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應縣釋迦塔,高層純木結構式佛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始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一直保存至今。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因其全部為木構,通稱為應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中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全塔高67.3米,塔身共分五層六簷,如果加上內裡四層暗層,也可以算是九層。
鄭州登封嵩嶽寺塔,多角形密簷式磚佛塔,位於鄭州登封市中嶽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嶽寺內。始建於北魏(公元523年),主體一直保存至今(除塔頂重修於唐),現存中國建築年代最久的名塔。嵩嶽寺塔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嵩嶽寺塔上下渾磚砌就,層疊布以密簷,外塗白灰,內為樓閣式,外為密簷式,總高41米左右,周長33.72米。
陝西西安大雁塔,四方形樓閣式磚砌佛塔,位於西安市大慈恩寺內。始建於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現存為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原址重建。大雁塔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塔磚。大雁塔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現通高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約48.7米,東西45.7米;塔體呈方錐形,平面呈正方形。
雲南大理千尋塔,方形密簷式空心磚砌佛塔,位於今雲南大理舊城蒼山腳下崇聖寺前東側。始建於唐代南詔勸豐佑時期(公元824年-859年),主體一直保存至今。 塔高69.13米,為16級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千尋塔東臨洱海,西負點蒼山,是南詔都城大理的標誌性建築。在千尋塔的西面,南北對稱有兩座八角平面磚砌密簷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約40米,大約建於宋代。
蘇州虎丘塔,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佛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現存為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並保存至今。該塔由8個外墩和4個內墩支承,現存塔身高度為47米。由於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虎丘塔就開始向西北傾斜。經專家測量,塔尖傾斜2.34米,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河南開封鐵塔.高層通體褐色琉璃磚佛塔,始建於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原為木塔,後毀。現存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並保存至今。鐵塔原名開寶寺塔,重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鐵塔成等邊八角形,共十三層,高55.88米,底層每面闊為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
江蘇蘇州報恩寺塔,樓閣式磚身木簷混合佛塔,位於蘇州市內北部偏西報恩寺中。始建於三國吳,南朝梁(公元502-557年),現存主體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並保存至今。塔高76米,是中國最高大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古塔。
浙江杭州六和塔,樓閣式外木內磚層數不規則佛塔,坐落在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峰上。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現存塔身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並保存至今,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即外看13層,塔內只有7層。
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樓閣式多彩琉璃佛塔,矗立在洪洞縣東北17公裡的霍山之巔。始建於東漢,現存主體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並保存至今。塔平面八邊形,是有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全高47.6米。飛虹塔是全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浙江杭州雷峰塔,首座彩色銅雕寶塔,位於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重建於2002年10月25日,最具現代感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