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

2020-12-20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18年3月1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第五次會議通過)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2017年全國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全國預算草案和《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對預算草案和預算報告進行初步審查的基礎上,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查意見,又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預算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根據國務院報告的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6億元,完成預算的102.3%,比2016年同口徑(下同)增長7.4%,加上使用結轉結餘及調入資金10139億元,收入總量為182705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3330億元,完成預算的104.3%,增長7.7%,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175億元,支出總量為206505億元;收支總量相抵,赤字23800億元,與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的預算持平,赤字率為2.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119億元,完成預算的103.2%,增長7.1%,加上調入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350億元,從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283億元,收入總量為82752億元;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5077億元,完成預算的99.3%,增長5.4%,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175億元,支出總量為98252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15500億元,與預算持平。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餘額4666億元。2017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134770.16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債務餘額限額141408.35億元之內。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4706.59億元,包括一般債務餘額103322.35億元、專項債務餘額61384.24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債務餘額限額188174.3億元以內。

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61462億元,完成預算的130.3%,增長34.8%,加上結轉收入299億元和地方政府發行新增專項債券籌集收入8000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6976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60700億元,完成預算的109.4%,增長32.7%。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824億元,完成預算的103.2%,增長6.4%,加上結轉收入299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4123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3669億元,完成預算的91.6%,增長9.2%。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579億元,完成預算的110.3%,下降1.2%;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011億元,完成預算的102.5%,下降6.7%,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568億元。其中,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244億元,完成預算的96.5%,下降13%,加上結轉收入128億元,收入總量為1372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002億元,完成預算的86.3%,下降30.9%,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257億元。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55380億元,完成預算的106.9%,增長10.5%;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48952億元,完成預算的101%,增長12.3%;當年收支結餘6428億元,年末滾存結餘72037億元。預算草案中對執行情況進行了說明。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總體情況較好。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各項決議的要求,貫徹實施預算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減稅降費力度,著力保障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支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同時,在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財政收支仍處於緊平衡狀態,部分基層財政運行困難;預算編制還不夠科學準確,預算執行的約束力不夠強,支出項目只增不減的固化格局沒有根本改變,部分項目執行結果與預算相差較大;一些政策尚未執行到位,一些資金使用績效不高,存在資金閒置、項目推進緩慢、違規收取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問題;部門預算執行中存在通過項目支出列支公用經費和人員經費、年末結轉資金規模較大等現象;轉移支付管理不夠規範,部分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預算執行率偏低;一些地方存在變相舉債和違法違規擔保行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不容忽視。這些問題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國務院提出的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177億元,比2017年預算執行數(同口徑,下同)增長6.1%,加上調入資金2853億元,收入總量為186030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9830億元,扣除上年地方使用結轉結餘及調入資金後增長7.6%;收支總量相抵,赤字23800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357億元,增長5.2%,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2130億元,從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323億元,收入總量為87810億元;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3310億元,增長8.5%;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15500億元,與上年持平;中央財政國債餘額限額156908.3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餘額限額123789.22億元。

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64165億元,增長4.3%,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86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收入13500億元,收入總量為7805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78049億元,增長28.5%。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863億元,增長0.2%,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86億元,收入總量為4249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247億元,增長15%。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餘額限額86185.08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837億元,增長7.7%,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14億元,收入總量為2951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274億元,增長12.9%,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678億元。其中,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377億元,增長5.9%,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14億元,收入總量為1491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169億元,增長16.4%,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322億元。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8093億元,增長23%;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64542億元,增長31.8%;本年收支結餘3551億元,年末滾存結餘76990億元。其中,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76億元,增長97.4%;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支出655億元,增長103.9%;本年收支結餘21億元,年末滾存結餘270億元。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國務院提出的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符合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預算草案符合預算法的規定。預算草案總體可行。

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18年中央預算草案,同時批准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餘額限額123789.22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餘額限額86185.08億元。地方各級政府預算依法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照國務院下達的債務限額舉借的債務,列入本級預算調整方案,報本級人大常委會依法批准。國務院將地方預算匯總後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三、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財政預算工作意義重大。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紮實做好各項財政預算工作,圓滿完成2018年預算,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此,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提高減稅降費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切實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清理規範各類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取消不合法的收費項目。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支持製造業優化升級。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財政資金要向「三農」傾斜,健全投入保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增扶貧資金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著力解決深度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欠缺等問題。加大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保障投入。加快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增強困難地區和基層政府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能力。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肅財經紀律,採取有效措施,壓縮一般性支出,厲行勤儉節約。

(二)認真落實重要改革舉措。適應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改革要求,預算決算報告、草案應重點反映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情況、重大支出政策和稅收政策調整變化情況、重大投資項目安排和實施情況等。做好2018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和專項口頭報告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有關工作。要主動聽取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積極回應各方關切。推進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長效機制。

(三)全面實施預算法。加快修訂並出臺預算法實施條例。加強財政收入預測,依法組織收入,提高收入質量,嚴禁收入虛增、空轉等行為。樹立預算法治意識,嚴格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預算執行,增強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力。根據機構改革方案,依法做好相關部門預算的批覆和變更工作。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要依法儘早細化到項目和地方,並及時下達。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完善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加快推進項目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理念、方法和要求嵌入預算管理全過程,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依法嚴格規範結轉結餘資金管理。進一步加大預算、決算公開力度。

(四)切實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要採取果斷措施,堅決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要抓緊摸清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底數,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有關地方要制定應急預案,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債務違約處置機制。要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研究完善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的確定和管理機制。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從嚴整治地方舉債亂象,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五)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推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落實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加快制定教育、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儘快研究制定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總體方案,推動健全地方稅體系。做好稅收徵管體制改革工作。規範轉移支付分配和管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要反映國有企業的運營情況。2018年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加快落實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加快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工作。

(六)加強稅收立法工作。2020年前完成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時間十分緊迫、任務非常艱巨。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稅收立法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務。2018年要及時將耕地佔用稅、車輛購置稅、資源稅等稅收法律草案和稅收徵收管理法(修改)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加快推動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做好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的相關工作。加快推進增值稅等稅種立法工作。推進非稅收入法治化進程。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
2018年3月15日


相關焦點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18年中央決算草案審查結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聽取了財政部受國務院委託所作的《關於2018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和審計署受國務院委託所作的《關於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並結合審計工作報告,對2018年中央決算草案進行初步審查,提出了關於中央決算草案的初步審查意見。
  • 深圳市寶安區2018年度區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深圳經濟特區審計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區審計局對2018年度區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中,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促進財政做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推進「廉潔寶安」、規範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審計目標,著力反映財政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正確把握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披露財政管理薄弱環節
  • 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預算草案報告全文發布
    關於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財政部各位代表:受國務院委託,現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 關於提前下達2018年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預算指標的通知
    關於提前下達2018年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預算指標的通知財社〔2017〕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農委、建委):為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提高預算完整性,加快支出進度,經研究,現提前下達你省(自治區、
  • 關于吉安市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
    關于吉安市2019年全市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全市和市級預算草案的報告(書面)——2020年4月27日在吉安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市財政局局長傅正華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託,我向大會報告
  • 關於君山區2018年財政決算(草案)情況的報告
    目  錄第一部分:關於君山區2018年財政決算(草案)情況的報告一、2018年財政決算草案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1.收入情況2.上級補助收入情況
  • 關於重慶市南川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關於重慶市南川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2020年1月7日在重慶市南川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重慶市南川區財政局各位代表:受區人民政府委託,現將重慶市南川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大會審查,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 關於福州市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面對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關於預算決議精神,
  • 市人大調研我市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譚海鵬 高大江 陳燕)近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澤祥率市人大財經委一行來到市財政局,調研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編制工作。座談會上,調研組首先聽取了市財政局關於2020年1-10月財政預算執行情況、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編制工作情況匯報。隨後,與會人員圍繞如何做好預算編制工作,以及強化預算執行和監督等暢所欲言,積極發表意見建議。據了解,自11月中旬以來,市人大已對寧鄉高新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城管局、市稅務局、歷經鋪街道、老糧倉鎮等單位開展了專題調研。
  • 關於上海市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20年1月...
    上海市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大會報告本市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在此基礎上,政府「四本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65.1億元,為預算的96%,比2018年(下同)增長0.8%。加上中央財政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899.8億元,上年結轉收入、調入資金、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885億元,以及地方政府一般債務收入461.7億元,收入總量為9411.6億元。
  • 【中英文對照】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全文)
    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Report on the Execution of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 南通市2018年市級財政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
    2017年市級社會保險基金結餘90億元,彌補2018年收支缺口9.4億元後,2018年預計結餘80.6億元。 五、2018年市級地方政府債務總體情況 2017年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286億元,加2018年新增債券39.5億元,2018年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325.5億元。
  • 館陶縣財政局 關於下達2018年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預算指標的...
    館陶縣財政局 關於下達2018年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預算指標的通知
  • 淮安市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現將《關於淮安市2018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情況公告如下:一、整改工作的基本情況2019年6月27日,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關於淮安市2018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要求責成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突出問題認真整改處理
  •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 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受國務院委託,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請審議。二、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截至2020年10月底,對《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有關部門單位和地方採取上繳國庫、退還稅費、統籌使用或加快撥付進度、調整投資計劃和帳目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2118.08億元;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2350項,追責問責705人。
  • 2020年常州財政運行及預算執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實錄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日上午10:30 發布地點:市政府行政中心惠風廳 發布主題:2020年常州財政運行及預算執行情況 發布人員:劉月冬 常州市財政局局長                 戚小如 常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主持人:孫潔茹 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2018年第1號公告:2016年度金華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
    2017年8月,金華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於2016年度金華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2017年12月,金華市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於2016年度金華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整改情況的報告》,充分肯定了審計反映問題的整改成果。現將審計結果整改情況公告如下。   一、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主要對2016年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及財政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
  • ...深圳市2018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解讀
    》解讀  2019年以來,按照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後審計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新要求,市審計局緊緊圍繞市委「1+10+10」工作部署和市政府工作安排,對照「城市質量提升年」「水汙染治理決戰年」具體要求,對2018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了審計,並匯總編制了審計工作報告。
  •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2020年12月23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  審計署審計長  侯凱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國務院委託,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 關於安徽省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時間:2019年12月30日】【來源:安徽省審計廳】字號:【大】【中】【小】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省政府已於2019年12月20日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報告。現將審計整改情況公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