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艾比湖溼地胡楊林最美的時節。
雙節假期,我和同事重走古絲綢之路北道,一睹秋日胡楊風採。大片胡楊生長在戈壁荒漠之中,為這片寂寥的土地增添了幾分美麗與生機。
秋天是胡楊林最亮眼的時節,鮮豔奪目。當凜冽寒風席捲大漠,顆顆胡楊不屈不撓,無畏無懼,體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強的品格「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世界上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的胡楊在新疆。如果說南疆的胡楊是大家閨秀,那麼精河託託鎮的胡楊就是小家碧玉。茂密的樹樹冠,就像變幻的飾品;由綠變黃、變紅,色彩斑斕。
這裡未經雕琢的美景還有:沙丘高低跌宕,梭梭紅柳隨處可見;一條絲綢古道蜿蜒曲折,馬道兩側長滿了駱駝刺和戈壁麻;昔日的古炮臺化作一堆虛土,無聲記錄著曾經的歷史;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牧民散養的駱駝,那情景,畫意濃,詩意更濃!
從日至中天到夕陽西下,我們穿行在胡楊林中,找尋絲綢古道遺落的駝鈴聲。沒人大聲說話,生怕驚擾了靜默的胡楊。面對託託秋日裡的胡楊林,你才明白先輩為何把「秋」稱作「金秋」。
當夕陽西下,大小參差的胡楊,在地平線上剪影高矮不一,就象一幅美妙的圖畫,令人陶醉,令人神奕。
站在一棵棵胡楊樹下,胡楊精神在腦海中浮現。在茫茫荒漠之上,胡楊就像千年的守望者,俯視著沙海的風起水湧,興衰變遷。胡楊用剛毅經受著沙的百般抽打,用沉默接受著風的肌膚洗禮。鍛造出胡楊千年堅毅的格性,它不畏烈日酷暑,不怕冰雪嚴冬。以生命的頑強孕育著勃勃生機。人們讚美胡楊,不僅因為它的風姿,更因它的生命力中蘊含的「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紮根邊疆、甘於奉獻」的精神。任憑沙暴肆虐、乾旱和鹽鹼侵蝕,頑強地生存。
悠悠古道駝鈴聲仿佛又在耳旁響起,靜靜流淌過時間的土地,在無邊荒漠上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記,每一個印記的背後,都是一個又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而胡楊就像一座座永恆的豐碑,長久長久地注視著、聆聽著、記錄著……
(來源:博州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