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8 日下午 12 點 40 分,小程(化名)走進臨時攝影棚。
幾名女性工作人員立刻上前,將小程圍在角落裡,分別幫她整理髮型、衣領,以及塞進黑色牛仔褲的白襯衫。
"小程,你怎麼還穿了棉毛褲!"
小程不好意思地低聲解釋:"哎呀,不是棉毛褲啦 …… "
"哦,是束腹的對嗎?你已經夠瘦的啦,你這樣讓我們還怎麼混 …… "
19 歲的小程,身高 170 釐米,體重只有 95 斤。
她剛剛通過中國傳媒大學表演(音樂劇雙學位班)專業的文化課初試,當天要錄製複試所需上傳的視頻。
疫情關係,繼 2020 年國內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普遍延期並採用線上考試的形式之後,2021 年藝術類專業招生的校考季,再次成了"雲考季"。
不過,有了去年倉促上馬的經驗,到了今年,各地藝考培訓機構都有備而來,尤其是主打表演、播音主持類專業的藝考機構,紛紛搭建了臨時的專業攝影棚。
藝考視頻拍攝,成了這些培訓機構本月最重要的工作項目。
因為不同院校、不同專業對藝考視頻的要求及上傳時間各不相同,每個學生都要根據要求拍攝不同的視頻。
如小程所報考的中國傳媒大學,招生簡章要求考生於 2021 年 1 月 8 日 00:00 至 1 月 10 日 23:55 間完成複試階段的科目視頻錄製,並提交上傳。
而上海戲劇學院的報名時間是 1 月 3 日 9:00 至 1 月 8 日 15:00,表演(戲劇影視)專業的線上初試時間則為 1 月 10 日 9:00 — 1 月 13 日 15:00。
小程所就讀和拍攝藝考視頻的藝考機構"暴走美夢",位於中山北路一個工業園區內,是上海圈內知名的藝考(表演專業)培訓機構。
創辦人之一遲立夏告訴晨報記者,中國傳媒大學的藝考視頻錄製是今年最早的一批,接下來就是上海戲劇學院,"錄製工作會持續到本月底,春節之後還會有一批"。
"雲藝考"讓考生們無需像往年那樣輾轉奔波於各地高校,有了報考更多院校的機會,但藝考視頻錄製也絕不輕鬆。
當小程最終錄製、上傳完畢,走出攝影棚時,已經是下午 3:40 了。
也就是說,總共約 6 分鐘的藝考視頻,她足足錄製了 3 個小時。
拍攝現場丨藝考機構連軸轉,人均需兩小時拍攝時間
臨時攝影棚由藝考機構的教室改建而成,門上掛著醒目的標牌:"考試錄製中,請保持安靜。"
門上還有一張當天需要拍攝視頻的學生姓名、專業及時間安排表,從表格來看,機構預計雙學位班考生的視頻錄製時間需要 1 個半小時,而單獨表演專業的視頻錄製需要 45 分鐘。——當然,這個估計事後被證明過於樂觀了。
△"暴走美夢"走廊等內景
棚內固定的工作人員就有 7 位,其中一位造型師,6 位機構老師,這還不包括隨時進來指導臺詞、形體的老師。
小程是當天進棚錄製藝考視頻的第二個學生。馬尾辮、白襯衫、黑色牛仔褲,讓她看起來青春活力十足。
工作人員讓小程在上個學生拍攝時用的米白色幕布背景前試拍了一段視頻,完成後大家普遍反映:這個淺色背景讓小程"有點顯老"。於是決定更換到攝影棚另一面的黑色布景前,這樣一來,所有的設備都要重新布置。
大家調轉方向後,工作人員又發現了新問題:
小程身穿白襯衫配黑牛仔褲,在現場的人看來非常漂亮,但顯示到了手機視頻框內,卻"太中規中矩了,像個女服務員"。
工作人員當機立斷,讓小程立刻去換一件上衣。小程跑出攝影棚,換了一件藕色緊身舞衣。工作人員在鏡頭前一看,表示 OK 了。
△"暴走美夢"攝影棚內景
因為小程報考的是雙學位班,需要分別錄製表演和音樂劇兩個專業方向的視頻:表演專業的自我介紹、形象展示、朗誦 1(散文、詩歌)、朗誦 2(人物獨白)、藝術特長展示,音樂劇專業的自我介紹、聲樂、舞蹈、朗誦。
每段視頻都要根據小藝幫 APP(小藝幫線上考試服務平臺)的語音提示進行拍攝,其中表演專業每個項目最多可以錄製 3 遍,音樂劇專業每個項目最多可以錄製 10 遍,考生選擇自己表現最好的進行上傳即可。
正式錄製由考生自己點擊手機屏幕進行操作,但在此之前,工作人員需要一再確認小藝幫針對每個項目錄製的注意事項和細節:橫屏還是豎屏,前置還是後置鏡頭,半身還是全身,側面還是正面 ……
比如同樣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專業,表演專業的自我介紹需要個人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等基本信息,但嚴禁考生透露準考證號;音樂劇專業的自我介紹則需報出準考證號。
在錄製之前,考生們已經將自己的自我介紹、朗誦等內容熟記於心了。不過在棚內錄製時,即便是自我介紹,小程也試錄了好幾遍。工作人員提醒她:
"那麼多考生,老師很難從頭看到尾的,你一定要在前 20 秒內把自己的特點展示出來。"
在錄製完表演專業的視頻後,工作人員發現,音樂劇片段的表演不適合用黑色背景,於是大夥又返過頭來,將手機支架重新對準最初的米白色背景。
設備調試、換裝、排演、重複 …… 等到小程確認視頻上傳完畢並退出個人帳號、工作人員呼叫下一個考生進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3 點 40 分了。也就是說,總共時長約 6 分鐘的藝考視頻,小程錄製了整整 3 個小時。
在小程之後,還有 7 名考生在等待錄製,這批報考中傳的視頻必須在 3 天內完成上傳。
△"暴走美夢" 前臺
評審經驗丨有考生上傳空白視頻,美妝項可能成"扣分項"
2020 年首次採用"雲藝考",院校、機構、考生都沒有經驗,上傳的視頻質量參差不齊,這也是今年藝考生們最緊張的。
國家一級演員、曾連續多年擔任藝術類院校專業考試(包括 2020 年"雲藝考")評審的 D 老師告訴晨報記者,考生們在錄製藝考視頻時,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操作規範的問題。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去年一個女生的視頻,她的形象是我們幾天看下來覺得最好的之一,但專業科目視頻錄製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她站在鏡頭前,在小藝幫語音提示『 321,開始』之後,可能是其他人幫她按了一下手機按鍵,這個錄製就被關掉了,她一句話都沒錄進去,導致初試直接被 pass 掉了,真的是非常可惜。"
除了極個別的上傳視頻出錯之外,2020 年表演類藝考視頻中存在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光線。D 老師指出,光線不足或者過曝,都會影響評審老師們的觀感。此外,在空曠房間內錄製可能會產生迴響,這點也是考生們需要注意避免的。
往年藝考生尤其是表演類專業的校考,"現場卸妝""素顏面試"都會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但當考試形式改為視頻錄製時,完全素顏上陣的考生其實寥寥無幾。因此,在 2021 年已出的招生簡章中,各院校都對藝考視頻的"真實性"提出明確要求。
如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要求:
1 ) 禁止在演播室等專業場所拍攝。
2 ) 須素顏出鏡,不得化妝;人像輪廓、五官清晰,露出眉毛及耳朵;如佩戴框架眼鏡須避免鏡片反光,如佩戴隱形眼鏡須為全透明款,不允許佩戴美瞳隱形眼鏡;不佩戴過大的頭飾、髮飾、首飾等飾品。
而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影視表演專業一試"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
"拍攝一鏡到底,不得使用美顏、濾鏡等特殊效果鏡頭,不得剪輯和後期技術處理""朗誦結束後直接走近鏡頭至相應位置,使身體在鏡頭中呈現出中近景效果,面向鏡頭、左右各 90 度側向鏡頭分別停頓五秒後結束拍攝""考生不得整容、化妝,女生需將頭髮紮起,清晰露出五官";甚至為了防止考生利用拍攝角度美化身高、形體,簡章還規定:"男女統一穿著黑色緊身練功服並赤腳,腳邊放置農夫山泉 550 毫升普通裝礦泉水一瓶"。
在 D 老師看來,考生在拍攝視頻時可以用到一些基礎輔助,但"絕對不能太過"。
"考生或者培訓機構,是在手機屏幕上看視頻的,但到了評審老師這裡,我們是把視頻投屏到 60 多吋的大屏幕上,你化沒化妝、化妝的濃淡、戴沒戴美瞳、加沒加濾鏡,我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還有的考生打了美容燈,TA 的眼睛裡面是會有光圈的。所以我的建議就是,考生們要對自己有點信心,你們都那麼年輕,臉上膠原蛋白那麼足,你就擦一點潤膚霜、抹個潤唇膏,臉上不要乾巴巴的,就行了。最多再修一下眉形,就不要再抹眼影、打腮紅這些了。這些你們認為的美化項,到了評審老師這裡都有可能成為扣分項,至少印象分會降低。"
此外,就像小程被指導的那樣,D 老師表示,考生們能否在有限的視頻時長內最大限度展現個人特色和最好狀態,這點至關重要。
"初試就是看考生基本條件的。如果是線下,評審老師覺得你是個好苗子,但你沒發揮好,可能會再給你一個題目,讓你再展示一下。但線上考肯定沒有這種機會,基本上你往那裡一站,你一張嘴,我們就只能根據這些有限的展示來評價你符不符合作為一名演員的基本條件。所以建議考生在有限的時長內,儘可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優勢。"
機構備戰丨提前配備專業攝影棚,吃透各校各專業視頻要求
D 老師提到的光線問題,是今年各地藝考機構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
北京 "薪火藝考"表演部總監曹效聰解釋說,目前"雲藝考"面臨的最大障礙其實就是技術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光線問題。
"現在各院校普遍要求在室內、純背景的環境下進行拍攝,但藝考視頻不是說我們拿相機拍攝好視頻後再上傳,而是要在各院校提供的 APP 視頻模式下進行拍攝,而這種視頻制式的採光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你可以這麼理解,我們哪怕拿最好的 iPhone12 pro max 拍攝,在這些 APP 模式下拍出來的,差不多還是 iPhone 4s 的效果。"
△"薪火藝考"攝影棚內
在這種情況下,加之疫情還在繼續,在 2021 年藝術類院校招生簡章陸續出來之前,各地藝考機構就已經在配備專業燈光了。曹效聰說,
"我們用的都不是簡單的布景燈,而是用於影視拍攝的 2K 燈 ( 可調節色溫 ) ,這樣才能保證視頻畫面有足夠的亮度,同時又會不刺眼。"
遲立夏透露,"暴走美夢"為了搭建用於藝考視頻錄製的攝影棚,購買了一批專業設備。
攝影棚內除了專業老師外,還有造型師全程跟隨。在小程之後,另一位考生小雋(化名)在模擬拍攝了一段視頻後,被發現因為長期扎馬尾辮導致髮際線略高、顯得額頭太大,造型師立刻將小雋拉到一邊,細細地挑出一些碎發作為劉海。
△"暴走美夢"攝影棚內
整個工作團隊的細緻,也可以從他們的工作手冊上看出來。晨報記者在拍攝現場看到,"暴走美夢"分別整理了詳實的" 2021 線上錄製注意事項"以及針對每所院校相關專業視頻錄製的"注意事項"。其中" 2021 線上錄製注意事項"總共有 10 條,包括:
●避免教室"回聲過大"的情況。可在錄製房間內不入鏡位置多放些雜物、棉紡織物等,可減少回聲。
●每位學生的錄製時間都是有限制的,請各位專業老師儘量保證錄製時間公平的同時,能夠根據學生們的現場發揮並及時調整學生的最佳錄製狀態,再進行錄製。
●學生登錄自己的帳號以後,專業老師需根據院校簡章再次確認每項科目是豎屏、橫屏、前置還是後置,再根據學生的身高、空間,前期調整好適合學生的角度。手機豎屏錄製時,建議不要放置太俯視的角度(因為顯腿短)。
●錄製完畢後,務必檢查好每一項考試內容是否錄製完成,最後讓學生親自確認提交完成,保證錄製遞交完成。
除了光線問題,曹效聰在與評審老師、機構同行交流中也發現,考生與鏡頭的交互關係,即考生能否在鏡頭前保持大方自然的狀態,也會影響評審老師的判斷。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很多人開始做直播了,我們機構上半年也開了直播課。我做了好幾年老師了,但第一周直播課我是非常不適應的。當你面前沒有交流對象、只有鏡頭的時候,你會感到非常彆扭。所以我們今年的課程裡就包含了上鏡課,這門課就是用來解決學生與鏡頭交互的關係。這也在相當程度上使得他們在錄製藝考視頻時,會保持一個更自然的、不做作的狀態。"
△"薪火藝考"攝影棚內
藝考生態丨"雲初試"、藝考視頻錄製專業化都是大勢所趨
對專業設備、場地的需要,使得藝考視頻的拍攝,成為考生們單獨在家中無法完成的任務。
除了藝考機構外,從去年開始,不少攝影工作室也對外承接藝考視頻錄製服務,在上海、北京兩地,藝考視頻錄製的收費基本都在 1000-2000 元 / 小時,而如果需要錄音、造型、形體、臺詞等專業老師的指導,則需另外收費。
△"薪火藝考"課堂
這裡的問題就在於,普通攝影工作室對藝考的把握、吃透程度以及對考生的輔助作用,完全無法與藝考機構相比。
但是,無論是"暴走美夢"還是"薪火藝考",這兩年都是只為自己機構的學生提供藝考視頻錄製服務。遲立夏說:
"確實有外面的學生來找我們幫忙,但都被我們推掉了。我們能把自己的學生服務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暴走美夢"當天原定安排 9 名學生錄製中傳的藝考視頻,1 月 8 日當天,攝影棚從上午 9 點不到開始調試設備,10:45 開始錄製,拍到深夜也只完成了 4 名學生的錄製。
△"暴走美夢"教室內,前排為遲立夏
"薪火藝考"是北京規模最大的藝考培訓機構之一,並以主打"名校校考"知名。
不同於"暴走美夢"只專注於表演類藝考,"薪火藝考"除了表演專業外,同步開設編導、攝影專業,每年招收超過 500 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考生。
作為表演部總監,曹效聰的團隊為總共 50 名報考中傳表演、音樂劇專業的考生錄製了藝考視頻。曹效聰說,
"平均每個考生用時兩個小時,報考音樂劇專業的考生拍攝時間會更長,3 個小時是正常情況。我們開了 4 個場地,帶考團隊小夥伴十個人,這三天基本還是連軸轉。"
△"薪火藝考"攝影棚內
此外,與非專業機構不同,藝考機構或是將藝考視頻錄製直接納入當年學費項目,或有一定的額外收費,但這種收費也不是按照簡單的拍攝時長,而是按照不同院校藝考視頻的具體要求。
遲立夏介紹說,像中國傳媒大學這種要求複雜的院校,收費相對高些;而像上海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這些要求較為簡單的院校藝考視頻,收費相對較低。
從 1 月 10 日起,"暴走美夢"和"薪火藝考"都開始為報考上戲的學生錄製初試用的藝考視頻。從上戲招生簡章上可以看出其要求確實比中傳簡單很多:考生信息(僅報身高、體重、年齡,15 秒以內);自備臺詞(45 秒內)、自備歌曲(30 秒內),自備歌曲(30 秒以內)。在兩家機構,基本上每個考生都能在 1 小時內完成全部錄製。
藝考視頻錄製必須專業化操作已被普遍認可的同時,因為疫情關係催生的藝考"雲初試"完全可以在今後常態下繼續採用,這也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
D 老師說,從去年的實踐來看,"雲初試"的效率,比線下初試提高了最少兩倍。曹效聰說,"雲初試"可以大大減少校考季勞民傷財的現象,
"像北電、中央戲劇學院這樣的院校,每年有上萬名考生來參加初試,能進入複試的考生其實都不到 10% "。
當然,另一共識就是:
"雲藝考"只適用於初試,複試或者三試,還是需要面考。
在目前已出招生簡章的藝術類院校當中,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的初試、複試都採用線上,三試為線下;南京藝術學院的初試為線上,複試為線下。據悉,備受矚目的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的初試極有可能放到春節之後,但終試都是線下。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