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模範集體表彰會隆重舉行。該獎項每五年評選一次,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為表彰在各行各業中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品格高尚的先進模範,也是上海市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最高榮譽之一。此次,上海法院共有4名個人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個集體榮獲「上海市模範集體」稱號。
他們在平凡崗位上鑄就不凡,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即日起,「浦江天平」微信公眾號將持續推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模範集體)風採展」欄目,帶你感受榜樣的風採,向每一位平凡崗位中不斷付出與奉獻的「閃光者」致敬!
光榮屬於勞動者
幸福屬於勞動者
一起了解榜樣的風採
上海市模範集體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
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有這樣一個集體,他們審理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孫波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案,安邦集團原董事長吳小暉集資詐騙、職務侵佔案,「快鹿系」集資詐騙系列案,「6•28」浦北路殺害小學生案,全國首例操縱期貨市場犯罪案等一批大要案和首例案件,1件案件曾獲評「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2件入選最高法院公報案例,曾榮立上海法院系統集體一等功3次……
今年,他們又獲評「全國法院先進集體」「上海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這個集體就是上海一中院刑事審判庭(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刑庭)。
○
○
記上海一中院刑事審判庭
刑案無大小:從個案品質到整體規範
走進上海一中院刑庭庭長辦公室,映入眼帘的是陳列在書櫥裡大大小小的各式獎牌。談起這些獎牌,刑庭庭長餘劍這樣說:「榮譽的背後都是沉甸甸的責任。刑案無小案,哪怕是審理一件看似平常的案件,法官也要精益求精。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裁判的理論品質,提升法律適用的精準性,才能用過硬的政治素質、精湛的專業水平和公正的判決結果贏得群眾的廣泛認同。」
2019年5月,上海一中院刑庭審理了一起保安制止鬧事者持刀行兇致其死亡的故意傷害罪上訴案件。原審法院認定,兩名廣場保安在制止他人持水果刀前來滋事的過程中,共同故意實施傷害行為致被害人死亡,二人的行為均構成了故意傷害罪。「在反覆查閱卷宗材料、查看現場監控錄像後,合議庭敏銳地察覺,這不是一起簡單的故意傷害案件。結合案發時的時空環境、雙方力量對比等因素,我們判斷本案存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兩名保安的行為具有防衛的性質,並對二人的行為進行了具體區分。」本案的審判長兼主審法官吳斌介紹說。最終此案改判,判決通過清晰說理、充分論證,結合法理與情理,對正當防衛行為進行鼓勵,對防衛過當行為合理追責,既弘揚了社會正氣,又明確了裁判規則,詮釋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理念,達到了非常好的審判效果。「案子辦完了,但我們的工作並沒有結束。一個好案例可以勝過一沓文件。」第三屆上海法院「十佳青年」獲得者、上海一中院刑庭法官助理吳亞安在帶教法官的悉心指導下對此案再度進行深入研究,撰寫的案例成功入選「2019年度上海法院100個精品案例」。
參與上海法院刑事審判智能輔助系統(「206」系統)研發,在上海法院首次採用七人制合議庭審理重大刑事案件,疫情期間在上海地區率先與檢察機關、看守所、律師事務所開展四方連線遠程視頻進行庭審……一次次嘗試與突破,上海一中院刑庭在加強辦案規範、程序規範和適法規範建設的同時,通過精準司法全面提升案件審理質量。
挑戰新類型:從攻堅克難到常態審理
資本市場的深化發展對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穩定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實踐中各類日益隱蔽化、專業化、智能化的證券期貨犯罪給金融市場的穩定帶來了嚴峻挑戰。上海一中院刑庭高度重視此類案件的審理工作,組建專業審判團隊深入研究案情,廣泛開展調研,查明其中的技術原理,科學把握證據特點和證據運用規則,準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
2020年9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2017年以來人民法院依法懲處證券、期貨犯罪的7個典型案例,僅上海一中院就有2件上榜,分別是刑庭審理的「唐漢博等操縱證券市場案」和「張家港保稅區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金文獻等操縱期貨市場案」。相關判決為「恍騙交易」操縱證券市場和非法利用技術優勢操縱期貨市場等新型犯罪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指引。
不僅是證券期貨犯罪,在金融犯罪領域近年來持續高發的非法集資類案件也因涉案面廣、被害人眾多、涉案金額巨大、審理難度大,給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2017年以來,上海一中院刑庭共審結多起涉P2P非法集資案件。面對涉眾型非法集資案件,上海一中院刑庭結合審判實踐,形成了專項工作機制,通過加強溝通協調實現常態審理、注重區別對待突出打擊重點、強化追贓挽損化解矛盾風險來推動該類案件的常規審理。結合審判實踐,上海一中院刑庭凝聚集體智慧總結出了《非法集資類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統一了類案的審理思路和裁判尺度。在進一步梳理此類案件的案發特點、原因、規律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刑庭進一步提出了懲治和預防相關犯罪的法律對策,最終形成的《非法集資案件特徵、趨勢及防範分析研究》報告在「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屆司法大數據專題協作研究」課題中獲得特等獎。
傳承優秀品質:從中堅骨幹到有為青年
上海一中院刑庭取得的優異成績,離不開刑庭的濟濟人才。上海一中院刑庭前有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模範法官」周欣,「全國法院辦案標兵」任素賢,「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先進個人」馬燕燕等。他們是刑庭的中間骨幹力量,也是資深法官代表,憑藉著過硬的專業本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領著一批批青年幹警立足崗位、精益求精。
據上海一中院刑庭黨支部副書記、政治協理員柳明忠介紹,「刑庭現有60名幹警,其中黨員45名,佔比達73.8%。45歲以下幹警佔比超過70%,而且普遍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要牢牢抓住青年這支隊伍,就要將年輕人的朝氣和熱情聚合在一起。讓優秀成為我們刑庭同志的一種習慣!」
上海一中院刑庭青年幹警成長平臺「知刑社」應運而生。他們秉持著「知行合一、德法兼修」的理念,制定了詳細的團體章程,每季度第二個月定期開展活動。今年3月,由上海一中院刑庭「知刑社」籌劃,刑庭黨支部與華山醫院機關二支部聯合開展了「醫法同心·共赴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兩家支部通過抗疫期間的先進事跡共享、黨員心語交流、廉政文化共建等方式,進一步凝聚了為民服務的初心力量,展現了擔當作為的黨員風採。如今,「知刑社」已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已開展了PLUS演說會、讀書分享會、「四史」故事會、網絡賭博犯罪研討會等數十次活動,內容涵蓋了「知刑講堂」「知刑研討」「知刑服務」等多個主題。
這是一支積極向上、朝氣蓬勃、團結奮進的隊伍;是一支追求公平正義、嚴謹認真負責的刑事審判團隊;是一支在模範典型引領下全力追求卓越的先進集體。這就是上海一中院刑庭,用責任與擔當踐行、守護著司法公正。
來源|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作者:查鴻祥、朱莎莎、吳亞安
責任編輯|邱悅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江天平」公眾號
向榜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