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袁傑
2019-09-12 11:27 來源:澎湃新聞
和前幾次履新表態發言略有不同,江蘇省委常委藍紹敏到任蘇州市委書記後,簡單聊了聊過去。
據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蘇州新聞」報導,藍紹敏說到,自己出生和成長於江蘇南通,小時候每年到狼山踏青,老師總會說到張謇及其恩師——蘇州人翁同龢的故事。
他說,當年,翁同龢去世後葬於常熟虞山,張謇專門在狼山邊建造一樓,取名望虞樓,以表達對恩師永遠的紀念。
9月12日下午,現年55歲的江蘇省委常委藍紹敏正式就任蘇州市委書記,接棒已任中國建築「一把手」的周乃翔。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已是藍紹敏第三次出任設區市市委書記。此前,他曾主政過宿遷和泰州,更早之前曾在南通工作26年。
在蘇州幹部面前,南通人藍紹敏聊起了張謇和翁同龢,為了道出一江之隔的蘇通兩地,早有互敬淵源。
為此,他還說了另一個故事,蘇州籍社會活動家費孝通之所以叫「孝通」,也正是源於其父和南通名人張謇之間的交情。
當年,費孝通的父親費璞安先生曾應張謇之邀,任教於中國第一所師範學堂——通州民立師範。「孝」字取自張謇孩子的輩分,「通」字則取自「通州」。
除了南通,藍紹敏也聊到了自己曾工作過的泰州。當年,蘇州名仕範仲淹正是在泰州開啟仕途,後來又回到蘇州為官。目前,泰州、蘇州兩地都有一座範仲淹紀念館。
不難發現,雖回憶往事,卻處處體現「蘇州元素」。儘管此前從未在蘇州工作過,但藍紹敏對蘇州並不陌生,發言前也做足了功課。正如他自己在領導幹部大會上所說,蘇州一直是其之前工作所在城市學習的榜樣。
他重點提到了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和「園區經驗」,並稱,這些不僅是蘇州最寶貴的財富,也一直激勵和引導著全省各地發展,這「讓我始終對蘇州充滿敬意」。
藍紹敏表示,能夠到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園區經驗」發祥地工作,倍感親切,由衷高興。同時,深感使命光榮,責重千鈞,也充滿了信心和決心。
他說,改革開放以來,蘇州歷屆市委帶領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創造了許多「不敢想」「不可能」的發展奇蹟和輝煌成就。
在表態發言中,藍紹敏提出,要弘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並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
澎湃新聞注意到,此前,赴任泰州市委書記和當選南京市市長時的講話中,藍紹敏也都強調過這一點。
9月12日下午,蘇州媒體《姑蘇晚報》官方微信公號推送新聞,頭條為藍紹敏履新蘇州市委書記的消息,二條則推送了一組風景照,標題為「蘇州藍,太漂亮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蘇州,藍紹敏,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