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想過這趟旅行的無數種可能,但首站既終結,還是出乎我的意料。
想過可能不一定太順暢,但實在是沒想到這麼不順暢,第一天,都還沒逃離出去,又滾回了都市。
當天一大早,我拎著笨重的行李,坐高鐵到另一個城市,前去與陌生網友會合。
上篇文章說了,我們是自駕遊。ta開車,可是卻讓我從高鐵站坐地鐵到ta小區門口等ta,雖然就3個站,3公裡左右。
我內心確實有點犯嘀咕,心想這麼點路程,我背著行李,你怎麼就不能開車過來呢?但兩陌生人之間一開始有這樣的間隙不好,我還是抱著理解的心態,多替對方想想,ta可能確實不方便吧。
見面之後,本想坐後排,因為起太早,後排可以睡一睡。沒想到後面全部塞滿了行李,只能上前排,前排座椅略有發黴。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但轉念一想也不是什麼壞事,不都說環境衛生凌亂一點的人,反而比較隨和好相處麼。
準備出發了,ta問我有沒有帶身份證,我說當然帶了,不然怎麼出門。
一路上,有一茬沒一茬地聊著,但由於年齡差距比較大,真沒什麼共同話題,我的確不怎麼想聊天。出於禮貌,會回答附和對方,可不會主動聊天。
其實,對這趟旅行,我沒有非得抱著要和驢友走多近的心,就是大家平攤油費、吃飯費用而已。這樣的想法是比較無趣,但也能最大化降低期待,減少矛盾。顯然對方好像不這麼想,一直要我陪ta講話,這對於本就不擅長社交的我,是非常大的心理負擔。
不過,變故是在開出了200多公裡後。ta突然說自己沒帶身份證,懊惱、自責。討論再三,最後還是決定折回去取。
我當然口頭上大方地表示理解,但說內心一點情緒沒有,那也太假。出發前還問了我呢,怎麼自己反倒忘了?
但我還是往積極了想,年輕人丟三落四總是難免的,我不想因這一件事,破壞旅程的心情,也讓ta不必耿耿於懷。然而,對方卻一路上在懊惱白跑了500公裡。
ta提議,拿了身份證凌晨就出發。對此我一直不贊同,覺得隔天早上再出發好一些,開夜路總歸不太放心,而且開那麼久,ta肯定會累,白天也不能好好地玩。但ta一直堅持自己可以,我就說那到時候再看,反正我先訂酒店,自己住一晚,ta先回家,看情況再說。
結果,讓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ta一路精神很差,表示很困,要我跟ta聊天,給ta按頭、捏肩、掐大腿胳膊,以防他犯困。
我當時就覺得不能一起旅行了,不僅ta累,我也累。
最初在網上溝通時,我一再跟ta確認,一個人能不能開這麼久的車。ta表現得十分自信,說一點都沒問題,我也就打消了顧慮。現在看來,明顯這個顧慮確實存在。但是還在路上,我打算先不說,怕影響ta開車心情。
後又經過一番急剎變道、走錯高速,我更加確定不能一起出行了,因為我一直是個膽小求穩的人,對ta的車技,真不能完全放心。
內心有了這個決定之後,其實心底涼透了。因為已經給了對方一部分錢,加上ta也準備了很多東西,所以我不好意思開口要退錢,畢竟我年紀大這麼多,又是我最終退出,就打算自己承擔一切損失了。這對於失業一年的我,真的是個不小的打擊。
折回ta所在的城市後,ta把我送到酒店,說要上去休息5分鐘。我當然說你都到家了幹嘛不直接回家休息,ta說實在太困,沒轍,只好答應。
然而沒想到進入酒店都要身份證,哪怕不入住。ta沒帶,酒店就讓ta報個身份證號。可不知什麼原因,酒店機器一直識別不了。
ta顯得有些不耐煩,對酒店發了幾句牢騷,就拉著我往裡走,我說酒店還沒給我房卡呀。因為ta身份識別不了,酒店不願給。ta又生氣地拉著我行李往外走,我果斷地說我不想折騰了,讓ta把行李給我,我就住這酒店,讓他回去,不用幫我提行李上樓。ta悻悻地地走了。
入住酒店後,ta發來微信解釋說剛剛自己不是生氣,而是因為一些不方便的因素。
我理解ta的不方便,不過,我是在外面不太喜歡起衝突的人,從ta剛剛的處事方法,我覺得年輕人的心性和態度,畢竟與我還是不一樣。我可能真的不太適合與年紀小的朋友出行吧。
我發了微信把我不能和ta出行的想法告訴了ta。總體來說,我覺得對方當然還是比較真誠、有想法、有個性的小朋友,只是我們確實差異太大。到現在,算不了了之吧~
一個月的大西北露營計劃就這樣戛然而止,內心,怎麼說呢,很憋很氣,可又不得不及時止損。湧上一股情緒無處發洩,將自己整個人吞噬。
當你以為一切已經糟糕透頂,不會還有更糟糕的時候時,那就還是太天真。真的,生活永遠可以比你想像的更糟糕。
下一篇《逃離都市計劃——Day2 中年人的萬念俱灰》再繼續念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