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支付寶不用微信的5個理由:竟無言以對

2020-12-24 中關村在線

我開始少用微信支付是一個事實。

但是在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要重看一遍2013年自己的文章:「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口水戰開打!我看阿里的恐懼、微信的弱項」,當時是對微信支付表揚有加。三年過去了,看看當時的判斷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首先說2013年這篇文章的價值:

第一篇指明支付寶微信支付大戰開幕的文章:「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必有一場大戰,這場大戰已經開始從暗戰變為明戰。」此後的2014年春節,微信支付推出微信紅包,短時間內收穫了天量的用戶。直接讓馬雲說是微信發起的「偷襲珍珠港"戰役。

直接道破了支付寶的恐懼心理。你十年做的事情,人家可能一兩年就做到,這不是降維打擊嘛,能不怕。然後靠餘額寶引領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革命的樊治銘參加了當年的虎嗅創新大會,開展了一次高規格的公關。

對比原文,再看今天的現實:

1、雙方的大戰三年來從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個人端還是商戶端。共同做熟了中國這個世界第一的行動支付市場。無論是紅包大戰還是搶著投資滴滴快的並掀起的補貼大戰,其實都是支付大戰的延伸。兩巨頭功不可沒。

2、微信的商業服務能力,還像三年前說的那樣是自己的短板。

3、微信支付的安全問題依舊不是個值得擔心的問題。微信官方比用戶更擔心這個問題。這麼大的品牌,安全出了問題,將是公司級的問題。再加上3Q大戰後,騰訊對安全的重視,所以安全問題根本不用擔心。相反,支付寶帳號被盜的事件卻有耳聞,主要是因為支付寶裡流動的錢太多。

4、對社交電子商務高估了。

文中說:「將來社交電子商務的充分發展,你會發現,用戶大多數的移動購物都是在社交生態系統完成而不是專門的電商平臺完成——這個真的是讓阿里睡不著覺的事情。」

三年過去了,大部分移動購物還是在阿里平臺完成而不是微信平臺,社交生態裡的電商包括微博始終不見起色。微商幾乎成了傳銷的代名詞。微信電商領域興起了有贊、點點客、微盟等第三方服務商,但是除了搞分級代理的,真正從微信上賣出去貨的中小商家並沒有很多。這些服務商裡面有踏踏實實做事的,但大部分是借著微信火爆的風口忽悠錢的,如果微信生態不改變,那些拿到幾千萬甚至上億投資的第三方服務商幾年內將繼續不下去。

微信電商的交易額這個數字好象是個行業秘密,很難找到。為啥?因為數字可能不太好看。

我的變化

作為曾經在微信上很活躍的參與買賣的用戶,現在的我自己也不怎麼在微信上買東西了。

原因可能有下面這些:

1、挑選:還是淘寶天貓有的選、有的比。微信上買東西,搜索體驗很不好,或者說沒地方搜索。微信購物更符合有一定品牌忠誠度的商家向自己的粉絲賣東西。

2、信任:擔保交易是淘寶平臺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微信雖然也可以發起退款,但是還是沒有擔保交易感覺好。另外,沒有DSR評分體系,用戶的購物決策幾乎沒有參考。

3、帳戶體系:這個沒做好也是會影響到用戶的信任問題,不單單是用戶體驗。

作為交易方的買家,最害怕的是交易完找不到賣家了。這樣很沒有安全感。在微信上購物很多人都會有「關掉頁面,一切就從零開始」的抓狂感覺,這種體驗和在淘寶帳戶裡面「收藏」「足跡」「購物車」相比真的弱爆了。

我無法方便的查看到我的購物記錄  

有的微信號用的是有贊的店鋪,有的用的是微盟的店鋪,有的是自己開發的店鋪……想要查看我在不同店鋪購買的記錄我得分別去不同的微信號,可事實上我怎麼可能記住的那麼多我購買過的微信公眾號?即使說我購買的都是使用有贊店鋪的商家,那麼,我還得必須打開有贊的公眾號才可以查看訂單。我很難通過微信本身的個人帳號查到自己的購買記錄。

同樣,我想查看訂單狀態——買完東西的人往往會惦記著自己的訂單,還是需要一個一個的公眾號去找。

總之,沒有一個完整的帳號體系,電商很難搞起來。

4、流量饑渴:我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按理說,社交離人更近,而購物卻是相比較而言的低頻行為。實際中微信佔用用戶的時間也遠遠超過支付寶。你在我這裡待的時間越久,我從你口袋裡掏錢的機會就越多。

但事實上公眾號的內容和購物其實是在爭奪用戶的時間的,並且往往是內容尤其是雞湯營銷號要佔去用戶大部分時間。最好的狀態也許是內容和購物的無縫對接:內容打動客戶,客戶伸手就可以買到——這樣恐怕又是拒絕過度商業化的張小龍所不允許的。

淘寶直播可以打造一種濃厚的甚至亢奮的買賣氛圍,大家在這種氛圍下掏錢很自然,但是微信恐怕是不可能的。

從外部來看,直播、短視頻、遊戲、視聽閱讀類APP等網際網路產品分走了相當大一部分流量。

同時,房地產市場火了,會壓制用戶購買其它產品的欲望。開始有了不隨便花錢的意識,日常必需品天貓超市就解決了。房地產越火,其它產業的消費越萎縮,只有生活必需品會堅挺。而生活必需品這塊,天貓超市基本上已經形成了線上一家獨大的格局。據說還要再花20個億補貼用戶。支付寶的應用頻次提升又有了一個強有力的保障。

微信的購物入口

為什麼我不用微信上的「購物」?

曾經被寄予厚望,很多人眼紅的天量入口。打開微信,點擊發現就能看到的購物按鈕,很多人選擇視而不見。

一是這只是京東一家店,不是像淘寶一樣是千萬個商家組成的平臺;二是京東的微信店鋪體驗不好。雖然在這裡購物可以在個人中心查看所有訂單,但是這個真的很像一家店,缺乏購買的欲望。京東沒有公布微信每年這個入口給它帶來了多少流量,以及這些流量的轉化業績。微信導流給京東銷量增加被高估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事實。

京東CFO黃宣德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認為,這是因為騰訊入口給京東帶來的流量支持在經歷了三個季度的高速增長後開始減速。他稱根據前幾個季度的數據,每個季度的增速都減緩了20%。

——京東2016財報虧3億 怪微信/騰訊QQ導流不給力(財新網 2016年5月)

為什麼微信個人中心有卡包選項,就是沒有「我的購物」或「我的訂單」選項?

有贊可以將支持認證服務號店鋪的會員卡同步到微信卡包,用戶可以直接從卡包進入商家店鋪頁面。如果微信在用戶個人中心增加一個「我的訂單」入口,用戶在微信生態的所有交易行為都放在這裡,用戶可以方便的查看到自己的購買記錄,將是微信店鋪商家的福音。讓所有的微信商家和微信用戶爽,還是要看劉強東的面子,讓京東獨享入口還吐槽微信,騰訊高層自會決斷。

打開微信,點擊「我」的界面。不管是「錢包」還是「卡包」,只要有個用戶查看訂單的入口,購物體驗就會好很多。

再說支付寶

我有很多條能用支付寶就儘量用支付寶的理由。

先吐槽下支付寶的改版:自從我看到新版支付寶界面後,我始終沒有選擇升級。其實支付寶應該給用戶一個選擇權,你升級只升級程序代碼,用戶可以選擇保留原來版面的權利。

我更多場合能用支付寶就用支付寶的理由:

1、支付之後有積分提示,還可以刮獎,不論支付金額多少,都來點小刺激——微信支付沒有;

2、支付寶支付完成有非常正規的付款憑證,讓我感覺這個和線下的刷卡消費沒什麼兩樣。所以說,我以後甚至就可以不用信用卡了,大部分時候手機就能支付,如果需要透支,直接用螞蟻花唄不就可以了。

圖片來自快科技

每筆交易,不論大小,都有一個憑證,看起來很正規,很有安全感。

3、查看交易記錄很方便,統計月度消費很人性化。

支付寶的帳單查看月帳單可以自動生成圖表,月度消費增減趨勢、月度消費項目分布圖、會員積分、錢來錢往等所有記錄。如果我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同時用,那麼,我統計我每個月的花銷就很麻煩了。對於精打細算過日子的我這一點很重要。而微信支付的交易記錄只有流水帳。自然,我會傾向於儘量使用支付寶了。

打開支付寶——帳單——查看月帳單。當你看到這些自動生成的消費分析圖的時候,你就該提醒自己,這個月又花超了!

並且,8月份有一件事讓我很不爽:

之前和一個生意夥伴的款項是通過微信轉帳的——之前喜歡用微信支付。可是後來我想查帳,或者說生成一份付款憑證。可惜微信轉帳記錄是有的,就是沒有收款方的名稱。費了半天勁才在知乎查到原因:「蘋果手機是可以看到轉帳對象的名稱的,安卓機不可以(現在可以了,8月份之前不可以)」。

終於意識到:微信付款收款挺方便,體驗也爽——騰訊產品的用戶體驗優勢,但是查看記錄甚至以後統計分析記錄就是個大問題。以後涉及到商務來往款項還是要用支付寶。

微信支付這個沒有電商和金融經驗的產品運營團隊恐怕不會考慮到這些問題。支付本身還是一個金融需求,沒有一個完整的信用和帳號體系做支撐,後面的發展空間就會受到限制。

4、還有一個是用戶變化的問題

用戶隨著年齡的變化需求是隨著變化的。比如,年輕的時候愛社交愛遊戲,總希望多認識些人,和更多的人互動。隨著年齡的增長,收入的增加,社交圈的固化。社交需求會降低。越來越實際,更重視財務管理。

這種變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用戶遷移,對網際網路產品的影響巨大:天量用戶的習慣可以改變一個產品的命運。

比如說,一旦從心理上接受讓支付寶接管了自己一切和財務相關的帳戶:記帳、理財、生活繳費、商務來往款項、信用生活、租車、購物等等,那麼,用戶打開支付寶的頻次就要高很多,並且是一種越來越依賴的趨勢。

微信支付拿什麼讓已經習慣在支付寶繳水電煤、充話費的用戶放棄支付寶重新用微信支付?要麼,直接給補貼或獎勵——這樣的補貼大戰我喜歡,可是巨頭現在不會再輕易挑起了。要麼是通過改進產品體驗,截留住未來的年輕用戶。

5、再來說支付寶的殺手鐧:芝麻信用

這也是螞蟻金服估值超過400億美金的重要原因。羅馬非一日建成,十多年的數據積累終於成就了阿里這個最富有的數據帝國。

騰訊也有數據,360也有數據,但是只有阿里擁有最有價值的金融數據。

信用是現代社會個體立足社會的基石,信用度越高,自由度越高——每個人最終追求的都是自由。當你的芝麻信用是650的時候,你可以不用預刷信用卡租車;750的時候你可以出國免籤;850的時候你又可以做什麼……這些是支付寶給用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和自由度。任何其它網際網路企業目前都只有眼饞的份。當芝麻信用的價值越來越大的時候,用戶使用支付寶的頻率會越來越高。其實我每個月都在關注我的芝麻信用什麼時候可以達到850的。

再延伸一下,不少人可能低估了螞蟻信用的作用。現在有不少創業項目已經接入了芝麻信用,什麼叫「水電煤」,這就叫「水電煤」。真的會撬動巨大的創業市場。

圖片來快科技

搜索:芝麻信用接入 顯示的結果 芝麻信用真的正在成為「水電煤」基礎應用

然而,我在什麼情況下拒絕使用支付寶?

路邊買個西瓜,需要給攤主付錢。這個時候我拒絕使用支付寶。因為付款之後支付寶的通訊錄就要增加一個好友。這讓我很不爽,而微信就不會有這個提示。掃完碼付完款,然後各奔東西,誰也不認識誰。只有付款記錄裡有記錄就行。

支付寶是我的私人空間,和別人建立聯繫越少越好。我路邊買個西瓜、買瓶水,以後我和這個人建立社交關係的可能幾乎為零,那我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和這個人建立社交關係呢。

如果我想和別人建立社交關係,微信、QQ足夠用了,用支付寶和別人聊天,是不是有點二?所以,一心想把支付寶做成社交帳號的大人物估計永遠實現不了這個願望了。

其實,接管公民的個人財產帳戶,這已經是一個偉大的工程。為什麼非要去做自己不擅長的呢? 

還有基於微信公眾號的打賞功能,這個是微信支付的專屬領地。還有紅包,我基本不會用支付寶發紅包,微信紅包發起來才有感覺。

未來展望

誰都不能料到將來會發生什麼,網際網路界異軍突起的事情多了去了。

社交電商依舊前途無量。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消費者消費意願的增加,用戶兜裡閒錢增加;二是上面提到的消費障礙能夠的在社交生態裡得到解決。

人是感性動物,微信也好,微博也好都存在人與人互相影響的無限機會。離人近,離人心近,就離錢近——微信支付的社交優勢始終是支付寶不敢掉以輕心的利器。

AT兩巨頭始終鬥來鬥去,誰也不能一直一家獨大,這樣的局面是我希望看到的。

商戶服務:吃喝玩樂生活消費的爭奪   

實物消費的比重降低,互動體驗經濟消費的比重上升,微信支付當前在抓住商戶這塊花了不小的力氣。然而,最終付錢的是個體用戶,如果他想用支付寶,商家還是會乖乖的用支付寶掃碼。抓住個體用戶才是根本。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06/6068539.html report 9602 我開始少用微信支付是一個事實。但是在開始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要重看一遍2013年自己的文章:「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口水戰開打!我看阿里的恐懼、微信的弱項」,當時是對微信支付表揚有加。三年過去了,看看當時的判斷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首先說2013年這篇文章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臺灣人不用微博、微信、支付寶,到底用什麼聊天和支付呢?
    微信和支付寶一直沒有放棄臺灣的市場,但是臺灣人還是沒有大規模使用,主要是臺灣政府過多的幹擾造成的,臺灣人不用微信和支付寶用什麼聊天和支付呢?說起聊天,臺灣基本上以line為主,line雖然沒有我們微信這麼多的表情以及圖片功能,但是日常使用群聊還是很方便的,這就是為什麼臺灣人的簡訊比我們多的原因,因為這東西單人聊天相比簡訊沒多大優勢。臺灣人除非有在大陸工作或與大陸經商,否則是不用微信的。臺灣大多數人用的是Line。
  • 這就是為什麼支付寶無法完全進入香港市場的其中一個理由……
    02微信和支付寶在大陸普及到什麼程度呢?我媽出門去買菜,一些賣菜的阿姨稱好了之後要是有一些零頭(幾毛的),就會跟我媽說:「阿姨要不你微信付給我吧,支付寶也可以,免得我拿那麼多零錢。」在年輕人的圈子裡,沒有還會覺得沒有現金在身是不能出門的,連停車場都支持支付寶或者微信付款。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看完明白了
    手機支付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外出後的支付幾乎都能用手機支付,有些人習慣不用現金,這樣的消費方式也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這是科技進步的表現。為什麼香港人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論使用微信支付寶還是支付寶(支付寶),在生活中消費都非常方便,但是看到香港人去內地也喜歡用現金支付,很多人都不理解。首先,我知道很多人為了買更好的東西,特意趕到香港。在大家眼裡,香港是購物天堂,因為這裡不僅有非常完善的商品,而且價格也有很多優勢。所以,香港人在生活中很少用於網上購物。
  • 支付寶、微信接入超市、便利店,以後出門不用帶錢包了
    以後出門購物可能再也不用帶錢包了,拿一部手機就能輕鬆搞定。五一期間,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家樂福超市的收銀臺前,不少消費者看到可以用支付寶錢包付款了。掃碼槍對準手機上的付款碼,嘀一聲,就能結帳走人。在幾乎對接完全國的主流便利店後,支付寶的觸角又延伸到大型商超。
  • 為何香港人喜歡用現金支付,卻不用支付寶和微信?網友:太可悲了
    而今天和大家聊的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香港的經濟很發達,但是香港的市民卻依然堅持使用現金支付,那麼,為何香港人喜歡用現金支付,卻不用支付寶和微信?網友:太可悲了。先來看香港的經濟,曾經的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在整個中國地區都屬於非常發達的城市。因此在很多香港人的認知中,中國內地一直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哪怕到今時今日他們依然會這麼想。
  • 支付寶推出「獎勵金」活動與微信比,網友評論:馬雲出手真大方?
    想必大傢伙都知道,支付寶有「獎勵金」,然而微信也有「獎勵金」,簡直都要被這兩家行動支付公司繞暈了。不過筆者的選擇方式很獨特,哪家支付優惠就用哪種支付。最近發現支付寶的「獎勵金」竟比微信「獎勵金」靠譜,至於筆者為什麼這麼說,首先來看看支付寶「獎勵金」是怎麼個獲得法!
  • 香港地鐵、的士能用微信支付寶了!「上等人」不用的東西太有用!
    前幾天,某香港女作家的文章言論「我們上等人怎麼會用支付寶?」,讓香港和內地的網友們都炸鍋了。但今後,你可能並不需要再為你那張一年用不了幾次的八達通充值了。因為近這一兩年,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遊客都能便利地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寶大動作!微信推出微信豆,支付寶花唄有變化!
    在微信首頁——【我】,點擊上面的頭像暱稱處,查看「個人信息」,就可以看到微信豆。當然微信豆的獲取是要充錢的,費用為7 個 1 元、126 個 18 元、350 個 50 元、896 個 128 元、2086 個 298 元、3626 個 518 元。
  • 數字人民幣比微信支付寶好用嗎?
    深圳5萬人抽中了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成為第一批嘗鮮數字人民幣的幸運兒。小夥伴們都很好奇,數字人民幣長什麼樣?怎麼花?比微信和支付寶好用嗎?一起來看看。5萬人嘗鮮數字人民幣紅包「感謝深圳!中籤率2.6% ,我是5萬幸運兒之一。」在深圳的周女士收到數字人民幣紅包後非常興奮,第一時間曬出了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的截圖。
  • 肯德基接入支付寶 揭秘其打死不接POS機的四大理由
    近日突然宣布接入支付寶,這是為啥?本文綜合分析了肯德基在中國接支付寶,不只是增加一個支付方式,而是有四大理由。用支付寶收銀則不同,條碼一掃就付掉了,比收現金找錢快,還不會出錯。店裡每天結帳也特別省事,核對也更方便。
  • 阿里不用微信,京東不用支付寶!拼多多卻都在使用!
    對比來看,阿里不會使用微信支付,而京東也不會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這就使得他們分別放棄了這一部分的用戶。反觀拼多多卻是沒有這麼多的忌諱,它在同時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用戶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那麼,為什麼京東不使用支付寶,而拼多多卻可以?
  • 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什麼原因?
    微信、支付寶的流行微信和支付寶是國內最大的兩個行動支付平臺,不僅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量,還覆蓋到了全國各地,如今絕大多數人都離不開它們。行動支付的流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高的便利性,而微信和支付寶就是其中最大的獲利者。相信大家平時出門購物時,無論是在大商場還是街邊小攤販,都能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這兩種方式已經成為了國人消費的首選。
  • 香港為什麼不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難道真的是因為落後?
    近幾年隨著微信和支付寶「紅包」大戰,行動支付已經深入人民生活,哪怕是地處偏遠的農村也可以看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身影,無現金的支付方式真的非常方便,可是誰曾想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到現在都沒有普及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出去吃個飯都只收現金,這對於去香港旅遊的國人真的有些水土不服了。
  • 跑遍全世界,大媽出國不用帶錢包!背後贏家卻是支付寶和微信
    自2014年微信上線微信紅包之後,每年春節都會上演紅包大戰的戲碼。各方巨頭大力撒錢,進一步搶用戶、搶市場。實際上,對於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大行動支付巨頭而言,除了參與紅包大戰之外,春節的境外市場同樣也是重要的戰場!
  • 泰國購物不用愁 華歌爾開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泰國曼谷2019年2月5日電 /美通社/ -- 不用換泰銖也能愉快消費。近日,華歌爾在泰國的13家專賣店開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服務,只要掃碼就可以通過手機付款,讓中國遊客在泰國的旅遊和購物更加方便快捷。
  • 【揭秘】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就能從ATM取錢?用戶用了一天後
    雖然微信和支付寶讓很多人擺脫了現金的束縛,但人們想要的便利更多——人們甚至想擺脫銀行卡的束縛,直接用手機就完成ATM機的取現。有些敏銳的機構就嗅到了這樣的商機。就在9月4日,蘭州銀行,創新性地開發出了這樣一項業務:用戶只需用微信或者支付寶在蘭州銀行的ATM機上掃碼,就能將微信或者支付寶裡面的餘額提現出來。但就是這樣一項看似利好消費者的業務,僅僅1天後就緊急下線了!
  • 蘇州軌交可以用微信、支付寶了!
    不過,很多小夥伴也提出了建議可以綁定微信、支付寶嗎?什麼時候可以使用計次月票?今天,是1號線開通的7周年,你想要的在今天統統實現!微信、支付寶綁定,下載蘇州軌道交通官方APP蘇e行2.0版,使用手機號完成註冊後,通過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均可綁定並完成實名驗證。
  • 中國遊客厲害了,刷支付寶、微信刷到日本70個銀行都恐慌!
    每每中國春節、中秋節,日本都會想出一切辦法來讓中國人花錢,而這個國慶節,還有日本人打出了「迎中秋、慶國慶」的橫幅,讓很多中國人都無言以對。為了讓中國遊客更方便地購物,更爽快地掏錢,日本人確實是想盡了辦法,甚至有點百般討好的味道。
  • 發達國家為何都不用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周小川一語道破!
    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買單在中國已經是一件尋常事,不止城市,中國大部分農村也普及了行動支付,比如菜市場、小吃店等都可以使用,甚至一些農村個人攤販,老人不懂手機,他們的兒女也會幫他們設置好收款碼用於賣菜收錢。在中國如此普及的行動支付,為什麼在發達國家不受歡迎呢?
  • 美禁國內APP,當蘋果不能用微信、支付寶時,國產機迎來轉機?
    特不靠譜還是對支付寶、微信下手了其實早在去年8月的時候特不靠譜就對微信、TikTok進行了一定的限制,給出的理由也不像是一個科技大國該說的話。但是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法律手段,這個事就解決了。但是就在這兩天,網友爆料稱特不靠譜還是對國內包括支付寶、微信等8款APP進行了限制。這時,又一個話題在網上傳開:蘋果不能用微信、支付寶時,國產機能否迎來轉機?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本次的8款APP中,有微信、支付寶、QQ錢包這些關於支付方式的軟體,也有關於QQ、微信這種社交軟體的,所以說也是從"錢"到"社交"都涉及到了。那麼老美是怎麼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