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理,大家都會自然的想到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天龍八部影視城、洱海這些經典的、火熱的旅遊地。然而大理卻並不止於此,小編想說,今天的「攻略」,與網上千篇一律的大理古城、雙廊攻略立馬拉開了距離,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大理!
一、百花盛開的花甸壩
看點:深山秘境、寂靜草場、落英繽紛。
花甸壩白語稱「活賧」,即「花的壩子」。坐落在蒼山十九峰中最北的雲農、滄浪兩峰之間,是在第4世紀「大理冰期」由冰川的作用堆積而成的斷層帶高山峽谷盆地。海拔2900米,南北走向,長約7公裡,寬1~2公裡,面積約12平方公裡。西面的山峰,終年白雪皚皚,靈性而邈遠。在山峰的皺褶之間,有40條大大小小的溪水,匯聚成了著名的萬花溪。
這裡水源充足、土壤溼潤、土質肥沃(為衝積腐植質),屬高山草甸,在每年春夏之交漫山遍野都是馬櫻花,中間夾雜白豆花、芍藥花等草本花卉,五彩繽紛,瑰麗迷人,那是大理最美的季節。
交通:只能包車或自駕到達。從喜洲到花甸壩有兩條線路可走:一條從周城出發,西行至滄浪峰山麓,再順旗鼓山盤山路至小花壩,然後到達花甸壩中心,約需6小時;一條是從喜洲鎮出發,西行到五臺峰的宏圭山,再攀登至山頂,然後往北行至山口,平路到達花甸壩中心,也需6小時。
門票:無。
二、被稱作「水上森林公園」的喜洲海舌
看點:安靜閒適、洱海最佳攝影點。
海舌在洱海西岸的喜洲鎮金河村。蒼山萬花溪在這裡入海,加上海水緩流和擠壓的作用,形成了這塊三面臨水的長形沙洲,地方史籍記稱「青莎洲」。洲長3裡,由寬至窄深人洱海,如「舌頭」,故名「海舌」。
海舌沿岸柳樹成蔭,沙灘柔軟,從海舌根部向海心走去,750米處有一條10米寬的人工河流,一座混凝土的拱橋飛架其上,越過拱橋,海天漸漸變得空闊,濤聲漸漸變得親切,海水、藍天、白雲、水鳥、白帆在這裡構成了一副美麗的風景畫,一年四季風景各異,在這裡看洱海的「月出」,令人極為驚嘆。
交通:大理古城北門坐班車周
城鎮,後轉乘載客三輪和小馬車可到達。
門票:無。
三、人間天堂的木香坪
看點:高山草甸、朝聖淨土。
木香坪是雞足山的最高峰,海拔3320米,略高於雞足山主峰金頂3264米,《雞足山志》裡,木香坪叫夏王峰,草甸方圓千畝,山上曾盛產一種叫做「木香」的藥材,所以也叫木香坪。此地是自古以來大德高僧及善男信女朝山線路的必經之地。朝山線路是由大理東渡洱海至挖色、至大城崇福寺、然後沿鳳尾菁經牛角山、木香坪,桃花菁至雞足山。因為從佛教的觀念來看,從挖色沿古道上山是一個順時針的環繞路線,最為吉祥。
如果你想探訪名山大川,那麼木香坪或許會讓你失望,它只像一個怕羞的姑娘,藏在雲南連綿的群山中。如果你厭倦了城市的喧囂和許多旅遊景點的吵鬧,那麼歡迎你來木香坪,來到這完全沒有被商業社會的塵俗之氣沾染的高山草甸,看一看大自然最純淨的色彩,聽一聽遠離誘惑之後自己的心聲。
交通:木香坪在佛教聖地雞足山,從大理雙廊夥山村可以過去。搭大巴到雙廊,然後乘麵包車到夥山村的公路盡頭,下車行走約40分鐘。
門票:無。
四、生態自然的桃溪谷
看點:山居生活、生態茶園。
桃溪谷坐落於蒼山十九峰中的小岑峰,鄰近大理崇聖寺三塔,處於海拔2200米的雲霧之中,十八溪中的桃溪唱著歡快的歌奔流而下,在園內一番曲折迂迴後流向山腳,注入洱海,桃溪谷因此得名。
桃溪谷有著近百畝生態茶園,均是為五十年以上茶齡的優質雲南大葉茶樹。和大理很多地方一樣,這樣的美景不適合那些行色匆匆的遊客,眼睛看到的美遠不如心感受到的美。在生活、工作中疲乏的人可以住在這山林中,推窗看清晨茶樹上眨著眼睛的露珠,遠處是洱海上第一縷陽光,身後是蒼翠的山脈,泡上一杯桃溪谷自產的綠茶或是普洱茶,在自然的懷抱裡放空自己。
交通:從大理古城可直接打車到桃溪谷;自駕車,從古城走到三塔掉頭,沿著倒影公園那條路一直往上開,沿路有桃溪谷的提示路牌。
門票:無。
五、白族扎染之鄉周城
看點:白族民居、集市、手工扎染。
周城被譽為「白族扎染之鄉」,位於大理古城北23公裡,坐落在離下關38公裡處滇藏公路旁,是雲南省最大的自然村。周城除了因為其境內的蝴蝶泉而聞名遐邇,而且還因為這裡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著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又被譽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密如蛛絲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順著七拐八彎的巷道流淌,古樸而又幽靜。巷道兩側一幢幢白牆青瓦樓房,是周城白族的傳統石牆土木結構建築,「大理有三寶,石頭砌牆不會倒」是這種建築特徵的寫照。
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來的民間傳統工藝,扎染工藝品集文化、藝術為一體。扎染布由手工針縫線扎,反覆冷染浸制而成,顯色青裡帶翠,凝重素雅,精工製作,圖案清新,色彩絢麗,遠銷海內外。用扎染布製作的工藝品既充滿濃濃的民族風味,也很具現代韻味。在這個科技發達,使用方便的化學染料已遍及每一個角落的今天,希望工業文明的誘惑不要滲透到白族傳統的工藝裡來,使這一純淨的色彩保留下最後的「清白」。
交通:從大理可乘班車或攔喜州的過路車到周城。
門票:無。
六、「世外梨園」茈碧湖
看點:百年梨樹,花團錦簇。
茈碧湖(舊稱寧湖),位於大理洱源縣城東北2公裡的茈碧鄉境內,因湖中盛產「巳時開未時收」的珍貴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除了春天,農曆七八月的茈碧湖也很美,那時每天太陽剛出的清晨和午後,睡蓮科的茈碧花,分別會開放半個小時左右,時間雖短,卻美不勝收。從茈碧湖畔可乘船到對面的梨園村。
梨園
村春季梨花似雪,秋季碩果纍纍。因春季滿村百年梨樹花團錦簇,風景秀麗,所以被稱為「世外梨園」。梨園村不大,只有100多戶人家。建築秉承白族傳統風格,無不顯現出白族人精巧細緻的性格。而且梨園村的建築保護的很好,村民樸實好客,絕對的清淨。
交通:下關客運北站乘車90分鐘直達洱源縣城,乘坐三輪車或麵包車至茈碧湖碼頭,再乘快艇或遊船(均價15元/人)上岸即為梨園村;想徒步的戶外愛好者,可以從茈碧湖畔出發,徒步大約4小時可到達梨園村,沿途可以欣賞美麗的田園風光。
門票:無。
七、杜鵑花海腹地馬耳山
看點:高山杜鵑、天池草甸。
馬耳山位於鶴慶縣與洱源縣交界處,僅與麗江接壤一小部分。最高海拔近4000米,植被保護完好。山腳下生長著灌木叢,隨著海拔的升高,雲南松和其他雜木遮天蔽日。沿路溪流涓涓,花團錦簇,鳥語花香,古木參天,自然風光秀美。登上馬耳山,南觀蒼洱風光,北眺玉龍雪山,東望石寶天光,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在馬耳山山腰,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從四月一直開到六月多,白色、粉紅色的杜鵑花和各種野花綿延不絕、錯落有致,成為觀賞高山杜鵑花的好去處。
交通:無班車抵達,只能包車或自駕。從下關沿大麗路行走72公裡,即軍馬場坡爬通後約1.5公裡向左岔,再沿風電場主線行走57公裡到達杜鵑花海腹地。一直有路通,轎車可以走。
門票:無。
八、大理第一文明古村大成村
看點: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築門樓和樸實的民風。
隨著雙廊的火爆,很多人也認識了離雙廊不遠的挖色,也認識了挖色的小普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大成村。古老的大成就在挖色鎮東。大成低調的隱秘著太多的古蹟。那些標榜家族門第的牌匾,記錄著這些人家歷任的官職:將軍、督學、黃馬褂提督、進士、舉人、壽員……儼然成為一本明清兩代官爵名號的教科書。走村串巷一次不經意的抬頭就能發現那些屋簷下的故事:「這戶人家是明代出了五位將軍、這戶清代3位貢生、這戶家裡還珍藏著唐繼堯的題詞……」
你會看到古老的將軍第和進士第,最特殊的洗衣臺,還有淳樸的人們對你笑、留你吃飯,你會看到豬和狗和雞在院子裡悠閒的生活,以為錯入時空.沒有政府的開發,沒有旅遊團的喧譁,這裡卻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有淳樸的村人,這裡曾經是輝煌而權貴,但因為缺乏保護,也許不久就將消失在拔地而起的樓房之中。
交通:下關可乘班車到達挖色然後步行至大成村;挖色距離雙廊12公裡,也可到達雙廊後騎行至大成村。
門票:無。
(資訊自「雲璞匯」公眾微信號,中國大理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