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戚繼光,他的祖籍有三個地點,到底哪裡是他的家鄉

2020-12-25 小王在阿吉說歷史

英雄戚繼光參與倭寇鬥爭的故事,被後代人廣為流傳,大家熟悉的只是戚繼光的英雄事跡,對他的祖籍到底是哪裡人並不知道。

位於安徽、山東再加上河南這些大省,都想讓這位英雄可以留在他們身邊。一般情況下,凡是被人們稱作大英雄的人物,都會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們所到之處,都會先報上他們的祖籍。

大家對戚繼光的所在地,並不是很清楚。據明史劉文忠傳中就曾經記載過,李文忠大名叫思本,在老家的小名被稱為保兒,自己是盱眙人。

從這些話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文忠自己是江蘇盱眙人,但是在明朝歷史資料中,戚繼光中並沒有看到清晰的記錄。這種並不是清楚的記載,使得戚繼光自身的出身地也成了一個謎,對此事的具體記載,應該從四個方面來看。

首先第一點就是在《明史戚繼光》中可以看到戚繼光的祖藉至少有六代,都在幫助朱元璋做事,他們都在雲南戰場上死亡了。

戚繼光的兒子戚斌曾經前往登州擔任指揮僉事,戚繼光就是從祖先那裡才順利得到繼承這一官位的,登州衛在山東蓬萊。

由戚氏祖輩第七代開始再到戚繼光,戚家祖輩一直都在山東蓬萊居住。後來在1585年,戚繼光遭到檢舉所以就辭官返回老家了,後來一直都在山東蓬萊直到自己最後死亡也沒挪地方。

大家都說戚繼光是落葉歸根,所以後來山東蓬萊也一直被認為是戚繼光的老家。

第二點還有人說他老家是山東濟寧,他的父親-戚景通之前在江南做事,後來才轉到山東磁為部隊中專門抗擊倭寇的大總督,幾經周轉以後,參與過多種職務。

對自己的任職地點多次進行更換,原先的夫人張氏沒有生育能力,為了延續後代,戚繼光再次迎娶了王氏,直到戚繼光56歲時,才喜得兒子-戚繼光,戚繼光的在山東省濟寧出生。

但是據考證,戚繼光的祖輩甚至包括他本人,都沒有在山東濟寧居住過,所以山東濟寧也只是戚繼光出生地點,不能稱得上真正的祖籍。

第三點據歷史記載戚繼光的第六代祖宗是-戚祥,之前任職登州任職前,對他的籍貫曾經進行過詳細記錄,老家在安徽定遠。

所以大家在之後才會看到戚繼光一直都在與定遠人打交道,也在幫助位於安徽濠州的朱元璋一起在打拼。這樣看來戚繼光的六世祖先籍貫記錄這樣清楚,所以他的後代戚繼光也肯定不會再去對祖籍地進行更換的。

之所以會說戚繼光會是安徽定遠人,其證據就是戚繼光本人也一直都在承認他是定遠人,記載中提到戚繼光前去安徽休寧以及北京密去進行觀覽時,也曾經寫詩留字,將這些內容全部刻在了石頭上面。

他的最後署名也會以定遠戚繼光來進行,至今大家前去旅遊時,還可以看到這些字跡仍然存在。

第四點,認為戚繼光是河南濮陽人,這一歷史記載就很長遠了,據當初的姓氏記載中,戚氏原先由姬姓孫氏演變而來,由於自己的祖先任命於戚邑,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濮陽。

所以才會以地名來改為人們的姓氏,大家在歷史中也就看到了擁有戚姓的出現,不論是安徽或者山東,所有的戚姓人員都可以稱得上是河南濮陽戚姓的後代,戚繼光的祖先就是由河南濮陽後來搬遷到安徽定遠的。

所以歷史對戚氏祖先的記載,會是比較可信的,雖然根據姓氏來進行籍貫追查並不能確定,但是大部分姓氏的出處,也會在河南、陝西再加上山東與河北等較大省份。

一般情況下會以曾祖父,或者是父親之前的祖先長期居住地來進行定奪的。對那些已經遠離祖先出生地,或者是長期以來居住地的人們,如果能夠準確地查到祖先之前的籍貫。

將會繼續維持之前祖先之前所用的籍貫來當成是自己的祖籍地,如果沒有辦法去考證到祖先籍貫的,是可以按照之後轉移到的長期居信地為標準來進行的。

通過以上資料不難看出,他的籍貫或者位於安徽省,但是歷史記載的戚繼光祖籍在山東,或許也是有依有據的,必定自戚繼光那代開始算起,再向上數六代,就會看到他的祖先一直都在山東蓬萊定居,只是戚繼光年老以後落葉歸根,最後在蓬萊辭世的,對於山東濟寧,與河南濮陽的祖籍說法都是虛構的。

相關焦點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狗熊」歲月:抗倭初期,三戰三敗
    提到明朝的將領們,他是最廣為人知的那位。他是抗倭的戰將,是北方邊關的鎮守者,是著有兵法的軍事家,是改良武器的兵器專家,他還是詩人和書法家。他是誰?民族英雄戚繼光。在光芒萬丈的形象之下,戚繼光的人生,是否也會投射出幾道陰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戚繼光的前半生。1.戚繼光的前半生戚繼光,字元敬,登州人,也就是今天山東省蓬萊市人,祖籍安徽定遠。戚繼光的老祖宗叫戚詳,早早就追隨朱元璋,可惜官一直不大,只是個小軍官。
  • 戚繼光對抗的倭寇首領全是中國人,為什麼還成他是民族英雄?
    戚繼光是人們熟悉的抗倭名將,民族英雄。可實際上戚繼光一生都沒有封什麼大官,如漢代衛青霍去病等都封侯,李廣雖沒封侯也被封為大將軍。戚繼光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也只是一個地方官。抗擊倭寇有大功最後也只是封一個太保少保,少保官從一品,武少保相當於東宮裡的保鏢,後來太保逐漸成了一個榮譽稱號沒有任何實權。戚繼光抗倭有功,後來又北上抗擊蒙古,被嫉妒者彈劾,最後被罷免回鄉病逝。戚繼光抗擊倭寇流傳很多故事下來,所以後人一直紀念著他,可是他抗擊的倭寇將領幾乎都是中國人,還能稱他是民族英雄嗎?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戚繼光,明朝一代抗倭名將,他戰功顯赫,天下聞名,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成就。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
  • 最新研究成果 戚繼光祖籍鎖定東平
    從戚繼光的曾祖父起就世居在東平,戚繼光本人病死後他祖輩們也都葬在了東平銀山鎮的困山前金山後,所以說,東平才是戚繼光故裡。採訪錄三李學平(籍貫:東平縣銀山鎮崑山村 採訪地點:銀山鎮崑山村)這裡有一個墓,(當時)有一米半高,墓前有一個碑,高有半米高。1954年,我在梁山上學,講歷史講到民族英雄戚繼光,我到星期天專門到墓前看了看。
  • 愛國將領戚繼光祖籍尋根鎖定東平
    採訪錄三 李學平(籍貫:東平縣銀山鎮崑山村 採訪地點:銀山鎮崑山村) 這裡有一個墓,(當時)有一米半高,墓前有一個碑,高有半米高。1954年,我在梁山上學,講歷史講到民族英雄戚繼光,我到星期天專門到墓前看了看。
  • 民族英雄戚繼光為何晚年悽涼?
    作者:趙心放在筆者眼中,堪與中國古代武聖級人物嶽飛比肩的是一代名將和民族英雄戚繼光。事業輝煌且功勳卓著的他,為啥年僅六十歲就悽涼去世了呢?在此與讀者聊聊。據說中國古代有十大兵書,其中《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兩本是戚繼光寫的, 其他軍事家都只寫過一本。戚繼光曾有詩云: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筆者感謂:這是他對自己的真實評價啊!
  • 民族英雄戚繼光冰火兩重天的人生,英雄的無奈
    戚繼光絕對可以稱為一代英雄,他的名字永遠都會被一個民族記錄!可是在那個時代,英雄的悲哀和無奈真的沒幾個人能夠體會,本文從一個側面介紹民族英雄戚繼光冰火兩重天的人生,英雄的無奈。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年,戚繼光掃平了倭患,確保了一個民族的自尊,戚繼光幾乎成為沿海的萬家生佛;戚繼光又被調往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十年,堅守了北部疆域的安全。戚繼光作為一個軍人為後人留下《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作為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戚繼光的發明幾乎是劃時代的!是他使明朝的熱武器和戰船達到一個時代的頂峰!
  • 民族英雄戚繼光,傳奇的一生
    戚繼光,字元敬,山東蓬萊人,明朝抗倭名將,著名軍事家,兵器專家,民族英雄。 十年抗倭,保護了東南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守衛北方抵抗蒙古部落的侵犯十餘年。
  • 浙江臨海紀念民族英雄戚繼光:弘揚愛國主義的標杆
    供圖中新網台州11月8日電(記者 範宇斌)8日,第七屆戚繼光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臨海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研究戚繼光的專家學者齊聚,探討戚繼光與明代抗倭戰爭、戚繼光與明代軍事制度、戚繼光抗倭與弘揚新時代民族精神、明代抗倭與海防建設、戚繼光與台州地域文化等方面歷史淵源,挖掘其史學價值和現實意義,弘揚中華正氣,傳承發展愛國主義精神和改革創新精神。
  • 明朝名將戚繼光,為何將兒子就地正法,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他為何要不顧別人的求情,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戚繼光的簡介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但也有人說他祖籍是安徽,後來在山東出生。到了明朝戚繼光那個時代的時候,已經推崇文學,所以當時滿是高談闊論的文人雅客,卻少有舞刀弄槍的將軍騎手。
  • 為什麼戚繼光會成為戎馬一生的民族英雄?
    在這樣動蕩的時局下,山東蓬萊的普通軍隊家庭中,戚繼光出生。戚繼光少時性格跳脫,思維敏捷,總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來,雖然出生軍事家庭,但卻極喜歡讀書寫字,學習儒家思想,懂得歷史典故。因為父親是軍人,常常對他的教育非常嚴格,常常在父親的軍隊中鍛鍊,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戚繼光自小便是文武雙全。
  • 他是明朝民族英雄,使沿海免受倭寇侵擾,這個紀念館你一定要來
    那就是剛進門處蓬萊水城的【登州古船博物館】和【戚繼光紀念館】,一個介紹的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海史,一個介紹的是明中後期,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部沿海的抗倭事跡。這篇我們先介紹戚繼光紀念館,登州古船博物館會放在另一篇說。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提到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戚繼光吧!誠然,戚繼光帶領戚家軍立下戰功無數,東南沿海一帶也正是在他的保衛下才能免受倭寇侵犯,被稱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俞大猷呢?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他明明是漢人海盜,為何成為了民族英雄?還起個天主教名字尼古拉
    今天我們談的這位民族英雄,其實明明就是一個海盜,也可以說他是「三姓家奴」,為何後人只知道他是民族英雄,而不知道他海盜的身份呢?更加可怕的是,他曾經組建過一支20多萬人的私人軍隊,擁有三千多艘戰船,是當時東方,乃至世界的海上霸主。不僅如此,他還建立了自己「王國」。到這裡,有讀者知道他是誰嗎?
  • 一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是歷史的選擇還是環境的必然?
    戚繼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將,在抵禦沿海倭寇方面,戰功卓越,被後人稱之為民族英雄。這位出生在山東的英雄,也是個官二代,年少的時候就顯露出打仗過人的本領,一度消滅了山東沿海的倭寇。戚繼光有這麼大的成就,後人評論很多,就不再次選擇重複囉嗦,而是從外部的宏觀方面,對戚繼光的英雄事跡進行分析,以達到全面了解明朝和他本人的真實歷史。明朝是後人爭議比較多的一個朝代,有人說明朝比較黑暗,有人說明朝非常開明,眾說紛紜。
  • 民族英雄戚繼光最難以啟齒的事:竟然被原配夫人一紙休書給休掉了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用於約束婦女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三從」與「四德」的合稱。根據「內外有別,即男外女內的社會分工」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的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進行規範要求。「三從」指婦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 戚繼光揮刀斬殺傳聖旨之人,皇帝竟然不殺了他,有何內幕?
    戚繼光揮刀斬殺傳聖旨之人,皇帝竟然不殺了他,有何內幕?朱元璋歷經千辛萬苦打下了大明江山,最後還是滅亡了。但是明朝有著不少的英雄人物。例如鄭和、劉伯溫、徐達等人。其中大家所熟知的戚繼光也是明朝時期的人。戚繼光,抗倭名將,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英雄事跡廣為流傳,他的英雄故事被翻拍成了很多的電視劇。在嘉靖皇帝在位時,國家遭到很多蠻人的侵擾,東邊的倭寇和北方的韃靼都十分兇猛。戚繼光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眼中。萬曆皇帝在位時期,戚繼光得到了張居正的優待,張居正當時已經是首輔,深得皇上信任,而且他對戚繼光也十分的賞識。
  • 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帶領戚家軍抵禦倭寇,平復東南沿海
    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在戚繼光的帶領下,通過多年來的努力,最終成功地趕走了日本倭寇,恢復了中國沿海一帶的和平,使當地的社會秩序重新歸於穩定,因此對很多人來說戚繼光就是民族英雄。在他剛到前線之後,發現沿海地區的士兵使其低落,戰鬥力極其低下,於是便得到皇帝的批准後,前往義烏地區招募一些強壯的農民和礦工,組織訓練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於軍隊的訓練,他頗有一種方法,時常教導士兵們要殺害敵後保護百姓。
  • 一代民族英雄戚繼光,早末代的時候為什麼李成梁更受重視
    一代民族英雄戚繼光,早末代的時候為什麼李成梁更受重視明後期,長城沿線的軍隊紀律鬆弛,作風差,沒有什麼戰鬥力。為整頓軍紀,提高軍隊戰鬥力,戚繼光奏請調來原戚家軍的一支部隊,「浙兵三千至,陳郊外。這為戚繼光大規模地整訓長城沿線駐軍起到了標榜作用。此外,針對薊鎮的軍情﹑敵情和地形,戚繼光在原有步兵和騎兵的基礎上組建了車戰營,「車一輛用四人推挽,戰則結方陣,而馬步軍處其中。又制拒馬器,體輕便利,遏寇騎衝突。寇至,火器先發,稍近則步軍持拒馬器排列面前,間以長槍﹑莨筅。節制精明,器械犀利。」
  • 動漫戚繼光:華夏兒女皆英雄,赤膽忠心戚繼光
    《戚繼光》用3D技術為大家講述了以戚繼光為首的戚家軍抵抗倭寇的故事。在明朝嘉靖年間戚繼光帶領的戚家軍金戈鐵馬,捨死忘生,轉戰各地,清剿倭寇。 同時這也是戚繼光他由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成長為一位赤膽忠心、心懷天下的民族英雄的傳奇歷程,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功,也是我中華民族對外抗爭勇氣與力量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