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傳來!中國航天取重大成就,北鬥衛星成功入網大放光彩

2020-12-15 烽火亮劍

根據環球網的相關報導,近日中國傳來一好消息,航天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第54顆北鬥衛星已經成功在太空入網。目前西安衛星發射中心正在展開相應的維護和保養,保障後面北鬥衛星的正常運行。據了解,這是北鬥系統衛星的倒數第二顆衛星發射,離最終北鬥全球系統的成功只差最後一步。中國耗時多年建立北鬥系統,就是為了徹底打破美國GPS對我們產生的制約。根據官方的事務記載,6月份中國將迎來最後一刻北鬥衛星的升空,代表著我國北鬥系統終於要被全面建成了。

有心人在關注航天信息的時候,也在對比中國北鬥定位和美國GPS的區別,發現在數據上有很大的數量差異。美國的GPS定位系統從開始到建成就只發射了24顆衛星,但是中國需要發射55顆,這是不是就說明美國定位衛星比中國好呢?專家給出了回答,眾所周知地球總體來說是一個球狀體,所以關於衛星的運行軌跡布置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不能否認美國在科技上的發展確實是要強於中國的,畢竟中國起步就是有點晚的。當初西方世界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還沉睡在小國寡民的溫柔鄉裡,直到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科技才逐漸的被國民重視起來。近年來美國等國在太空的相關問題上也是動作頻頻,此前美日兩國官宣太空軍成立,看來未來的太空將會成為大國科技競爭的主要戰場。而美國為什麼GPS衛星的布置會比中國少那麼多呢?

原因就是佔了先機,在圓的概念裡面,是有半徑存在的。中國在開始建設北鬥衛星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最優選的軌道,為了保證衛星質量,只能是選擇增加數量。此次中國第54顆北鬥衛星的成功建立,可以說是在太空中大放光彩,畢竟現在還沒有幾個國家可以完全擺脫美國GPS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當初美國和伊拉克的海灣戰爭,美國為什麼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將薩達姆的百萬雄師付之一炬呢,原因就在此。美軍所用的武器上都裝上了高精密的GPS定位儀.在這樣的情況下,薩達姆的百萬陸軍雄師,在和美國的對抗中就是在送死。僅僅是利用空軍的力量,就能將薩達姆的大部分部隊都消耗殆盡。海灣戰爭揭開了現代戰爭的序幕,全球的人們都開始意識到,戰略已經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與否。GPS第1次出現在了全球人民的眼前。現在人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GPS了,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滴滴出行大家都熟悉,裡面運用的就是 GPS 定位器系統。

而如何擺脫GPS對中國的影響就成為了領導人們的安全考慮,在中國沒有啟動北鬥系統的研發之前,很大程度都要依賴美國的定位系統,一旦有真正的戰爭到臨,如果美國掐斷了相關國家的軍事通訊信號,那麼不是給了對手可趁之機。因此我國下定決心要建立起一套完全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就這樣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面前。

下個月我國家選擇合適的時間發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中國也是在向世界推廣自己的定位系統。畢竟一個好的系統只有被大家認可才能算作是合格。據統計已經有 200餘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到北鬥定位系統的服務中,用戶數量已成功突破1億人次。同時在我國本土,也有近500萬的營運車輛和相關海上漁船裝載了原產北鬥系統。以後將會在更多的導航領域裡面看到北鬥系統的身影。有人認為在中國結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後,全球最大的手機供應商蘋果也會考慮相關定位系統的重新選擇,科技領域是否將會產生新的格局變化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不僅是北鬥衛星!中國航天霸氣宣布:天通系統與6G我全都要!
    回首看過去的七十年時間,中國的科技發展歷程雖然有些波瀾,但是也是一直在直線上升,特別是在兩彈一星之後,各個方面的科技成果迸發,各種基建設備、生物技術、航天領域以及網際網路等等都在不斷的發展,刷新著別人的記錄。
  • 第45顆北鬥導航衛星正式入網工作
    5月13日消息,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網公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北鬥二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工作,接替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3顆衛星(北鬥二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使用衛星編號1提供服務。
  • 繼嫦娥五號後,日本航天傳來重磅消息,「隼鳥2號」的大發現!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代,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裡,人類的科技水平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幾乎所有具備實力的國家都在不斷致力於科研,在多個國家中,都有著一個目標,那就是對宇宙的探索,就像是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是後來居上的
  • 航天電子讓「北鬥」星光閃耀
    衛星發射入軌後,依託地面跟蹤站回傳數據,對在軌衛星的運行狀態和服務性能進行全面評估,為衛星是否具備入網服務條件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為了保障北鬥三號系統的穩定運行,衛導中心在衛星正式入網運行後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開展常規化監測評估,並從用戶角度及時、科學評價北鬥三號系統及單星各項指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相關報導:北鬥三號全員到位!7月29日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北鬥團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北鬥團隊 引領航程(對話)2017-12-04 10:18 來源: 人民日報 謝軍:這些年輕人嚴謹認真、甘於奉獻、思維活躍,既繼承了老一輩中國航天人的優良傳統,又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像朱位,本想在京過雙節,由於進場時間提前,只能把愛人、孩子送回老家;他特意為家人挑選了與試驗隊出發時間相近的航班,與家人在機場相互送行。航天事業是個系統工程,壓力大,這群年輕人在不斷成長中不時貢獻一些「新點子」。
  • 2020年中國航空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
    在這一年裡,從北鬥衛星系統的全球組網到嫦娥五號探月取土成功返回,中國航天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不斷地突破進取,在航天航空事業上不斷書寫神奇。在連續兩年摘得全球航天發射榜冠軍頭銜之後,今年中國航天又繼續開啟超級模式。下面我們就來回顧2020年航天的重大高光時刻。新年航天開門紅。
  •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郭文彬攝)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瞿文斌):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
  • 特大好消息: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
    今年是非常特殊一年,也是中國科技突飛猛進的一年,今年最後半個月中國航天傳來了振奮國人的好消息。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新時代的北鬥:中國智慧 有容乃大
    新時代的北鬥:中國智慧 有容乃大 2020-08-03 03:32:06 這是我國衛星導航事業發展史冊的高光時刻,也是「中國北鬥」向世界人民兌現的莊嚴承諾:建設卓越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親自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26年來,從北鬥一號到北鬥三號,天南海北的建設者們匯聚到研製建設一線,幾代北鬥人懷揣航天強國的夢想不懈奮鬥。
  • 北鬥導航第46顆衛星成功發射:2020年服務全球
    中關村在線消息:援引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眾號消息,今日冷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北鬥導航第46顆衛星成功發射據了解,本次發射的北鬥三號IGSO-2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是第21顆北鬥三號衛星,也是北鬥導航系統第46顆衛星。
  • 2018最後一天,中國航天傳來三大捷報,嫦娥4號即將著陸月球背面
    2018年即將過去,新年的鐘聲馬上就要敲響,在壓軸的最後幾天,中國航天連續傳來三大捷報,用驕人的戰績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4號」探測器順利實施變軌控制,進入月球背面著陸軌道,按照計劃,「嫦娥4號」將在「馮·卡門隕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著陸。
  • 從手中的北鬥導航到上億公裡外的天問一號……「十三五」航天成就...
    2016年,以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中國火箭實現升級換代;2019年,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具備海上發射能力的國家;今年起,長徵五號系列火箭迎來了高密度發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大火箭的運載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2018最後一天,中國航天傳來三大捷報,嫦娥4號即將著陸月球背面
    2018年即將過去,新年的鐘聲馬上就要敲響,在壓軸的最後幾天,中國航天連續傳來三大捷報,用驕人的戰績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4號」探測器順利實施變軌控制,進入月球背面著陸軌道,按照計劃,「嫦娥4號」將在「馮·卡門隕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著陸。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按照國際電聯規則,必須在7年有效期內成功發射導航衛星。2007年4月初,首顆北鬥二號衛星終於如期立在發射塔架上。各項測試進展非常順利,但在發射前的最後檢測中,衛星上應答機出現了小異常。儘管這不是個大問題,發生故障的概率也不高,卻有影響信號正常傳回的可能性。即便只有萬分之一的故障,也必須徹底歸零!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隨著北鬥衛星的全球組網,「北鬥」將如何推動生產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又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70%以上中國智慧型手機用上北鬥「高大上」的北鬥導航,已經不知不覺「飛入尋常百姓家」。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透露:「在中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裡面,已經有70%以上的手機提供了北鬥服務。」
  • 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國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歷時20多年發展,距離北鬥全球組網只有一「星」之遙,因此,第五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的發射備受關注。原計劃6月16日10時左右發射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GEO-3因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技術原因推遲,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在6月23日9時43分成功發射。
  • 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成功!總設計師來自南航 南信大校友為發射護航
    6月23日上午9時43分4秒,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攜帶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畫上圓滿句號。在這一舉世矚目的事件背後,南航、南信大等江蘇高校的校友和師生們持續貢獻著力量和智慧。
  • 中國航天再傳好消息,幾大重要火箭表現出色,航天技術獲得認可
    所以在此時各國對於太空技術的研發相當重視,唯恐自己的國家會落後於他國,中方自然也是不例外的,並且已經通過不斷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近期中方已經將北鬥系統組網工作全部完成,而這只是中國航天發展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隨後又再次傳來好消息,不到72個小時的時間,中方航天再傳來2個好消息,將會進行長徵4號乙和長徵2號丁兩型運載火箭接連升空,最終實現將3顆種類和用途不同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新華社西昌6月23日消息,當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按照國際電聯規則,必須在7年有效期內成功發射導航衛星。2007年4月初,首顆北鬥二號衛星終於如期立在發射塔架上。各項測試進展非常順利,但在發射前的最後檢測中,衛星上應答機出現了小異常。儘管這不是個大問題,發生故障的概率也不高,卻有影響信號正常傳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