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故裡到底在哪裡,到底誰說的算?
原創|文倩聊歷史
到目前為止,正定與臨城趙雲故裡的糾紛已經從最初的「口水仗」逐漸演變為旅遊資源的競爭。事實上,「趙雲故裡」糾紛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我們現在誰都不能確定趙雲故裡在哪。2009年,臨城縣趙雲故裡傳說「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正定縣正在使用」常山縣「常山古郡,子龍故裡」的文化招牌,推廣當地的文化形象,爭奪隨即在正定與臨城之間展開。
趙雲的家鄉到底在哪裡?是「正定說」還是「臨城說」?還是別的什麼?
在「三國志」中,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常山真定」歷來被史學家公認為河北省正定縣一代,正定縣素以「虎威將軍」故裡自詡。但最近邢臺市臨城縣去打出了「趙雲故裡河北臨城」招牌,讓「趙雲故裡」卻變得撲朔迷離。去年,「臨城趙雲故裡傳說」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地政府立即打出「趙雲故裡河北臨城」的招牌。計劃一個為期3到5年建造一個300畝的「趙雲文化主題公園」。
河北省趙子龍文話研究會副秘書長武威振表示,「趙雲故裡」就在正定,這無可爭議。他稱,《三國志》、《三國志辭典》、《中國歷史人物大辭典》等史料也都有相干的記錄,此外,正定縣還保存著清朝道光年間的趙雲廟遺蹟和同治元年的「漢順平侯趙諱雲故裡」的石碑。他向筆者介紹說,去年,世界龍岡親義總會主席趙守博先生曾帶領世界劉關張趙後裔近百人,赴正定祭祖懇親,並認定「趙雲出生於河北正定」。
臨城縣文化局工會主席牛志峰對筆者稱,「史料上記錄,趙子龍是常隱士,而現代的常山局限很大,臨城舊時稱屋子縣,也屬常山郡境內。作為證據,臨城還保留了清光緒時期漢順平湖「漢順平侯趙雲故裡」的紀念碑。他還以《三國魏常山下去地圖》和《河北地名文化志千年古縣》為證據。
當正定與臨城正在為誰是「趙雲故裡」爭論時,河北師範大學汗青文明研討學院傳授秦進才又給出了另一種說法,有材料證實石家莊市的東古城也有可能是「趙雲故裡」。在綜合史料「史記」、「漢書」、「新唐書」、「老唐書」等史料的基礎上,秦教授認為,現在的正定與歷史真理不能畫等號,而只能畫出真定的繼承。據研究,東古城是三國時期的官邸。1941年3月8日,原來屬於正定縣的東古城被列入現石家莊市郊區,而趙雲則是東方古城裡面的人還在城外,沒有詳細的記錄,目前的歷史資料無法驗證。
正定和臨城之間的爭論不再是一個嚴肅的歷史問題,而是一個尋求當地旅遊業經濟效益的問題。近年來,文化遺產爭議以及歷史文化名人之間的爭議已經普遍存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與前幾年對文化名人的冷漠相比,這是一種文化進步,但是,地方政府積極參與歷史名人的爭議,不排除這種文化價值背後的經濟利益。但是,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各地建立在歷史遺產基礎上的文化形象項目遠未給地方政府帶來預期的經濟效益,主要是為了勞動和財富。
現在正定和臨城給自己貼上了趙雲的標籤,大打趙雲牌,那麼「趙雲故裡」的名號是誰給他們的呢?
正定方面的意見:正定文化旅遊局張星副局長稱,正定是「趙雲故裡」的說法,是歷經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演革和社會約定俗成形的,一提到「趙雲故裡」人們都是自然而然想到正定。「子龍故裡」的文化品牌長期以來在當地人民中得到廣泛認可,已成為正定縣四大名片之一。1952年,「漢順平侯趙諱雲故裡」、碑和趙雲廟都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趙雲廟治理處主任孫新華對筆者表示。有歷史為證,加之少量的史料記錄,「趙雲故裡」應該名歸正定。
臨城方面的意見:牛志峰則覺得,臨城縣也有出土的清朝「趙雲故裡碑」和入選河北省非物資文明遺產名錄的「趙雲故裡傳說」為根據,臨城打「趙雲故裡河北臨城」的宣傳牌也不是憑空捏造的。經過採訪,筆者發現正定、臨城打著「趙雲故裡」的依據不過是明清時期的實物和有關部門認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麼,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又是怎麼想的呢?
相關部門方面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上並沒有「名人故裡」這類,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部無法評估。省非物資文明遺產維護中央副主任杜雲生表示,臨城趙雲故裡傳說」入選省級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與認定「趙雲故裡」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完全是兩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其數千年來形成的文學價值,社會價值和「活態」民俗。它並非認定是「趙雲故裡」。
鑑於文化遺產的爭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在探討學術問題的同時,舉辦高層次學術研討會,討論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及整合策略。引導相關縣市有效整合相關資源,實現跨行政區劃的文化品牌整合和文化旅遊營銷戰略,是一個較高層次的文化戰略。這樣,不僅可以獲得文化產業可喜的效益,而且可以進一步提升歷史名人的魅力和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對於「戰雲故裡」到底在哪裡?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探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