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05:09:19來源:新華網
圖為位於美國的明軒冷泉亭
從小橋流水的蘇州古城到海外他鄉,60座蘇州園林漂洋過海,如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被散播到世界各地,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30餘年時間裡,60座園林「出口」40個國家及地區。蘇州園林作為中國文化的特殊符號和代表,在世界範圍內展示、生根、被認可,為中國文化贏得世界認同作出了重要貢獻。
30年,60座園林漂洋過海
日前,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園林藝術「百老匯」——亨廷頓圖書館寄來的感謝信。信中,對方負責人盛讚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援建的「中國園」已經成為當地最有影響的旅遊景點,「每天遊客摩肩接踵,不愧是一座偉大的建築。」
早在1979年,蘇州園林就開始了她走向世界的榮耀之旅。1978年,蜚聲中外的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看中了蘇州的網師園殿春簃,準備出資120萬美元以它為藍本「克隆」一座明式庭院——明軒。彼時,中美兩國還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經過黨中央、國務院研究批准,蘇州市承擔了這項「開天闢地」的外事工程。
78歲高齡的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退休總工程師張慰人回憶,接到任務不到一周之內就選調了三十位精通園林建築的技術骨幹和近百名工人師傅,在蘇州北寺塔工地上建造了兩座精美的「明軒」。完工後,由美方來蘇逐一驗收並派專人護運到紐約。「1979年10月,明軒構件從上海啟運美國時,被封裝成了整整一百九十三大箱。裝運時,我們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1980年1月,「明軒」工程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開工。明軒蘊藏著中國「香山幫」匠人的智慧和蘇派傳統營造技藝的精髓。她佔地400多平方米,偌大的園內移步換景、乾坤備至:廳堂、半堂、曲廊、峰石、水泉等布局精巧,傾倒了對中國園林藝術情由獨鐘的外國友人。明軒落戶美國,使東方傳統造園藝術有機會與西方藝術共處一館,讓世人有機會透過一扇門、一框窗,窺見東方藝術的精髓。
1980年6月18日,明軒正式對外開放。面對眼前如畫卷一般的精美園林,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負責人阿斯特夫人發出讚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使我深為感動,這簡直是奇蹟。我衷心感謝他們為美國帶來了這麼好的中國園林建築藝術。」
明軒成功「出口」紐約,不少國家、地區慕名而來,商洽園林進口事宜。自此,歷史綿延2000多年的蘇州古建築似乎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在此後的30餘年時間裡,有60座蘇州園林先後落戶40多個國家及地區,園林「出口」,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有效載體。它們都為中國文化贏得世界認同作出了不菲貢獻。
圖為位於愛爾蘭的「愛蘇園」
「我驕傲,我是園林人」
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退休總工程師張慰人至今仍清楚記得上世紀70年代援建「中國園林出口開山之作」——明軒時的盛景,「在美施工期間,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前國務卿基辛格夫婦、美籍華人世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等知名人士先後到博物館施工現場觀摩探訪,對我國工匠師傅們的精湛技藝讚不絕口。美國各大主流媒體也進行了專題採訪報導,稱一座園林打開了『外交之門』。」
蘇州園林傳承人顧德明是一位「85後」,年輕的他已經至今已「轉戰」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參建了數個海外園林項目。他介紹,2013年9月,他隨同事赴馬爾他實施靜園改擴建項目時,馬爾他總統、總理親自接見,「施工時,當地氣溫高達40多度,54名技術施工人員揮汗奮戰,一直堅持到年底項目順利完工,創造了『24小時不間斷造園』奇蹟。」
在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嵇存海看來,園林「出口」,不僅讓海外友人見證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的藝術魅力,也搭建了一座座國際友好交往的「金橋」,「它代表著不同文明的融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次對外園林出口援建都是一項神聖的使命和任務。」
作為一位老「園林人」,嵇存海笑言建造海外園林是件「苦樂相伴的差事」,「每一個項目從前期接洽談判,到立項、規劃、審批、建造,沒有二、三年時間下不來。而有的項目因為分期實施可能延續十餘年時間。但不管什麼項目,我們都認真對待,精心施工,把它當做精品來打造!」
在建造美國「蘭蘇園」過程中,中方施工人員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按照美方要求,假山、欄杆、鵝卵石建造必須要考慮到地震、颶風威脅等安全因素。在木結構的連接上,中國的傳統做法是榫卯連接,而在美國則必須用螺栓或抱箍進行加固。經過中方技術人員們的刻苦攻關,一系列難題迎刃而解。工程驗收時,波特蘭市政府按美國建築質量標準給「蘭蘇園」工程打出了100分的高分。
「常駐文化大使」魅力不可低估
蘇州園林「出口」,不僅讓國際友人足不出戶就欣賞到中國民族文化和傳統建築藝術,它還形成了一個方興未艾的全新產業。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蘇州一批仿古建築企業迅速跟進崛起。這些地方的仿古建築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把理山疊水的造園技法帶給中外觀眾。據統計,目前,蘇州市僅登記註冊的仿古建築企業就有近百家,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150億元。
充滿人文情懷的古典園林,彰顯著和諧之美、自然之美和層次之美,她讓遊客們在曲徑通幽處領略到了移步換景的樂趣,獲得深長的審美享受。海外園林,成了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和外國友人們的「東方伊甸園」。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蘇州出口海外的60座園林每年約接待遊客1800萬人次。30年來,已經有數億人次遊客走進這些園林,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了解東方造園藝術。
中國環境藝術專業委員副會長、《中外景觀》雜誌社主編朱仁民博士認為,海外蘇州園林是展示中國藝術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座不同文化人群溝通的橋梁。「蘇州園林『出口』,使更多的西方人士和海外華僑感受和領略到中華文明的深邃與博大,她就是中國聲音和魅力的絕佳代表,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國際交流越來越多,蘇州園林作為中國文化的綜合展示體代表,在世界範圍內展示、生根、被認可,她無愧於『常駐文化大使』的稱號。」(周青胡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