域發展的新布局中,該路建成使城區面積由原來的12.18平方公裡擴大至33.48平方公裡,將望都縣城打造成為涵蓋老城區、新城區、開發區的全新城市框架,推動「小縣大縣城」格局的加速形成,為城鄉統籌發展拓出了充足空間;以PPP模式投資建設的望安公路建成通車激活了鄉鎮的發展活力,對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遊發揮巨大拉動作用。
在新通車的望都107國道繞城段兩側,住宅現代化產業園、醫療器械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製鞋產業園、省級經濟開發區及中糧「蒙牛」等各類重點項目星羅分布;沿線生態林下養殖、觀光採摘園、謀劃實施中的市重點項目臺灣生態小鎮等讓村莊向更綠更美的美麗鄉村轉變。
「做強生態支撐,厚植髮展優勢,打造綠色引擎,東環-南環串聯起沿線重點項目、『一區六園』,將成為望都全新的經濟隆起帶。」該縣發改局長張偉濤說。東環-南環路、望安公路力促「小縣大縣城」格局加速形成。
新路徑
創新驅動,抓實項目,增強縣域發展支撐力
對接京津,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
縣域發展的承載力,不僅依託道路,更依託配套基礎設施。由北大未名集團總投資1.16億元的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在望都落地,年處理生活垃圾8.76萬噸,二期為城鄉垃圾收運、農村街道清掃保潔、衍生產品開發、熱能綜合利用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有力推進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進程,將在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高縣域發展承載力,加快美麗鄉村發展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望都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僧豹介紹。
據悉,在招商引資中,該縣嚴格按照循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園區產業發展定位理念,重點選擇技術含量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高、帶動能力強、具有長遠支柱性的大項目。在該縣「一區六園」,以「綠色建築」鋼山杭蕭鋼構、新型生活垃圾處理、惠仁醫療、農產品冷鏈物流等項目建設「熱浪」不減,同時,不斷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鳳凰涅槃」或「騰籠換鳥」。
位於望都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凱恩機電設備助力為鑄造企業實現生產智能化、降低汙染及能耗,其自主研發的多項技術獲國家專利,垂直造型機和自動澆注機等產品遠銷歐洲、美洲、東南亞等地區。數據顯示,2015年,該縣共謀劃實施重點建設項目56項,總投資286.8億元。2016年,該縣在談項目22項,總投資約100億元。第一季度,該縣市場主體增加到8738戶,其中39家企業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這得益於望都專注於對「優」與「精」項目的執著。
「公司自主研發的HR-2000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第一張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並實現了設備的銷售,這是惠仁醫療科技發展裡程碑式的成就。」公司負責人王天峰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強化瞭望都縣域經濟增長引擎的持續驅動作用。
創新驅動,抓實項目,增強縣域發展支撐力。今年,該縣省、市重點項目7個。2016年第一季度,望都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6億元,累計實現增加值1.7億元,同比增長7.8%。
新引擎
做大園區,「集群」發展,夯實縣域經濟發展基礎
園區是現代產業的載體,是對外開放的主場,是城市發展的引擎。
望都要實現高端發展,關鍵的支撐是園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望都鍥而不捨抓園區建設,在「築巢引鳳」上求突破,全方位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地區產業轉移,增強投資的持續拉動力。「東環—南環路的通車,為園區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縣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朱少華說。
在東環—南環路,望都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了「一區六園」(經濟開發區、臺灣產業園、醫療器械產業園、住宅現代化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製鞋產業園、健康養生產業園)。經濟開發區被省政府列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重點開發區,臺灣產業園被省政府列為重點培育國別(地區)產業園區。園區已成為承接非首都功能轉移的重要平臺。數據顯示,望都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達到45家。
在沿線園區建設中,望都縣以PPP模式引資,破解資金難題,提升園區承載力,搭建高標準承接平臺。2015年,望都縣與北京海綿城市控股有限公司就望都經濟開發區地下綜合管廊PPP模式項目成功籤約,該項目總長約30.1公裡,總投資36億元。
新通車的路網兩側,圍繞「生態文化、低碳循環、高端高效」,總投資2.2億元的醫療器械產業園一期已竣工投產,打造北方醫療器械產業基地;製鞋產業園依託布履步彩公司,打造「北京布鞋之都」;住宅現代化產業園依託杭蕭鋼構項目,發展綠色、現代住宅產業,打造京津冀住宅產業化示範基地;現代物流產業園服務京津並輻射河北及周邊地區,以滿足人民群眾新的生活模式,保障食品安全,減少食品損耗為目標,實現農超及網際網路對接。
望都拉開新的城市框架,園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在這裡催生,正釋放出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