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我又一次回到了新疆,這是我的第20次新疆旅行。這一次,除了烏魯木齊,我只去了伊犁的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風景區位於新疆伊犁的新源縣境內,是國家5A級風景區,也是全國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
其實新疆有很多的草原,為什麼要去那拉提呢?
因為草原上花都開好了,還因為這裡交通非常的方便,從烏魯木齊機場直飛那拉提機場,落地後再坐一小時汽車便到了。
五月的那拉提,是初夏的季節,那拉提空中草原上,已經花開遍地。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高山河穀草原之一,這裡,是牛羊馬的天堂。
但是這次的那拉提草原之旅,最驚喜的遇見,不是哈薩克美食,也不是空中草原的花海,而是一個叫做塔吾薩尼的地方。
塔吾薩尼是進入那拉提河穀草原第一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站。
「塔吾薩尼」是哈薩克語,意思是「美麗的山溝」。這裡擁有「一山四景」的美麗畫面,隨手一拍,就是一副美不勝收的畫卷。
在塔吾薩尼,牛羊成群。它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遊客,即使你離得很近,也不會害怕的落荒而逃。
你可以在草地上拍下幾張照片,背景是成群的馬兒羊兒。
塔吾薩尼有很多藝術化的造景,很適合女生凹造型。
這一面滿是圖案的牆,名叫《永恆花園》,很多人會在這留影。
藝術家結合當地民俗的圖案和色彩元素繪製了上百根各不相同的樹幹,有的還貼上鏡子,在陽光下折射著耀眼的光芒。
綠色的草地之上,散落著各種各樣彩色的石頭,這個藝術作品名叫《循石賦彩》。
藝術家們用隨處可見的石頭進行創作,根據石頭本身造型,用傳統哈薩克族的花紋圖案,把各種形狀的石頭,裝飾成五彩斑斕。
哈薩克族傳統圖案有著絢麗的色彩,那拉提草原是「哈薩克人口最多的草原」,佔全國哈薩克族人口的十分之一。
以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稱哈薩克族,至今仍保留著古樸濃鬱的民俗風情和豐富悠久的草原文化。
再往前,就是烏孫古蹟。
這裡有我最喜歡的枯樹造景,真的太適合拍人像了!如果是在夕陽下,那就更棒了。
枯樹、草原、藍天、白雲...隨意往那一坐,就是一張美照。
不一會兒,有音樂聲傳來,原來是「草原客廳」的現場演奏。巡著音樂聲望去,這屋子,只有框架,沒有牆面和頂面,很有意思。
這草原客廳的沙發,是用草繩製作的,和整個場景非常的協調。
樂隊名叫那拉提樂隊,他們定時的在烏孫古蹟給遊客們演唱哈薩克歌曲。雖然聽不懂歌詞,但是覺得特別的好聽。
這種現場演奏的感覺真好,突然之間就愛上了哈薩克歌曲的旋律,特別的歡快。等那拉提樂隊的歌手們唱完,忍不住跑上去跟他們求了個合影。
那天還遇見一個穿著盛裝的哈薩克小女孩,只有五歲,靦腆的模樣。她給我們跳了一段哈薩克舞蹈,在這陽光之下,草地之上。
哈薩克的服裝色彩亮麗。在歷史上,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因而其服飾帶有濃鬱的草原畜牧生活的特徵。
哈薩克女子的服飾,喜歡用白、紅、綠、淡藍色,一般都是連衣裙,裙擺寬大,旋轉起來特別的好看。
大自然是治癒系的。
在這樣的時光裡,仿佛什麼也不用想起,什麼也不用記得。雲淡風輕,只有草地上牛羊,此起彼伏的叫聲。
來到這裡,不管喜不喜歡拍照,都會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機記錄眼前的美景。
視線裡,來那拉提旅行的一家三口,在花樹下的笑臉,讓人羨慕不已。
「春有百花,夏有果,秋有美景,冬有雪。」
想起上一次來到那拉提,是個冬季,白雪覆蓋了一切。記憶裡最深刻的,是在冬窩子吃過一次哈薩克美食,伴隨著歌聲,啃過羊肉。
時隔幾個月,隔著萬物生長的春天,我又回到了這裡。
滿目皆景的塔吾薩尼和烏孫古蹟,絕對是這次那拉提旅行的驚喜遇見。一回頭,這春風亭,美的像一幅畫。
想著若有女子穿一漢服飄然而過,絕對忘記此刻我身處新疆。伊犁,無愧「塞外江南」的美譽。
「伊犁很美,美在高山環繞中、銀杉掩映下,野花芬芳、果香馥鬱的果子溝。伊犁很美,美在荒蕪世界中那偶然一瞥的清藍色,美在那初次遇見再難忘的賽裡木湖。伊犁很美,美在初夏時綠浪湧動,花海延綿,草長羊肥的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能滿足你對草原的所有夢想!而你如果來那拉提草原,這如油畫般靜謐安靜的塔吾薩尼和能偶遇那拉提樂隊的烏孫古蹟,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