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說明年是「滑年」,兩頭無春,諸事不宜,為啥?看完有數了

2020-12-26 小馬話三農

今天是冬至後的第四天,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距離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今年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難忘的一年,所以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也充滿了期待,不過農村老人卻說明年是滑年,是沒有立春的一年,在農村有「兩頭無春,諸事不宜」的說法,那麼這是為啥呢?事實真的像農村俗語所說的一樣嗎?

滑年其實就是無春年,指的是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節氣出現的年份,在一些地區,人們還將無春年稱為「寡婦年」。立春是二十四級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二十四節氣出現的時間,在公曆上很固定,比如立春節氣通常在每年公曆的2月3日到2月5日交節,這是因為公曆的計算方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是一致的原因。我們現在所說的農曆則是由陰曆和陽曆結合而成,和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不一樣,所以才會出現在有的農曆年份沒有立春節氣,而有的農曆年則有兩個立春節氣,比如今年有兩個立春節氣,被稱為雙春年,而明年沒有立春節氣,被稱為無春年。

那麼農村老人所說的「兩頭無春,諸事不宜」的說法有道理嗎?現在我們常把春節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但是在古代,立春節氣才是新一年開始的象徵,立春節氣又被稱為「立春節」、「歲節」、「正月節」等,老人們認為,如果當年沒有出現立春節氣,那麼就好比這一年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一樣,便認為在沒有立春的農曆年中,做所有的事情都會不盡人意,所以便有了「兩頭無春,諸事不宜」的說法。

其實說「兩頭無春,諸事不宜」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因為無春年的出現,就是因為農曆和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不一致導致,根據規律,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年,所以像明年一樣的無春年實在是太常見,比如在過去的2019年便是無春年,而即將到來的2021年也是無春年,所以將沒有立春的年份都稱為「諸事不宜」的年份,就有些偏激。

還有一些地區將沒有立春的年份稱為「寡婦年」,還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同樣沒有科學依據。大家對無春年是如何理解的呢?你們那裡關於無春年又有哪些說法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2021年是個「寡婦年」,老農說無春年這幾件事不宜做,為啥?
    導讀:2021年是個「寡婦年」,老農說無春年這幾件事不宜做,為啥?庚子鼠年馬上即將過去,在不遠處牛年正在踏蹄趕來,明年是辛丑年,辛在民間被認為是金,所以明年也將會是一個金牛年。在民間對於牛馬年份,是格外喜歡的。也被叫做牛馬年廣種田,就怕雞猴這兩年。
  • 19年為「滑年」,真的不宜婚嫁?
    19年為「滑年」,真的不宜婚嫁?(文/更三農)大家好,這裡是「更三農」,每日點評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生活在農村,隨著新年的日益臨近,農村的大集上也更加的熱鬧了,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帶上了賺的錢,在集市上挑選著「年貨」,大家臉上也寫滿了幸福!可是,在集市中遇見村裡的王大爺,他卻愁眉苦臉的!
  • 農曆2019年兩頭無春,民間俗稱「寡婦年」,不宜嫁娶?
    農曆2019年兩頭無春 ,民間俗稱「寡婦年」,不宜嫁娶?現在是2018年的11月份,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是2019年。在新年的到來之際,人們通常都是滿懷欣喜,無論今年遭遇了什麼,都希望來年會更好。據說,在2019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也就是兩頭無春,民間也俗稱寡婦年。今年的春節是在公曆2019年2月4日;轉換農曆就是2018年12月30日,是傳統的新年前夜。由此,兩頭無春的說法也由此得來。還有一種說法叫,不易嫁娶?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24節氣中,立春是一年的開始,萬物復甦的象徵。也預示著冬天已經走了,春天已經正是開始。
  • 農曆雞年「一年兩頭春」「不宜嫁娶」說法荒唐
    農曆雞年「一年兩頭春」「不宜嫁娶」說法荒唐     據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 周潤健)「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2月3日將迎來立春。天文專家介紹,農曆雞年裡包含有兩個「立春日」。
  • 2019的農曆「無春」 天文專家:不宜嫁娶說法無根據
    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無春不起房,寡年不婚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無春不起房,寡年不婚嫁」,啥意思? 人生中有兩件比較大的事情要做,一件是男女終生大事,也就是婚嫁的事;還有一件就是動土起房子,這兩件事每個人基本上都會完成,而當婚嫁遇到我們民間所說的無春寡婦年的時候,這兩件事在這一年都會認為是不宜的
  • 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無春」,天文專家:不宜嫁娶說法無根據
    新華社天津1月8日消息,進入臘月後,農曆己亥豬年漸行漸近,年味愈來愈濃。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看看老農怎麼說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看完你就明白了!時間過得很快,後天就是冬至了,俗話說得好「過了冬至就是年」,冬至到了年也就不遠了。眼看著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村裡人討論明年的話題也就多了起來。聽村子裡的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年,那麼「」雙春年「」是什麼意思?有啥講究呢?
  • 2021年是寡婦年?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
    導讀:2021年是寡婦年?農村有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為啥呢?時間過得飛快後天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的到來也就預示著立春也就不遠。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冬至逢壬數九。所以也有人把冬至稱之為「春之母」。民間素來對於年份有不同的稱呼,其中就把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做了:寡婦年。
  • 中國年輕人對「無春年不宜嫁娶」說「NO」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因為2013年立春在2月4日屬龍年,2014年立春屬馬年,因此即將到來的蛇年全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而被民間視為「無春年」,在部分地區又被引申為「寡婦年」,不宜婚嫁、生育。今年25歲的陳晨在太原市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她告訴記者,她和男友家各有破除「無春年不宜結婚」的講究。
  • 2019年立春除夕同一天,這樣好嗎?會是兩頭春嗎?
    而很湊巧的是在2019年中立春和除夕是在同一天的,那麼立春和除夕同一天好嗎?2019年立春除夕同一天,是兩頭春嗎?立春和除夕同一天好嗎?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我們認為這是非常吉利的日子。立春時,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
  • 2021年是個「寡婦年」,老農說又叫無春年,還說這幾件事不宜做
    根據資料顯示,在雞猴這兩年裡,不僅糧食沒有出現減產,相反,許多都是豐收年,所以說這種說法其實不過是出自對牛馬的內心喜愛罷了。下一年不僅是金牛年,而且是立春節氣不在的無春之年。事實上,無春年是比較常見的一年,上一年中只要有閏月,那麼下一年就會有一年沒有立春的年頭,按照農曆的變化,十九個年頭裡就有七個沒有立春的年頭,而在這一年的農曆中,第一個年頭,立春是沒有的年頭,所以也就是無春年,鄉下稱這種年頭為「寡婦年」,「滑年」或「黑年」。鄉下人說在沒有立春的日子裡,有幾件事是不能做的,其中之一就是不能結婚,按照民間的說法。
  • 即將到來的農曆雞年將現「一年兩頭春」曆法現象
    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天文專家表示,雞年將會出現我國傳統曆法中的「一年兩頭春」現象。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到2018年2月15日,為農曆的丁酉年,俗稱「雞年」,長達384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所謂「一年兩頭春」是指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日的現象。
  • 19年春節在「幾九」,春節前立春有何講究,「滑年」對收成不好?
    19年春節在「幾九」,春節前立春有何講究,「滑年」對收成不好?昨日寒風刺骨,今日豔陽高照,都說「二八月亂穿衣」,這即將進入冬至節氣,卻也顯得有些溫暖!在農村久違的晴空萬裡,村民臉上笑開了花,俗話說「冬至離春四十五天」,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返回了家裡,準備為年做準備了!但是,很多村民在問,今年春節是在「幾九」呢,都說明年是「滑年」,立春在年頭這有何講究嗎?明年「無春年」會對收成有影響嗎?對於這些問題,小編簡單的說明一下!一、19年春節在「幾九」?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明年是什麼年?
    導讀: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明年是什麼年?年份的不同,加上農曆的更迭就會出現有的年份有立春節氣,而有的年份則沒有立春節氣,有的年份還會出現兩次立春,所以也就有了單春年、無春年和雙春年。
  • 同樣是臘月29,為啥2019年不宜貼春聯,2020年卻可以?
    2019年小王是臘月二十九去的,媽媽卻不讓他掛春聯,說那天是絕日子,給過改在了三十那天才掛上。今年,小王提前了一天,臘月二十八區的,媽媽說,你明天來也行,今年臘月29也可以掛春聯。小王就問媽媽,同樣是臘月二十九,為啥去年不讓掛,今年卻可以?
  • 豬年沒有「立春」 不宜嫁娶?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進入臘月後,年節腳步越來越近了。在即將到來的豬年中,將出現中國傳統曆法中的「無春」現象,即農曆的一年中沒有「立春日」。民間相信這樣的年份不適合嫁娶,但天文專家表示,此說法毫無根據,千萬不要被誤導。
  • 2021無春「寡婦年」,不宜婚嫁?「寡年」對結婚有何影響?
    都是經過千百年的驗證才總結出來的。「實驗出真知」,這是至理名言。在民間「農俗諺語」就是這些經驗的總結出來的精華,雖然不一定科學,但也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二十四節氣」,我們的祖先在長遠的生活生產之中發現了天體運行的規律,根據氣候、時間與物候的變化把一年分為24個節氣,為農耕文明帶來了大發展,而後隨著深入歸納,人們的衣食住行,文化信仰也都被影響。
  • 農村庭院愛種植桂花樹,老農:有的地方不能種,為啥呢
    導讀:農村庭院愛種植桂花樹,老農:有的地方不能種,為啥呢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作為傳統十大名花,也是著名的香花代表,俗話說香花不美,美花不香,事實確實如此,有很多香味濃鬱的花,看上去卻並不好看,像我們熟悉的香花有:茉莉、桂花、梔子、瑞香、米蘭、桂花等香花,雖然都具有馥鬱的香味,但花朵都是無一例外的不咋地好看。
  • 明明能郵寄,為啥農民工回家的時候還是大包小包?老農說出答案!
    現在已經是臘月中下旬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的年味是越來越濃了,一年一度的春運也開始了,各大車站、火車站也是越發的熱鬧起來了,在外讀書和外出打工的人,也陸陸續續的回家了。我們不妨聽聽村裡的老農是怎麼說的,明明能郵寄,為啥農民工回家的時候還是大包小包?老農說出答案!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現在的物流業這麼方便,即使是在交通沒有那麼方便的農村,快遞也是比較方的,那麼為什麼不把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給寄回家呢?這樣在路上也省去了不少麻煩,但老農伯伯告訴我,其實農民工們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看完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