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參加「起跑2021」定向賽的青年代表在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參觀。(受訪機構供圖)
新華社上海1月2日電(記者陳愛平 許曉青)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共從上海石庫門出發,上海也被譽為中共的「初心之地」。
1日清晨,位於上海市中心的南昌路100弄內熱鬧起來,100弄2號的外牆上掛有「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的銘牌,這裡迎來了2021年的首批參觀者。
1日最先抵達這裡的是一支參與定向徒步活動的團體。一名女隊員說:「從1921年到2021年,今天從這裡出發,意義非凡。」
據了解,位於上海市興業路的中共一大會址,目前正在進行整體修繕和展陳提升,旨在進一步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建設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以良好面貌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與此同時,在中共一大會址旁,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正在加緊建設。這些區域雖未開放,但新年裡依然有眾多遊客在館外流連,合影留念。
當天,共青團上海市委發起「起跑2021」城市定向賽,各界青年數百人踴躍參與。他們還計劃探訪上海全城多個著名紅色地標。
上午11時許,69歲的潘海星老人在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的國歌展示館和同伴一起唱響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前進!前進!」她一邊唱,一邊甚至有些熱淚盈眶。
「100年,回顧我們黨艱苦卓絕的歷程,再看到我們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潘海星為自己有50年黨齡感到驕傲。
紅色旅遊成為許多中國人在新年第一天參加的活動。潘海星參加的這次「微旅行」,一行共有30餘人。他們中最年長的已年逾古稀,最年幼的不足7周歲。
除了參觀國歌展示館,他們還沿著兩岸基本貫通的蘇州河沿線漫步,移步換景,處處是吸引人們「打卡」的經典水岸景觀。而100年前,乃至150年前,這條河流沿岸曾經見證的是中國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苦難生活。
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開放。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自2021年元旦起,滬上大型民營企業春秋旅遊推出100多款「紅色足跡」主題旅遊線路和產品。1日當天,有3300多名遊客分別在上海、鹽城、井岡山、西柏坡、延安等地,參加企業推出的紅色旅遊活動。
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說,紅色旅遊的意義在於,讓遊客在旅途中感受、學習、了解、體驗中國共產黨用大約100年時間,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
「我小時候,蘇州河『又黑又臭』。短短20年間,河水清了,兩岸綠樹成蔭,現代建築林立。2020年年底,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已基本實現貫通開放,沿線漫步體驗很好,推薦給大家。」從小在蘇州河邊長大的「80後」導遊周俊感慨。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旅遊行業遭受重創。最初的兩個月,從業人員很彷徨。」周俊向遊客們分享自己的心路。他說,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各行各業加速復工復產,省內團隊遊、跨省團隊遊逐步有序恢復,如今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中,人們享受著旅遊休閒的歡樂,導遊們也開始忙碌起來。
上海跨年夜消費熱。2020年最後一天,上海迪士尼舉辦跨年活動。(上海迪士尼供圖)
儘管上海在這個元旦假期遇上極寒天氣,人們的新年祝福在線上線下升溫。
初步統計顯示,僅在上海跨年消費最集中的商場之一——上海浦東第一八佰伴,跨年購物嘉年華累計銷售額接近8億元人民幣。最新統計還顯示,上海經濟指標積極向好,2020年吸收外資預計首次突破200億美元。
上海人不僅熱衷享受從「雙十一」到「跨年夜」的便捷網購和行動支付,也通過網際網路與世界各地保持信息互通,中國與義大利的兒童合唱團連續多年在上海合作演出,而今則通過網絡視頻技術,舉辦「跨時空」音樂會。屏幕裡、舞臺上,中意兩國小歌手一同唱響《治癒世界》,並向兩國依然「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發出慰問。
上海市徐匯區的千年古剎龍華古寺也首次以網絡視頻直播形式在跨年夜呈現「迎新春撞龍華晚鐘」傳統習俗,讓更多上海市民和海內外友人在「雲端」感受辭舊迎新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