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用中文標識限購奶粉。
澳大利亞一家代購商倉庫內擺放著大批罐裝嬰兒奶粉。
引發澳洲人熱議的亞洲面孔顧客在超市大購嬰兒奶粉等待結帳的照片。
原標題:澳洲嬰兒奶粉荒,誰在背後代購掃貨?
日前,一張4個亞洲面孔的顧客推著滿滿兩車罐裝嬰兒奶粉在超市等待結帳的網絡照片以及「代購造成澳洲奶粉荒」的說法引起澳大利亞輿論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儘管不少華人在澳從事奶粉代購業務,但不少澳大利亞本地居民在暴利的誘惑下也幹起了奶粉代購。對於普通澳大利亞民眾來說,他們不反對基於寶寶需要的購買,但他們非常反感這種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的行為。
寶寶斷糧急壞澳洲媽媽
照片的拍攝者名叫海伊,是一名著急為自己的寶寶購買奶粉的母親。她告訴當地媒體,照片11月7日攝於墨爾本北郊埃平購物中心的伍爾沃斯連鎖超市,4個東亞面孔的顧客在手推車內堆放了超過50罐「A 2白金裝」嬰兒奶粉等待結帳,還有一名女性站在一旁守護剩下的3箱奶粉,不準任何人靠近。
海伊說,看到這些極難買到的嬰兒奶粉被成堆掃蕩,她當時感到非常氣憤。「如果他們是為自己的孩子購買,這完全可以理解,但這看上去像是一條成熟而流暢的業務鏈,在其他國家以兩到三倍的價格出售,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海伊隨後將這些照片發到自己的「臉書」帳號上,截至記者發稿時,已獲得6000多個贊、2500次轉發及2400個評論。
有澳洲媽媽將怒火撒向超市,指責超市未嚴格限制顧客購買奶粉的數量。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9日報導,澳各地25名媽媽聯合要求全國的Woolworths超市都將奶粉限購縮減至4罐。該超市回應稱,總部已經限令每名顧客一次最多只能購買8罐奶粉,一些超市可視情況將限購縮減至2罐。
記者隨即到墨爾本市內多家大型連鎖超市和銷售奶粉的藥店進行了實地走訪。特定品牌的某些年齡段奶粉的確出現了斷貨現象,其中以「愛他美金裝3段」最為緊缺。在一家超市,店員說他們每周只能從供貨商那裡拿到6罐「愛他美金裝3段」,往往是未上架就被「盯上了」,店員只得向到店或電話詢問的客人不厭其煩地解釋,請他們耐心等候。
據了解,不僅是墨爾本,阿德萊德、雪梨、珀斯等其他主要旅遊城市的大型超市和藥店,即便貨架上貼著每位顧客限購2至4罐嬰兒奶粉的標籤,一些熱門品牌的嬰兒奶粉也已基本脫銷。
本地人加入奶粉代購大軍
澳大利亞乳製品以其高質量聞名於世。近幾年,來自東亞地區的嬰兒奶粉需求激增,澳廠商為此興奮不已,但現階段的產能難以滿足這種爆發式的海外需求。A乳製品公司執行長巴比奇今年9月曾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消費者擁有強大購買力,其產品在網絡和澳各地實體店面的銷售極為火爆,尤其是很多中國遊客大量購買奶粉並運回中國。
海伊抱怨的問題不是個案。記者調查發現,澳大利亞出現「奶粉荒」不能僅歸因於產能有限,大量代購掃貨運往海外同樣是重要原因。
此外,不要以為代購都是外國人在做,面對暴利誘惑,澳大利亞本地人也加入了代購大軍。記者今年2月回國休假時曾試圖為父親購買兩袋一公斤裝「德運」牌成人奶粉,連續跑了三家超市均無貨,只好在澳大利亞ebay上聯繫到一位當地代購者,其聲稱想買多少有多少,但售價是超市定價9 .5澳元的兩倍。這名代購者聲稱自己就是伍爾沃斯超市員工,因為知道這種奶粉在中國非常緊俏而大量囤積。
當地人反感代購者牟取暴利
在墨爾本港灣區伍爾沃斯超市,一位名叫謝麗的年輕媽媽說,她完全理解母親們想給自己寶寶購買安全健康食品的舉動,只要這不會影響本國的市場供應。
記者調查發現,就像海伊和謝麗所說的,如果是為滿足自己小孩所需購買奶粉,基本都能獲得當地媽媽們的理解。但當地人反感的是,部分人通過代購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的行為。目前澳大利亞「一罐難求」的「愛他美金裝3段」嬰兒奶粉,在當地超市或藥店售價約30澳元(約合134元人民幣),加上國際郵費成本也就180元人民幣。但這款奶粉在淘寶網上的售價達到220-490元人民幣,其利潤令人咋舌。
一名主要從事保健品代購的墨爾本華人稱,澳大利亞主流輿論近年來一直對海外代購影響本地人生活的行為多有抨擊。雖然商業社會自由交易並不違法,但當地人都遵守一種「相互幫助、不給他人添麻煩」的道德觀念和默契。
澳大利亞乳業局一位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籤署並在澳國會通過,其最終實施指日可待,兩國貿易往來勢必更加通暢,代購的利潤空間將被有力壓縮,囤積居奇以牟取暴利的行為終將趨於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