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款新冠疫苗有望於7月底進入最後測試階段,3萬人將接受測試

2020-12-09 全球技術地圖

科技資訊20200715

22:40來自全球技術地圖

科技戰略

美英籤署協議共同發展軍事技術,以縮小兩國軍事差距

據環球網7月15日消息,英國武裝部隊大臣和美國陸軍部長籤署涉及一系列技術現代化的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了雙方合作的國防關鍵領域,旨在確保雙方緊密合作,促使其未來在戰場上進行無縫協同作戰;確立共同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幫助兩國應對共同威脅和挑戰;明確英美在2023年至2027年間需要補充的技術能力,具體包括數字基礎設施、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未來垂直起降能力、陸軍殺傷性武器、定位導航技術等。對此,美國陸軍部長表示,兩國合作將使雙方共同負擔昂貴、複雜的技術難題,加速創新,以保護兩國的工業基礎。

美國政府同意撤銷留學生籤證新規

據新華社7月15日消息,美國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在開庭審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提起的相關訴訟時宣布,美國政府同意撤銷此前發布的留學生籤證新規。據此前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入境和海關執法局7月6日發布通報稱,2020年秋季學期的留學生如果僅上網課,將無法取得赴美籤證或維持當前籤證。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7月8日就此提起訴訟,以阻止美國政府實施這項針對留學生的籤證新規。

日本發布2020版《防衛白皮書》

據澎湃新聞7月14日消息,日本防衛省發布2020版《防衛白皮書》。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即美國、朝鮮半島、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防動向和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日本進行國家安全保障的組織、政策、技術、裝備及經費等;日本防衛的三大支柱,分別為日本自身的防衛體制、日美同盟及國際性安全保障合作關係等。對於中國,白皮書指出,中國向疫情嚴重國家派遣醫療專家和提供醫療物資的同時,也在「利用疫情嚴重國家社會不安和混亂的契機,進行虛假信息散布的宣傳工作」,並強調稱「為了擴大影響力,有可能導致國家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明顯,日本在安保方面有必要進行關注」。

美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否認中國對南海所有權的合法性

據路透社7月14日消息,美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發表聲明否認中國對南海所有權的合法性,稱「中國沒有為其在南海的行動提供法律依據,美國會根據國際法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支持東南亞盟國保護其海上主權」。對此,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發表評論文章《美國新南海政策有多重要?》指出,美國重申和強化了對南海領土爭端的立場,其立場本身與過去相比沒有實質變化,但聲明方式對外交和經濟領域具有直接影響。該文章還指出,在外交方面,美國可能鼓動其盟國在國際社會發表更強硬的言論,或將對中國的國際聲譽產生影響;在經濟方面,美國通過宣布中國的海上活動「非法」,可能將為制裁更多中國公司和實體提供正當理由。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發布《追蹤中國的全球經濟活動:國會面臨的數據挑戰和問題》報告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官網7月14日消息,CRS發布《追蹤中國的全球經濟活動:國會面臨的數據挑戰和問題》報告。該報告分析了美國獲取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投資、融資和發展援助的統計數據時遇到的問題和挑戰,以及數據的局限性對決策者評估中國在全球經濟活動的總體範圍和規模、國際參與程度等造成的影響。報告指出:為提高中國數據透明度、增加決策科學性,美國國會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與國際組織合作改善數據搜集的準確性、建立專門的美國統計辦公室、推動提高透明度的投資協議改革、區分官方援助和商業往來並增加對援助報告的披露,以及鼓勵中國採用國際標準等。

新美國安全中心發布《投資大國競爭:對2021財年國防預算要求的分析》報告

據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官網7月9日消息,CNAS發布《投資大國競爭:對2021財年國防預算要求的分析》報告。該報告旨在分析美國2021財年國防預算要求是否符合2018年《國防戰略》(NDS)中規定的與中國、俄羅斯戰略競爭相關的優先投資事項。報告主要對以下四個方面詳述:國防部為抵消中俄在反區域/拒止環境中的作戰能力在信息搜集、命令和控制系統以及打擊行動等方面的投資;對彈性基礎設施、後勤物流、以及聯合作戰訓練的投資;對維持核威懾、飛彈防禦等戰略力量的投資;對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報告指出,美國國防部已經對聯合指揮和控制方面進行了初步投資,但必須加強對後勤及聯合作戰訓練等支持要素的投資。此外,報告還指出美國國防部對人工智慧等未來技術的投資仍然滯後。

信息

韓國三星公司發布6G白皮書

據VentureBeat網7月14日消息,韓國三星公司發布6G白皮書《下一代超連接體驗》,表達了加快技術研發搶佔競爭制高點的意願。三星預計,6G的峰值速率將比5G快50倍、每平方公裡內連接的設備比5G多10倍、時延降低到100微秒以下、可靠性提升100倍、能源效率提高至5G的兩倍。根據白皮書,6G的國際標準化可能將在2021年開始,最早的商業化可能於2028年開始,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將於2030年出現。

韓國對三大運營商非法提供5G補貼的行為處以512億韓元罰款

據TechWeb網7月14日消息,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近日以非法為客戶提供補貼為由,對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SK電訊、KT和LG Uplus開出了共5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8億元)的高額罰單,這是韓國自頒布《移動終端機流通構造改善法》後對電信運營商開出的總額最高的罰單。韓國放送通信委員會調查發現,三大電信運營商的119家網點對5G入網用戶進行了超額補貼,平均每人的補貼額度超出法律標準達24.6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445元)。這些非法補貼通常以現金、贈品等形式發放,甚至還有網點打出了入網送5G手機的廣告。韓國三大運營商中,最大運營商SK電訊被處以223億韓元(約合1.3億人民幣)的罰款;第二大電信運營商KT被處以154億韓元(約合0.9億人民幣)的罰款;LG Uplus的罰款金額為135億韓元(約合0.79億人民幣)。

美眾議院敦促蘋果和谷歌加大對國外應用及開發商的監管

據MeriTalk網7月14日消息,美國眾議院眾議院監督與改革委員會國家安全小組委員會致信谷歌公司執行長皮查伊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要求蘋果和谷歌加大對國外應用及開發商的監管。委員會認為,這兩家公司有能力而且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以確保在其平臺上提供給美國公民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能夠保護存儲的數據免遭外國剝削,並且不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此前 ,川普表示正在考慮禁用TikTok(抖音國際版)等中國公司開發的軟體。

英國宣布將於2027年底完全淘汰華為5G設備

據路透社7月15日消息,英國首相詹森下令,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要求運營商不得在2020年12月31日之後採購華為5G設備,並在2027年底之前徹底淘汰5G網絡中的華為設備。此前,詹森曾在2020年1月宣布將華為設備在英國5G網絡中非核心部分的佔比限制在35%以內,後又擬議在2023年之前完全淘汰華為5G設備。而業界認為,過早地淘汰華為設備將導致英國5G網絡延後建成,並導致過高的損失。英國政府遂決定延後徹底淘汰華為設備的時間。英國此舉受到美國駐英大使伍迪·詹森的贊同,他表示,「這是公平貿易和人權的勝利」。

生物

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公共衛生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循證實踐》報告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7月14日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發布《公共衛生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循證實踐》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公共衛生應急準備和響應(PHEPR)的科學基礎嚴重不足,相關實踐多由慣例和經驗而非證據來支撐,使得有關部門難以客觀評估PHEPR措施的有效性。報告建議創建由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領導的國家PHEPR科學框架,以建立持續的研究議程和必要的基礎設施,進而加深對備災和響應中的有效方法的理解。

美國科學家首次確定完整的人類X染色體序列

據nature7月14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科學家首次確定了人類X染色體從端粒到端粒的全部DNA序列,這是已知最完整、最準確的人類染色體序列。研究人員利用納米孔測序技術,超長讀取了數十萬個鹼基對,從而避開X染色體上的重複區域。該研究成果有望用於精準生成完整的人類染色體,促進人們對基因組功能的了解和基因組信息的醫學應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期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體積生物列印技術,可更快速和精確地列印複雜生物組織

據藍海星智庫7月14日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研發出體積生物列印技術(VBP),可在幾十秒內製備出釐米級生物組織。研究人員將一種特殊的光敏水凝膠(gelMA)和光引發劑加入磷酸緩衝鹽溶液中,製成細胞友好的生物樹脂,並將其作為3D列印材料。與其他生物3D列印技術相比,體積生物列印技術表現出更高的體積精度,列印速度也更快,27s即可列印體積為4.14 cm3的人體外耳廓結構,且無需支撐結構。該研究將促進3D列印技術在可再生醫療領域的應用,並促進生物製造技術的發展。

美國首款新冠疫苗有望於7月底進入最後測試階段,3萬人將接受測試

據澎湃新聞7月15日消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美國生物公司Moderna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望於7月27日左右進入最後階段,屆時將有3萬人接受測試。研究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布的報告顯示,第一批45名志願者在接種疫苗後,血液中產生了可以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和抗體,且抗體水平與新冠肺炎倖存者體內的抗體水平相當。

能源

美國能源部發布「儲能大挑戰」路線圖草案,並尋求利益相關方意見

據美國能源部官網7月15日消息,美國能源部發布了 "儲能大挑戰 "路線圖草案和信息徵詢,徵求利益相關者對路線圖草案的意見。2017-2019財年,能源部已投入超過12億美元用於儲能研發,並建立了「儲能大挑戰」長期戰略來解決儲能問題。該戰略是一項加速下一代儲能開發和商業化利用的綜合計劃,其願景是到2030年,建立並保持美國在儲能利用和出口方面的全球領導地位,擁有一個安全的國內製造基地和獨立於國外關鍵材料來源的供應鏈。該路線圖草案提供了技術開發、製造和供應鏈、技術過渡、政策和評估以及勞動力發展等五個方面的計劃活動,並將重點關注「創新、製造和部署」三大關鍵挑戰,以確保美國在儲能領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海洋

俄北極部隊開始接裝北極專用新型陸地作戰裝備據新浪軍事7月15日消息,俄軍方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正在加強北極駐軍力量,駐紮在北極的俄陸軍部隊開始接裝適用於北極地區的T-80BVM坦克。俄媒介紹,目前,俄海軍北方艦隊下轄2支地面作戰部隊,分別為第61海軍陸戰旅和第200摩步旅。同時,俄軍第一支北極「專業」部隊——第80摩步旅也組建完畢。報導稱,這些部隊正在接受嚴酷氣候條件下的作戰訓練,並已經開始接裝包括T-80BVM坦克在內的新裝備。

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將無人機與無人艦艇結合,提高海軍態勢感知能力

據國防科技要聞7月15日消息,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表示,正在為其「海鷗」無人艦艇(USV)增加「雲雀 C」無人機(UAV)系統。「雲雀 C」起飛重量為15千克,能夠從空中觀察目標、進行沿海偵察、執行持續性暗中監視並向陸基控制單元傳輸可視信息。「雲雀 C」的加入擴大了「海鷗」操作員的視線,可協助其執行反潛戰和掃雷等多項任務。該公司目前已測試了新型無人機與無人艦艇組合,以提供新的情報收集能力並提高海軍態勢感知能力。

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發布《2020-2021年國家海洋設施(NMF)技術路線圖》

據中科院海洋科技情報網7月15日消息,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OC)近日發布《2020-2021年國家海洋設施(NMF)技術路線圖》。該路線圖概述了英國當前的海洋科學和技術能力狀況,並強調了這些能力如何影響綜合觀測系統實現更廣泛的目標,以及所收集的數據如何支持全球海洋觀測系統及其組成部分。此外,該路線圖還審查了多個利益相關方的反饋,並考慮了與當前能力相關的技術發展,以確保其更換、升級和開發戰略以實證為基礎。

航空

日本防衛省在東京地區部署美制PAC-3 MSE反導飛彈

據現代防禦技術7月14日消息,日本對東京地區的飛彈防禦系統進行現代化升級,部署了美制PAC-3 MSE反導飛彈。據悉,PAC-3 MSE飛彈的攔截高度為20千米,攔截半徑約為32千米。此次日本防衛省在防空系統所在區域部署PAC-3 MSE反導飛彈旨在提升彈道飛彈攔截能力。

美空軍將採用人工智慧技術提高導航能力

據翔智科技信息網7月15日消息,美空軍創新中心授予AI.Reverie公司150萬美元第二階段小型企業創新研究(SBIR)合同,用於建立人工智慧算法,以改善德克薩斯州戴伊斯空軍基地第七轟炸機聯隊飛機的導航能力。該公司將使用合成數據訓練和改善視覺算法的準確性,以更好地識別地形特徵,提升快速導航能力。據悉,合成數據或計算機生成的圖像經濟性較好,可大幅提升導航能力。

美空軍計劃開展「金帳汗國」武器系統首次飛行測試

據航空簡報7月15日消息,美空軍研究實驗室計劃在2020-2021年對「金帳汗國」武器系統內的「協同式小直徑炸彈I」(CSDB-1)和「協同式微型空射誘餌」(CMALD)開展首飛測試。按計劃,美空軍將在2020年秋季使用F-16戰鬥機搭載「協同式小直徑炸彈I」(CSDB-1)進行測試,並將在2021年夏季使用B-52轟炸機搭載「協同式微型空射誘餌」(CMALD)進行類似測試。

航天

美陸軍開發新的戰術太空戰略

據電科小氙7月14日消息,美陸軍正在開發一種能夠綜合利用軍事衛星、低軌和中軌衛星商業衛星以及新型商用寬帶巨型星座能力的戰術太空戰略,以幫助美軍在反區域/拒止環境中提升作戰能力。美陸軍表示,其正在考慮構建以低軌道衛星為重點的戰術太空層,並專注於通信,位置,導航和計時(PNT)和戰鬥管理命令與控制(BMC2)。同時,美國陸軍也在列裝新的衛星終端,以便能更好地利用商業和軍事星座。

新材料

美國陶氏推出針對5G技術的新型高性能熱凝膠,可有效驅散敏感電子元件的熱量

據新材料在線7月15日消息,美國陶氏公司推出新型DOWSILTM TC-3065熱凝膠。DOWSILTM TC-3065是一種單組份導熱凝膠,可有效驅散敏感電子元件的熱量,有望用於電信和數據通信設備領域。由於具有優異的潤溼能力,新型熱凝膠可輕鬆填充間隙,並可替代預製彈性導熱墊,這些導熱墊可能無法保護電子設備免受5G更大功率密度引發的高熱影響。完全固化後,這種熱凝膠可消除矽油滲出,且VOC排放極低。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新型熱凝膠支持自動施膠和組裝後熱固化。

先進位造

俄羅斯開發可用於高輻射環境的機器人系統

據國防科技信息網7月13日消息,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下屬公司利用AI和VR技術開發了一款「Gipnoz」機器人設備控制系統,其可在輻射、高溫、低溫以及能見度低的環境下執行特殊任務。該機器人系統包括控制面板、傳感器、攝像機、車載電子計算機、雷射雷達、高速無線控制信道和增加通信範圍的中繼器等,操作員借VR技術對機器人遠程控制。該機器人系統可在高危環境中執行如提取、濃縮和生產核燃料,維護核電站反應堆,監測乏燃料貯存設施的輻射等特殊任務。

相關焦點

  • ...董事長蔣大龍離職;美國首款新冠疫苗有望於7月底進入最後測試階段
    天貓開啟新品牌成長計劃36氪獲悉,天貓開啟新品牌成長計劃,計劃在2年內幫助5000個品牌成為所在行業的「獨角獸」。據天貓方面介紹,過去3年,天貓平臺已經產生10萬個新品牌,佔據天貓整體商家數量的40%。
  • 德國新冠疫苗開始第二階段測試
    德國製藥公司CureVac宣布,其針對新冠病毒測試疫苗已經開始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 這家總部位於德國西南部蒂賓根的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一個志願者已經接種了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有技術疫苗,這是一種創新的mRNA新冠疫苗,它的機理是將編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信使RNA導入人體細胞內,讓細胞生成病毒刺突蛋白。」
  • 加拿大政府審批通過首款新冠疫苗
    加拿大政府審批通過首款新冠疫苗 2020年12月10日 08: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杜特爾特:已接受俄向菲律賓提供新冠疫苗建議,將帶頭親身測試
    據菲律賓《馬尼拉公報》報導,在俄羅斯駐菲律賓大使伊戈爾·科瓦耶夫宣布俄羅斯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結果證明疫苗「非常有希望」之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他已經接受俄羅斯提出的向菲律賓提供新冠疫苗的提議,並向公眾保證,他將是第一個親自測試這種疫苗安全性的菲律賓人。
  • 美擬對10萬人進行疫苗測試引擔憂 非洲仍處疫情早期階段
    中新網5月24日電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24日20時32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33萬例,累計死亡逾34萬例。美國擬對10萬人進行疫苗測試,引發安全性擔憂;拉美地區累計確診病例逾70萬例;西班牙將進一步放鬆限制性措施;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目前非洲仍處於疫情早期階段。
  • 國際航班新規,新冠數字護照進入最後階段
    國際航班新規,新冠數字護照進入最後階段 2020-12-01 2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爭分奪秒的「疫苗時間」:多種疫苗進入第三階段,誰會勝出?
    根據世衛組織WHO簡報,全球新冠疫情已超過1600萬人確診,超過65萬人死亡,其中美國已超440萬人確診,死亡人數超15萬。新冠肺炎肆虐,全世界受到嚴重影響,要想改變現狀回到從前,所有人都在期盼「救命稻草」——疫苗的誕生。在這樣的渴求和企盼之下,時代周刊的一篇新聞報導引起廣泛關注。
  • 【香港理工澳門科技合作研發新冠疫苗 將進行人體臨床測試】香港...
    【香港理工澳門科技合作研發新冠疫苗 將進行人體臨床測試】香港理工大學8月3日公布,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取得進展。疫苗在未來幾個月內,將進入人體臨床測試階段,以了解疫苗在人體內是否產生同樣效果,以及疫苗功效可以持續多久。一旦研發成功,可以快速量產,而且價格相宜。
  • 科興新冠疫苗巴西第三階段試驗有效性為78%
    該機構1月7日表示,接種了該疫苗的志願者中,沒有出現重症病例。巴西是第一個完成科興控股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國家,超過1.2萬名衛生工作者參加了在該國的三期臨床試驗。巴西聖保羅州第一階段預定為9,000萬人接種疫苗,包括醫護人員、原住民、黑奴後裔社區居民(quilombola)及6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兩劑,注射間隔21天。
  • 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全球疫苗研發都咋樣了?中國5支疫苗進三期試驗
    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表示,近期英國將著手接收第一批從比利時運來的80萬劑疫苗,民眾將在疫苗全部到達後立即開始注射,每人一共注射2次,期間間隔3周。據法新社報導,截至11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共有49種「候選疫苗」處於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其中13種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三期,正在大規模測試疫苗的有效性。
  • 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測試運行
    德國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當日進行測試運行。新華社/歐新 德國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當日進行測試運行。新華社/法新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23日(外代二線)(3)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測試運行這是12月22日拍攝的德國科隆新冠疫苗接種中心內景。
  • 多國將聯手生產新冠疫苗:阿根廷、墨西哥供拉美,巴西「接單」俄疫苗
    巴西一個州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12日達成諒解備忘錄,擬就俄羅斯首款新冠疫苗的生產和推廣合作。南美地區最大經濟一體化組織南方共同市場同樣表達意向,願與俄方商談疫苗事宜。阿根廷總統同一天確認,阿根廷和墨西哥將聯合生產歐洲製藥企業阿斯利康研發的新冠疫苗。
  • 聖保羅市將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日均服務60萬人
    【南美僑報網編譯張裕1月7日報導】巴西聖保羅市(So Paulo)政府6日宣布即將開啟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預計每天為60萬人提供免疫服務。巴西《聖保羅頁報》報導,市衛生局稱,目前政府已購買注射器約1500萬支、針頭1400萬個以及其他接種新冠疫苗必需品若干,但並未透露採購金額。
  • 美企為100多名澳大利亞人注射候選新冠疫苗:動物試驗有效
    美聯社 資料圖美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26日開始在澳大利亞境內對100多名志願者注射其開發的一種候選新冠疫苗,以測試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諾瓦瓦克斯公司美國馬裡蘭州總部,公司研究總監格雷戈裡·格倫與身處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同事連線召開新聞發布會。他介紹,第一階段試驗將在墨爾本和布裡斯班兩個澳大利亞城市進行,對131名志願者注射這種名為NVX-CoV2373的試驗性疫苗,試驗結果有望7月揭曉。如果臨床試驗順利進入第二階段,試驗對象預期將擴大為來自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志願者。
  • 新冠疫苗近在咫尺:寒冬將去,春暖花開!
    寒冬將去,春暖花開前言距離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過去3個月,在一批批醫護人員衝赴前線以及世界各地實行交通管制之後,令人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疫情的擴散範圍已經衝破國境,蔓延全球。截止2月24日,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一共確診79,561例,其中死亡2,619人,致死率達到3.2%。據世衛組織統計,雖然新冠病毒的致死率遠低於非典病毒(14-15%)、寨卡病毒(8.3%)以及伊波拉(高達90%),但是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卻遙遙領先。
  • 遊戲未成年人監護國家標準正式開啟制定;廣州新設落戶獎勵,力促...
    三位編制組代表解讀了區塊鏈新職業並透露了最新的編制工作進展,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有望年內出臺。 (來源:證券日報) 02 美媒:美國首款新冠疫苗有望於7月底進入最後測試階段 美國研究人員報告稱
  • 國際航班新規,COVID-19數字護照進入最後階段
    COVID-19數字護照一詞隨著世界各國陸續推出新冠疫苗。也變得越來越現實。而昨天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更是直接宣布,他們正處於開發一款數碼健康護照的最後階段IATA表示,該護照可以用來記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或疫苗資訊,令國際旅客可以安全進出,配合各國推行旅遊氣泡和公共衛生走廊的計劃。
  • 國際航班新規,COVID-19數字護照進入最後階段
    COVID-19數字護照一詞隨著世界各國陸續推出新冠疫苗。也變得越來越現實。而昨天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更是直接宣布,他們正處於開發一款數碼健康護照的最後階段。IATA表示,該護照可以用來記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或疫苗資訊,令國際旅客可以安全進出,配合各國推行旅遊氣泡和公共衛生走廊的計劃。也就是說未來如果您再想搭乘任何國際航班,沒有這個數字認證護照將無法上飛機。
  • 阿布達比超過1萬人參加新冠疫苗第三階段試驗,志願者來自20個國家
    阿聯醫療監管機構阿布達比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批准的志願者將接受為期約42天的監控,至少需要17次前往阿布達比衛生服務公司(Seha)運營的檢測中心。衛生部表示,試驗志願者將無法在大約42天的測試期間離開阿聯,並且需要隨時進入診所。此後,將通過遠程會診進行定期檢查,時間最長可達六個月。
  • 全球新冠疫苗進入接種期,還有哪些後顧之憂
    來源:北京商報全球疫情告急,北美、歐洲、中東……新冠疫苗接種緊鑼密鼓。而在一批批的新冠疫苗接種背後,都藏著美國製藥巨頭輝瑞的身影。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已有6國批准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