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這艘客輪承載了三十年美好回憶!

2021-02-14 莆田發布

臺灣媽祖信眾直航湄洲島大事記

1、1989年5月6日,臺灣宜蘭蘇澳南天宮進香團220人乘20艘漁輪直航湄洲島謁祖進香,開啟海峽兩岸海上通航的」破冰之旅」。

2、1997年9月13日,臺灣宜蘭蘇澳南天宮主委林源吉率進香團94人,分乘11艘漁輪直航湄洲島謁祖進香。

3、2000年4月16日宜蘭6條漁船45人直航來湄洲島。

4、2002年5月7日,金門縣媽祖迎駕團53人反烏丘鄉親51搭乘金門人「太武」輪直航湄洲迎請湄洲媽祖金身巡安金門;5月8日,湄洲媽祖金身在莆田市媽祖護駕団220人及金門縣媽祖迎駕團的陪同下從湄洲島3000噸級碼頭直航金門,開啟5天的繞境巡安活動。

5、2005年9月9日,臺灣宜蘭南天宮進香團122人乘21艘漁輪直航湄洲島謁祖進香。

6、2007年4月6日,金門媽祖進香團468人乘「金星輪」直航湄洲島進行聯誼交流。

7、2007年5月15日,臺置連江縣各界媽祖文化交流團500多人在縣長陳雪生率領下,乘「臺馬輪」直航湄洲島進行聯誼交流。

8、2009年2月13日,臺灣嘉義市天后宮牽頭組織26座媽祖宮廟600多名媽祖敬仰者400多人乘「合富快輪」從嘉義布袋港直航湄洲島朝聖旅遊。

9、2009年4月10日,臺灣金門縣各界媽祖文化交流團180多人在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率領下乘「仙洲」號客輪直航湄洲島進行聯誼交流。

10、2009年5月15日,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率350名媽祖敬仰者,乘「海洋拉拉號」客輪從臺中港直航湄洲島參加第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同日191位莆田旅遊團乘坐」海洋拉拉號」客輪從湄洲島直航臺灣臺中港赴臺旅遊觀光,實現湄洲島與臺灣臺中港的雙向旅遊直航。

11、2010年6月18日,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組織包括臺灣北、中南部32家媽祖宮廟353位媽祖敬仰者,乘「海洋拉拉號」客輪從臺中港直航湄洲島參加第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

相關焦點

  • 「兩岸一家親」是柯文哲的「敷衍牌」?
    「兩岸一家親」原來不是柯的本意嗎?說這話是為了討好眾多藍色的選民,那麼下次選舉還有哪位中間選民會相信柯P 的話?綠營更是責罵連連;選舉將近,為了討好綠色選民,杜絕民進黨自提候選人,就出來安撫一下綠營群眾:別把我說的「兩岸一家親」當真哪!相信我,我並不是一個「紅牌」。
  • 大陸直航臺灣本島的第一艘客輪從馬尾出發(圖)
    這是兩會籤署相關協議後浙臺海上客運的首航。新華社發(郟策 攝)  新華網福州7月13日電(記者來建強)13日11時,福建交通運輸集團「新金橋Ⅱ」豪華客滾輪載著630名旅客從福州馬尾出發直航臺灣基隆港。這是兩岸海上客滾直航福州馬尾首航,也是大陸直航臺灣本島的第一艘客輪。
  • 兩岸一家親 期盼早統一
    由此,我就十分關注兩岸關係的進展。  2015年,我的女兒在工作中結識了來自臺灣的男友,並想發展關係,我與妻子同意了這門婚事,並在瀋陽舉辦了婚禮。後來,女兒隨女婿工作變動定居在與臺灣隔海相望的廈門,並有了兩個孩子。由此,老伴曾22次去廈門幫助照料戶口在臺灣的外孫女,而我也在退休後10次去廈門女兒家。
  • 兩岸一家親 共建好家園——江蘇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側記
    兩岸一家親 共建好家園——江蘇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側記 2019年06月03日 13: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5月31日至6月1日,由全國臺聯、江蘇省臺聯主辦,蘇州市臺聯、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協辦的「兩岸一家親,共建好家園」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在蘇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的近100戶兩岸婚姻家庭歡聚一堂,共享幸福婚姻生活,展望兩岸美好明天。
  • 媽祖文化活動周丨海峽阻擋不了兩岸融合發展
    兩岸一家親,共敘媽祖情。6月9日下午,紀念臺灣漁船直航湄洲島30周年懇談會在媽祖文化發源地湄洲島舉行。30年前臺灣漁船直航湄洲島的發起人、宜蘭南方澳南天宮名譽主委林源吉等兩岸直航親歷者、媽祖文化專家學者、媽祖信眾代表一起憶往昔、話未來。這既是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的重要舉措,又是以媽祖文化為精神紐帶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
  • 兩岸團結一家親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大陸與臺灣,同根同源,兩岸人民,本是同胞兄弟,卻因歷史原因和外來勢力的阻撓,至今無法團圓。100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開啟了中華民族復興之門,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之基。作為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一生探索救國救民之路,謀求祖國統一。
  • 「西湖—日月潭」兩岸一家親活動在臺灣南投縣舉行
    「西湖—日月潭」兩岸一家親活動在臺灣南投縣舉行 2018年09月04日 16:30: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習近平登兩岸直通客輪看望臺胞
    在平潭海峽高速客運碼頭,習近平登上即將開往臺灣的「海峽號」客輪,與兩岸同胞交流。  考察調研  堅持從嚴治黨從治理「四風」延伸  考察期間,習近平聽取了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各項工作給予肯定。習近平表示,福建是我的第二故鄉。
  • QQ個人軌跡上線查看入口 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QQ個人軌跡上線查看入口 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時間:2019-05-29 17:59   來源:騰牛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QQ個人軌跡上線查看入口 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騰牛網 最近qq個人軌跡成了最熱門話題,雖然現在基本使用微信微博了,但是qq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而qq個人軌跡能幫助我們找尋過去你換了幾次頭像
  • 「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珠海舉行
    「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珠海舉行 2018-12-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維思      「兩岸一家親
  • 共飲一江水 兩岸一家親——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
    今年2月,我們發布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備受廣大臺胞歡迎。「31條措施」承載著「兩岸一家親」理念,體現出「以人為本」、「同等待遇」、「排憂解難」的深刻內涵,緊扣臺企臺胞實際需要,努力為大家擴大發展機遇和空間,體現出祖國大陸關心關懷廣大臺企臺胞的真誠願望。「31條措施」發布後,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響應,狠抓落實,全力推動相關措施早日落地生效。
  • 泉臺姻緣兩岸親:一位來泉州娘家過節 一位回臺灣婆家過年
    一位來泉州娘家過節,一位回臺灣婆家過年——泉臺姻緣兩岸親昨日,在泉金客運碼頭,不少「臺灣新娘」搭乘客輪返鄉。兩岸一家親的新年總是格外溫暖。這個春節,嫁到臺灣近20年的泉州新娘陳女士和丈夫回到泉州;定居泉州的臺灣小夥陳立軒與泉州姑娘吳迪去臺灣過年。一來一回的兩位「新娘」,述說著兩岸一家親的不解情緣。
  • 海峽兩岸一家親 臺灣處處中國心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四十年來,兩岸經貿往來不斷加深,文化交流日益活躍,臺灣同胞的中國心正在不斷長大,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經成為兩岸民眾的一致追求。「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這種民族情感不僅存在於大陸,也存在於臺灣。海峽兩岸的濃濃親情是與生俱來的,是難以割捨的,臺灣同胞本身就是中國人,臺灣文化就是中國文化。
  • 悠悠孔廟千載情,海峽兩岸一家親
    今天上午,記者隨「兩岸記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巡禮暨孔孟文化行」採訪團一行來到孔子故裡曲阜,感受了這裡「悠悠孔廟千載情,海峽兩岸一家親」的別樣情懷。今天上午,記者隨「兩岸記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巡禮暨孔孟文化行」採訪團一行來到孔子故裡曲阜,感受了這裡「悠悠孔廟千載情,海峽兩岸一家親」的別樣情懷。
  • 兩岸一家親! 政治勢力隔不斷兩岸文化交流
    兩岸本就是一家親,不會因為一時的政治勢力阻礙而隔斷兩岸文化的交流。」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堅定地表示,雖然目前兩岸文化交流有些停滯,但相信最終還是會蓬勃發展。5月28日,第三屆兩岸人文名家論壇暨兩岸文旅產業高峰會在高雄舉辦。兩岸眾多人文名家和知名企業家與會,深度對話在中華文化助推下的兩岸產業大融合。
  • 老照片:上世紀湖南省常德市,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湖南常德的老照片,這組老照承載了一代人的美好回憶,這一組照片有4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看的不是很清楚了,還有一張是關於德山孤峰塔的照片,但是那張照片無論如何修復都不能發布,在這裡給大家說一句抱歉。
  • 臺布「斷交」談兩岸一家親 柯文哲:維持城市交流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跟臺灣「斷交」,臺北市長柯文哲25日在議會備詢時被問及是否改變「兩岸一家親」說法,他重申,還是站在城市交流層面為主,不涉及政治層面。    據報導,柯文哲日前接受電臺專訪,對於「兩岸一家親」論述講太快造成一些人不悅感到抱歉,後續效應發酵。
  • 兩岸一家親 贏得市民心——勢奪臺北市長連任的柯文哲
    另一方面,這也是對深綠支持者的「壓力釋放」,是一種政治表態,讓其支持者感受到民進黨決策者並非無視綠營基本盤的反彈,已盡力向柯文哲表達強硬立場。這同時也是一種政治身段,讓社會大眾看到,民進黨不是紙老虎,仍有實力逼柯文哲低頭就範。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柯文哲的態度開始改變,不但低調避免火上澆油刺激民進黨,還緊急安排親綠媒體專訪,刻意為自己的「兩岸一家親」論述向綠營支持者表示歉意。
  • 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大會圓滿成功
    2016年9月18日,「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在高雄市成立。
  • 上海新任市長龔正重申「兩岸一家親」
    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登場 上海新任市長龔正重申「兩岸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