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下的桃花仙-唐寅

2021-01-08 弱一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仙凡之間,總是離不開一個俗字的衡量。適於錢財名利、或於貪嗔痴癲。詩仙李太白曾作「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快意,但我更愛唐寅「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灑脫。

唐寅,字伯虎,第一次認識他並非是在書中,而是在電視「四大才子」中,還有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讓我認識到了這個才華橫溢的人物。

現實中的唐伯虎好像並沒有電視中所演繹的家境殷實、風流倜儻。反而是才華橫溢的他一生泥濘、悲困潦倒。

作為唐朝的一代繪畫大師,本應在繁榮的盛世享受人間之樂,結果卻是多次入獄,晚年悽涼。

也許是因為在世俗中保持著自己的真性情,不再追求名利,整日寄情於歌酒,心態上灑脫,才能寫出如此詩句。

歷史上的瀟灑才子,多寄情於酒,李白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羅隱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更是灑脫。

桃花仙人,最終做到了自己所說「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人生自應瀟灑,不為苟起而屈膝。

相關焦點

  • 桃花庵下桃花仙,明,唐寅《桃花庵詩圖》欣賞
    題識: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右作桃花庵歌吳越唐寅。
  • 唐寅故居:追夢桃花庵裡桃花仙
    1505年,唐伯虎36歲時,靠賣畫賺來的錢在桃花塢買地築屋,並種下了很多桃花。後經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多次改建,成為蘇城一處人文勝景。如今,唐寅故居遺址還在整治修復中。雖然只有幾間茅屋,簷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明正德九年,唐伯虎應寧王的邀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裡。後來寧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他幸而逃脫了殺身之禍,但也引起了不少麻煩,從此思想漸趨消沉,轉而信佛,自號「六如居士」。從南昌回家後,常年多病,生活艱難,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徵明借錢度日。其間,著名書法家王寵常來接濟。
  •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關於桃花的古詩詞有哪些?
    第二首也是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詩是明朝文學家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寫的《桃花庵歌》,這首詩的內容較長,如下: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 桃花庵下桃花仙
    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家喻戶曉,借著這部電影,唐寅作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年少成名、意氣風發、美人相伴,在電影裡活成了理想的模樣。但是,我今天寫的不是這樣的唐寅。我要寫的,是歷史那個真實活過的人。他活在500多年前,歷經人世苦難,經歷懷才不遇,喪父、喪母、喪妻、喪子,一個人孤獨老去、掙扎著離開人世的唐寅。
  • 唐伯虎的「桃花庵」塌跨了
    據史志記載: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大書畫家、風流才子唐寅(唐伯虎)沿酉水而上,到達永順王村,被仙境般的山水傾倒,揮毫潑墨,在大瀑布旁的石壁上留下了石刻《楚蜀通津》四個大字。
  • 桃花庵下桃花樹,桃花樹下桃花仙,桃花仙人釀桃花
    桃花庵下桃花樹,桃花樹下桃花仙,桃花仙人釀桃花曾經的這段臺詞不知道吸引多人跟風,而在我眼裡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我讓他具體化的就是-桃花果酒當然也是我不勝酒力,每次朋友談事不是白的就是洋的啤的,每次喝完都爛醉如泥。最主要是身體不好受,還必須喝。
  • 明唐寅的代表作《桃花庵圖》的賞析
    這幅畫具有特殊的價值,它折射著唐寅一生悲慘、坎坷、榮辱、毀譽的人生,也是他的自畫像。畫中作一桃花下一個茅庵,庵下坐一個人,即唐寅的化身。右上自題:「唐寅為月亭畫」,下鈐兩印,一曰:「龍虎榜中名第一,煙花隊裡醉千場」,一曰「六如居士」。左下有文彭印「七十二峰高處」等。原來唐寅在二十九歲時參加鄉試,就是省級最高的考試,得了第一名就是解元,當時他名聲大噪啊,人稱「唐解元」。
  •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因為唐伯虎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姑蘇城內的桃花塢聲名遠播。《紅樓夢》第一回裡也寫: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所以,蘇州的水印套色木刻版畫,古今皆以秀麗典雅著稱。
  • 湘西文史丨唐伯虎的桃花庵塌跨了
    《桃花庵歌》作者:唐寅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 桃花源,桃花島與桃花庵
    唐寅潦倒姑蘇的時候,種一片桃林,就可以自稱桃花仙人。他在那首著名的《桃花庵歌》裡面吟詠道: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文人墨客那些事」悲劇人生:桃花庵裡種桃樹的唐伯虎
    往上追溯,唐寅的祖上也是赫赫有名,先祖唐儉曾跟隨唐高祖李淵,從龍有功,受封「莒國公」。到了明代,其祖唐泰更是曾任兵部車駕主事,不過在英宗時期,戰死於土木堡之役之中。唐泰的後代子孫多散布在蘇州吳縣白下、橋裡間一代,而唐寅也正是出生在這一帶。不過到了唐寅這一代,是家道中落,還是本身就是旁支,血緣關係淡薄,這些無從得知。
  • 桃花山上桃花仙
    看見他們,就想起唐寅的《桃花詩》:「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月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世間幾人,能得如此愜意的人生!我們作為過客,能在此稍作停留,已是福氣了。
  • 桃花庵下的桃花仙,雖有美酒在手美人在側,但心花已落
    11月18日象圓社長來蘇州辦事兒,還專門到桃花庵拜訪唐伯虎,唐伯虎一看大喜過望,將自己的《遊廬山》、《過嚴灘》、《遊焦山》、《春曉》、《客中送別陶太痴赴任》和《白髮》等詩作交給了他,希望他指點一二提提意見。(2)桃花庵下的桃花仙唐伯虎非常喜歡桃花,徜徉在花海中,他不禁感慨人生苦短,轉眼間自己已然47歲了。
  • 唐寅:從秦淮河畔「唐解元」走向「桃花仙人」
    在唐寅的《領解元後謝主司》一詩之中寫道:「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鹹思備掃除。劍責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三策舉場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躊躇滿志、甚至得意之情已經躍出紙面。然而,這卻是他噩夢的開始。唐伯虎與江陰巨富徐經一同進京趕考。到了京城,徐經拜見了當時的主考官程敏政,用重金從程敏政手中買下了考題,如獲至寶。
  • 從《琴士圖》看唐寅的園林齋館別號主角人物畫
    唐寅為楊季靜畫過兩張畫,另一現藏於美國佛利爾美術館(Freer G.)的唐寅《南遊圖》(作於1505年)成畫較早,《琴士圖》雖無紀年,從人物造型與畫風判斷,當為唐寅晚年之作。畫中繪人物乃至松樹山石皴法,行筆流暢,瀟灑中見從容有序。或有疑於《琴士圖》之真偽者,江兆申於此畫有所解說,「很薄的生宣紙,不託墨,……皴法用筆飛舞,非常生動,也有草率的感覺。
  • 江南四大才子,唐寅人生坎坷卻詩意尤存,一生的坎坷,遺憾逝去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明成化六年(1470年)出生在江蘇吳縣(今蘇州)一個商人家庭。父親在街上開了間餐館養活全家。
  • 千古奇才:唐寅的山水世界
    唐寅 步溪圖 北京故宮博物館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字伯虎,號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江蘇蘇州人。29歲舉鄉試第一(解元)。後因科場舞弊案受牽連,功名受挫,又遭家難,經歷坎坷。後半生在蘇州城西北桃花塢建「桃花庵」,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