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2020-12-12 騰訊網

▽道歷四七一五年 | 歲在戊戌 | 十月十五丨下元節▽

西曆2018年11月22日

溫馨提示

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神誕日,亦是解厄度厄之日。歡迎大家來真人宮敬香祈福!祈願祖師消解困厄,大眾生活更加舒心順意!有條件的善信可以堅持食素一天,也可以在聖誕當日為祖師爺供養香、花、燈、水、果或者多行善事為自己及家人積累福報!福生無量天尊!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節"、「水官誕辰」。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下元節 · 由來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舊時俗諺云:「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

原來這一日是水官生日。《三官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神誕之日。

東漢時,張道陵天師建立正一盟威道(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和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

每逢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這一天,是水官誕辰之日,水官解厄星君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解厄。下元節也叫「消災日」。這是一個道教徒分外重視的節日。

據《中華風俗志》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即但凡有人運勢順時運不達,甚至多生疾病,或者風水敗壞,或有官司之災,或者因為添新換舊,以及動土挖坑不當所帶來的禍事等等,都可以悔過誦經,通過水官解厄星君化解消除。所以在十月十五,水官誕辰之日,水官大帝來人間考察善惡之時,修齋設醮祈福消災。

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大體而言,凡是有婚姻不順,子孫不利,運勢不遂,多生疾病,官司口舌,出行意外,風水敗壞等等厄運壞事,皆可通過十月十五,水官解厄星君誕辰之日,以悔過,誦經,設醮,祈福等方式以化解。

十月十五,下元五炁解厄水官生日,是日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三官寶號經》:「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

下元水官,為暘谷洞元三品,居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條。號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 成 ,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 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水官寶誥》:

暘谷洞元,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皆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下元節 · 風俗

飲食風俗是節日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長期的、眾多的節日活動的實踐中,形成了獨立的、特殊的節令食品。

下元節也有其獨特的節令食品,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

修齋設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修齋的方法大致分兩類:一類略有三種,一設供齋。即設壇供齋蘸神,藉以求福免災。

享祭祖先

隨著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餚,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祭祀節日。享祭祖先是對祖先信仰的反映,人類對祖先的信仰,是人類對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靈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為了祈求祖先庇佑於後代。

祈願神靈

從祭祀內容與對象的演變來看,下元節又溶進了許多農業生產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鑲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乾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下元節 · 詩詞

七絕·下元節

路人拂曉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

送上紙衣能取暖,陰間先祖也知寒。

詩寄下元節

餡是秋風皮是詩,情濡香糯意猶痴。

桿頭旗颭紅塵夢,應是三官眷顧時。

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餘處恭尚書

楊萬裡

琳宮朝謁早追趨,漏盡銅壺殺點初。

半縷碧雲橫界月,一規銀鏡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壽,散作非煙滿王虛。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陰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詣天慶觀寶林寺

陸遊

朝罷琳宮謁寶坊,強扶衰疾具簪裳。

擁裘假寐籃輿穩,夾道吹煙樺炬香。

樓外曉星猶磊落,山頭初日已蒼涼。

鳴騶應有高人笑,五鬥驅君早夜忙。

雖然下元節是一個民間的傳統節日,但是很多人現在都不過下元節了,慢慢的被人遺忘了。

無論是什麼節日,對於傳統文化的習俗,我們都要遵循。即使我們不奉行這種活動,但還是要心生敬意,這不僅是一種素質的體現,也是對文化的尊崇。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
    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下元節:一個漸漸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下元節:一個漸漸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下元節:一個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明天是農曆十月十五, 是中國古老的「下元節」。 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 你聽說過下元節嗎?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
    ,設為星標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祭祀水官  消災解厄,時來運轉  在下元節也有祭祀祖先亡靈的習俗  到家廟、祠堂去祭拜祖先  有著祈福消災的美好寓意  象徵著福祿雙收,結合祥雲紋路有吉祥好運之意,常常隨身攜帶可令您出入平安,喜樂常伴,家宅福滿乾坤,興旺發達。
  • 有點被遺忘的下元節祭祀文化
    我們炎黃子孫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和節日。其中就有三元節。因為下元節快到了,小道就為大家說一下這個節日。 天地人三才的概念,是我們華夏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暫且先不說這個。 在三才文化之下,誕生了古老的三元節日,其中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農曆中國|十月十五 · 下元節
    牽礱糰子齋三官修齋設醮祭祖先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節。在古代中國,正月十五稱 「上元節」,俗稱元宵佳節。七月十五稱 「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那些正在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今天,就來說說那些快要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1.二月二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後來,這個不是傳統習俗的做法保留下來,成為漢族人民,思念舊朝,懷念先輩的傳統習俗2.三月三 上巳節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 農曆中國|十月十五 · 下元節
    牽礱糰子齋三官修齋設醮祭祖先今天是農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節。在古代中國,正月十五稱 「上元節」,俗稱元宵佳節。七月十五稱 「中元節」,民間又俗稱鬼節。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下元節|漸漸被遺忘的節日
    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享祭祖先 隨著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餚,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祭祀節日。享祭祖先是對祖先信仰的反映,人類對祖先的信仰,是人類對自身的崇拜。
  • 下元節是什麼意思 下元節是什麼節日 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但對於下元節是什麼意思、下元節是什麼節日,以及下元節是指哪一天,大部分年輕人並不太清楚。為此下文將來介紹一下下元節這個節日,來說一說下元節是怎樣的一種節日,同時為大家介紹下元節具體日期還有下元節的來歷,以便大家了解這個節日。一、下元節是什麼意思1、下元節是什麼意思?下元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亦稱「下元日」、「下元」。
  • 莆仙農曆十月十五 民間「下元節」
    莆仙農曆十月十五 民間「下元節」 pt.fjsen.com 2013-11-19 10:39  修懿 來源:東南網     每逢農曆十月十五,莆仙民間許多人家會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燒香貢銀,並讓小孩子用燒著的香枝均勻地插成一片小方塊,叫「布田」。
  • 你知道下元節嗎?很少被關注的中華傳統節日!希望大家能記住
    中國文化傳承,泱泱數千年!各種宗教文化和民間文化相互交融早已不分彼此。為此,一善行說本次就不再專說佛教了,就說說那已經快被我們大家遺忘的傳統節日,下元節!希望大家也能更多的了解我們國家的這些傳統節日,因為它們都是文化的傳承。
  • 你知道下元節嗎?很少被關注的中華傳統節日!希望大家能記住
    中國文化傳承,泱泱數千年!各種宗教文化和民間文化相互交融早已不分彼此。為此,一善行說本次就不再專說佛教了,就說說那已經快被我們大家遺忘的傳統節日,下元節!希望大家也能更多的了解我們國家的這些傳統節日,因為它們都是文化的傳承。
  • 下元節是什麼意思 下元節是什麼節日 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但對於下元節是什麼意思、下元節是什麼節日,以及下元節是指哪一天,大部分年輕人並不太清楚。為此下文將來介紹一下下元節這個節日,來說一說下元節是怎樣的一種節日,同時為大家介紹下元節具體日期還有下元節的來歷,以便大家了解這個節日。一、下元節是什麼意思1、下元節是什麼意思?下元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亦稱「下元日」、「下元」。
  • 茶合文化|下元節不遺忘,才是愛最好的方式
    比起網際網路上「鑼鼓喧天」的熱鬧,大家是否記得,11月11日是農曆的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亮節!中國人講究「天、地、人」三元一體,分別對應的是三個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上元燈節,天官唐堯賜福;中元鬼節,地官虞舜赦罪;下元節則是大禹解厄。
  • 下元節,最後一個月亮節!
    下元節,漸漸被遺忘的節日今日農曆10月15日,古代中國的下元節。15日下元節,而水官大禹解厄。下元節的起源關於道家的問題「中華風俗志」說:10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日,也有持齋誦經的。下元節。按照中國曆法,農曆十月十五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令。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祭祖的信仰,在這個月圓之時,還要舉行最重要的祭祖活動。
  • 下元節究竟是一個什麼節日?有哪些民俗禁忌?
    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正月十五,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元宵節是上元,鬼節是中元,明天是下元。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也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的日子,他掌管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載眾生的功業。所以元宵節又稱元誕、元水節等。下元節的起源下元節源於道教。
  • 下元節究竟是一個什麼節日?有哪些民俗禁忌?
    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大家都知道元宵節是正月十五,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元宵節是上元,鬼節是中元,明天是下元。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也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的日子,他掌管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載眾生的功業。所以元宵節又稱元誕、元水節等。下元節的起源下元節源於道教。
  • 下元節是什麼節日 這是一個祭祀祖先的日子
    我國有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三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幾個節日都和祭祀先人有關,所以備受大家重視,更有很多習俗文化流傳了在了節日中。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