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詹景鳳草書欣賞

2021-12-24 潛齋遊藝

收錄於話題 #明賢法書 160個

 詹景鳳(1532-1602)字東圖,號白嶽山人,室名遐夢庵,明代休寧縣流塘人。隆慶元年(1567年)舉人,後為進士。歷任南豐縣教諭、翰林院孔目、廣西平樂府通判等地方小官。由於在仕途上頗不如意,故而喜愛遊歷,所到之處,盡情題詠,抒發自己的心情和抱負。 詹景鳳對書法頗有造詣,功力很深,用筆不凡。他尤擅狂草,所書作品,筆舞龍蛇,若有神助,既變化無窮,又不失古法。時人評論其書法可與祝枝山齊名,稱雄東南,名噪全國。詹景鳳書法師承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但又不拘一格,他妙集眾家之長,博涉古人筆意,加上將詩詞音律之素養融會於書法之中,故形成其獨特風格。據記載,有人向他請教書法之經驗時,他回答說:「膽大心細,一氣呵成」。詹景鳳除以書法著稱於世外,亦擅畫,墨竹花卉、山水雲嵐,也極盡其妙。一生著述頗豐。著有《東圖玄覽》、《詹氏小辨》、《書苑補益》、《畫苑補益》、《六緯擷華》等。

詹景鳳《草書杜甫詩軸》 紙本草書 165.2×82.3cm 吉林省博物館藏釋文:塞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忽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痛飲,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相(襄)陽到洛陽。
款署:詹景鳳書。
鈐印:詹景鳳印(白文)、東圖(朱文)

詹景鳳《草書陶淵明詩扇面》紙本 35.0×63.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君卿詩兄。詹景鳳。

詹景鳳《草書沈佺期詩軸》 絹本草書 200.5×43cm×4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北山堂捐贈)釋文:北闕垂旒暇,南宮聽禮回。天臨祥鳳轉,恩向濯龍開。蘭氣薰仙帳,榴花引御杯。水從金穴吐,雲是玉衣來。池影搖歌席,林香散舞臺。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徊。幸竇尚書宅。詹景鳳。
閶闔連雲起,巖廊拂霧開。玉珂龍影度,珠履雁行來。長樂宵鍾盡,明光曉奏催。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才。儼若神仙去,紛從霄漢回。千春奉休歷,分禁喜趨陪。韋舍人早朝。詹景鳳。

詹景鳳《草書歲月驚奔駛五言詩扇面》

釋文:歲月驚奔駛,江山屬大觀。浪飛千樹碧,雲宿萬峰寒。座密芝蘭室,廚疏苜蓿盤。飄然嗟勝賞,憑籍一開顏。詹景鳳。

詹景鳳《草書為仲實書七言詩扇頁》 紙本草書 17.5×46cm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丹青妙理得焉誰,羨爾登樓人不知。數月寫成光自放,維摩重見瓦官時。吾園曲徑山之隈,但待涼風客好來。來日盤餐無炙餅,不妨滿壁畫圖開。
款署:邀丁南羽過我看畫,為仲實書,詹景鳳。
鈐印:東圖父(白文)

圖文編輯  潛齋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明末書法家詹景鳳,草書《千字文》真跡拓本欣賞,學草書的好碑帖
    今天我們推薦的就是明末的著名書法家詹景鳳的草書《千字文》真跡拓本。關於詹景鳳的介紹,我們將在文末做專題報導。這裡先說一說筆法的技巧,在書寫時筆畫多為露鋒。筆勢明顯地流暢起來。也使行書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筆,筆畫不可過於平直,增加了點畫的動感,使之不至僵滯。筆法上的這些變化,就自然使書寫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 《東圖玄覽編》詹景鳳
    與詹景鳳同時代的著名收藏家項元汴有一次問他:"當今天下書畫鑑定誰具雙眼?王氏兄弟是瞎漢,顧氏兄弟眇視,只有文徵明具雙眼,可已經去世了。那麼還有誰具雙眼?"  項的意思是要詹景鳳以雙眼稱他,但詹偏偏回答說:"四海九州如此廣,天下人如彼眾,未能盡見天下賢俊,怎能識天下之眼?"項元汴說:"今天下具眼,唯足下與汴耳!"
  • 書法上的「老子英雄兒好漢」,文徵明兩個兒子的書法
    今天介紹的文徵明和他的兩個兒子文彭、文嘉,也頗有「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感覺,於書法一道都有不俗的造詣。文徵明《致琴山先生札》長子文彭文徵明的書法地位毋庸置疑。——詹景鳳文彭的行草尤佳,他初學魏晉鍾繇和二王,後來效法唐人懷素,到了晚年又專研孫過庭的《書譜》。他在草書學習的取法之上,博採各家,但又不拘泥束縛於前人,而是在繼承中有所創新,逐漸在實踐中摸索到了屬於自己的風貌。
  • 草書欣賞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這是什麼道理
    拋開楷書欣賞不說,專說草書欣賞。草書書寫(寫成)的門檻非常高,並不是你胡鉸幾筆就能成草的。但是草書欣賞的門檻並不高,仁者可賞,智者可賞,雅者可賞,俗人可賞。一干人等可盡賞草書,雖然賞閱結果有所不同,但多會歸於「越賞越醜」的結局。草書越賞越醜?這實在是個意外,當我們弄明白草書欣賞背後心理機制,便不覺得這是意外了。
  • 文彭的草書作品《追和雲林先生江南春詞三篇》欣賞
    今天來欣賞一下他的草書作品《追和雲林先生江南春詞三篇》。從文彭眾多的傳世書作中,我們不難體味出他取法的廣博及書體之全面,在良好的家風和濃鬱藝術氛圍的感染下,其眼界與筆墨功力自會高人一籌。但更為難得的是,他並非如周天球、王穀祥等同門一樣以逼肖文徵明之書風為能事,而是通過對其父以及其他吳門師輩的學習,透過作品本身,逐步體悟各家的成功之路與形成個人藝術風貌之要訣,從探尋古法的角度自覺地避開了書風趨同這一創作誤區,達到「師心自運」之境。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 草書藝術最能表現「書如其人」以及草書藝術的欣賞
    (一)草書特點及欣賞步驟  草書藝術的欣賞,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
  • 明代王寵自書草書捲軸欣賞,風格迥異,美書養眼
    原標題:明代王寵自書草書捲軸欣賞,風格迥異,美書養眼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賞析(五言古詩1)
    根據各位書友建議,我把自己創作的一些草書書法作品高清圖片,結合我對詩詞原作的理解、賞析,以合集專欄形式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認可,並提出寶貴意見,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對各位書法愛好者起到一點交流、幫助作用。
  • 狂亂不失美好 石開草書作品欣賞
    石開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和傳承中國書法的精髓,尤其是在隸書與草書書法的創作上,於傳統和創新的交匯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環顧當今書法界,在用心之誠、用功之深方面能出其上者,恐怕不多,也正因此才讓石開有了當今的名氣。在一些遵循傳統筆墨精華、師古而不泥古的書法作品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其筆墨間流淌的不僅僅是百折不回、形態各異的中國文字,更是千百年來磨礪而成的文人性格以及生命狀態。
  • 如何欣賞草書作品
    二、草書的特點草書藝術的欣賞,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若要欣賞草書藝術,先須了解草書的特點。到了今天,草書的審美價值遠遠超越了其實用價值。五、草書的欣賞標準欣賞草書藝術作品的標準,可以說並無定式。對於同樣一幅草書藝術作品、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養、不同的際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標準。同樣的人因早年、中年、晚年的差別,其標準也可以變異。儘管如此,前人通過長期的實踐,對欣賞書法標準多有概括。有人歸納為四條:曰氣韻,曰選材,曰墨色,曰裝背。也有人歸納為六條:曰形體,曰魄力,曰意態,曰流派,曰才學,曰氣象。
  • 張旭草書欣賞
    張旭草書欣賞張旭草書欣賞
  • 書法欣賞 |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以圓筆藏鋒為主,起筆與收筆,鉤挑波撇都不露鋒芒,由橫轉豎也多為圓轉的筆法,結體勻整安穩,顯現氣定神閒,不疾不徐的情態,明代鑑藏家詹景鳳以 「圓勁古雅,意致優閒逸裕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七言絕句4)
    話不多說,接續上一期專欄,我這裡再送上三幅以七絕為創作內容的草書書法作品,請大家斧正,歡迎大家交流任何文學及書法問題。1、唐代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詩歷來爭議不斷,爭論的焦點集中在這首詩是寫給何人?
  • 我們應該怎樣欣賞草書
    《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一 )草書特點及欣賞步驟草書藝術的欣賞,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要想欣賞好草書藝術,先須了解草書的特點,草書藝術的美在哪裡。
  • 無錫市博物館藏,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 少見的草書作品
    明 文徵明的「草書詩卷」,紙本,縱29.5釐米、橫133.4釐米。藏無錫市博物館,周培源先生舊藏。文徵明正草隸篆四體皆能,但其總體風格傾向清秀、安詳、理性成份較重,這對寫狂草來講並不是好事,故文徵明一生狂草作品並不多見。
  • 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欣賞
    明代,祝允明《太白古風》草書,長卷,尺寸34.5釐米×459.5釐米。 祝允明楷書得益於李應禎的指點,得歐字之骨,顏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晉人遺意,從而在年輕時就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 明代大師文嘉精品畫作欣賞<文徵明次子>
    文徵明仲子。吳門派代表畫家。初為烏程訓導,後為和州學正。能詩,工書,小楷清勁,亦善行書。精於鑑別古書畫,工石刻,為明一代之冠。畫得徵明一體,善畫山水,筆法清脆,頗近倪瓚,著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貞評:"其書不能如兄,而畫得待詔(文徵明)一體。"詹景鳳亦云:"嘉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稍大便疏散不結束,徑寸行書亦然,皆不逮父。"
  • 細看文徵明的草書,寫出一絲不苟的連貫性,難怪眾人直誇:妙哉!
    局部草書今天來鑑賞一下文徵明的草書大作,草書《湖光披素練詩卷》紙本,該作品草書局部內容都是用畢生難忘的記憶傾心之作。局部草書書法家文徵明的草書是自己不斷摸索,慢慢揣摩出來的,他的草書師法懷素、黃庭堅而能遺其貌,取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