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最奇葩的建築

2020-12-12 快科技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膠囊公寓沒?其實很早就出現了,能以極低的價格滿足最基本的住宿需求,但一直都沒能普及開來。到底是為什麼呢?

建築學專業的知乎用戶「陳振宇」很細緻地解答了這個問題,而一切從一個十分奇葩的日本建築開始……

最早出現「膠囊公寓」這個概念其實是源於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Metabolism Architecture Movement,翻譯過來就是建築的新陳代謝主義運動,主要是由一批丹下健三帶領的日本建築師發起的。

(當然,其中還摻雜了一批高技派的建築師諸如Team10、Archigram什麼的就按下不表了,跟主題聯繫不大,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總之那個時候的建築風潮是相當前衛和未來派的,不怕你不敢做,就怕你不敢想。)

他們看到了戰後日本迅速發展和城市的日新月異,於是開始思考是否建築應當也能夠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產生相應的變化。

於是他們從植物的生長中和佛學的輪迴思想(日本人總是很喜歡這些禪意的東西)中得到了靈感,於是想要做一個類似於主體+模塊的形式的建築(一般來說是塔樓的形式),並且預製混凝土的技術發展也使得他們有能力去實現這種想法。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日本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葩誕生了!

Nakagin Capsule Tower(中銀膠囊塔)

那這個奇葩的設計者就是日本著名的建築大師黑川紀章。我認為日本建築師名字翻譯過來最帶感的一位。什麼史上春夜,半毛,安藤腫熊統統的靠邊站。

啊,該上圖片了,你們看字要看睡了吧。

噹噹噹噹,就是這個樣子,像是把很多空調室外機堆在了一起的感覺有木有~~~

恩,簡單說一下,樓高54米,共13層。

放幾個圖解釋下內部構造:

解釋下這張圖,就是中間一個Service Core(生活核心區,包括水管電線,電梯,垃圾道等等。)加上周圍共8個膠囊為1層。

這些膠囊的設計壽命是25年,結果現在用了40多年了還沒換。這個生活核心筒的設計壽命是100年,而且因為黑先生可能設計的時候眼前一黑,這個樓只有頂層的膠囊可以被更換~~~1-12層是固定的@_@

你可以看到這個每個房間裡面有個小衛生間、一個床和一個書桌櫃。

就是這樣。

那麼這個樓是怎麼蓋起來的呢?

是這樣的。我覺得畫的挺明白了我就不解釋了。就個搭積木一樣。搞建築的同學們可以模仿下類似的分析圖。

終於把背景介紹完了,接下來來說一下這個東西的前景如何。

我覺得不是很好,至少不適合在所有地方推廣。

哦,我知道你問的其實是膠囊旅館,但是你既然加了個建築學的標籤我就多說點。

以膠囊公寓形式建築的這座樓本身對空間有極大的浪費,因為有很多牆和很多的伺服空間沒有被使用,同樣的佔地的普通公寓樓可以多60%的使用面積。

其次造價很高,導致每25年更換一次的話經常無法收回成本。

最後一點就是空間過於局限,缺乏靈活性,所以目前這座樓要被炸掉重修了。

那麼我再來說說膠囊旅館。

這是一種看起來很美的形式,便宜,乾淨。可是我覺得這很不人道。

你聽說過一個東西叫做關禁閉嗎?住在膠囊旅館裡大概就是同樣的感受。

然後我還想到這個,無菌動物飼養中心哦,乾淨整潔。 

在我們追求自由文藝的今天,把人塞到一個小盒子裡實在不是什麼很好的體驗。

建築的目的是布置空間,而不是一味的壓縮空間。

此外,一般二三線城市小旅館的主要客源是什麼,是窮遊的和情侶吧。

對於旅遊的來說,費了千辛萬苦到了麗江,你讓他住這麼一地兒,他要如何自拍,想要來個45度的低頭自拍發現手舉到25度就沒法抬了,只能拍個大餅臉:(

沈從文在邊城中描寫吊腳樓的時候說: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可是在這樣一個旅館,你只能看天花板順便想想剩兩塊錢是買個包子還是炸串。

對於學校的小情侶來說,除非你把兩個中間開個洞,否則倆人只能互相擁抱著度過這個冰涼的夜晚了,別說什麼69,我很純潔我不懂。

此外,這個房子看起來什麼都有,但是其實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這也是我反對所謂的集成設計的原因。比如說,行李櫃在你的腳邊,你如果晚上忽然要用行李裡的東西,你需要彎著腰把身體在狹小的空間裡調轉180度,然後拿了東西,再調轉回來。

睡過火車臥鋪的都知道這有多麼彆扭。而最差勁的小旅館裡,至少我也能直起身子來。對於連東西掉到桌子底下我都懶得彎腰的人來說這實在是太折磨了,不過你要是打算練瑜伽,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我要說到的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問題。

這樣一個房子,基本上一旦失火了就會迅速的變成一個大烤箱,因為本身是塑料做的,而且所有的電線都是集成在內部,一旦電線短路被點燃估計10秒鐘後就變成一個大火團了並且會迅速蔓延到旁邊的膠囊裡。

考慮到這個東西轉身極為困難,所以基本沒有機會逃生,此外高溫受熱整個框架變形,就算你能轉身門很可能也會卡住打不開,所以你就悲劇了。

當然了,還有傳染病的問題……

所以與其省20塊錢真不如住青年旅社了。

但是在一線城市中,膠囊旅館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

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那些來城裡進行短期居住的找工作的人。

在他們找到工作之前提供一個暫時的落腳點,雖然環境差一些,但是至少比流落街頭要強。

東京新宿的一般旅館價格大概是1000人民幣左右一晚上,但是東京新宿的膠囊旅館可以便宜到200人民幣一晚上,所以如果北京的酒店平均價格按照300元一晚來算,膠囊旅館最多收費80元。

要是這個價格想要維持一定的利潤的話,要求必須有很高的入住率,不過考慮到幾個一線城市中的蟻族,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前途的。

因此這種形式的建築只可能作為主要建築形式之外的一種補充,一個廉價高效但是很差勁的解決辦法,永遠不可能成為城市未來建築形式發展的主流。

As an architect,I serve for better life。

對其他同學問題的補充:

首先是對於這個膠囊旅館空間的定義的。

你是定義為一個居住的空間,還是一個簡單的容身之所。

如果是後者,那麼你住帳篷,或者搭張床,亦或者是橋洞底下,其實區別不大。因為你並沒有除了睡覺之外的額外需求。

但是如果是居住,我覺得是有很多欠缺的和不便的。我作為一個建築師來說,一個空間裡放一個電視不代表滿足了娛樂需求,電視跟頭部的角度,電視的尺寸,整體空間的音效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當考慮到了這些之後,膠囊旅館就不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了。

學生公寓可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至少從空間的角度來說沒有硬傷,軟體配套的問題是可以慢慢解決的,但是膠囊旅館這種先天空間硬傷的東西是無法被解決的。

當然了,價格是一個很重要的調節機制,每個人對於舒適二字的定價是不同的。所以我也沒有完全否定膠囊旅館的價值。但是我覺得建築學的角度來說,直覺告訴我應該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也許我可以在我的碩士設計中探討下這個問題。 

另一位用戶「毛羽立」的社會性論述:當一個人成了謎

一看到這個問題就知道答案裡會出現黑川……贊同數最多的第一個回答已經說了很多關於建築的了,我來說點兒關於生活的。

首先,膠囊公寓的定位是什麼?

隈研吾在《十宅論》裡把日本的住宅分為10類,並分別歸納了每類住宅的目標人群及其生活方式。與膠囊公寓最接近的,應該是「單身公寓派」——五到六坪大的混凝土小空間,廁所浴室一體化的組合式浴室。它的原型是商務旅館的客房,是「旅館式家庭」的抽象和誇張。

那麼誰會住在膠囊公寓裡呢?

隈研吾的答案是:現代都市的單身者。他們理想的生活狀態不是安定下來,而是要處於不斷的變化中。在不得不開始安定下來以前,他們不是想拼命努力,而是想就這麼遊蕩著。旅館般的空間同時也讓他們產生有關性的聯想。

膠囊公寓有什麼特點?

無論是廁所、浴室、甚至是廚房都被塞進這個小空間裡,個人的生活被局限在這樣的組合體中。建築物的主體構造是混凝土,房間的上下左右都是混凝土,就連走廊的通道也被隔音鐵門給隔斷了,這樣就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個密室。

所以,關於膠囊公寓會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就不言而喻了。人員流動會很大,並且以職業不穩定的年輕人為主,如果是在天朝,估計會包括不想住宿舍的大學生、同居的小情侶、獨立藝術家、自由職業者、自命不凡的瘋子、開啟煉丹爐模式的考試黨、收入不高又喜歡玩樂的單身漢、激進的搖滾青年……我對以上人群沒有歧視,但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湊在一起,可以組成一種平靜、恬淡、舒適、安全的生活。(我突然想起《閃靈》結尾處的那些房間)

膠囊公寓還有一些別的問題。把人塞到一個個小格子裡,姑且不論舒適與否,我認為至少是很不低碳的。本來90㎡的房子才需要一套廚衛,現在這麼小的一個格子也需要一套,會增加很多管道之類的設施;為了良好的隔音,房間的四壁需要吸聲材料,增加了成本;絕大多數房間不佔據良好的採光朝向,全部房間沒有自然通風……至於「增生」的概念,至少在目前,還只是代謝派的理想國罷了。

當然如果指的是膠囊旅館,就另說了,我自己在臺灣住過膠囊旅館,感受不錯,如果在大陸推廣,主要問題在安全性能和管理模式上。

相關焦點

  • 日本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葩就是它
    A:(來自知乎用戶@陳振宇,DTS建築學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先科普下什麼膠囊公寓出現的背景吧。最早出現這個概念其實是源於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metabolism architecture movement,翻譯過來就是建築的新陳代謝主義運動。主要是由一批丹下健三帶領的日本建築師發起的。
  • 日本史上最奇葩的2個人,第1還是我們的童年回憶!
    要說歷史上奇葩的人,每個國家都有那麼幾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日本歷史上當然也不例外。日本歷史上還真有不好奇葩的人物,都說織田信長行為出格,我看有2個人比他奇葩多了。本文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本史上最奇葩的2個人,第1還是我們的童年回憶。
  • 盤點中國十大最奇葩建築,「福祿壽」酒店號稱最雷人建築!
    中國也有一些奇葩的建築,最著名的就是「福祿壽」酒樓了,網友吐槽簡直不忍直視,那麼除了這個奇葩建築之外,還有那些腦洞大開的建築呢?下面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最奇葩建築。該酒店的外形為傳統的「福祿壽」三星彩塑,曾以「最大象形建築」登上了世界吉尼斯紀錄並獲得了吉尼斯最佳項目獎,堪稱史上最雷人建築......【查看詳情】二、四川五糧液大廈和「福祿壽」不分伯仲,五糧液酒瓶的造型,也許設計覺得這樣極具其個人特色。怎麼看怎麼覺得搞笑,設計師真的是很有想法,相當雷人。
  • 史上最奇葩的廁所標誌,設計師想像力好豐富,但真的看不懂
    史上最奇葩的廁所標誌,設計師想像力好豐富,但真的看不懂要是不知道是廁所標誌,還以為是12星座裡面的白羊和雙魚的標誌,真心看不懂嚴重懷疑是建築方為了節省材料,才這樣設計廁所標誌的,不過你們能看懂嗎?據說這個廁所標誌只有老司機才看的懂,反正小編我是看不懂小紅帽和大灰狼也成了一種創意標誌,看起來充滿了童趣,這個我是看懂了小紅帽代表女士,大灰狼代表男士真不知道設計師是怎麼想的,設計成這個樣子,一眼看上去沒有什麼區別,真心不知道設計師是想表達什麼,你有沒有看過這樣奇葩搞笑的廁所標誌呢
  • 盤點史上最奇葩的十大世界之最
    盤點史上最奇葩的十大世界之最1、世界最快的烏龜說到烏龜走路的速度,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字那肯定就是"慢",我們經常說某樣事物速度很慢時都會說它慢的像烏龜一樣,但今天要介紹的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烏龜,它名叫Bertie,來自英國,曾6分鐘爬完了100米的路程,號稱烏龜中的閃電俠
  • 日本最具爭議建築,有人嫌棄它,有人卻把它當成夢想旅館
    一分鐘探世界,帶你一分鐘看世界上最驚豔的風景!點我頭像,查看更多往期精彩內容,《探訪神秘「天坑」,瑪雅人曾認為這是通往異世界的入口!》《世界上居然有一群人敢與鯊魚同遊?小聲告訴你:來到這裡你也敢!》島國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奇葩景點,今天小探就想給大家介紹一下位於日本東京的這棟奇葩建築——中銀膠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 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印度泰姬陵
    印度的泰姬陵是世界聞名的景點,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這裡,希望可以看到這一座建築的奇葩之處,一起看看吧。大多數來印度旅遊的遊客,都是衝著印度泰姬陵來的,畢竟這座建築如此美麗,同時也是世界上七大奇蹟之一,遠近聞名。
  • 日媒評選動畫史上最奇葩角色髮型,悟空第二,貝吉塔第五
    最近島國的gooRanking網站針對「動畫史上最奇葩的角色髮型排行」進行了調查,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奇葩髮型吧。第一名:《海螺小姐》河豚田海螺(CV:加藤綠)萬萬沒想到,排在第一的竟然是日本國民動畫《海螺小姐》的主角,這位性格快活開朗、有時會範糊塗、容易對諂媚的甜言蜜語沒轍的小姐,髮型真的不一般。頭上三朵花瓣,左右耳側又各來三朵,清新有趣又好玩。
  • 史上最奇葩的手辦,唐僧配98K拯救世界,皮卡丘上演肌肉猛男!
    史上最奇葩的手辦,唐僧配98K拯救世界,皮卡丘上演肌肉猛男!喜歡二次元的小夥伴對手辦都是不陌生的,有很多的網友都比較喜歡收藏一些喜歡的動漫人物的手辦,不過有的卻是只有一顆想要收藏手辦的心,而沒有能夠收藏手辦的錢包。大家都知道,手辦因為是樹脂材料做成的,而且還需要開模塗料繁瑣的流程讓手辦的價格都比較的昂貴。
  • 國內富有「中國特色」的奇葩建築,外國人不一定能看得懂!
    在國內有很多的建築都被盤點過,被冠上奇葩之名,今天要說的也是國內的一些奇葩建築,但是富有中國特色,外國人不一定能看得懂!一起來看看吧!1、萬都城「囍」字樓成都·萬都城全球招商中心囍字樓,是世界最大的囍字樓造型建築,獲得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正式載入基尼斯世界紀錄。2、天子大酒店 福祿壽彩塑天子大酒店是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的一家酒店。
  • 亞洲最奇葩的5座建築,中國螃蟹樓上榜,看到韓國的:自愧不如
    隨著現代科技不斷地增強,所以以前很多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都可以做到的了,很多以前沒辦法實現了的奇思妙想,現在也都一一被展現在了大眾的眼前,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類的想像力太過豐富,還是因為憋太久了,所以就會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一些形狀非常奇怪的建築,有的看起來還挺好看,但是有些看起來就有點辣眼睛了
  • 盤點北京5個造型奇葩的建築,看看你見過幾個
    說起北京造型奇葩的建築,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央視的大褲衩。大褲衩這就很不開心了,明明偌大的北京城比我搞笑的建築多了去,你們憑啥總盯著我?小編閒著沒事搜羅了一圈,發現北京造型奇葩的建築還真不止大褲衩。遠看就像是5個釘子釘在鳥巢邊上,網友戲稱:史上最牛逼釘子戶!3淨雅大酒店位於朝陽門的王府井商業圈。明明是繁華地帶的大酒店,怎麼遠看就像還沒竣工的爛尾樓?難道是為了跟旁邊商圈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好吧,確實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 奇葩建築為何中間豎起通道?專家:日本的特色
    說起日本最有名的體育館,非代代木體育館莫屬。曾經一度,它被看做是日本最美建築的代表。然而,正如艾菲爾鐵塔的命運一樣,這座美麗的建築也曾經遭受過很多質疑,比如,這座體育館中間豎起的通道就很讓人費解。要想理解這座建築,我們應該從建築師丹下健三說起。
  • 建築史上的奇葩——漢闕|百家故事
    讀者:「大白老師,我經常看見旅遊景區門口有這樣的建築,看上去很大氣,這種建築稱之為什麼?您可以講下它的歷史知識嗎?」大白:「圖片上的建築是仿漢闕風格建築,漢闕作為一種帶有極強象徵意義的禮儀性的建築,可是我們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葩」,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哦。」
  • 中國5大奇葩建築,一座最搞笑,一座造型最醜
    隨著中國國內旅遊業的發展,人們也逐漸喜歡了出門旅行,出門旅行不僅能增長個人知識,還能陶冶個人情操,找個風景優美的城市,見證不同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現在旅遊業發展迅速,中國遊客遍布全球每個景點,去旅行可以發現有趣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中國5大奇葩建築,一座最搞笑,一座造型最醜!
  • 日本一奇葩建築獲獎,網友:中間豎起的「通道」很惹眼
    說起日本最有名的體育館,非代代木體育館莫屬。曾經一度,它被看做是日本最美建築的代表。然而,正如艾菲爾鐵塔的命運一樣,這座美麗的建築也曾經遭受過很多質疑,比如,這座體育館中間豎起的通道就很讓人費解。要想理解這座建築,我們應該從建築師丹下健三說起。20世紀30年代後半期,受政局影響,日本大批建築師受到打壓,成為日本建築發展最為艱難的時期。
  • 日本史上最奇葩的三大姓氏,直接叫不出口,看看你知道幾個?
    不過隨著日本社會的發展,1870年,為了徵兵、徵稅、製作戶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規定所有日本人必須使用姓氏,日本家家戶戶才都有了姓,子承父姓,妻隨夫姓,世代相承,一直延續到今天,日本姓氏數目超過十萬,一般由一至三個漢字所組成,少數也有四個漢字的。
  • 世界上最奇葩的3大建築,中國有兩個,還有一個在法國巴黎
    隨著世界上各個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明顯的提高了很多,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變好,出門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而現如今各個國家也在大力的發展旅遊業,有些城市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去旅遊,所以現在很多城市中就出現了一些奇特的地標建築,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世界上奇葩的三大地標建築,這三個最奇葩的建築中國有兩個,還有一個在法國巴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三個最奇葩的建築是一個什麼樣的外觀吧
  • 日本最「奇葩」節日:世上獨一無二,遠遠望去只看到一張大臉在跳
    日本是我國鄰國,它的人口領土不及我國的三分之一,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多數人們都選擇去旅遊,每年都會有許多遊客來到日本,欣賞美麗的風景,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但有一些節日是難以理解的。就像日本的這個節日,堪稱最「奇葩」的,遠遠望去只看到一張大臉在跳!這個可愛的節日,在該國相當有名,因為澀川地處日本的中央,大約肚臍的位置,所以被叫做「肚臍祭」。
  • 我國「最奇葩」5大建築,重慶方便麵大樓上榜,上海建築被嘲太醜
    如今,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逐漸發展起來後,很多城市為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因此不斷建設各種造型奇特的建築吸引遊客的注意力。在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下,很多建築遭到網友的不斷吐槽。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一下我國最奇葩的5大建築,但中上海的建築遭到網友的嘲笑,並戲稱為最醜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