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相信未來--2020世界區塊鏈大會·武漢」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大會由巴比特主辦,並得到了武漢市政府、江漢區政府、武漢市經信局、中國信通院等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
在下午的「助力數字經濟,共譜數據安全——區塊鏈大數據論壇」上,華為區塊鏈首席戰略官張小軍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與數據安全》。他在演講中表示,區塊鏈只有一個應用,那就是數據共享,數據是區塊鏈裡面能催生應用的根本。怎麼能把數據打通,怎麼實現數據的有限共享,成為目前我們在區塊鏈裡面談到的重中之重。
以下為張小軍演講全文:
這是我在2020年第一次來武漢,2019年的時候也來過武漢,去的地方剛好是武漢中心醫院,在跟武漢中心醫院的院長討論區塊鏈在醫療上的使用,結果當時還沒成型就出現疫情了,所以說對於偉大武漢的這些同仁們也好,還是專家們也好,對你們表示深切的讚揚,你們非常棒!
接下來我們講講區塊鏈數據安全,大家講了那麼多區塊鏈應用,包括供應鏈金融、溯源、政務服務。其實所有區塊鏈裡面只有一個應用,那就是數據共享。
2018、2019年我們參加了很多會,各個行業談的是沒有數據,沒有數據,數據不能有限共享和安全共享,所有應用都是成泡沫的。怎麼能把數據打通,怎麼實現數據的有限共享,成為目前我們在區塊鏈裡面談到的重中之重。
舉個簡單例子,你去醫院A看了病的數據,醫院B數據原則上是不認的。第一個原因是,影像數據格式不同,我沒辦法看到你數據的原始格式。第二個原因是,醫院看病的數據如果參考了出現診斷失誤,我應該追責是追A醫院還是B醫院承擔責任?所以在醫院裡面沒有相互背書情況下,你的數據拿過去也沒辦法用。
現在國家所提到的供給側改革,根本也是數據。打通數據壁壘是目前的剛需,剛需情況下用什麼方式最好呢?目前來看,區塊鏈是解決數據連通性或數據共享可行性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數據打通以後,其次就是數據隱私,價值交換是目的,剛需、挑戰、目的是目前在數據裡面看到的一個根本點。
在整個2018年,國家包括工信部也在推一些包括數據流通關鍵的技術白皮書,包括多方安全計算等等,多方安全計算是在數據在本地的前提下,通過大量算法形成一個對撞型的算力模型,它對算力要求很重,資源消耗就很大。目前來看,多方安全計算在國內宣傳得比較多,做得比較少,因為現在目前沒有成型。多方安全計算是安全的一部分,是它的算法級應用,它不含數據,所以說它交換還得再來一套。
舉個例子,政務裡面的重心點就是在數據。整個管理裡面智能合約成為一個門檻,包括它的部門、目錄需要上鏈,我們當時在北京做的項目裡面,委辦局裡面有自己的各個節點,有自己的目錄鏈的管理系統,有自己的業務管理系統,還有合約管理系統,還有帳本管理系統,在系統下同時還要有交換前置機,在實際應用裡面我們看到是這樣的一個部署關係,在這個圖裡面首次打開了政府裡面有效連通,讓政府的整個數據共享過程中,聯動過程中,政府的數據辦事效率提升了N倍,通常情況下需要一兩個月來完成的各部門的數據調取,目前來看,一般情況下24小時內就搞完了。所以在今年北京市依託目錄鏈來做疫情管理,它的效率提升了很多倍。
北京目錄鏈一期裡面把委辦局裡面做了一級目錄,二級目錄,包含了企業數據目錄,企業數據目錄按理說在二級要做,因為政府的數據打通了,接下來政府的數據怎麼來給企業使用,這裡面提到了叫數據沙箱,原始數據不能透給你,因為現在目前國家來看,數據安全法和引人隱私安全法已經做立法狀態了,原始數據不能透出去,但是又要幫助企業做相應信息的了解,政府就需要把原始的數據做一個清洗,形成一個結論性數據給企業來進行使用。
在這裡面我們考慮了一個方式,當時在想用TDEP的模式,我們做了一個叫TrustTrade等等協議層,我們上面做了小薄層,放到區塊鏈裡面去,在每個應用裡面會放一個TDEP的SDK,這裡面把數據沙箱現有的功能加進去,加進去以後可以解決可行計算的要求,我們數據的可行計算解決掉,而且把它原有的數據源端、過程、判斷結果等等可以通過智能合約串起來做相應的驗證,實現整個端到端在整個數據資產,在交易過程中數據資產可行性的要求。
但是這種方式隨後帶來兩種方式模型,第一個方式模型是集中式方式模型,我們把上端用OBS這種雲存儲,包括其他數據通道,類似於在智能合約裡面,你真實的進行交易,我應該正常付錢,這是通用型的計算關係。還有一種方式做可行計算的沙箱,這種沙箱目前來看,一般情況下業內通常使用方式拿軟體做,但是我們希望在軟體裡面加上硬體,硬體做了以後,把加密做進去,所以我們當時在算法裡面加了一個TEES park,來保障整個數據的安全使用。
區塊鏈算法平臺做完以後,還要加硬體。我們把今年9月份推出自研平臺,重點強化了在區塊鏈安全的隱私、軟硬體協同和防篡改這塊的能力加強。區塊鏈將來是和數據共享,在這裡面把區塊鏈本身的安全要加固,但區塊鏈外圍的加密算法需要有一個數據共享算法模型配合,形成數據有效共享關係,否則的話,區塊鏈做成單純的數據共享其實挺難的。
最後,希望大家一起共享、共創、共贏。數據要想打通,首先要實現數據共享,底層一定要配上硬體一體化的區塊鏈平臺保證安全。在區塊鏈安全之上要加一個數據的可交換的協議或者是一個薄層的對應關係,實現在數據過程中的有效的確權,以及有效的數據清理,來保障在數據過程中交換可行性的要求。區塊鏈到現在來看,也沒有成熟到說麥子都黃了,大家都可以揮著鐮刀割麥子的狀態,其實區塊鏈大家都在不停的試,不停創新和改造,共同推進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