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直接加熱便當餐盒大都沒有材料成分標識——
8月6日中午12時許,在成都王府井商廈某律師事務所上班的楊莉決定到樓下便利店買便當。「共13.9元,需要加熱嗎?」「需要。」售貨員熟練地將便當餐盒放入微波爐內,約一分鐘後,熱噴噴的午飯端到了楊莉面前。
如今,像楊莉一樣選食便當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但許多消費者並未意識到便當餐盒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便當餐盒沒有材料成分標識,而消費者也不清楚自己選購便當能否直接加熱。如何安全使用便當餐盒?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本報記者 任鴻
便當餐盒:
多數未標註材質
昨日中午,記者在成都王府井商廈附近的兩家「7-11」便利店看到,有不少上班族在店裡選購便當。帶有冷藏功能的貨架上,擺放著約10餘種不同口味的便當和飯糰。這些食物或用塑料飯盒盛放、或用塑膠袋密封包裝,看起來十分誘人。在收銀櫃檯旁的保溫箱內,也放著正在加熱的便當。
記者看到,店內部分食品外包裝上貼有醒目的微波爐圖樣,提醒需要加熱食用,有些食品信息標籤上寫明了「建議微波爐加熱」並提供了加熱時間參考。但所有需加熱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沒有標註是否可以直接連包裝一起加熱。記者翻看了貨架上的每一份便當,發現僅有兩種便當盒底部印有「PP」和一個將數字「5」圍起來的三角形標識,其他幾種便當餐盒以及密封飯糰的塑膠袋都沒有標註包裝的材質。「你選購的便當餐盒能直接加熱嗎?」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在便利店買了便當並要求加熱的消費者,大家的回答都是「不清楚」。楊莉告訴記者,她喜歡吃熱飯熱菜,每次都會購買需要加熱的食品讓售貨員幫忙加熱,自己從來沒有質疑過便當餐盒能否直接加熱。「既然便利店提供加熱服務,那應該沒有問題。」
質檢專家:
微波爐加熱請認準5號標識
哪種便當餐盒能直接加熱?消費者在選購時應該注意些什麼?記者昨日採訪了國家包裝產品質檢中心(成都)檢測中心主任傅敬偉。「國家有硬性規定,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食品包裝需標明具體材質。」傅敬偉告訴記者,生產商應該按照內裝食品的食用方法和加工特性,選擇材質合適的食品包裝,沒有標明包裝材質的,消費者最好不要選用。
據傅敬偉介紹,目前製作需直接加熱的便當餐盒一般採用安全係數較高的「PP」材料,能經受130℃高溫,可用於微波爐加熱,其標識為數字「5」。「標有其他數字的便當餐盒在微波爐加熱後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有害物質,例如,3代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含有30%-40%的增塑劑成分,加熱後會產生致癌物質滲透到食物中,建議不作為食品包裝使用。」
傅敬偉提醒消費者,在加熱便當前,應注意查看包裝上的相關標識,若沒有標明包裝材質或者包裝底部三角形標識內不是數字「5」,最好將食品取出直接加熱。「即使便當餐盒的材質是『PP』,也不可長時間加熱,且加熱時,應注意把不是『PP』材質的盒蓋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