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學者:外貿數據增長反映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勁

2020-12-11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宋承傑):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同比實現1.8%的增長。中國外貿的亮眼表現引起了各方關注,義大利專家學者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採訪時表示,這些數據進一步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勁,也讓仍受疫情影響的世界各國獲得信心和希望。

傑拉奇(來自博鰲論壇和採訪截圖)

截至9月,中國外貿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進入11月,增幅繼續擴大,呈現加速增長態勢。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授傑拉奇認為,中國外貿的恢復歷程對眼下仍受疫情影響的世界各國具有示範作用。「在當前充滿危機和緊張的時刻,這些外貿數字無疑是個好消息,不僅對中國,也對世界經濟起到了鼓舞作用。這是一個積極信號,預示了疫情緩解後經貿恢復正常的可能。」

路易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員希維亞

在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國際關係學者希維亞看來,外貿恢復增長從一個方面印證了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勁。「這些數據證明了中國經濟具有的韌勁和恢復力,這或許是他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中國是2020年唯一能夠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國家,我們可以看到,進出口數據和中國經濟的走勢是契合的。」

傑拉奇(博鰲論壇和採訪截圖)

傑拉奇認為,中國為恢復經濟和促進外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而根本原因在於政府有效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不久前我去了一次武漢,發現那裡的經濟也已基本恢復,餐飲、交通正常開放。中國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這些做法給民眾帶來了心理上的安全感,這對於推動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安全感造就了對經濟的穩定預期,提升了消費者信心。我認為中國政府做得非常好,經濟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中國從義大利的進口額同比上升0.5%。作為義大利上屆政府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曾在任內力推雙邊貿易,他希望義大利對華出口的上升勢頭能夠繼續保持。「習近平主席提出了『雙循環』發展格局,一方面中國將發展國內自主市場,與此同時會繼續擴大對外貿易,這是中國向貿易夥伴傳達的重要信息。義大利與中國間的雙邊貿易還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意方需要更有體系地利用好機會,這是當務之急,因為今年內需遭遇重大打擊,出口是目前支撐義大利經濟的主要途徑。」

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西維亞予以看好,她同時強調雖然恢復狀況有所不同,但各國經濟和供應鏈高度依存,難以分離。傑拉奇則認為,中國經濟的恢復情況可能會超過外界預期。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與活力」——外國媒體和機構積極評價中國...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率先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恢復經濟正增長。外貿回暖、投資增速、新動能逆勢增長……中國經濟正穩步前行。
  • 多國人士關注中國外貿進出口連續正增長:外貿回暖 增強世界信心
    對於中國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數據,亞太多國予以高度關注。多國政商界人士表示,中國在控制疫情後外貿持續回暖,中國實現經濟復甦也增強了世界經濟的信心。俄羅斯亞洲工業企業家聯盟副主席 馬克西姆·庫茲涅佐夫: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旗艦,中國是目前為數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
  • 我國外貿進出口前十一個月總值正增長
    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出現逆勢增長的態勢。業內人士指出,這得益於中央及地方及時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一系列精準措施持續發力,有效促進了外貿企穩回升,展現出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和活力。從數據上看,整體上中國今年前11個月外貿增長逆勢上揚,勢頭良好,韌性十足。
  • 外貿持續增長 貢獻中國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興發集團搶抓外貿出口商機,全集團出口創匯4.2億美元,同比增長7%。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 潔攝安遠縣外貿出口逆勢增長,今年1月至10月,外貿出口完成年度目標的121.87%,同比增長91.07%。 唐麗琴攝
  • 廣州外貿復甦「一艙難求」,東協、非洲等市場逆勢增長
    他告訴記者,隨著國內外貿的復甦,碼頭進出口吞吐量明顯上升,航線之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尤其是經常能看到大型船公司的「加班船」出沒,數量從之前的一個船公司每月增加1-2條,到現在高峰期每月增加至5-6條。貨櫃緊缺還反映在空箱數量上。胡齊全表示,國內生產恢復後,出口不斷增長,各船公司放置在碼頭的空箱不斷減少。
  • 新加坡外貿增長強勁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達到9740億新元(約合48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其中非石油出口增長2.2%。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分別增長7.5%和8.6%。資料顯示,外貿總額的增長主要是因為石油與非石油貿易都有所增加。
  • 每經專訪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今年外貿增幅有望保持2%...
    外貿方面,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同比增長1.8%,11月單月出口金額和進出口總額兩項數據均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新高。「十四五」大幕即將拉開,剛剛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海關總署:2019年中國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中新網1月14日電 談及對2019年中國進出口走勢的看法時,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14日表示,外部環境還是複雜嚴峻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圖為廈門港(資料圖片)。
  • 法國外貿銀行料中國明年經濟增長7.8%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0日,法國外貿銀行預期,中國今年經濟增長2%,明年增速或加快至7.8%。又預期,明年貨幣政策有機會收緊,令貸款增速減慢,但不預期人行降準,以維持現有資金成本水平。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認為,明年中國債券違約金額較今年高,但未必發展成系統性風險。吳卓殷指,內地目前信貸增速,較過去一、兩年明顯加快,經濟開始復甦,但未有更多舉措降低資金價格,結果令部分債務結構較差的企業面臨違約風險。
  • 毛振華等:健康支出拉動中國宏觀經濟增長具有巨大潛力
    《健康支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研究》一文,在健康經濟領域權威期刊《中國衛生經濟》11月刊正式發表。論文指出,當前健康支出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的拉動效率要高於固定資產投資支出及教育支出,健康產業發展對於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論文用3種計量模型對比驗證得出,健康支出增加與健康產業發展具有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上升1.6至2.0個百分點、促進人均GDP提高約1萬元的潛力。
  • 預計2021年巴西經濟將恢復增長,外貿順差將為551億美元
    預計2021年巴西經濟將恢復增長,外貿順差將為551億美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1-01-05 08:50:59 巴西經濟部當地時間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巴西外貿實現順差509.95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6.2%。
  • 中國外貿為啥「牛氣沖天」?
    在醫療器械方面,中國出口了呼吸機27.1萬臺,其中無創呼吸機21.2萬臺;病員監護儀66.3萬臺,紅外測溫儀1.19億件。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出口合計增長了3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出口合計增長了22.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楊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4萬億斤,同比增長0.9%,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生產小幅加快。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1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第二,三大需求繼續回升。
  • 商務部:中國外貿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作出重要貢獻
    政府、行業、企業形成強大合力,進出口快速回穩、持續向好,展現了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一是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1-11月,進出口總額29.0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8%。以美元計,進出口4.17萬億美元,增長0.6%,增速首次轉正。在我外貿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 海外網評:外貿連續6個月正增長,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這意味著,出口增速已連續多月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又一次刷新了紀錄。路透社、《金融時報》、《聯合早報》、德國之聲等海外媒體紛紛聚焦「21.1%」,稱「中國外貿已從年初的驟降狀態恢復正常」。 這份超出預期的中國外貿成績單,著實來之不易。
  • 外貿進出口數據一升一降原因何在
    11月份我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外貿進出口數據一升一降,看似有溫差,但眾多專家均表示,儘管我國進口呈現微幅下降,但降幅在收窄,持續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 2013上半年杜拜外貿增長16%
    據《海灣時報》報導,2013上半年,杜拜對外貿易額同比增長16%,達到6790億迪拉姆(約1848.9億美元)。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杜拜外貿出口額同比增長22%,達到690億迪拉姆(約187.9億美元);進口額同比增長16%,達到4060億迪拉姆(約1105.5億美元);轉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3%,達到1880億迪拉姆(約511.9億美元)。
  • 中國經濟加速增長 「雙11」網購創紀錄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11月全國宏觀經濟發展情況。據了解,11月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其中,在就業目標提前達成的前提下,消費升級勢頭更加顯著,民間投資也於年內首度轉正,逆周期調控持續釋放潛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從11月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較三季度繼續加快。從下一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地評線】京彩好評:「連續三個月正增長」跑出外貿加速度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對外貿易不但關係中國經濟發展,對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也具有重要意義。
  • ...今年外貿增幅有望保持2%左右 補齊服務貿易短板要聚焦電子商務...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的嚴重衝擊、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以及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任務,我國經濟經受住了考驗,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外貿方面,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同比增長1.8%,11月單月出口金額和進出口總額兩項數據均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