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州發布 ,11月7日,山東德州市德城區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於11月6日銷往德城區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目前,當地已對密切接觸者等全部集中隔離,所有隔離人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延伸閱讀
為什麼多地在進口冷凍食品上發現新冠病毒?
據健康時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受訪時表示,出現這一情況主要與國外疫情嚴重,冷凍海鮮加工過程較容易汙染有關。「冷凍海鮮產品通常均儲存在低溫的環境,而環境的溫度越低,病毒保存的時間越長,所以容易在冷凍海鮮產品中或者其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海鮮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梁宗安表示,「通過各地對於大量樣本的檢測發現,病毒並未在冷凍海鮮食品『體內』檢出,就說明食品本身被病毒汙染的機率非常小,也就說明病毒通過食品傳播的機率比較小。」
為避免潛在風險,專家建議,在選購進口冷凍食品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購買冷凍食品時,儘量避免手直接觸碰;
2、購買海鮮產品回家後,可用75%酒精消毒;
3、儲存此類產品時,最好採用獨立封閉包裝;
4、切割時,也要注意生熟分開;
5、食物需充分煮熟後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