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近230公裡的旅遊公路將各處景點串聯起來,盤活山西太原文旅「棋局」。 楊佩佩 攝
中新網太原6月29日電 題:山西太原旅遊公路盤活文旅「棋局」
作者楊佩佩
黃土地貌、森林公園、雁丘古道、蒙山大佛、太原戰役……漫遊在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早已不見昔日的採煤沉陷區、生態破壞面,如今,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人文古蹟交相輝映。此條近230公裡的旅遊公路將各處景點串聯起來,盤活山西太原文旅「棋局」。
歷時5個月的有效工期,全長93.5公裡的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東山段建設項目於日前完工,它與2019年6月建成、全程136公裡的太原西山旅遊公路「握手」連接,實現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的全線貫通。
山體擋牆採用彩繪或浮雕設計,形成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楊佩佩 攝
中鐵三局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項目經理朱玉璽介紹,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的東山段與西山段在太原的西北方相交,將太原整個東山、北山、西山串聯起來,環山而建的旅遊公路「擁抱」著太原。
過去,太原東西山地區因採石、採礦、挖煤等原因導致植被破損、水土流失、黃土裸露,成為當地環境汙染、景觀受損的嚴重區域。東西山旅遊公路沿線的北山採石場便是一處地質災害區域,一度成為千瘡百孔的荒山。
太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張智弘介紹,在東西山旅遊公路工程建設中,本著儘可能不破壞環境、少擾動山體和林地的原則,採取放山填土、引水上山、綠化護坡等措施,生態修復成績明顯。
如今的北山採石場,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現年69歲的騎行愛好者常福壽在西山公路騎行4年有餘,眼看從前崎嶇的道路變成通途,沿線塵土飛揚不再。「我每天要在這條公路上騎行40公裡,沿途看著美景,還有各種彩繪、雕塑,紅藍相間的彩色公路還能緩解視覺疲勞,沿線多處服務區可以休息,一路騎行,很是舒服。」
據介紹,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串起沿線9個景區、13處文保單位、4處國家級傳統村落、6處市級農業旅遊點以及27個城郊森林公園,這條融合綠色生態、承載人文歷史、傳承三晉文化的旅遊公路成為串起一條太原文旅「珍珠鏈」的交通黃金線。
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陽曲縣段,有一座名為店子底的村莊。1949年,店子底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解放太原戰役的「大後方」,全村百姓全力支前。如今,該村打造成為集愛國教育宣傳、體驗支前文化、休閒採摘度假為一體的紅色文化園。
店子底村黨支部書記石狗拴表示,依託「紅色教育+紅色旅遊+產業脫貧」,店子底村實現如期脫貧摘帽。如今,東西山旅遊公路修到村口,前來旅遊觀光的人更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現年58歲的李來娥是該村村民,4年來,她每天在村口售賣小米、蕎面等,還會賣點應季水果、蔬菜。「隨著旅遊公路的建成,交通便利,遊客越來越多,我的生意也好了起來,不用擔心地裡種的賣不出去,還能在家門口掙錢,給家裡增加收入。」
不僅如此,東西山旅遊公路還串聯起蒙山大佛、中華傅山園、臺駘山滑世界等景點,展示晉陽文化和秀麗山水風光;結合萬畝生態園、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等園林,展示現代都市休閒生活和城市建設成果;串聯晉祠、龍山石窟、多福寺等文保單位,展示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
採取放山填土、引水上山、綠化護坡等措施,生態修復成績明顯。 楊佩佩 攝
此外,大幅增加月季、海棠等花卉的栽植數量,還有杏樹、榆葉梅、黃櫨等組合搭配,營造季相分明、層林盡染的自然景觀;山體擋牆採用彩繪或浮雕設計,形成一道別樣的風景線;集觀景平臺與休息區為一體的服務區內,公廁、休閒亭等設施古色古香……
張智弘表示,近年來,太原積極推進旅遊公路建設,打造「城景通、景景通、路景通」的旅遊路網格局。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就像是一條項鍊,將沿線的人文古蹟、紅色景點、生態綠化公園都串起來,民眾能體驗到「路在景中、景在路上」以及「快旅慢遊」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