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這麼多年高鐵動車,我們終於迎來了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鐵。
6月25日上午,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亮相,並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復興號」。
▲視頻來源:央視財經
25日上午,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表示,將中國標準動車組命名為「復興號」,展示了中國鐵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人民生活新時空的美好願景。
中國鐵路具有光榮歷史傳統,其型號命名也頗具時代特色。在求解放、搞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徵程中,火車機車的型號命名的演變經歷了從「解放」型到「建設」型蒸汽機車;
▲「解放」型蒸汽機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建設」型蒸汽機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從「東風」型內燃機車到「韶山」型電力機車;
▲「東風」型內燃機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韶山」型電力機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再到「和諧號」動車組。
▲「和諧號」動車組(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目前,「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有「CR400AF」和「CR400BF」兩種型號。按照中國鐵路總公司新的動車組編制規則,新型自主化動車組均採用「CR」開頭的型號。
「CR」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英文縮寫,也是指覆蓋不同速度等級的中國標準動車組系列化產品平臺。
型號中的「400」為速度等級代碼,代表該型動車組試驗速度可達400km/h及以上,持續運行速度為350km/h。
「A」和「B」為企業標識代碼,代表生產廠家;
「F」為技術類型代碼,代表動力分散電動車組。紅色的是中車四方的AF,黃色車頭是中車長客的BF。
今後,中國鐵路總公司將根據運輸市場需求,逐步研發CR300和CR200系列中國標準動車組。
據悉,6月26日,「復興號」將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在12306訂票App上發現,北京到上海的G123次列車還有很多餘票,但上海到北京的G124次列車餘票已經不多了。想體驗「復興號」首發的小夥伴趕快搶票吧!
從「洋基因」到「純中國」,中國標準佔84%
很多圍觀群眾關心:有了「和諧號」,為啥還要有個「復興號」?作為中國最新一代的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眾所周知,中國高鐵是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道路上誕生的,當初從歐洲、日本引進了1型車、2型車、3型車和5型車四種不同的技術平臺,這些車型技術路徑不同,使中國用最短的時間「兼收並蓄」,集各家之長。
▲2016年7月,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以420公裡時速進行交會試驗
後來,中國基於這些技術平臺造出了自己的高鐵,但還是有問題沒解決——這些車不能「互聯互通」。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王悅明介紹,這些技術平臺的標準系統不統一,沒有做到標準化統型,不僅司機的操作臺不一樣,連車廂裡的定員座位都不一樣,無法相互替代。一旦某節車出現故障,需要組織乘客換乘,臨時調來的車很可能出現要麼「掛不上」,要麼「缺座位」。
還記得今年5月,「圍棋國手連笑坐高鐵被強制降座」的新聞嗎?當時,連笑搭乘高鐵從北京趕往杭州,由於列車設備故障調用備用列車,備用列車與原列車型號不一致、座位不對應,結果他由一等座被換到了二等座。唉,每次遇到這種事兒,列車長內心也是一千匹羊駝奔跑的,「寶寶心裡苦啊,不是我不安排大家按原位就坐,而是這個備用列車型號不一樣,就沒裝這麼多座位啊!」
中國標準動車組的成型,就意味著高鐵從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為主」,現在由內而外都是「純中國」了,特別是軟體全部是自主開發。在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復興號」動車組(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中國標準動車組的「標準」,意味著今後所有高鐵列車都能連掛運營,互聯互通。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級的車,不管哪個工廠出品,不管是哪個平臺出品,都能連掛運營,不同速度等級的車也能相互救援。
「身材」更好,全WiFi覆蓋
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呢?
「壽命」更長!
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進一步提高安全冗餘等方面加大了創新力度。為適應中國地域廣闊、溫度橫跨正負40℃、長距離、高強度等運行需求,「復興號」進行了60萬公裡運用考核,比歐洲標準還多了20萬公裡。最終,整車性能指標實現較大提升,「復興號」的設計壽命達到了30年,而「和諧號」是20年。
「身材」更好!
採用全新低阻力流線型頭型和車體平順化設計,車型看起來線條更優雅,跑起來也更節能。坐過「和諧號」的朋友都會發現,動車組車頂有個「鼓包」,那其實是受電弓和空調系統。咱們「復興號」把這個「鼓包」下沉到了車頂下的風道系統中,使列車不僅看起來更美,列車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車在350公裡時速下運行,人均百公裡能耗下降17%左右。
▲「復興號」車廂內(視頻來源:央視財經)
「容量」更大!
從外面看「復興號」身材更好了,登車後,旅客還會驚異於空間更大,因為列車高度從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雖然斷面增加、空間增大的情況下,按時速350公裡試驗運行,列車運行阻力、人均百公裡能耗和車內噪聲明顯下降,而且有心的乘客還會發現,座位間距更寬敞。
舒適度更高!
「復興號」空調系統充分考慮減小車外壓力波的影響,通過隧道或交會時減小耳部不適感;列車設有多種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據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線環境。當然更值得喜大普奔的是,車廂內實現了WiFi網絡全覆蓋。當然,這個連接效果如何,還有待乘客們上車檢驗。
「警惕性」更高!
「復興號」設置智能化感知系統,建立強大的安全監測系統,全車部署了2500餘項監測點,比以往監測點最多的車型還多出約500個,能夠對走行部狀態、軸承溫度、冷卻系統溫度、制動系統狀態、客室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它可以採集各種車輛狀態信息1500餘項,為全方位、多維度故障診斷、維修提供支持。
此外,列車出現異常時,可自動報警或預警,並能根據安全策略自動採取限速或停車措施。在車頭部和車廂連接處,還增設碰撞吸能裝置,在低速運行中出現意外碰撞使,可通過裝置變形,提高動車組被動防護能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等、網絡,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廣告合作:186-2205-1861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微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