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病毒檢測技術的兩項突破

2020-12-10 騰訊網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所TNO應荷蘭衛生部的要求開發的快速檢測,與使用的標準PCR檢測一樣可靠。該研究機構報告說,在過去的兩周裡,在阿姆斯特丹進行了這項快速檢測的實踐試驗,結果表明該檢測結果相當於PCR檢測的99%。

TNO和阿姆斯特丹的GGDAmsterdam在會展中心RAI的測試一條街上設立的臨時實驗室中共同進行了試驗。詢問曾在此進行過檢測的人士是否還能提供樣本,以便可以比較結果,因此獲得了近900個樣本。

比較顯示,真實的陽性和陰性結果的百分比,與PCR檢測的結果相同。 GGD Amsterdam總結說:「因此可以認為,這種檢測符合可靠性標準。」

TNO補充說,現在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礙進一步的實施。

更快更便宜

應用科學研究所的檢測,也稱為LAMP檢測(Loop 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循環等溫擴增),可在45分鐘到一個小時內得出結果。在PCR測試中,是24到48小時。

根據TNO微生物學家、發明人凱瑟(Bart Keijser)的說法,他的方法不僅比PCR測試更快,而且更簡單、更便宜,必要的原材料也很容易獲得。凱瑟將於本周四與TNO執行長德克羅姆(Paul de Krom)一起向荷蘭衛生部長德容格介紹實際試驗的結果。

根據該研究機構的說法,像這樣的可靠而又能馬上知道結果的檢測,意味著受檢者可以立即恢復工作,而不必等待。據TNO的說法,如果該檢測作為總檢測能力的擴展而變得廣泛可用,那麼每個人的等待時間將減少。

萊頓的呼吸分析儀一分鐘有結果

萊頓公司Breathomix的呼吸檢測,可以在一分鐘內大致確定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荷蘭人民報(De Volkskrant)報導,在荷蘭開發的「電子鼻」(SpiroNose)可以每天節省「數以萬計的棉籤測試」,可作為對進入檢測通道的粗略預選,從而減輕檢測通道的壓力。

沒有病毒感染的任何人都將立即知道結果,並且可以恢復工作,其餘的,則進行後續檢測。據稱,這種設備在有或沒有病毒感染的數百人的呼吸中進行了訓練,檢測出一人呼出的「有機分子的複雜混合物」數量,因此,可以立即對四分之三的受檢者作出答覆,從而粗略地判斷某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荷蘭衛生部已經訂購了數百臺這種設備。

最近數幾周,在阿姆斯特丹的檢測一條街上進行了一次試運行,並獲得了成功。 Breathomix說:「結果是超級的好,該設備完全能夠符合我們的願望。」

據稱可以在兩個月內投入使用。(資料來源:AD)

推 廣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分享、在看與點讚,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

相關焦點

  • 荷蘭擴大病毒檢測範圍 比利時進入「解封」第二階段
    新華社布魯塞爾5月18日電(記者潘革平)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18日分別報告新冠累計確診病例44141例、55559例和3947例。三國疫情均逐步趨緩,荷蘭18日進一步擴大新冠病毒檢測範圍,比利時正式進入「解封」第二階段,中小學逐步複課。
  • 荷蘭「才」99名老師確診!專家:全民檢測反而會加劇病毒傳播?
    根據荷蘭RIVM的數據,自從5月6日,荷蘭開始「擴大篩檢」,也給小學校和日託幼兒園的工作人員也優先做新冠病毒檢測後,總共檢測了2100名有疑似症狀者,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為99例。其中,59例是通過當地GGD檢測,另外40例是通過家庭醫生或者醫院獲得檢測。
  • Science子刊:新病毒檢測技術利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檢測多種病毒感染
    2020年12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新型病毒感染診斷技術,該技術使用深度學習算法來鑑定金屬納米顆粒標記的樣本中的病毒,無需熟練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和昂貴的設備,就能快速檢測病毒。
  • 河南在病毒檢測領域有新突破 病毒檢測可遠程控制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趙振傑 通訊員 姜鯤)「使用這種新儀器,對病毒的檢測可以實現遠程控制,極大降低了檢驗人員的感染概率。同時操作也更加簡單,適用範圍更加廣泛。」PCR分析儀是一種對人體和動物身上的病毒進行檢測的儀器,廣泛應用於司法刑偵、醫學臨床診斷、疾病預防、畜牧疫病預防、生物醫藥研發、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領域。目前國內市面上的此類檢測儀無法實現遠程控制,需要技術人員近距離操控設備,有導致感染的風險。同時在操作上也相當繁瑣,存在技術瓶頸和應用難點。
  • 莊志華:研發檢測病毒的「彈藥」,我責無旁貸
    疫情爆發後,莊志華針對新冠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進行專項研發,迅速確定了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病毒保存管、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等產品。她還參與了高新區及泰州市復工企業員工的檢測重任,為企業復工復產構築安全防線。【記者解碼】「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 北京科創與清華大學正式籤約 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
    8月21日,北京袺金科創基因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創」)和清華大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技術許可合同籤約儀式暨項目說明會在北京舉行。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能夠得到方便、快捷、靈敏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對當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一次檢測6種病毒 博奧集團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
    2月22日,由博奧集團聯合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設計開發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晶片法)」獲國家藥監局第2批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註冊證證書號:國械注準20203400178),將迅速應用到疫情防控前線。
  • 瓷磚可防新冠病毒?國外推出2項新技術
    而最近,馬來西亞一瓷磚廠宣布推出可防新冠病毒的瓷磚,荷蘭一家瓷磚廠則宣稱採用了能夠讓空氣垂直流動的技術,來實現病毒防控。 馬來西亞推出防毒瓷磚 在廣東檢測 將送德國測試 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12月3日的報導,馬來西亞瓷磚生產商誼來有限公司(Yi-Lai Berhad)宣布推出了可防止新冠病毒的瓷磚產品。
  • 醫藥黑科技 荷蘭大學基因療法有突破
    【環球時報歐洲版駐荷蘭特約記者 張亮】當地時間2017年12月29日,應萊頓大學科技園的邀請,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參觀了位於荷蘭西部的萊頓生命科學園。記者懷著極大的興趣,走訪了由荷蘭與西班牙科研人員組成的歐洲生物技術團隊——荷蘭阿瑪納基因治療公司,公司負責人Ben van Leent先生和皮特·德漢(Peter de Haan)博士接待了我們。據研究機構負責人Ben van Leent介紹:「荷蘭阿瑪納基因治療科研機構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荷蘭萊頓市,在荷蘭和西班牙分別設有研發中心,該研究機構擁有25名研究人員。
  • 荷蘭科研人員正合作研究針對新冠病毒的解決方案
    荷蘭的生命科學與健康部門在壓力下協同合作並團結在一起。 合作深植於荷蘭人的DNA。跨階層合作幫助荷蘭人應對諸多挑戰,今天的情況更是如此。當挑戰威脅到數百萬人健康和安全並擾亂日常生活時,荷蘭的研究機構正在共同努力尋找減少疾病傳播的解決方案。
  • 荷蘭最新實時疫情播報:荷蘭大學稱發現新冠病毒抗體;庫肯霍夫大...
    荷蘭國會認為如有必要,可以終止或延長緊急狀態。但是,呂特指出,當前的法律法規,沒有對內閣採取措施來應對新冠病毒作出任何限制,因此暫時無需宣布緊急狀態。————18時49分荷蘭鹿特丹地區公交公司RET的電車、地鐵和公共汽車,從星期一開始運行的頻率較低。
  • 荷蘭也出現了病毒的南非變體,整個歐洲都呼喚疫苗!
    荷蘭疫情智庫RIVM今天報告了8169例新增感染,比昨天少1549例,但是高於上周的平均水平。 目前,在荷蘭醫院中的新冠病人有2644人,其中708人在重症監護病房,均比昨天略少。 今天,荷蘭證實,已經出現了一例新冠病毒的南非變體。
  • 荷蘭證實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傳播鏈:人類傳給動物後再傳回人類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荷蘭的病毒學家證實,新冠病毒能夠從人類傳播給動物,並再次傳回人類。鹿特丹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證實,今年夏季荷蘭水貂養殖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病毒從人類傳播給水貂後再傳回人類導致的。也就是說,新冠病毒能從人類傳播給動物再傳回人類。
  • 【FDA動態周報-NO.3】多項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FDA批准
    許多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中含有抗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因而這類血漿被認為是潛在的廉價且可廣泛使用的新冠肺炎治療方法。(美通社)2)美聯泰科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FDA緊急使用授權2020年8月21日獲悉,由美聯泰科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獲得美國FDA的緊急使用授權,叩開了通往美國市場的大門,為全球抗疫做出中國貢獻。
  • 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
    關於搭乘航班赴華人員須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測雙陰性證明乘機的通知 2020-10-31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到底檢測了啥?
    事件的後續則是西班牙購買的的這批「問題」快速檢測試劑盒,是通過檢測人體體內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從而確定人是否感染病毒的試劑盒。檢測病毒抗體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在感染病毒之後,需要一定的時間體內才能產生抗體,大致是7-10天左右,不然體內的抗體量太少,試劑盒的靈敏度不夠,就檢測不出來。這種檢測方法在病毒感染早期十分尷尬,所以,目前較為常用的檢測方法是核酸檢測。
  • ...全球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亮相;中國新冠病毒檢測新突破,精準度...
    我國科學家制出可規模化生產的高性能雙極膜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該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我國電暈檢測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由與會專家組成的「產品鑑定委員會」,對產品的設計、性能以及技術參數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日盲型紫外線成像儀是基於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開創並完善了我國全新的紫外線成像技術。產品在日盲紫外成像、紫外成像噪聲處理、圖像融合、紫外光子採集分析、光學和電子學結合的圖像配準技術等領域實現了全面的突破創新,多項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整體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可完全替代進口。
  • 45分鐘出檢測結果!中科院研發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系統
    該技術在樣本檢測時效性、技術平臺可得性、檢驗檢測便捷性、試劑環境適應性等方面均表現良好。延伸閱讀:國家藥監局應急批准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近日,國家藥監局於官網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服務於疫情防控需要,已於日前應急批准1個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產品。
  • 新冠病毒檢測,你了解多少?
    檢測的技術其實是有的,而且也不怎麼複雜。只是試劑盒不夠用。眼下,距疫情爆發已過去了四個月,距美國境內發現首例「社區傳播」病例已過去兩周,醫生和衛生工作人員仍無法對所有人進行新冠病毒檢測。(這樣的局面或許最終會得到改變。3月1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准兩家公司進行商業檢測。兩家公司分別是瑞士的羅氏製藥和醫療器械製造商賽默飛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