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樸樹悄無聲息的刷了一次屏。
在騰訊的《大事發聲》錄音棚現場,樸樹唱起《送別》,數句之後聲音戛然而止,雖然伴奏在繼續,但是樸樹緊閉雙眼、面部抽動,陷入悲哀之中。
透過屏幕,可以感到一陣酸楚,同時還有憐惜。最有可能的是,樸樹想起了三個月之前的愛犬之死。
而樸樹的故事,讓我們伴著他的歌兒,從那個時間點說起吧。
音樂人樸樹的妻子吳曉敏三個月前在微博發布了一張照片,是夫妻二人和「小象」的同框照片,「小象」是樸樹養的兩隻狗狗中的其中一隻,是一隻金毛犬,另一隻叫「大海」,是一隻阿拉斯加犬。
傷感的是,小象安靜的躺在一塊毯上,雙眼緊閉,永訣塵世,樸樹夫妻二人用默默的陪伴來紀念這位陪伴他們十餘年的家人。
照片中的樸樹早已蓄起了須,剪去長發,與我們所有人一樣,歲月同樣賜予了他一些時光的印記,雖然已經44歲,但沒變的依舊是那副精瘦且略顯單薄的身板。
與如今好多小鮮肉一樣,九十年代的樸樹也是一枚地道的小鮮肉,那時的他憑藉細膩低沉的嗓音和那張溢滿青春的面龐,首張專輯《我去2000年》於1999年發行,一經面世便在當時的樂壇創造了諸多的「神話」,囊括了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流行歌曲榜最佳新人獎和東方風雲榜最佳新人獎在內的多個獎項,專輯中不乏《白樺林》、《那些花兒》、《旅途》等廣為傳唱的歌曲。
1999年,就是在那個網際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份,樸樹紅了。
與樸樹同年代的歌手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葉蓓、老狼、沈慶、許巍、鄭鈞、高曉松等等。
時光一晃,往事如煙。
到今年樸樹的新專輯《獵戶星座》發行時,我們才發現這個靦腆的大男孩兒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二十年的歲月,這二十年中,那些與他同年代的歌手要麼不辭而別、要麼退居幕後、要麼名利雙收歸隱山林,早已不再遵循初心——而樸樹則一路陪伴我們走到今天。
許巍後來評價樸樹:他是名副其實的青春榜樣!
二十年的堅持和努力,樸樹用他的音樂在向歌迷娓娓道來:二十年,我依舊是當初那個我。
也許這才是樸樹能夠長紅二十年的原因。
「你還在,不是因為你愛這個圈子,是因為這個圈子愛你。」高曉松這樣評價樸樹道。
也許你覺得他神秘,也許你不會在意,但是你卻從未忘記。其實也不是他神秘,而是他必須要保持一份簡單和專註:只有用心體會生活,才會有打動人心的好音樂。
但是,他依舊孤獨,因為很少有人能真正讀懂他。
- 1 -
樸樹的年少成名,跟早期宋柯、高曉松和張亞東的助推分不開。
後來宋柯叫樸樹上綜藝節目,樸樹便去了。
他在那檔綜藝節目中提到原因:「我最近真的需要錢。」
站在他身邊的合作搭檔笑著捂住了嘴,面露尷尬。
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的媒體報導樸樹還是那個直率的小夥兒。
有的媒體報導樸樹住著別墅還哭窮簡直沒天理。
也有的媒體報導自命不凡的樸樹也要妥協於金錢了。
以至於連樸樹的父母都給樸樹打電話:「我們這還存了點錢。」
直到後來,人們才知道樸樹夫妻居住的別墅,是租的。
也是後來,人們才知道樸樹當時是為了製作三支MV,而要去賺一些錢回來完成拍攝製作的費用,用他的話說,那是一大筆錢。
為了完成MV,也為了報答宋柯的知遇之恩,他上了綜藝。
有一次,他的新鄰居跟他張口借款三十萬,他想也不想直接借給了鄰居三十萬,然後鄰居沒影了,直到一段時間後樸樹再次找到這位鄰居時,錢早已經在當初半年之內花光,於是樸樹來了句:「你要是還不了錢,以後別來見我!」
還有一次,樸樹從停車場出來要交8元停車費,可是翻遍周身一毛錢也沒有,於是最後將車上的兩瓶礦泉水好說歹說塞給收費員頂替了停車費。
樸樹坦言自己對錢沒有概念。
但樸樹的腦子裡全是音樂,他上綜藝,是為了音樂,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沒有豪車,沒有別墅,也沒有幾件名牌衣裝——錢只是輔助他音樂事業的「工具」。
樸樹很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態,他覺得已經極為舒適愜意了,並沒有過多的遐想和欲望。
他知道感恩,知道知足;
也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做人要學會敬畏,有所未必有所不為。
做事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2 -
樸樹曾經一度感覺要失去音樂,失去他所有的關於未來的方向。
那時的他被公司牽著走,一邊賺錢,一邊沮喪,因為這不是他想做的,他覺得他在消耗上天賦予的才華,整個人的狀態也正在走一條下坡路,對於音樂也沒有感覺,不知何去何從,每天活在丟失信仰的恐怖之中,一度想要放棄。
終於人們開始覺得他抑鬱起來。
他在那個時候甚至想過自殺。
但是他還是堅持過來了,合同終於在2009年到期。
之後樸樹用了各種方法想讓自己回歸自我重拾信心,最後開始研習中醫。
他開始讓自己回歸到平凡的生活之中,活得真實一點,把日子過成自己想像的那樣。
樸樹的生活變得有規律起來,他堅持每天晚上十點多鐘休息,早晨起個大早。
他會在上午打開窗,讓陽光灑進屋中,看書、彈琴、聽音樂。
接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狀態。
過了好長一段無欲無求的平凡生活之後,他開始覺得人生應該符合「天道」。
不能往死裡作,不能透支自己,不能自己給自己找事兒,凡事要順其自然,符合天然的規律,這大概便是樸樹認為的「天道」。
就連生育後代,樸樹也僅僅是以「看天意吧」來表達。
就像冰雪總是出現在冬天,繁花總是盛開在夏季一樣。
真實而自然,簡簡單單的道理,簡簡單單的人生。
可是樸樹的簡單不是閱盡人間重歸平淡的簡單,而是忠於自我、甘於平凡的簡單,任風曳枝椏,我自不動,是一種保持童真的簡單,乾淨又純粹。
這種簡單,這種平凡,來自於樸樹做音樂的初心,他也享受著這份高度自律的孤獨。
韓寒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如果沒有大量的積累和大量的思考,是不會把事情做好的。這個世界上總有太多的能人,你以為的極限,弄不好就只是別人的起點,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做一個平凡人,不停的進取,才能不丟人。
往往越是貼近平凡,越是容易讓人們引發共鳴。
《平凡之路》就此誕生,那是他對於所有過往的總結。
這首歌也成為了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主題曲。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高曉松曾在一檔節目中評價樸樹的歌:「我從來沒見過宋柯哭過,直到有一天樸樹抱著一把吉他來找我們說,我又寫了首新歌,我說你唱吧,樸樹一張口,《白樺林》,宋柯哭的跟鬼似的、、、」
而樸樹此時在臺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眼中發出了光芒,比了個V字手勢,儼然平凡的像鄰家男孩。
回歸平凡是一種決心,堅持平凡是一種能力。
有些事情並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