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窮學生,卻有一顆遊遍天下的雄心。但實事求是講,還是先飽覽祖國大好河山,再說其他。畢竟出國旅遊,花費更大。
因為預算不多,先乘坐綠皮火車到達昆明,再搭乘大巴去麗江。
所遊覽的順序:晚上達到——第一天,白天閒逛古城,去木府拍照留念等等——第二天,去玉龍雪山,山下有納西族村落,誤打誤撞去了的玉湖村——第三天,閒逛古城,中午出發去大理。
出遠門,我怕死呀,出發前的前一晚,在操場上繞了無數圈,心裡緊張和惶恐,第一次出遠門,還是雲南這一偏遠的省份,要是萬一遇上劫財劫色的壞人,可怎麼辦?我這麼窮,要是歹徒惱羞成怒,會不會直接拳打腳踢?怕呀。
好在第二天在圖書館外,遇見了暑假還沒回家的阿秋,看著善解人意的同學,靈光一動,半哄著拉了正無聊的阿秋一起去雲南旅遊。
兩個窮學生,正式握爪,一起乘坐小綠皮。
綠皮便宜,但慢,條件也不如高鐵等。但《三聯生活周刊》有句話說得好:「老鐵路讓人無限接近的不僅是山川河流,還有過往歷史。」正是因為慢,所以可以仔細欣賞沿途的自然風光,穿越隧道,跨過山川,仰望白雲,發現不斷發現變化著的人文風採。如果你沒有來過雲南,你會得到一連串的驚喜。
但壞處就是,去麗江要轉車,時間花費太長,到達時已經半夜。雲南不愧是四季如春的寶地,晚上那個凍呀,趕緊拿出備好的外套穿上。
這裡要誇誇自己,選的客棧好啊,正巧就在獅子山上(畢竟怕死,不敢不選好的。)對方家大業大,可以接機接高鐵——但就是不接送大巴來的(悲憤中)。莫不是身邊有阿秋,真要哭戚戚了。建議各位訂獅子山上的客棧或青旅,當黑夜降臨,你可俯瞰山下的萬家燈火,天上群星閃耀,人間歡聲笑語,美哉。另一個好處就是,離萬古樓景點近,走幾步路便是,但離公交站也不遠。麗江古城內的客棧,一般都有免費旅遊冊送,路痴可以要一份地圖。
第一天,與阿秋在吃完中飯後,開始分散活動。我去了傳說中的木府(《木府風雲》拍攝地),預約後需要兩個小時才能進去,故而到處轉轉,發現了寶藏地——東巴紙坊。頭銜: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記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買它,買它,送長輩、送老師、送親友,絕對物超所值,極有紀念意義。
想學東巴文字,想學習納西族文化,可以向店員要微信呀。麗江給人的感覺非常好,旅遊景區的店員們都可以養狗、養貓、養豬(寵物豬),只要你覺得可愛,都可以養——前提是成為工作人員。
哈哈。
麗江古城有東巴文化館,也有商業性強的東巴紙坊,分布在古城各處,很容易找到的。我當然選擇去各分店蓋章啦。店員也超有耐心,買了幾張紙質書籤,還可以免費寫上東巴文,幫你蓋好章。本看中了一盞紙燈,可惜貧窮讓人狠心拒絕。
快樂的時光過得太快,很快就可以進木府啦。
與蘇州園林不同,木府頗具皇家氣勢。隨著熱情又義務服務的導遊層層進入內部,也了解了一些知識。比如,麗江古城很大,三天都未必遊完;涑河古鎮也是古城的一部分;木府與中央的關係,力降低地理位置和軍政重要性;黑白之戰……
裡面有賣紀念品,其中專門弄個半開放的茶室,推薦當地的木氏土司朝貢珍品——白雪毫,盒子有木府的logo。三盒有優惠,我自然找了同樣抱著試一試想法的遊客拼了一下。
有意思的是,當導遊帶我們進一間小屋殿,指著裡面幾幅畫像問,哪位是著名的撒旦傑波(麗江王)木增——《木府風雲》男主,一般都認為長得最白最俊美的是土司,但阿歌聰明呀。導遊都說麗江之軍事地位,講了土司會打仗,怎麼可能是一般人以為的那樣子呢?果然,是那位黑胖的才是木土司。
這裡可以普及一下小知識,阿勒邱是納西族對女神的稱呼,不是人名。因為水土等原因,當地人民比較黑,也喜歡胖一點的身材,所以「胖黑妹」是誇人的。
至於亭臺樓閣,很美,很有佛教氣息,但道教的三清也是有的。等你慢慢爬上木府的最高點,往下瞧,又是另一番風情。
晚上,與阿秋會面。
告別黑龍潭公園後(本地人進去不要門票,┭┮﹏┭┮),挺激動的,是終於進了傳說中的酒吧。麗江古城有酒吧一條街,各家店有不同特色,因為牆壁都是玻璃的,遊客可以從外面看清楚裡面的情況。完全不是電視裡群魔亂舞的樣子呀。
當阿秋得知阿歌從未去過酒吧,豪爽一拍,拉著阿歌各家轉轉。最後挑了一家。裡面人沒有坐滿,很容易找了一張桌子,起初很心虛,什麼都不消費,吃霸王的歌舞,會不會被趕出去呀。不料,店員竟然免費送上花生和啤酒。還給了幾個氣球,做成可愛的形狀。酒吧內有納西族等少數民族舞蹈,講訴納西族的傳說故事。同時,也不缺互動。環境、氛圍都是槓槓的。似乎景區內的酒吧都是這般友好。
推薦特產:鮮花餅。
溫馨提示:想買什麼就買,別想著去淘寶。雲南運費不便宜,有的網上還買不到。
還有,別看路邊有穿著民族服飾的少數民族就想去合影。阿歌看見位彝族老奶奶一身民族服飾,安安靜靜坐著,就腦子發昏求合影,誰知事後要付錢。雖然是十元,但不覺得不划算?
實話講,伐開心。不是心疼那點錢,是覺得既然要收費不應該先聲明一下?就算是當地傳統賺錢方式,外地遊客不知道呀。
第二天,在客棧吃自助早餐。
牛奶一杯,雲南米線一份,雞蛋一隻,番薯、小饅頭、麵條、豆漿……吃飽不說,為了有精力遊玩,還多拿了一些乾糧準備中午吃。不得不點讚那位老阿姨煮的米線,量多又美味。
便宜,真的便宜,遠比古城裡的餐館便宜許多,關鍵是可選擇的食物多。僅僅十元啊。阿歌選擇的是閱古樓,服務好,幫你拎行李。晚上回去時續住,順便和老闆聊了聊,來麗江養老的老闆熱情啊,推薦了一些景點。其實小餐館就有風景呀,吃早餐的地方搭建了平臺,處處是小趣味。
不由萌生了常住麗江的打算。可惜,還是做做夢吧。
吃完後,出發去玉龍雪山。但由於沒有提前買票和預約等。加上公交車上老太太鼓吹玉湖村,阿歌he阿秋選擇去了納西族村落。達到後發現,果然啊,這老太太就是玉湖村村民。
哎,真是熱愛家鄉的好老百姓呀。但她說的沒錯,這是一個好地方。如果你想遠離城市的喧囂,你想感受當地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你想隱居桃源,那你來吧。
我們的少數民族同胞們很淳樸呀,你一下車就問上來,推銷她們編織好的花環,很漂亮,也不貴。然後就是到處轉轉啦。原本就是半路轉來的,根本不了解。好在,我們有新加入的夥伴——阿隆和阿月(非情侶)。
說來也是緣分。
玉湖村,又名「巫魯肯」,意為雪山(玉龍雪山)腳下的村子,也是距離玉龍雪山最近的一個古村落,有「玉龍山下第一村」之稱,位於白沙古鎮之內。作為曾為木府護宮養鹿的地方,玉湖村距離麗江古城約20公裡,公交卻不多。
相識,起源於等車。在白雲悠悠的熱日下等了一個小時,自然少不了說一二句話。一來二去,混個臉熟。但我們的目的地本不是一處,只是改了計劃。到了當地,阿歌與阿秋自然要抱緊兩位的大腿。阿隆與阿月乃慕名「龍女湖」而來,遠比兩個小白知道得多。
真好,可以分享旅遊的經驗。與阿歌兩人不同,阿隆與阿月先去了大理,各自交換了兩大古城的觀光感受。
玉湖村的納西古民居保存較好,至今保留有數量眾多的石頭房子。一路走來,賞心悅目。我們還與當地的老人交談,湊巧進入內部觀光了一下。——羨慕。
龍女湖在一處較為寬敞的草場內,說是草場,是養著馬群,不免先入為主。寬廣的雪山腳下,有遊客拍婚紗照,有遊客在龍女湖釣魚遊泳,有我等遊客嘻嘻哈哈。但你覺得很舒服啊,你趴坐在草地上,眺望玉龍雪山,你衝樹林,衝雪山,衝遠處的公路,衝僅有屋簷露出的村莊吶喊,回答你的是天地和諧的鳥鳴犬吠和歡樂人聲。
心曠神怡啊,似乎一切煩惱都隨風而逝,似乎雖未上去,但白色的雪山已洗滌了你的心靈。
無憂無慮,是那幾個小時的感受,也令阿歌十分懷念。
路上,你還會經過一些地方特色的墓碑墳地,卻不覺得恐怖和滲人。他們就是七彩世界的一部分,是納西民族聯結生與死的地方,是另一種「民居」。我們四人組懷著對先人的尊敬,欣賞著民族性的雕飾,也採集一二朵附近的花草獻給逝者。
也許,很多人搜攻略時會告訴你,玉湖村有騎馬遊覽服務。但不會告訴你,那些馬是一邊拉臭臭一邊行走,所以呀,下馬時,注意點。但騎馬真的是不錯的選擇,去附近的玉柱擎天等景點很方便(由於村落很大,龍女湖離村落民舍有點距離,腳很酸)。
晚飯在一家當地民眾開的小飯館結束。小飯館就是民居的一部分,餐桌在小院內。四人組要了幾道菜隨便吃吃,味道還行。邊吃邊聊天,倒頗有情趣。後來發現小院內有棗樹,老闆娘和她家的幾個娃熱情地陪我們玩鬧起來。棗子敲下後,就順手在水池裡洗洗,挺甜的。
雖然,玉湖村有點冷門,但目前旅遊開發在繼續,以後會另有一番變化吧。
要是想買什麼紀念品,記得村落有一戶染織人家,製作藍白色的包包和服飾,挺文藝的。和賣牛奶糖之類特產的店鋪一樣,離公交站不遠。
在此,請記住,公交車次不多,別錯過了。
還有,上WC早點上,阿歌去的時候,龍女湖邊上的公共廁所已經建好,外部看,乾淨整潔。——可惜,門打不開。
猜猜四人組如何解決三急——找草叢樹木遮擋一下啦。地方空曠,遠處的人是看不清楚什麼的。可也不是好的體驗,畢竟都不是孩子了,畢竟誰都不知道,下一處公共場地還有多遠。哎,往事不堪回首啊。
晚上,快累死的我們回到古城,繼續參觀夜景。
第三天,阿秋去了阿歌第一天就去過了的白馬龍潭寺。因為中午之後就離開麗江了,窮遊二人組當然是在一起的啦。
那是一座頗具藏傳佛教的寺院。最上面的一間大殿內,有僧侶似乎在為朝聖做準備?練習跪滑的技巧?(請參考紀錄片,合掌後身體全部躺在地上,然後再站起,重複無數次。)小哥哥臉上有點高原紅,熱情卻又害羞,告訴阿歌可以點油燈。俗人阿歌問:要錢嗎?小哥哥淳樸笑笑:不要錢的,你拿好了。
佛殿有籤,隨你自行投,自行解,無人幹涉。
這是最自由的寺廟了吧?
內地寺廟,請記下筆記。
雖然普賢寺也是免費開放的,但藏傳佛教色彩的寺廟,似乎總給人更多的驚喜。也許藏族同胞去漢地參觀,亦是會驚喜驚嘆吧。
總結:初次旅遊,經驗不足,交通路線沒照好,門票買得不及時。瀘沽湖沒去成,玉龍雪山沒上去,黑龍潭沒有仔細遊玩,遺憾!
總結:以後再去,住一星期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