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密織的疫情防控網上,疾控系統是捍衛來之不易抗疫成果的關鍵環節之一,扮演著拒病毒於防線之外的重要角色。特別是疫情防控中,流行病學調查至關重要,承擔著調查弄清感染源,追蹤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重任。為此,12月17日,記者走進赤峰市疾控中心,記錄下了流調人一天的工作。
各組負責人商討疫情防控工作。
17日一大早,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長、流調組組長王新利來到單位後,抄起電話再次向相關人員詳細了解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情況和核酸檢測結果。「昨天接到自治區疾控中心協查函,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必須馬上找到。」王新利介紹。儘管疫情防控體系嚴謹周密,可王新利頭腦中始終緊繃著一根弦。
9時許,王新利接到通知,市疾控中心馬上要召開疫情防控調度會。他匆匆上樓,與疫情防控各小組負責人一起商討防疫相關工作。疾控中心應急領導組織下設消毒組、檢驗組、流調組、後勤保障組、技術指導組等工作組,大家職責明確、各負其責,容不得絲毫閃失。
開完會已是10點多,王新利回到辦公室一直臨近中午下班,各種釋疑解惑和指導落實防疫措施的電話不斷。利用掛掉電話的一點空閒時間,他向記者簡單介紹了流調組的相關工作,他們組除了協查追蹤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外,還要監測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所,例如外賣人員、冷鏈運輸人員、養老機構、農貿市場、大型超市、進口冷鏈生產經營企業等,對這些人員和場所定期進行核酸採樣檢測,每天將全市收集的相關數據通過網絡系統上報至國家。
前往人員密集場所開展防疫檢查。
每個細節都要檢查到位。
「請佩戴口罩」
逐頁查看消毒記錄。
檢查防疫措施落實情況。
指導賓館工作人員消毒。
17日下午,按照工作安排,王新利帶領兩名同事來到城區一家賓館檢查疫情防控工作。一進賓館大廳,他仔細檢查了牆壁上張貼的提醒客人佩戴口罩的提示卡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二維碼是否完整、醒目,同時叮囑賓館負責人,客人辦理入住,一定要先掃碼,並提醒其佩戴好口罩。「電梯轎廂、走廊等公共空間,每天都要進行嚴格消毒,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王新利逐頁查看了賓館的消毒記錄,同時給出了建議: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每次消毒時要按照規定的比例兌水稀釋,像賓館房間的門把手等客人經常觸摸的部位,消完毒後用乾淨的專用毛巾再擦拭一遍……
仔細核實防疫情況。
及時上報本地信息。
返回到辦公室,如果不發生特別狀況,王新利當天的最後一項工作是上報本地協查的密切接觸者狀況、核酸檢測結果等信息。在這之前,他還需要對相關問題進行再次核實,確保上報的信息準確無誤。
記者跟隨流調人員的工作發現,他們繁忙而有序的一天都在做著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工作。而他們所做的事情只是全市疫情防控中的一環。窺一斑而知全豹。出門旅行、企業開工、親朋歡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人們的生產生活重回正軌的背後,依然有著無數人在「疫」路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