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丨吉井忍:書店的未來-東京本屋探訪記

2020-12-17 澎湃新聞

視頻丨吉井忍:書店的未來-東京本屋探訪記

吉井忍:書店的未來-東京本屋探訪記(17:53)

「若有一顆為小事而歡欣的心,幸福便離你更近。」這是摘錄自暢銷料理書《四季便當》中的一句話,也是貫徹全書的人生哲學。書作者、旅居中國的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女士擅長將個人生活感悟融入寫作之中與讀者娓娓道來。作者傳遞出的生活態度,對幸福的小確幸構建出一幅幅元氣滿滿的生活場景,讓閱讀者融入其中。作為用華語寫作的日籍作家,吉井忍一直致力於在美食、書店、生活的領域的寫作。她還有一個更深的願望是,利用華語作家身份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東京本屋》是吉井忍帶來的最新的作品。在日本,閱讀和製作料理一樣,是一件很私人的、充滿幸福感的事情。本期思想湃吉井忍將帶領大家探訪日本各具特色的書店。其中有專門書店、獨立書店,也有著名大型連鎖書店。有的書店一周只賣一本書;有的書店大到一整天也逛不完;而有的書店用主題活動代替經營。這些書店無論大小,是否起眼,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這些書店的存在很大部分和經營書店主人的人生態度相關。為什麼一周只賣一本書?為什麼把書店做得像一個社區活動中心?這些書中提到的書店,到底是在經營書店,還是在經營人生?

8月19日,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來到思想湃,用她多年的考察和經歷,給我們講述了東京實體書店的故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思想

我是旅華日本作家吉井忍,關於東京獨立書店、日本出版業的故事,問我吧!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遍東京獨立書店
    9月12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請來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和主持人閻華一起聊聊她的《東京本屋》。吉井忍《東京本屋》《東京本屋》的寫作源于吉井忍幫《城市畫報》做獨立書店的專訪,在跟進採訪的過程中,她逐漸發現書店中存在很多有趣的話題和變化,因此萌生愛意,將它全部記錄了下來。
  • 「職業選書師越來越多」|職業|選書師|吉井忍_網易新聞
    重慶晚報訊 前晚,曾寫過《四季便當》一書的日籍華語作家吉井忍,攜新書《東京本屋》來到方所書店,分享她走訪東京獨立書店的見聞。談及書中所寫職業選書師,吉井忍表示:「現在做這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東京本屋》記錄了東京10家書店和一個人出版社的故事。
  • 連便利店也開始正經賣書,日本獨立小書店的出路在哪?
    繼《四季便當》後,在新書《東京本屋》中,這位日本媳婦描畫了六年來探訪的十家東京獨立書店,如一周只賣一本書的森岡書店、一手啤酒一手好書的本屋B&B、四處漂泊的移動書屋BOOK TRUCK等。本屋即書店,日本人親切地稱店面小些的書店為本屋,而東京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書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 其實日本也有好多人的夢想是開書店
    10日晚,這位在豆瓣上擁有超高人氣、幾乎成了日式便當代言人的日籍作家作客重慶方所,並帶來了她的新書《東京本屋》。和以往大紅的《四季便當》不同,本次的《東京本屋》吉井忍把目光對準了東京的各式特色書店以及專職幫人選書的選書師等。和重慶讀者正式交流前,她接受記者的專訪。
  • 《東京本屋》前言
    話說回來,東京是世界上實體書店與人口數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書店數量在日本國內也是絕對的第一名。據統計,2014年東京的實體書店數量為1430家,遠超第二位的大阪。與之相對,東京實體書店的消亡速度也是全日本第一:2009年到2014年間減少了179家。其實,這不僅是東京一地的現象,整個日本的實體書店也在這五年中少了一成多。
  • 訪談 書店與旅行寫作之間的神奇紐帶
    >《東京本屋》作者:(日)吉井忍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旅行、敘事、異域、日常……這些概念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展現。前者比較書面,後者則偏口語,帶著一種親切感,他們通常會在「本屋」後面加一個「桑」。對吉井忍來說,舊時家門口、車站前的「本屋桑」是屬於童年的美好回憶。然而現在,這個守望著文學的空間正面臨危機。而當書店的生存狀況艱難的時候,這或許意味著,我們的旅行與閱讀,也出現了相應的危機。書店的出路和未來是什麼?
  • 請收藏 | 東京最值得去的9家書店
    我是個文藝青年(雖然它日漸成為一個貶義詞,但我覺著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當然也就想過開書店,且還差一點真的完成了這個看上去很美的夢想。因為近3年的書店工作經歷,加之對書業的了解越多,明白開一家書店很簡單,可要開一家能賺錢的書店則很難,於是向生活認慫,暫時擱置了開書店的想法,安心做一個讀者。
  • 在人人都網購的今天,實體書店選書師是一份怎樣的工作?
    最近,我在一本名為《東京本屋》的書中看到選書師這個職業。它的「逆潮流」一下子吸引了我。回想一下,我上次專門去書店,應該還是學生時代,那時,電商平臺的圖書種類還沒有現在這麼齊全,為了一本教輔資料,我把學校附近的書店搜羅了一遍。
  • 獨家|五花八門日式書店:老舊、亞文化和什麼都賣
    東京是世界上實體書店與人口數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書店數量在日本國內也是絕對的第一名。據統計,2014年東京的實體書店數量為1430家,遠超第二位的大阪。與之相對,東京實體書店的消亡速度也是全日本第一:2009-2014年間減少了179家。而這其中,消亡的主要是一些由個人經營的小型書店。
  • 日本的這些小書店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細數這些分會場:思南書局、作家書店、鍾書閣、西西弗等都是近年來在上海獲得較高口碑的實體書店。實體書店正在復興,而關於實體書店發展的討論也是當下的熱門話題。  今天下午,在思南文學之家,作家吉井忍和世紀文景資深編輯沈宇進行了一場關於書店、堅守、職人精神的深度對話。「這幾年,中國的書店復甦起來。在中國多起來的都是規模比較大的連鎖型書店。
  • 無書店,不東京│5個好逛的東京獨立書屋
    但實體書店的沒落不止在中國,東京的書店日子也不好過。書店的關張,尤其是獨立小書店的關張速度也超乎想像。但即便如此,東京的獨立書店依然有著完備豐富、值得一探究竟的文藝時尚脈絡。以「Everything for the freedom」為主旨為東京的獨立書店立下Flag,這裡也成了很多人去東京必去的打卡書店。
  • 東京攝影書店推薦
    東京是世界上實體書店與人口數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儘管近年來由於網絡科技和電子閱讀的發展,實體書店呈現連年下降的趨勢,但是在這座城市裡仍然會在很多角落、在很多不經意處偶遇各種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書店。對於愛書之人,這樣的風景、這樣的場所無疑是最讓人心動的。在東京生活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從事的工作是書店銷售。
  • 最強攻略:東京&京都必去書店大合集
    最重要的是跟周圍產生關聯,努力成為社區所需要的一份子。」吉井忍在《東京本屋》中這樣寫道。即便是在全球叫囂著紙媒必死的今天,我們依然無法想像沒有書的生活會變得多麼糟糕,這或許就是為什麼《monocle》會將東京有著1300家獨立書店作為原因之一,而把這座城市設定為「全球宜居城市」之首。
  • 誠品書店蘇州一周年 首度分享閱讀觀察報告
    如蔡國強巨幅爆破作品《晝夜》、董陽孜書法當代藝術《臨江仙》、劉小康《椅子戲·漢字記》作品展等華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另亦著力推動各式文化交流與兩岸對話,邀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澳大利亞兒童文學作家簡?古德文,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宮西達也等國際知名作家分享創作經驗,並邀集張立憲、阿乙、魏小河、顧爺、車前子、葉放等文化名人及作家暢談在地文化。
  • 書單︱2016年最好別錯過的25本關於書和書店的書
    《書人肆記》姚崢華 上海三聯書店 2016年7月姚崢華寫書人,自有一套自己舒服的姿勢,一記、二記、三記陸續記來,照此下去,慢慢會形成一套「書人圖景」。她以記者的眼光、觀察者的細膩、女性的優雅,把一個人的多面細節有效地呈現出來,有時候被寫者本人都會詫異自己還有這樣的一面。這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她者的眼光」是多麼難能可貴。
  • 這家典型的站前書店在東京是如何存活的?
    日本有個說法叫「站前書店」,就是電車站附近的小書店,人們到車站來會習慣性地在店裡站著翻翻雜誌,買暢銷書或參考書。位於東京JR中央線西荻窪站附近的今野書店,就是很典型的「站前書店」。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紀伊國屋書店兩年,隨後在須原屋書店(埼玉縣的書店老鋪,共有8家分店)實習一年半,便入職今野書店。1990年接任今野書店社長。喜歡高爾夫球及與同行們聊天喝酒 。吉井忍(以下簡稱吉井):您是這家書店的創辦人嗎? 今野英治(以下簡稱今野):我是第二代。
  • 衝繩小書店巡禮:開一家「理想的舊書店」其實非常困難 | 吉井忍的...
    有一天太太在網上搜了一下,剛好看到著名獨立書店「Utrecht」(東京都澀谷區)轉發的信息:「在衝繩有一家書店要關門大吉,正在日本雅虎網上進行拍賣所有的藏書和書架等器具。」「據我所知,在東京開一家舊書店至少要 1,000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 620,000 元)的資金,而衝繩那家店的拍賣價格沒那麼貴,大概有一半吧,我很快就把它買下來了。
  • 初心如青,致敬我的理想年代丨南昌·青苑書店探訪記
    昨天,美周叔馬不停蹄地一路北上,從長沙來到南昌√7月17日,由「中國最美書店周」歷年總顧問、資深書評人、「綠茶書情」創始人、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國內各大好書榜評委綠茶老師,資深書店人、書萌(中小書店聯盟)發起人孫謙老師及美周叔組成的探訪團來到了「Gap Month最美書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