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年歷史街區聚集50家咖啡店:想做精品不想做網紅

2021-01-20 澎湃新聞

是咖啡店,又不只是賣咖啡。

在上海的中心地帶,一個方圓不超過2公裡的百年歷史街區裡,聚集了約50家風格各異的咖啡店。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探訪「環復-南昌路」街區發現,從工作之餘的休憩點、會朋交友的會客廳,再到夜幕降臨後的清吧……伴隨著消費需求增長,整個街區的咖啡店業態也不斷更新。

一方小小街區,窺見整個城市咖啡文化發展的縮影。

從上海開埠後「酒則香餅(檳)、茶則加非(咖啡)」,新的消費時尚開始風靡;到如今咖啡市場持續蓬勃成長,全市咖啡店數量已超8000家,在國內獨佔鰲頭。上海的咖啡文化久遠而深厚,城市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一杯咖啡的陪伴。

咖啡店集聚是否會產生同質化競爭?在連鎖咖啡巨頭的環繞下,街邊小店如何走出自己的生存之路?在南昌路街區的咖啡店裡,或許能找到答案。

不想打造「網紅」的咖啡店

《開一家店,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陳穎的咖啡店裡一直放著這本書。店面被裝修成了藍白色調,陳穎說,這樣有大海的感覺。

南昌路上的OZ咖啡是陳穎的第二家咖啡店,不同於第一家咖啡店「商務」的定位,這一家更符合她對咖啡店的期許:像一個小客廳,可以招待朋友。

南昌路上的OZ咖啡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圖2020年8月,陳穎開了這家「OZ咖啡」。主要出售手衝咖啡、推廣更精品的咖啡豆。陳穎告訴記者,目前國際連鎖咖啡品牌以做深烘咖啡為主,而她的店主做淺烘,以更多地展現咖啡豆的原味。之所以選址南昌路,陳穎表示,一方面,自己對黃浦區有感情,另一方面南昌路及周邊街區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咖啡文化,自己同很多店主的心態不謀而合,都是想「宣揚好的咖啡文化,把好的咖啡豆、產品帶給大家」。她還感覺到,一條街成為咖啡文化街後,店與店之間形成的是良性競爭。「咖啡圈比較小,大家彼此之間交交朋友、資源互助,可以共同發展。」

談及咖啡店的發展方向,陳穎直言自己並不想打造「網紅店」。

「我不太喜歡『網紅』這個詞兒。它其實是一種網絡效應的集合,我覺得很多『網紅』都是短期的效應。」在陳穎看來,咖啡在品質上具有不可複製性,如果一天接待幾百個客戶,很難持續地保證產品的品質,正如「頂級廚師做菜,同樣的食材做出來的味道跟別人不一樣」。

事實上,開店四個多月來,陳穎已經擁有了不少老客戶,「大家像朋友、家人一樣的關係」,店裡進了好的豆子,她會第一時間通知老客戶來品嘗。

受到此前疫情影響,店裡的銷售情況在緩慢回升,但抱團的溫度和所在街道的扶持都讓陳穎感到安全。「辦證過程中街道就特別支持,我們(咖啡)行業裡很少會有街道層面來管理和扶持。」陳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南昌路沿街的大隻「史努比」卡通塑像也是瑞金二路街道安排設立的,為這條路增加了更多趣味,她的店門口便有一隻。

「安心做一家好店、小店,為懂你、喜歡你的客戶持續提供好的咖啡。」如今的陳穎仍然堅持著初心。

不斷更新業態的咖啡店

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Leo從一名建築師轉型成了一名咖啡店主。

Leo的咖啡店開在思南路上,名字叫Cafe On Air。經過這家小店時,你很難不多看它一眼——木質的門面、臨街的玻璃門窗裡透著室內暖黃的色調,在冬日裡洋溢著暖烘烘的感覺。Leo參與了這家店的整個設計過程,耐火磚、原木和綠色是店內裝修的主要元素。Leo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耐火磚質地粗曠、顏色柔和,搭配原木會給人帶來舒適的感覺,綠色也是為了緩和心情、給人帶來寧靜的感受。

思南路上的Cafe On AirLeo希望自己的店給顧客帶來「像家庭一樣溫暖的感覺」。同店內裝修風格一樣,他做咖啡也力圖「回歸到食材本身,回歸到產品本身」。在他看來,好的咖啡和好的牛排一樣,食材很重要。「我們只做單一豆的咖啡。使用單一豆,沒有辦法遮掩任何東西,所以(咖啡豆)品質必須特別好。」為了實現「精細化」,Leo根據農作物的特性,在不同季節選擇不同產地的咖啡豆,按照產季來篩選原材料。在開店之前,Leo在泰康路田子坊從事設計工作,那時他便最喜歡在思南路散步。Leo說,思南路在淮海路與泰康路之間,「不是大馬路,更幽靜一點」,能給人帶來一種歷史文化感受。2014年,他出於照顧孩子和家庭的考慮,暫停了設計工作;2015年時,上海精品咖啡市場進入了一段密集爆發期,他也在這段時間,選擇在淮海路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主營咖啡和甜點。

2019年8月,他在思南路上開出了第二家咖啡店,將代餐加入主營業務,到了飯點,不少在周邊工作的白領會來吃飯。店裡還出售酒品,夜晚來臨時,咖啡店就變身清吧。「從純粹的咖啡店到內容更多元,也是希望客群廣一點,往複合型方向發展。」Leo還表示,選址思南路於他而言,是「情懷配套位置」,既出於個人喜好,也是因為城市中心區域人流量比較大——這是街邊店必須考慮的。

疫情以前,Leo常常在咖啡店裡組織咖啡品鑑會之類的活動,讓顧客以性價比很高的方式來體驗不同的咖啡,但在疫情之後,他明顯感覺到類似活動的啟動變得困難。2020年10月,上海的消費市場大幅回暖,等到冬季來臨,小店客流又漸趨平穩。

南昌路咖啡文化特色街區雛形已現

除了私人小店,南昌路街區也吸引了新興連鎖咖啡品牌入駐。

2020年12月12日,SUN SOFA在南昌路街角開出首店。品牌方表示,希望打造一個有溫度的國內連鎖咖啡品牌。2021年上半年,該品牌將以首店為中心往外輻射,在3-5公裡範圍內開出至少10家連鎖店,再擴散至全上海。

品牌方告訴記者,中國大陸咖啡市場近五年在蓬勃成長,SUN SOFA咖啡品牌的誕生,既是順應市場需求,也是為了創造市場。將首店落在這裡,是因為南昌路有咖啡文化氛圍,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周邊環境與目標客群的氣質相融恰。具體選址在南昌路茂名南路轉角,還因為這裡視野通透、能見度高。開業至今,這一以黃色仙人掌為LOGO的小店已經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拍照打卡。

事實上,位于衡復歷史風貌區內的南昌路頗有淵源。其東起重慶南路,西至襄陽南路,長1690米,最初修築於1902年,沿路為住宅,東段有科學會堂、復興公園等。陳獨秀、巴金、徐志摩、林風眠、傅雷……在南昌路居住過的名人數不勝數,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亦坐落此地。

南昌路的歷史文化氛圍讓不少小店店主留戀於此、落腳開店,這也早早引起了所屬街道的重視。

澎湃新聞記者從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獲悉,2020年疫情防控進入平穩期後,一批精品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南昌路一帶湧現,至今,街區內咖啡店總數已達50家,且正在逐步形成風格和品牌調性。

為了將咖啡文化做成南昌路品牌,2020年的最後一天,瑞金二路街道打造的服務功能型咖啡商戶自治平臺「金咖聯盟」正式上線。

瑞金二路街道表示,街區咖啡商戶加入「金咖聯盟」,可以享受一站式多種服務,包括品牌推廣、顧客引流、商鋪業態升級、量身定做等精細化需求。這也標誌著,街區和商戶將合力共贏,把「環復-南昌路」打造成兼具歷史深度、情懷廣度、人文溫度的咖啡文化特色街區,成為黃浦區乃至上海市咖啡特色街區的第一張名片,吸引更多市民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聯盟」上線,給商戶們帶來了福音。陳穎和Leo的咖啡店都在第一時間加入了「金咖聯盟」,陳穎想著,未來各咖啡店之間的溝通和活動會更加頻繁,也不再是鬆散的,獲得了官方的支持。Leo也認為,「聯盟」通過聯合區域商戶,能夠吸引更多客群、帶動消費。「希望大家多出來走一走,來線下體驗,」他期待著店裡的咖啡活動再度頻繁起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最美網紅路,滿滿的歐陸風情,濃縮百年歷史的名人路
    導讀:上海最美網紅路,周邊都是百年老梧桐樹,環境實在太美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節假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外出旅遊。上海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在上海你可以感受一下老街弄堂的風情,在上海你可以看看外灘華麗的夜景,在上海你可以去迪斯尼樂園穿越回兒時,在上海你還可以在杜莎夫人蠟像館和自己心愛的明星合影。上海蘊藏著眾多的旅遊景點,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小眾景點,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的街區之一。
  • 上海20家「網紅」咖啡館集體半價!金秋國慶,不如喝著咖啡打卡歷史...
    近日,20多位市民遊客走上「永不拓寬的馬路」,參與由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上海市徐匯區旅遊公共服務中心承辦的上海咖啡生活周系列活動「漫咖之旅」。在短短1.3公裡的徒步之旅中,遊客不但打卡了「網紅」咖啡館,還跟著講解員「品讀」沿途的歷史建築和故居,體驗咖啡與文化的碰撞。
  • 從咖啡街走向藝術街區 青島「網紅街」大學路如何煉成
    ,業已成長為新的旅遊景點,並以「網紅街」的名頭,成為眾多背包客的必遊之地。2010年起,一些具有文藝情節的年輕人選擇在歷史文化氛圍濃鬱的大學路上開咖啡店,2015年,大學路上聚集的咖啡店已經超過30家,彼時,市南區政府開始在轄區開展「啡閱青島」項目,市南區圖書館的書籍可免費配送至轄區內咖啡館,並定期流轉。大學路上的咖啡店也乘著項目的東風,越來越有文化氣息,大學路「咖啡街」的名號一舉打響。
  • 上海這家 2 平米的咖啡店,做的是什麼生意?
    上海南陽路不過幾百米長,被兩幢大寫字樓恒隆廣場和東海 SOHO 包圍其間,但這條路上開了近 10 家獨立精品咖啡店,其中有一家面積只有 2 平方米,叫 Manner Café 。下午兩三點左右,這個窗口式的外帶咖啡店經常會排起隊伍,除了門口放了一張長椅,Manner 根本沒有一般精品咖啡店供人落腳聊天的地方。
  • 上海徐匯:「神仙操作」 網紅街區化身「移動博物館」
    打卡網紅街區,探尋電影故事,策展人全程導覽,上海電影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珍貴館藏走進街區啦!街道建築成為展區空間,整個街區化身為「移動博物館」。  藏品隨行,升級文旅體驗  歷史街區不僅見證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也見證了百年上海電影風雲。阮玲玉、周璇、趙丹、上官雲珠、王丹鳳……一位位熟悉的電影人都曾在上海這座城市生活,在某個拐角的街道,或許就留下了他們的人生印記。
  • 對的時間遇上對的風景,在上海一定要做的50件溫暖小事
    魔都上海,每天都在變化,風景亦然,如何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風景?一起來看看在上海一定要做的50件小事吧?1.登一次上海地標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俯瞰黃浦江。2.到外灘看一看「萬國建築博覽群」和陸家嘴的夜景。
  • 3年6店 這家咖啡店說想做中國的「精品星巴克」
    在好奇心日報採訪Seesaw之前,我們只知道自2012年開業以來,這家咖啡店以3年6店的速度在江浙地區擴張著,這樣的速度相比星巴克當然不值一提,但是在規模化素來是個難題的精品咖啡業,這種速度還是讓很多人吃驚。今年2月,位於上海K11購物中心的旗艦店也開業了,新店有一個開放式廚房,面積是愚園路店的兩倍,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店面。
  • 上海徐匯:「神仙操作」! 網紅街區化身「移動博物館」!
    打卡網紅街區,探尋電影故事,策展人全程導覽,上海電影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珍貴館藏走進街區啦!街道建築成為展區空間,整個街區化身為「移動博物館」。  藏品隨行,升級文旅體驗  歷史街區不僅見證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也見證了百年上海電影風雲。
  • 上海 | Seesaw coffee:有顏有料的精品咖啡店
    >相信很多朋友都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了由2012年創立至今,seesaw coffee在上海已經擁有7間分店最近還開到了深圳!而此次我來到的是傳說中的最美分店--上海愚園路店溫馨提示:這是名副其實的一家網紅店如需一個休閒安靜的時光感受一下人生千萬不要選擇下午,特別是節假日的下午!
  • 最上海雲美食|黃浦新晉網紅咖啡店:秘密花園、愛麗絲童話仙境...
    本期,我們為大家尋覓到了黃浦區8家新晉網紅咖啡店,花園風、歷史風、潮流風…各具魅力。精緻的阿姨媽媽們,時髦的網紅小姐姐都蜂擁而來,給這座咖啡店憑添了許多人氣。走過紅磚樓梯,便進入了二層的「秘密花園」,鬱鬱蔥蔥的樹木和花卉,斑駁破落的門窗,巴洛克風情的雕花桌椅...無不透露著上海的小資風情。午後在葉影中穿梭,吃吃下午茶,喝喝咖啡,愜意十足!一杯拉花精緻的抹茶拿鐵,一定少不了,口感香甜微苦,回味悠長。
  • 20大上海特色商業街區,你都去過伐?
    走在其間,仿佛回到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如今的新天地,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又匯聚了大量潮流風尚,儼然成了網紅時髦的代名詞。 地鐵9號線打浦橋站 作為初代網紅,田子坊可以稱得上是弄堂裡的海派文創園代表了。
  • 「哈氏」要做百年網紅
    哈氏「要做百年網紅?家門口有家上海哈爾濱食品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爾濱廠)的門市部,製作的羅宋麵包和其他各式大小麵包很有名氣,尤以奶油蛋糕和大小生日蛋糕為上乘。經營方式前店後工場,現做現賣,生產時香飄四鄰,來往行人未到門前早已芳香撲鼻。
  • 網紅「熊爪」傳遞溫暖 上海永康路顏值再升級
    「網紅咖啡」最密集的區域之一。轉型「咖啡街」後,街區運營理念改變,充分放開店鋪設計風格,只要與周邊環境、色調不衝突就行,「關鍵就是要漂亮」。第二,進駐永康路的商戶不能「千篇一律、千店一面」。「『熊爪』能紅,因為從來沒人這麼做。」這兩年,永康路上出現上海最早的「四種話梅咖啡」「肥皂慕斯蛋糕」等新奇產品,都來自90後李惟沁開設的「BATHE Coffee」,這家店恰好開在「熊爪」隔壁。
  • 全球五大網紅街區,99%的人都白逛了
    近些年泰國北部興起咖啡種植園,許多咖啡店紛紛使用本土的咖啡豆。經得起挑剔的味道和空間,使寧曼路成為清邁的「網紅店」集中地。 它成為清邁城中的網紅咖啡店,靠的全是咖啡本身。這裡既有本地農民種植的豆子,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選品種。
  • 精品咖啡店正當時! 風向
    其實,想成為獨立於大型連鎖咖啡店的存在,精品咖啡館可以通過門店設計吸引客流、教育市場、節約成本、找到新的營收增長點。講精品咖啡就得從埃克斯咖啡開始,埃克斯咖啡誕生於2009年,其配方來至於法國南部城市埃克斯,至今擁有200多年的歷史。該神秘配方被埃克斯咖啡引進中國,落戶深圳,至今埃克斯已經在華南地區擁有16家門店。
  • 上海南京路,這可能是全國網紅咖啡店最多的一條路
    在外灘源的石板路上,與%Arabica這樣的「海外網紅店」與之毗鄰的,還有「日本精品咖啡之父」堀口俊英開出的第一家海外門店。來自日本的網紅咖啡%Arabica上海首家門店首店、網紅、連鎖、精品、外送、創新、烘焙、海外、社區、性價比……上海可能是中國唯一一個持續不斷地被這些新概念衝擊的咖啡之城。
  • 上海越來越多人光顧精品咖啡店 和喝星巴克有什麼不同?
    林素的公司就在上海iapm購物中心附屬的辦公樓裡。一周前,咖啡店Seesaw在樓裡開出了分店。這是一家長條形的門店,開放式的咖啡手作吧檯將門店和公共區域做了區隔,鬱鬱蔥蔥的綠色植物把坐席區包裹了起來。而在它從開業到實現快速發展的幾年中,各式各樣的獨立「精品咖啡館」也漸漸開遍了上海街頭。根據《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城市專題中」參照大眾點評數據所整理出的結果,目前上海共有咖啡館5296家,其中獨立咖啡館3257家,不在少數都打著「精品」的旗號。儘管咖啡館日益增多,但各有各的特點,市場細分化程度很高,因此競爭不算激烈。
  • 異鄉遊子8年前從日本回滬開手衝咖啡店,只因小時候上海居民樓裡飄...
    上海的初冬時節,在梧桐落葉飄落的小馬路上品一杯咖啡,是對慢生活最好的詮釋。近年來,上海的優質咖啡館像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不少街區也因為咖啡館的集聚形成了獨特的「氣場」。上海徐匯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就吸引了不少來自日本、韓國等地的咖啡館入駐,他們為何會被這片街區吸引?
  • 上海大學路街區共創計劃 | 大學路,不想說再見!
    △上海「大學路」  上海「大學路」是一條700米長的「網紅街」,一頭連著財大、復旦,另一頭連著創智天地廣場和江灣體育場。  這裡有天南海北的特色美食。△夜晚,這裡是充滿情調的美食街,圖源KIC創智天地  上海曾誕生過很多「網紅街」:比如「潮流」長樂路、「酒吧」衡山路、「小資」武康路,但因為各種原因,現在已找不回從前的感覺。
  • 小魚山文化名人街區,青島最文藝的街區,還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在中國,很難找到一條像青島小魚山文化名人街區這樣匯聚了十幾處文化名人故居的街區,在我去過的這麼多的地方中,也只有上海的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能夠與之相媲美。我不止一次來到過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而小魚山文化名人街區是我每次來到青島必逛的一個地方,每一次來到這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