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博物館引進谷歌虛擬展館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虛擬美術館時代已經來臨。」在尤倫斯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看來,如今宅在家裡,輕觸屏幕,就能360度瀏覽遠在萬裡之外的西方經典名畫《蒙娜麗莎》,已經成為事實。

央美數字美術館內景。參觀者可移動圖中圖標,隨意進出虛擬展廳瀏覽。

湖北省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龍美術館、蘇州博物館、華人當代美術館5家國內博物館正式加入谷歌藝術計劃,它們將陸續把館藏精品數位化後上傳谷歌虛擬展示平臺,供更多國內外參觀者瀏覽學習。據了解,迄今為止,谷歌藝術計劃已與全球61個國家的700多家文化機構展開合作,其中,今日美術館、尤倫斯藝術中心等15家機構來自中國大陸。

「虛擬美術館時代已經來臨。」在尤倫斯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看來,如今宅在家裡,輕觸屏幕,就能360度瀏覽遠在萬裡之外的西方經典名畫《蒙娜麗莎》,已經成為事實。中央美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王春辰透露,央美美術館也在與谷歌藝術計劃接觸。不過,他認為,要想讓數位化觀展成為一種流行生活方式,各大展館還得連續闖過三大關口。

國內博物館多停留在掃碼階段

「展館的網站絕不是數字美術館。」在王春辰看來,數字美術館必須具備兩方面要素:一是把藏品做了高畫質化拍照後放到自家網絡上或是第三方網絡展示平臺,諸如谷歌藝術計劃;二是要做數位化展示,讓參觀者可以在他希望的距離觀摩到藝術品暗藏的所有細節。若以此兩條標準來衡量,不論國家博物館還是中國美術館都還沒有自己的數位化展示平臺。

「單從新技術運用層面來看,國內博物館在世界範圍居於中等偏上的水平。」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屬於十足的新媒體控,微博、微信每天都在更新。在他看來,國內博物館在新媒體運用方面起步並不晚,只是大多更偏向於那些相對小型的科技平臺,比如二維碼、微信語音導覽,而在更為複雜的新技術展示、研究、保管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不小差距。

「博物館、美術館作為文化產品的提供方,出發點應該是能為參觀者帶來哪些便利,而不是自己能從中獲得什麼。歸根結底是一個服務意識問題。」王春辰認為,網站、二維碼只能算作數位化1.0版本,虛擬展館才是數位化2.0版本,「虛擬展館將徹底改變觀看原作的方式。無論普通人還是專業人士,都將看到更多有趣的內容。」他說,只有升級到新版本,數位化觀展才成為可能。

版權保護成為數位化潮流隱憂

谷歌藝術計劃方面透露,中國新加入的這5家合作夥伴共帶來了1300多件新藏品,其中,包括7幅「十億像素」作品和超過40個在線展覽。據了解,「十億像素」技術捕捉的圖片信息是百萬像素相機的一千倍,作品即便不斷被放大,也能高清呈現作品裡各處細節。而且,參觀者在實體展廳不方便看到的部分,也可以藉助新媒體得以實現。

當高精度的數位化資源在網際網路公開共享後,是否會助長藝術品侵權的發生?這是不少藝術機構擔憂的問題。「谷歌只是提供一個公共展示平臺,展品版權還是歸屬於藝術機構。」王春辰說,至於高畫質化處理後,是否會為剽竊者大開方便之門,「這就要求展館對每一件走上虛擬展臺的作品,都協調好版權使用問題。」不過,他認為,並不能因為擔心侵權而將新技術拒之門外。據谷歌藝術計劃方面提供的數據,用戶在虛擬展示頁面平均停留時長8.54分鐘,在每件藏品的平均停留時間1.36分鐘,「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人在實體美術館逗留的時間,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人們對數位化觀展方式的認可與依賴。」王春辰說。

至於數字美術館的流行是否會影響到實體美術館的參觀流量,尤洋表示「根本不用擔心」。他說,從展示角度講,二者出發點完全不同,實體美術館講究的是展品與空間的關係,屬於體驗型;虛擬美術館發揮的是信息導向的作用。先在虛擬展館了解,再到實體展廳感受,共同構成一個連貫的認知過程。

科技與藝術混合人才缺口巨大

用手指在觸控螢幕上劃拉一番,眼前就會出現布置精美的博物館內景,「行走」在各個展廳間如入無人之境。當只需開啟「懶人」觀展模式,就可以與心儀藝術品撞個滿懷,是不是很愜意?事實上,通過谷歌藝術計劃推出的能360度拍攝實體展廳的「小推車」就可以搞定。

據了解,這類可移動拍攝車具有全景鏡頭,並設有存儲設備和電腦,可以在幾乎所有質地上實景拍攝。用戶只需通過移動滑鼠位置,就能夠在線上「進入」美術館內部,隨意選擇自己中意的展廳瀏覽、「穿越」。這種技術尤其適合那些暫時無法在公開展廳觀看到的作品。「龍美術館的收藏中,有些是從海外購買回來的中國文物,由於進出口關稅等原因,暫時不便回國展出,如果採取數位化技術實現線上展示,無疑能讓更多愛好者一飽眼福。」龍美術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加入谷歌藝術計劃後,他們已經上傳了400多件藏品,其中就包括公眾知曉度頗高的蘇軾《功甫帖》,而明成化雞缸杯隨後也將上線。

數字美術館雖然有諸多便利之處,在國內推動得卻很緩慢。王春辰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家實體美術館在數位化轉型時,人力和技術力量不足。「虛擬展示遠不只是將展品數位化。從策展思路和方式來看,數位化的藝術展和實體的藝術展完全是兩碼事。虛擬藝術展除了要求策展人擁有藝術方面素養外,還得精通建立在網際網路技術基礎上的新科技知識,並且在策展過程中合理地加以運用。」在他看來,數字美術館和虛擬展示的流行,還將催生出新學科,比如數位化藝術策展專業,今後科技與藝術混合型人才將存在不小缺口。(文/陳濤)

相關焦點

  • 涇川縣博物館三維虛擬展館正式上線
    原標題:涇川縣博物館三維虛擬展館正式上線 涇川縣博物館三維虛擬展館正式上線 6月9日,涇川縣博物館網絡三維虛擬(VR)展館正式上線,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該VR展廳擁有720°視覺體驗,配合手機的重力感應、場景旋轉等功能可實現現場參觀的模擬效果。
  • 谷歌地圖虛擬遊覽博物館
    主題公園,購物中心,甚至汽車博物館都已暫時關閉以對抗全球流行病。不過對於汽車迷們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從此無需離開沙發就可以參觀一些世界上最令人驚嘆的汽車博物館。從德國的奔馳博物館到英國的麥拿輪博物館亦或是義大利的蘭博基尼博物館,現在都可以通過谷歌地圖進行虛擬遊覽了。
  • 梵蒂岡博物館繼7大展館後再推出世俗文物館虛擬遊覽
    自4月30日起,人們可在家中透過「虛擬遊覽」的方式欣賞梵蒂岡博物館中「世俗文物館」的藝術作品。(梵蒂岡新聞網) 因目前衛生緊急狀況,梵蒂岡博物館暫時對外開放。雖然如此,世界各地對藝術品有興趣的人仍可在家中透過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欣賞梵蒂岡博物館中8個展館的許多經典的曠世之作。先前,梵蒂岡博物館已在其官方網站上推出了7個虛擬遊覽的展館。自4月30日起,該館又在線上增加了世俗文物館(Museo Profano)的虛擬遊覽。
  • 新冠疫情襲來,3D虛擬展館或成為行業「新寵」
    對於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等各類展館來說,自然也逃不過閉館的命運,儘管如此,以數位化技術作為展示的「3D虛擬展館」成為了「新寵」。在3D虛擬展館設計中,能讓大家穿越時空的限制,足不出戶就能在線體驗各類展館。
  • 虛擬展館製作,裸眼虛擬展館是怎麼製作的?
    受疫情的影響,如今展會使用虛擬展館舉辦的形式越來越多,不僅能夠通過VR設備進行觀看,裸眼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一樣可以瀏覽。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很多剛接觸到這一新鮮事物的人對於虛擬展館製作還比較疑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種能夠裸眼觀看的虛擬展館是如何製作的吧。
  • 凡拓領軍VR虛擬實境助攻數字創意產業
    【IT168 資訊】2016可謂是虛擬實境元年,微軟、谷歌、三星、騰訊、小米等各大科技巨頭紛紛搶佔VR市場,布局VR生態圈。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VR頭戴設備年銷量將達4000萬臺,市場規模約400億元,加上內容服務和企業級應用,市場容量超過千億元。  在不同領域,VR的發展亦不盡相同。
  • VR虛擬實境技術讓展館展覽更簡單
    世界上很多博物館,展館都設置了數字展館,比如法國羅浮宮數字博物館、紐約大都會數字博物館等,都有線上數字展廳。但實際上,雖然很多博物館掛上了「線上博物館」這塊招牌,卻未能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很多線上博物館頁面比較單一, 展覽的含義沒有被完美數位化。
  • 想足不出戶逛多家博物館?谷歌這個App滿足你
    近日,谷歌聯手故宮博物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四川博物院等國內30餘家博物館及藝術文化機構,共同推出」觀妙中國來自谷歌藝術與文化」App。      據悉,該App除提供虛擬實境遊覽與在線展覽功能外,同時支持圖片放大功能,以便于欣賞超清圖片,如各博物院的藏品、畫作。
  • 虛擬博物館的設計與製作,2021未來可期!
    2020我們的虛擬展廳業務包含:線上展會、企業展廳、黨建歷史展廳、房地產vr展示展廳、博物館藝術展廳、景區景點展廳等。今天小迪重點給大家分享的是博物館虛擬展館案例。一、虛擬博物館:永不落幕的展覽虛擬博物館技術分虛擬實景,比如虛擬遊覽實體博物館。
  • 宅家也能看展,3D虛擬展廳,帶你雲逛博物館
    網際網路時代,隨著3D展示技術和虛擬實境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商場、博物館等行業也開展了3D虛擬展廳,通過3D模型展示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人群。3D虛擬展廳是將現實世界中的展覽以虛擬實景的方式展示出來,大家通過仿真交互操作進行查看自己想要看的事物。
  • 大英博物館試水虛擬遊覽 4500件藏品纖毫畢現(圖)
    如今,大英博物館離實現這一目標又近了一步:與谷歌文化學院合作推出虛擬遊覽項目。從11月12日起,全世界的博物館愛好者們不用親臨倫敦,只要有一臺電腦或行動裝置,在網上就能欣賞4500多件藏品,甚至能湊近至玻璃櫃裡,近距離觀摩。
  • 俄羅斯莫斯科航天博物館引進3D虛擬導遊貓
    [環球網報導記者王博雅琪]備受外國遊客青睞的俄羅斯莫斯科航天博物館將迎來新導遊——一隻可愛的3D虛擬貓。莫斯科航天博物館圖自《消息報》據俄羅斯《消息報》26日報導,莫斯科政府和市長官方網站當天發布一則消息稱,未來,遊客可以選擇3D虛擬貓瓦西卡帶領自己參觀莫斯科航天博物館。
  • 虛擬看展體驗究竟如何,國內三大博物館虛擬展廳測評
    疫情期間,各大博物館都暫停營業。雖然近期已經有少量博物館在有防控地情況下重新開業,然而大部分還都處於閉關的狀態。閉館不閉展,各大博物館在實體展廳無法營業的情況下對虛擬展廳的建設卻是如火如荼。那麼這些博物館虛擬展廳的真實體驗都如何呢?
  • 虛擬博物館之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於現今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分散在全世界各角落的使用者,皆可利用網路搜尋獲得所需資訊、同時取用博物館開放在網路上之資源。虛擬博物館的出現,讓使用者藉由上網,就可以看到博物館內的各式精選藏品,同時加上與虛擬實境的結合,則讓虛擬博物館功能更加強大。
  • 捷克人在谷歌地圖上展示斯柯達的博物館
    隨著蘭博基尼和本田的腳步,斯柯達宣布,它在捷克共和國的博物館現在幾乎可以通過谷歌街景在谷歌地圖上參觀。虛擬之旅提供了詳細探索展覽的可能性,甚至獲得了選定的斯柯達經典的車輪,例如捷克製造商有史以來生產的第一輛汽車,由創始人勞林和克萊門特設計的VoituretA。
  • 浙江上線首個線上虛擬戒毒展館
    線上虛擬戒毒展館。 郭其鈺 攝中新網杭州6月26日電(記者 郭其鈺)今年6月26日是第33個國際禁毒日。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當日上線該省首個線上虛擬戒毒展館,公眾在手機上即可漫步展館,通過圖文、影像等資料,學習毒品知識,了解戒毒工作。
  • 黑龍江推出VR虛擬旅遊:可「宅家遊」景區展館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VR全景圖 全景龍江供圖 中新網哈爾濱2月5日電 (記者 王琳)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於5日發布消息,該省在疫情期間取消一切密集場所活動,同時採用VR(虛擬實境技術)推出全景虛擬旅遊項目,百餘家景區、展館均可宅在家中免費體驗,部分景區配有真人語音導遊
  • 谷歌地圖加入虛擬實境功能,地圖上可"遊覽"世界
    網易科技訊 12月18日消息,今年早些時候,谷歌推出了虛擬實境探視器CardBoard,開始把研究矛頭對準了虛擬實境技術。現在,這款虛擬實境設備已經可以支持谷歌地圖服務了。谷歌給安卓手機上的谷歌地圖應用加入了一個新的「彩蛋」(easter egg)功能,這個彩蛋允許Cardboard用戶在谷歌街景圖上激活虛擬實境,從而通過這款虛擬實境設備「遊覽」世界上的城市。用戶只需雙擊谷歌地圖應用右下角的「導航圓圈」(navigation circle),然後就可以激活並排的虛擬實境視野,從而就可以拿著這款虛擬實境設備在谷歌地圖上看世界了。
  • 谷歌宣布放棄虛擬實境:手機VR根本行不通
    [PConline 資訊]近日,谷歌確認其虛擬實境設備Daydream VR將停售。谷歌本月在紐約舉行了2019年新品發布會,會上宣布了全新的Pixel 4智慧型手機、Pixelbook Go筆記本電腦和耳機等產品。
  • 谷歌和倫敦博物館用VR技術復活恐龍
    如今,許多博物館都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腦洞大開」的文創產品,讓博物館與高科技掛上了鉤。國內的武侯祠博物館將推出全新的VR文創產品,該產品將通過VR技術還原三國歷史中的經典戰役——赤壁之戰的部分場景。用戶反饋互動一開始,感覺整個人站在了一艘木船之上,腳下的河水波濤洶湧,周圍硝煙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