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之間,如果有代溝,吵一吵就過去了,一般不會產生隔閡。但婆媳之間,如果生活理念不同,彼此會引發更多的煩惱。年輕人腦子活,容易接受新事物。老人呢?則比較戀舊,對過去的時光無限懷念。
生活有時很烏龍,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會興起很大的波瀾。比如教育孩子,比如飲食起居,甚至拉家常,有時都能引起雙方的不悅。其實,大家本性都不壞,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小薇這幾天氣壞了,主要是婆媳矛盾。平安夜前夕,小薇特意買了10幾個大蘋果,把它們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包了起來。為這事,她和女兒忙了一個下午。平安夜吃蘋果,寓意著一家人平平安安。現在不是都強調生活要有儀式感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蘋果,是一幅多麼溫馨的畫面啊!
吃過晚飯,小薇神秘地對大家說:「爸,媽,老公,我和女兒為你們準備了禮物,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心想事成!」她話音剛落,女兒就跳起了舞蹈,逗得公婆哈哈大笑。
小薇忙拿出包裝好的蘋果,一個個發了下去。老公興奮地說:「老婆,謝謝你!」公公也微笑地看著兒媳,一臉幸福。但婆婆呢,則臉上晴轉多雲了,一把推開蘋果,說:「我不過聖誕節!誰愛過誰過!」
小薇的臉瞬間紅了,傻傻地問:「媽,您咋啦?」
婆婆怒氣衝衝地指著她罵道:「都是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把孩子帶壞了!聖誕節是外國人過的,你知道我們中國人該過什麼節日嗎?」
小薇恍然大悟,猛然想起了婆婆前幾天發給自己的視頻。她打開後,裡邊全是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歌曲,還有非常響亮的口號。她當時只是瀏覽了一下,也沒多想。畢竟,90後的她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也不喜歡那個時代的歌曲和口號。但婆婆呢?卻非常懷念那段歲月。婆婆有一個老年群,群裡每天都發這些東西,婆婆還是群裡的活躍分子呢!
茶餘飯後,婆婆一有空就教育女兒,什麼不能吃肯德基,不能買蘋果手機啥的。小薇呢,只當是祖孫聊天,從來沒往心裡去過。
這次發蘋果的事,看來婆婆是真生氣了,她立刻道歉說:「媽,我沒想這麼多!下次我注意!」
但婆婆呢?則越說越激動,指著小薇罵道:「你呀,大學白念了,現在連是非黑白都不懂了!你知道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嗎?那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留下的恥辱!」
小薇哭笑不得,公公忙拉婆婆進了裡屋。一場溫馨的蘋果聚會,鬧成了這個樣子。老公安慰她說:「你別跟媽一般見識,她一直都很固執的。」
小薇靠在老公肩膀大哭了起來,無限委屈湧上了心頭。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小薇這樣的遭遇會時有發生。那麼,婆媳之間到底該如何相處呢?
第一,彼此尊重,互不幹涉
婆婆有自己的老觀念,兒媳有自己的新想法。兩代人交往時,一定要互相尊重,不幹涉對方。婆婆可以留戀自己的光輝歲月,但不可強迫兒媳也認同。兒媳呢?更不能嘲諷婆婆。如果婆媳三觀不一致,就不要深入聊天。記住,千萬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故事裡的婆婆,認為自己才是正能量,總試圖改變兒媳,結果呢,沒有「改造」好兒媳,反惹了一肚子氣。其實,婆婆大可一笑置之,不就是一個蘋果呢?哪能上綱上線,還扯到八國聯軍頭上?再說了,她說的話本身就不符合史實。老年人最忌諱倚老賣老,橫生枝節了。
第二,將心比心,適度忍讓
如果你實在理解不了對方,不妨換位思考一下。想想婆婆小時候讀了什麼書,婆婆年輕時做過什麼事,婆婆後來又從事了什麼工作。當你把一切都串聯起來時,也就釋然了。人,都是時代的產物,不可能超然世外的。很多老年人因為接觸信息少,思維特別容易固化。與他們爭辯,無異於雞同鴨講。反之,婆婆也應該思考一下年輕人所處的時代,不與下一輩爭長短。只要彼此都適當忍讓,矛盾自然就消失了。必要時,可以讓男人兩邊調和一下。
今日話題:如果遇到三觀不一致的公婆,你會怎麼做?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涉嫌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兒媳懷孕,婆婆進城照顧,30天後男人發話:「媽,您回去吧」
結婚10年,夫妻恩斷義絕,女人:如果能重來,我不再犯傻
「女婿,你月薪3萬,小舅子婚禮你辦」「媽,我媳婦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