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覆蓋不足之下 美國千億級就醫帳單無處安放

2020-12-25 健康界

電影《我不是藥神》結尾處,曹警官接程勇出獄,告訴他,現在印度格列寧已經沒有市場了,因為瑞士格列寧已經納入醫保。

藝術照進現實。2013年,江蘇省將格列寧等抗腫瘤治療藥品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從而慢粒白血病患者每年的醫藥費用從7萬多元降至不到2萬元。

內行看門道。《我不是藥神》中,慢粒白血病救命藥格列寧價格高昂,患者無力負擔,走極端者甚至將自殺作為最後解決方案。故事發生在2002年,彼時,距離我國城鎮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建立近4年,已經覆蓋了大多數城鎮家庭。電影散場後,筆者陷入深思,在中國,醫保覆蓋從來都不應該只是廣度問題,深度之困更難解。

實際上,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美國。與老牌歐洲國家「強福利」、富裕東南亞國家「大政府」不同,美國醫保體系以市場化方式運作,一張「廣而淺」的醫保大網在各州鋪開。大網之下,是數千億美元的漏網就醫帳單。本文將首先探討美國醫保覆蓋不足的問題,文末會介紹一些創新企業壓縮漏網帳單的有益嘗試。

美國醫保網絡已然相當完善

2010年,美國開始實行「平價醫療法案」(ACA),即所謂的「歐巴馬醫政」,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履行了競選時對窮人的承諾。ACA個人強制條款規定,所有美國公民都必須購買醫療保險,否則將需要繳納一筆罰款,除非因宗教信仰或經濟困難的原因而被豁免。從而,3000萬尚無醫保的美國公民也納入了醫保的覆蓋範圍。

實際上,ACA只是對美國醫保體系的補充。在美國,大多數人通過工作來參加單位集體醫療保險。在此基礎上,美國的醫療保險體系分別專門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窮人和殘疾人、兒童設置了Medicare、Medicaid和CHIP。

複雜的醫療保險體系基本上覆蓋了全美所有人,鮮有漏網之魚。

美國人就醫負擔仍然相當沉重

然而,一個來自美國破產法庭的數據打破了這種平靜美好。每年,全美有近120萬個家庭尋求破產保護,其中由於醫療費用導致的破產佔申請量的62%。值得注意的是,60%醫療破產申請者擁有私人醫療保險,僅22%申請者未參保。

在美國,參保者每年需要繳納數千美元保險費,醫療費用發生時,還需要承擔免賠額、共付費、定額費等自付費用。這是醫保覆蓋不足的一個重要源頭。

以一個50歲美國籍男子為例。假設年收入為46100美元,他每年支付10585美元保險費,佔年收入的22.9%。如果發生醫療費用,他還需要承擔最高6250美元的自付費,從而醫療負擔上升至36.5%。根據ACA,100%-400%聯邦貧困線者可以享受稅收抵扣和醫保補助。

按照2018年聯邦貧困線標準,此人符合條件。即便如此,這名低收入者的醫療負擔仍達18.6%。在統計上,「醫保覆蓋不足」有一些量化標準,個人每年發生自付醫療費用比率超過家庭收入10%是其中一種標準。

根據全美醫療支出調查(NMES)數據,1996年至2003年期間,在參加集體醫療保險的個人中,保險覆蓋不足的比例從14.2%增加到18.2%。另據大英國協基金調查,2010年全美非老年人保險覆蓋不足率為32%。

圖片由動脈網根據NMES數據整理

就收入水平而言,低收入群裡保險覆蓋不足比例最高,約為33.3%;就健康狀況而言,身體欠佳者保險覆蓋不足率為32.3%。

具體而言,39.1%的糖尿病患者、30.9%的高血壓患者和29.2%的精神疾病患者沒有得到足夠的醫療保險覆蓋,前述疾病是美國人種最常見的慢性病。


圖片由動脈網根據NMES數據整理

研究表明,保險覆蓋不足給參保人帶來的損害不光是財務,還涉及健康,甚至生命。在蘭德健康保險的隨機實驗中,保險覆蓋不足導致低收入的患重病參保者死亡風險增加了21%。

此外,2007年的一項全美調查現實,29%高免賠額參保者和16%低免賠額參保者因費用而延遲或放棄護理。

ACA風雨飄搖,尚難解醫保覆蓋深度之困

文章開頭所提到的ACA,幫助美國人有效解決了不保險和欠保險問題,在客觀上卻加劇了保險覆蓋不足。

一方面,監管當局允許ACA向獲得醫保補助的參保人要求共付費和免賠額。另一方面,ACA醫保計劃的承保比例本身較低。例如,青銅計劃涵蓋平均醫療費用的60%,白銀計劃涵蓋70%,承保比例最大的黃金計劃對醫療費用的平均涵蓋也僅為80%。

ACA被視為史上保障力度最大的醫改法案,由於增加了聯邦和州政府的財政壓力,從一開始就遭到很多方面的反對。

2012年6月,聯邦最高法院對共和黨起訴ACA違反憲法的案件做出判決。雖然支持了ACA的大部分內容,但認定聯邦政府以醫療補助撥款為威脅,要求各州擴大醫療補助覆蓋面的做法,是違憲的。

2017年,川普上臺後,主張廢除「歐巴馬醫政」。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替代「歐巴馬醫政」的新法案《2017年美國保健法案》(AHCA)。所幸的是,在參議院投票中,ACA的替代法案未被通過。「歐巴馬醫政」得以施行至今。

美國媒體做過一個統計,如果AHCA取代了ACA,到2026年,全美未參保人數將增加2300萬人。

圖片來自KFF官網

數千億級漏網帳單如何安放?這些嘗試值得關注

動脈網進行了一個粗略統計。以2018年為例,美國在職工作人員約為1.3億人,平均工資43460美元,假設經過人口結構加權後,需要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比率為10%,則全美一年醫保漏網帳單金額達5600多億。

這個數字尚粗糙,但體量之大,足以引起人們重視。其實,美國已經有一些企業在嘗試壓縮這一帳單。

Advocatia Solution:將更多人連結到保險範圍

近日,在凱撒醫療和Village資本共同舉辦的「Health:US 2018計劃」上,有兩家初創公司在決賽階段勝出,其中一家是總部位於芝加哥的Advocatia。

動脈網了解到,「Health:US 2018計劃」是一項專門的風險投資計劃,旨在培養解決人口老齡化關鍵問題的早期公司。Advocatia向醫院提供工具,以幫助他們救助未參保和保險不足的病人,如讓患者了解其提供的財務援助政策。

Advocatia聯合創始人Laura Robbins認為,超過2800萬人沒有獲得充足的保險,其中1170萬人是有資格參加醫療保健計劃的,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而後者正是Advocatia的目標人群。

Advocatia的解決方案由Benefit Triage、Benefit Text和InsurNav三個模塊構成。

Benefit Triage是一個SaaS財務顧問平臺,可用於幫助識別患者醫保選項的財務援助,優化工作流程並提高所提供服務的報銷效率;Benefit Text是一個決策引擎,以簡訊文本方式與未參保或醫保覆蓋不足人群即時溝通,從而他們主動篩選可用項目;InsurNav則會嵌入醫院網站,讓醫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身邊的資源。

TCARE:家庭照護者循證解決方案

TCARE是與Advocatia一起進入「Health:US 2018計劃」決賽圈的另一個企業,總部位於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向全美數千萬家庭照護者(Family Caregiver)提供智能管理。TCARE的解決方案將家庭照護分成兩塊,即識別問題和提供資源,通過6個步驟來優化這一無償就醫行為。

圖片來自TCARE官網

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三步,即在家庭照護人員完成評估後,TCARE通過專門的算法確定最佳治療目標、社區支撐策略及專業醫療人員優先服務列表,從而讓專業醫療人員更好定位就醫需求,並整合資源。

MDSave:Expedia醫療保健版本

MDSave總部位於納什維爾,由前國會大廈專業遊說者(lobbyist)、美國田納西州前參議員Bill Frist的的技術系統管理員Paul Ketchel於2011年創立。

2013年,MDSave的網站正式推出,功能類似於Expedia的醫療保健版本,讓病人比較醫療程序並向醫療提供者保證幾乎立即付款。

圖片來自MDSave官網

患者需要做的就是輸入他們的位置、尋找他們需要的治療方法,並根據價格、鄰近度和醫生評分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為了使用簡便,所有費用都捆綁在一起,因此患者不會收到大量包含意外費用的帳單。

在國際貿易中,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制度和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不可能同時發生,被稱為「不可能三角」,或「三元悖論」。

在醫療服務供給中,「不可能三角」同樣存在,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增加醫療服務可及性和降低醫療服務的價格三者是無法兼顧的。

醫保從金融的角度增加了醫療服務可及性,卻產生了「廣而淺」的問題。未來,唯有技術的創新能夠打破醫療「不可能三角」。

在前述三個案例中,我們看到,創新者嘗試利用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算法來壓縮醫保漏網費用。儘管成效還不可謂顯著,但畢竟在政策之外,為低收入者的就醫服務供給打開了新的思路。

(原標題:醫保覆蓋不足之下,美國千億級就醫帳單無處安放,藥神實難扛起大梁)

相關焦點

  • 醫療費用高昂,近半數美國成年人擔心醫保外的費用不敢就醫;①據...
    醫療費用高昂,近半數美國成年人擔心醫保外的費用不敢就醫;①據報導,美國心臟病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近半數成年人表示,他們因為擔心意料之外的醫療帳單而不敢去就醫。此外,調查數據顯示,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收到1000美元的意外醫療帳單,他們將沒有錢支付;②三分之二擁有個人醫療保險的受訪者還說,他們收到過意料之外的醫療帳單,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無力支付。
  • 病在美國:從新冠肺炎患者181頁天價帳單說起
    據美國《西雅圖時報》6月13日報導,美國老人麥可·弗洛爾因患新冠肺炎住院,出院後,他收到了總價超110萬美元的帳單。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181頁的天價帳單,厚度堪比小說  1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793萬元)!打開醫療帳單的那一刻,來自美國西雅圖的七旬老人弗洛爾,眼前一黑,險些跌倒。
  • 美國悖論:疫情之下,美國是誰的美國?
    另一番景象是,美股連續多天收高,抹平了3月的史詩級熔斷,600多位美國富翁的資產增加了4000多億美元。疫情的陰影似乎被輕輕帶過,一場巨大的災難反倒成了一次造富運動。疫情之下,我們看到的,正是一個撕裂的美國。誰在成為代價,美國又是誰的美國?
  • 鹿野:美國新冠患者的千萬帳單證明了錢學森的論斷
    該患者收到了一份84萬美元(約合600萬人民幣)的帳單,但是還不是全部的費用,估計全部的費用高達150萬美元,折合千萬人民幣以上:【在美國,治療一次新冠肺炎,需要花費多少錢?近日,就有一名美國新冠患者出院後收到一份天價帳單,差點把他嚇得再次窒息住院。
  • 「碼」上就醫丨海南醫保電子憑證上線
    文 | 丁文文海南省醫保服務由「卡」時代正式邁向「碼」時代。12月18日,界面海南從海南省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海南省醫保電子憑證上線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海南醫保電子憑證正式上線,今後參保人就醫看病不需要再持實體卡,可憑醫保電子憑證在定點醫療機構通過掃碼確認參保身份,進行就醫結算。
  • 北美觀察丨巨額帳單嚇退新冠患者 美國抗疫「一敗塗地」再次暴露...
    ·巨額帳單嚇退患者  美國最大的註冊護士組織「全國護士聯合會(National Nurses United)」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看不起病成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一個突出現象,醫院的高收費給很多患者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 海外留學就醫難 親歷者支招:國內帶藥 國外醫保
    海外就醫難 學子心裡煩親歷者開出的良方:在帶足藥品的同時,別忘了參加醫保特別提示:各國對一些藥物有禁止帶入規定學子在外留學,奔波勞累是少不了的。日子久了,一些頭疼腦熱不免找上門來。小病可以扛過去,大病、急症就要去醫院了。
  • 醫保報銷金額怎麼算?如何查詢醫保帳單?2020年杭州市常用醫保政策
    醫保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過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疑惑:哪些醫療費用,醫保不能報銷?醫保報銷多少錢,到底是怎麼算的?常用醫保政策解讀來啦! 醫保的報銷範圍 政策分析 醫保能夠報銷哪些,主要看醫保目錄。醫保目錄包括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目錄。 1.
  • 「南通醫保」APP正式上線!今後看病就醫帶部手機就夠了
    參保人員看病就醫,今後帶部手機就夠了。南通醫保APP南通醫保APP整合全市定點醫院的掛號資源,在就醫購藥方面可以實現預約掛號、門診繳費、藥店掃碼購藥、住院預繳金繳納、檢驗報告查詢等。參保人員掛號就診時,可以直接按照醫保規定實時、準確享受醫保待遇,不需要個人先支付再自費轉醫保。個人負擔部分也可以在APP上「一鍵操作」。
  • 明年1月1日起北京將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
    記者16日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為提高定點醫療機構結算效率,在確保社會保障卡就醫結算流程不變的前提下,北京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相關認證渠道自即日起已正式開通。屆時,北京也將成為全國首座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覆蓋全部參保人員、全部定點醫療機構、全部費用類型的城市。
  • 醫保小知識|您知道如何查詢本人醫保就醫明細嗎?
    01參保人醫保就醫明細查詢渠道 目前參保人可以從三個途徑查詢本人的醫保就醫明細。02參保人如何在市、區醫保中心服務窗口進行查詢 參保人憑本人的社會保障卡(或醫療保險卡)或身份證到醫保中心服務窗口提出查詢本人的就醫明細,醫保窗口工作人員在驗證查詢人為持證人本人後,通過查詢系統,在輸入參保人社保卡號(醫保卡號或身份證號,三選一)後,選擇查詢的時間段(一般為查詢日前12個月內)
  • 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廈門升級醫保電子憑證技術 率先實現刷臉就醫
    欄目名稱: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廈門升級醫保電子憑證技術 率先實現刷臉就醫   4月15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對廈門升級醫保電子憑證技術,率先實現刷臉就醫進行報導。詳細報導如下:  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籤發的醫保電子憑證目前已經實現全國覆蓋,13日福建廈門基於網際網路+醫保升級醫保電子憑證技術,在全國率先實行全流程刷臉就醫服務,病患即使忘記攜帶實體卡,也能輕鬆完成看病全過程。  13日上午,在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陳先生按照預約時間直接進入診室,刷臉激活醫保電子憑證看診,在診室就完成了掛號、看診、結算,整個流程不到15分鐘。
  • 北京正式啟動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
    北京正式啟動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發布時間: 2021-01-04 09:53:31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北京市正式啟動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協和、宣武和人民醫院率先「刷臉」結算四分之一參保人員已激活醫保電子憑證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展望「十四五」前景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精神
  • 美國一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收到巨額帳單:近40萬美元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3日消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美國失業率高企,美國勞工部本周四公布的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重返一百萬之上,遠超預期,美國就業市場復甦依然步履蹣跚——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大量美國人因為失業失去醫療保險,完全無法承擔治療新冠肺炎的巨額費用;即便是眼下還有醫療保險的美國人
  • 鹿野:美國新冠患者的千萬帳單證明了錢學森的論斷
    該患者收到了一份84萬美元(約合600萬人民幣)的帳單,但是還不是全部的費用,估計全部的費用高達150萬美元,折合千萬人民幣以上:【在美國,治療一次新冠肺炎,需要花費多少錢?近日,就有一名美國新冠患者出院後收到一份天價帳單,差點把他嚇得再次窒息住院。
  • 醫保報銷金額怎麼算?如何查詢醫保帳單?2020年杭州市常用醫保政策
    醫保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過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疑惑:哪些醫療費用,醫保不能報銷?醫保報銷多少錢,到底是怎麼算的?常用醫保政策解讀來啦! 醫保的報銷範圍 政策分析 醫保能夠報銷哪些,主要看醫保目錄。醫保目錄包括醫保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目錄。 1.
  • 人社部回應跨省異地就醫 是否意味著醫保全國漫遊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展如何?將惠及哪些人群?具體要走什麼樣的程序?是否意味著醫保全國漫遊?人社部26日回應並解讀了有關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四大熱點問題。  據介紹,截至9月25日,已全面聯通所有統籌地區、覆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各類醫保制度,服務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和異地轉診四類跨省就醫人群,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  唐霽松透露,已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4.1萬人次,基金支付5.6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
  • 美國累計感染病例超過267萬,從181頁天價帳單揭醫療體系「灰幕」
    病在美國:從新冠肺炎患者181頁天價帳單說起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美國醫療體系的「灰幕」掀起了一角。英國《衛報》評論稱,直到遭遇百年一遇的疫情,美國的決策者們才意識到其醫療保健行業「悲劇」與「荒謬」。而他們本不該花費如此多的時間。當地時間3月21日,因收到巨額帳單,美國女子阿斯基尼在社交媒體尋求幫助。
  • 北京市可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
    在確保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社保卡」)就醫結算流程不變的前提下,北京將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2020年12月15日,北京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開展應用醫保電子憑證就醫結算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醫保就醫這三種憑證傻傻分不清?這條微信教你看懂→
    醫保就醫憑證有哪些?就醫時到底需要帶哪些?社會保障卡(醫療保險專用)、社會保障卡、醫保電子憑證的差異是什麼?來看市醫保局的權威解答↓醫保就醫憑證有哪些?答:我們常說的醫保就醫憑證,可以分為實體就醫憑證和虛擬就醫憑證。實體就醫憑證包括:社會保障卡(醫療保險專用)、社會保障卡、門急診就醫記錄冊。虛擬就醫憑證指醫保電子憑證,可以實現「脫卡支付」。這麼多就醫憑證,就醫時到底需要帶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