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福建人特別會做生意?

2021-01-13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

我國的文化,使得絕大多數人對商人這個職業非常陌生,只知道是做生意的,老胡自己是個典型的廈門商人,今天老胡寫這篇文章給讀者科普介紹一下,讓大家更深入了解福建商人這個在全球悶聲發大財的團體。

現代人家族祖祖輩輩基本都是從事農業手工業,畢竟工農掌權以後,地主和資本家的後代正常也活不到新中國成立。

大部分有商業文化的省份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商業活動普遍減少或絕跡,但是福建省依然商業文化從未停止,這和福建省的地形有極大的關係。

八山一水一田的福建

中國人都差不多優秀,全中國不論南北都是黃河流域所撒出去的種子,所謂差異不過是根據不同條件下進行適應的結果罷了。

中原,尤其以北方人為主的傳統生存模式就是種地,從事手工業,然後供出一個狀元(大學生),考取功名(國企,公務員),世世代代以此為文化。

地緣與人文的因素是很重要的,福建省80%是山,10%是海,10%是田,背山,靠海,江河出海口小塊衝擊平原,這樣的地形下,註定了廣東人福建人浙江人臺灣人不能像中原城市一樣,家家戶戶都有良田可以耕種,必須要出去拼闖謀生。

福建省只要是沒單位的家庭,踏實點的只能務農的,捕魚,偏偏福建山多地少,糧食收成差,漁業不發達。

而臺灣問題,福州早期動不動就被臺灣轟炸機騎臉丟炸彈,廈門也常常被炮擊。所以國家幾乎就不給錢發育,生怕建起來就被打爛了。

老胡以前在廈門蓋房子,一鏟子下去,很容易就挖到軍用電纜……當年福建是戰略性放棄的對臺第一線並不是說著玩的。

福建人出海打魚還要防著臺灣抓人,多少福建人為了偷渡不惜賭上自己的性命,可是沒辦法啊,不走出去,在這八山一水一田的破地方,每個福建人都是被逼的。

因為沒有足夠的土地資源,把福建人逼出去的,民國時期,福建早期家家戶戶的長輩都會教育晚輩,如果你怕吃苦,不敢冒險,就算不在這裡餓死,以後也討不到老婆,沒出息。

記得我小時候,北方因為政策支持,開始走向溫飽,而閩南地帶還特別窮,除了我們村的賴昌星剛發家,村裡吃不飽的家庭大有人在,當年餓的時候去廈門的世貿商城沃爾瑪偷麵包偷了3年,屢次被抓屢次再犯,就是餓。

窮怕了,那一年,整體的風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只要能來錢填飽肚子都願意去做。

而創業的高風險,導致每一個成功致富的福建商人,背後都是千萬屍骨裡爬出來的。

這個先決的環境條件早就了那句福建人的名言:愛拼才會贏。

做生意是有大量的技巧的,這門學科通過一代代通過祖輩言傳身教,在今天就會顯得十分突出。

縱觀福建省的先決條件,無法生產自給的糧食,必然要尋找糧食生產之外的求生之道,真的就是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打。

山賦予人堅韌的性格和體魄,幾百年來對抗風浪和日本倭寇造就了福建人世界聞名的彪悍文化,大江大河連通內陸經濟腹地;河口衝擊平原孕育文化,文化給人以靈魂;大海給人以出路。

這就導致了福建省,自古以來人們的出路,只有出海,經商,偷渡務工。

而商人見多識廣,容易逐利,勤勞踏實,善於思考,敢闖敢拼富有冒險精神,造就了初期一整批富人,這些人把錢帶回福建,置辦企業,或者去廈門買房,這些巨大的改變影響著當年一起貧窮的村民,使得老鄉們前赴後繼的走出家鄉,外出闖蕩。

溫州人有句話叫: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福建則,寧可賣大蔥也絕不打死工,如今整個東南亞地帶,幾乎被福建人壟斷,不得不說跟文化有很大關係。

國家對福建的財政投入是全國倒數的,而福建省的GDP和稅收又是那麼出眾,不得不說福建人真的很不容易。

抱團戰鬥的福建人

福建有大量的民系,幾乎每隔幾個村,方言習俗都完全不一樣。大的民系有河洛人(閩南人)和客家人,小的更多了,相對有影響力的現在有莆仙人,福州人以及閩東人,而福州人根據歷史遷入時間,也細分為福清人,長樂人。

強大的閩南商幫都是獨立建立商會的,莆田遊醫幫更是一直以來都自成體系,以至於福建省的商幫也數不勝數。

長樂幫和福清幫在海外,除了說閩東話(福州話)的不欺負,很多地方強大的閩南商幫都是獨立建立商會的,莆田遊醫幫更是一直以來都自成體系。

想賺這個錢,就得先融入圈子。

福建人極其愛喝茶,沒事大家一起喝喝茶聊聊怎麼賺錢,不是吹牛逼,想賺錢一是圈子,二是人脈,圈子決定思維。

再就是有人扶,能力強的人啦一把在當地很容易就起來,如果沒圈子,自己再有能力也會鬱悶:如今創業怎麼那麼難。

再者,福建人尤其喜歡抱團,幾乎在每個地區都有福建的商會,本地區的福建人定期在一起聚會,互通有無,相互提攜,如果有投資機會,就會有大小股東入股,並且民間借貸相當發達。

全國大多數裝飾城都是福建人開的:

福州人做黃金和基建隧道,

莆田人開醫院、超市、加油站、做木材生意,

沙縣人做小吃,最出名的就是沙縣小吃,

長樂人做冶金業、

泉州人做電子、汽車配件、

晉江跟石獅人做服裝跟鞋業、南安人做機電產品跟石材業,

福建人在海南幾乎壟斷了水果物流業、還有武平的不鏽鋼、消防工程跟消防器材,漳州的花卉、水果、家具、模具、石英表、食品跟食用菌。

九十年代假煙生產基地在漳州雲霄,安溪鐵觀音、磁灶瓷磚、惠安石雕、南安五金、水頭石材、晉江鞋業、石獅服裝、德化陶瓷、永春蘆柑,放眼大泉州中國馳名商標太多都在福建。

內蒙古的煤礦生意也大都是福建人在做的,礦山花崗巖遍布全國各地,加油站全國遍地開,老闆皆是福建人。

電信詐騙幾乎被福建壟斷,跑去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的也挺多,很多都是家族企業,如果一家族能力不夠就會和別的家族建立合作互利機制,所以很多福建老闆的老婆也是另一家企業的千金,這事見怪不怪了。

福建人比較喜歡抱團,幾乎每個地區都有獨立的商會,本地區的福建人一般會定期聚在一起喝喝酒、泡泡茶和談談生意,如果有發現機會,就會有大大小小股東入股。

也有很多福建人跑去非洲賣青蒿,都是低聲發悶財的,不管是貼牌做鞋子、服裝、還是撿邊角生意的,或者從俄羅斯進口木材的,

同時,福建人宗族意識強,傳幫帶,一個人富帶動親戚朋友一起富,浙江人,潮汕人也這樣。

福建人在家鄉可能會窩裡鬥,但是一旦出了福建省,那就是相當的團結。

還記得前陣子香港的閩南人被欺負了,福建的閩南人商幫出資,集中送人手去香港打廢青的視頻嗎?

福建人在當地做生意也是很有手段:

如果有一個福建人在某地辦一個廠掙錢後,他就把親戚叫來辦了十多個這樣的廠,成立閩商協會,把本地人辦的這種廠,先集體價格戰打壓到關閉,然後再收購,繼而壟斷這個行業,以後價格他們說了算。

在這樣的操作上,福建人完成了大量的初始資本積累,富起來了大部分福建人。

但如今福建做生意的熱情也在衰退,主要也是因為福建省經濟好轉,大家普遍認為打戰也打不起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了別的出路。

我覺得這是好事,說明大家選擇多了。

有人說,福建人賺錢不擇手段,很多人沒有道德底線,這個我不否認,哪個地方都有好人壞人,畢竟省份大了,什麼人都有。

總而言之,不吹不擂,人有好有壞,有的人吃血饅頭的,有的人踏踏實實幹實業的,有的搞詐騙的,有的搞賭博的,有的搞傳銷的,當然也要大多數正經做生意的。

文末,也希望福建省發展的越來越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

相關焦點

  • 揭秘丨為什麼潮汕人會做生意?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潮汕人會做生意。10個潮汕人就有9個是經商的,還有一個是嬰兒,長大了也是經商的。這句話雖然說得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潮汕人喜歡經商,而且善於經商。在其他地方家裡有個幾千萬,可能身邊就有人圍著你轉,想盡辦法討好你,你也可以在當地橫著走。
  • 福建人有多會做生意?東南亞首富都是華人,國內出了無數商業大佬
    說起福建,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是「h」和「f」分不清楚還是福建的沙縣小吃?是好喝的茶葉還是美麗的廈門鼓浪嶼?是莆田鞋還是精明能幹的閩商?福建的簡稱是「閩」,福建的老人們常常說,「閩」字就是門裡一隻蟲,但是我們福建人,出了門,在外面,那就是一條龍。福建人註定就是要走出門去,走向世界的。唐朝時期,政策開放,周邊開始進行貿易交流。在地理優勢的幫助下,福建人就開始走出國門去做生意。
  • 為什麼說能把水果生意「玩轉」的人,做其他生意都簡單?4點原因
    為什麼說能把水果生意「玩轉」的人,做其他生意都簡單?4點原因我們知道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打工者放棄了在外打工的生活,選擇在老家縣城或省會城市自己做點小生意。有些生意雖小,但做得好的話,比打工肯定是要強不少的。
  • 當下一個人要成功,必須學的三種技能,特別是做生意的
    做生意,要首先學習什麼技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把生意的邏輯說清楚,過去的傳統線下生意,現在的網際網路生意,邏輯大致都是一樣的。網際網路生意,歸納起來就是三點,產品流量和轉化率,而傳統生意,除了產品流量轉化率以外,還有空間,因為傳統線下生意是藉助了線下空間來獲取流量。
  • 為什麼福建莆田人經商這麼厲害?背後的心酸只有莆田人才懂!
    為什麼福建莆田人經商這麼厲害?「地理決定論」或許可以說明。莆田位於福建省沿海,南接泉州,北依福州,處於古代所謂的「七山兩水一分田」的閩越之地。由於自古以來的封疆禁海政策,導致莆田人在現代以前,要出人頭地只要兩條路可選,一條是科舉致仕,即當官,一條就是下南洋,即經商移民。
  • 為什麼泰國人不允許中國老闆在泰國夜市裡做生意?答案讓人心酸!
    而夜市除了吃喝玩樂之外,還能讓你感受到泰國當地的風土人情,因此特別受到遊客的喜愛,尤其是喜歡「湊熱鬧」的中國遊客。不過,如果你去過泰國旅遊,並且在泰國逛過夜市的話,你就會發現泰國的夜市裡幾乎全都是泰國老闆在做生意,為什麼泰國夜市裡見不到中國老闆呢?畢竟在泰國生活的中國人那麼多,而且中國遊客也特別多,這好像不太合邏輯啊!
  • 福建人做生意有多厲害,這些大家每天離不了的東西,都是他們做的
    文|龍溪來源|商業傳奇很多人知道福建人做生意,而且已經有了固有印象是。但可能你不知道,你每天離不開的很多東西,也是福建人做的。1、美圖秀秀——吳欣鴻你如果是女生,有沒有這樣的感嘆,如果不用美顏相機,都不敢拍照;如果照片不用美圖秀秀修一下,都不敢給發朋友圈。
  • 為什麼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人會吃人嗎?不知道,但是當今社會是不會發生人吃人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那為什麼網上常有人說廣東人愛吃福建人呢?如果你去網上問,那麼你可能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福建人愛吃海鮮,造就了福建人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所以福建人就成為廣東人無法抵擋的一道美味。其實這個梗源自於幾年前的春節期間,當時的網友都在討論各個地方過年紅包發多少,廣東人的紅包金額最小。
  • 這六個省份的人最會做生意,你還以為浙江省排第一嗎?
    廣東省,提起做生意,就會想到各種行業,做生意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好的,以前中國的幾大商幫,也是有很多年的經歷,才達到如今的狀態。目前在中國,廣東省的人最會做生意,它的很多城市都發展得很不錯,而且廣東省的富豪人數也多。
  • 想做水果生意,為什麼有人說做水果生意「水很深」?
    打工是沒有前途的,很多農民在城裡打工賺了點錢,那都是會想著回農民做點生意。大生意沒錢做,小生意還是可以做的,就比如說批發點水果去賣,這個成本不高,看上去好像挺容易幹的。不過有人就說做水果生意水很深,這是為什麼呢。
  • 福建人的祖先來自哪裡?為什麼林姓、陳姓特別多?
    在秦朝和漢朝的時候,福建還是蠻荒之地。最早的開發得到西晉,這是伴隨著中原的人南遷入閩才逐步開始的。在歷史上福建總共有三個大的移民潮。第一次是在公元308年。當時中原戰亂動蕩,有一大部分士族大家就紛紛南下,許多百姓也跟著千裡入閩。其中有八個大姓,分別是:林、黃、陳、鄭、詹、秋和胡。
  • 為什麼現在的餐飲生意越來越難做?
    隨著經濟的發展,外出就餐人員的數量越來越大,特別是90後的年輕人們,不喜歡在家做飯,大多都是外出就餐,數量的擴大,餐飲行業的生意應該是更好做,為什麼有的人卻感慨為什麼現在的餐飲生意越來越難做?,不懂得用網際網路工具來為餐廳做宣傳,長期以往必定導致餐企走 向滅亡。
  • 從李嘉誠到孫正義,為什麼福建莆田人經商這麼厲害?
    從莆田的地理位置來看,莆田四周都是山,人多地少,靠種田養不活全家,正是因為此很多人選擇到外地做生意,甚至不少去外國做生意,這是歷史原因。所以,多年以來福建莆田人號稱中國的猶太人,他們天生具備經商的頭腦,如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祖籍是福建莆田,此外,據說日本首富孫正義的祖上也是福建莆田人,就可以看出來從這地方出來的商人是多麼的厲害了。
  • 有闖勁的福建人為什麼會被人們所討厭?
    我作為一個來福建工作的外地人來說一說福建人,當時為什麼來福建呢,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就是當時在這裡有一位關係比較好的朋友有一份工作機會想要介紹給我,但是在福建,雖然當時覺得福建非常的遠,但現在交通慢慢發達起來了,來回也用不了多長的時間,畢竟自己還年輕想多出去闖一闖,見識更多的人情世故
  • 為什麼有些人開店做生意進貨難!賣貨難!縣城小本生意經營之道!
    就說開個店鋪吧,不同的人開店,過程和結果都不一樣,這裡決定性的因素在哪裡呢,當然是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自打你出生落地之後,這個世界冥冥中就已決定了你的命運!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開店一天到晚悠哉遊哉的就掙錢了,有些人開店一天忙到晚,進貨難,出貨難,還掙不到錢!
  • 為什麼絕大多數猶太人做生意會成功
    猶太人靠智慧經商(猶太人美女)猶太人經商做生意,勤於動腦,善於做出自己的思考。猶太人無論是創業還是做生意,他們都善於憑藉自己的智商來經商。對每一件具有潛在財富的生意都精打細算。善於抓住人性的弱點來獲利,從而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生意。在遇見困難,猶太人一般通過智慧來想辦法,利用創新思維來做生意。最終必然能夠讓自己經商致富,畢竟財富是靠智慧創造出來的。
  • 是猶太人最會做生意?還是中國人最會做生意?
    猶太人說,全世界你們中國人最會做生意。幹嗎他會說這句話呢?曾仕強說:「現在全世界都公認猶太人才是最會做生意的,也沒有人公認中國人會做生意啊」。說完這句話以後,這位猶太人連著說:「就是因為這句話,把我們猶太人害死了,大家都知道我們是衝著生意去的,並不想真心和我們交朋友,處處都是防心,你們中國人都只會說不會做生意啊,只交朋友,結果錢都是你賺的」。
  • 南平市的風景最美,泉州的經濟最好,莆田最會做生意,福州是省會
    烏龍茶之首、十大名茶之一的安溪鐵觀音產於福建,網上流傳福建人手一套茶具雖然誇張,但是一碗濃香的功夫茶,一定是夏日午後的佳品。 福建人對待客人也是,臨走時一定要帶上幾個茶包,才是咱自家人。福桔是福建盛產的水果,也是福州市的市果,除了酸酸甜甜的味道,諧音「福」「吉」也讓福桔成了大眾的摯愛。
  • 暗戰——旅行社,為什麼你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暗戰 -- 旅行社,為什麼你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前言:隨著經濟的發展,旅遊越來越普及,整個市場旅遊規模逐年遞增。可是,大多數旅行社卻越來越感覺到生意更加難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即使有些團隊質量問題,組團社大多數會幫著批發商向客戶解釋,做工作。畢竟,市場上同類產品很少嘛。產品返點也很可觀,組團社躺著收客賺錢。組團社也努力開發市場,上報紙廣告、百度競價,組織客戶聯誼活動、會銷等等各種營銷手段,一場會銷就能收一個甚至很多個團。
  • 為什麼日本人做生意非要喝酒?還非要喝醉?
    一個做外貿的朋友第一次去日本出差,心裡比較緊張,擔心這次成績談不攏。「我對日本的主要印象是來自女優。」他很坦誠,「但和他們談生意總要正經一點吧。」我給出主意說:那就和他們喝酒吧!在東京如果搭乘早點的地鐵,經常會看到幾群踉踉蹌蹌的日本商人,他們都是徹夜宿醉的傢伙。白天裡,日本人通常是死板刻薄,但入夜後發生的事,才是生意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國商人談生意也愛喝酒,並非饞那一頓酒,而是商人的性情使然。但是最近人們對此頗多詬病,仿佛這些行為是商業中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