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會進入日本市場。
OPPO CEO陳明永上周剛表態進軍日本。一周之後的2018年1月31日,OPPO就在日本召開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該市場。
在解讀陳明永關於進軍日本的表態時,PingWest品玩提到,由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達到飽和,排在佔據出貨排行前列的國產巨擘們紛紛將目光轉移到了海外。
OPPO也是其中一家,甚至可以說他們對海外市場早有布局。
2009年4月,OPPO進軍泰國,算是正式開啟了其出海之路。至今,包括中國在內,OPPO手機業務在全球已經覆蓋了中國、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和大洋洲各個區域共計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這其中,東南亞和印度是OPPO頗為看重的兩個海外市場,他們在這兩大市場也投入了頗多的資源,比如請當紅明星代言、贊助大型活動等。與之相對的是,OPPO取得東南亞市場第二、印度市場前五的市場成績。
日本與中國市場迥異
在東南亞和印度站穩腳跟之後,OPPO還想要更進一步,用陳明永的話來說,市場做得不錯,再下一個,順理成章去延伸。有了這樣前提,OPPO進軍日本的雄心,也就不難理解。並且,日本是一個發達經濟體,消費電子巨擘眾多,如果能在這裡站穩腳跟,對OPPO的整體品牌可以得到一個極大提升。更不用說,即使被中國和印度市場超越,日本也依然是世界上規模位居前列的大市場,每年的容量能達到3000萬。
這個市場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功能機佔比龐大,但智慧型手機增長迅猛。Mashable在2016年曾發布一份各國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當時,日本市場的智慧型手機佔比僅39%。一年後,日本數據分析機構Marketing Research Camp發布的2017年5月日本行動裝置及社交方式調查報告顯示,日本智能機的持有率已經達到了79.5%。
雖然因為統計口徑的差異,我們直接將這兩個數字放到一起對比並不嚴謹,但兩個數字的倍數差異,已經能說明日本市場的發展趨勢了。
不過,日本市場與中國市場的其餘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則,日本市場運營商銷售渠道所佔份額高達90%,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再則,與其餘市場Android陣營佔據市場份額大頭不同,日本市場上,iPhone的佔有率為頗高,而知名Android手機品牌在日本的份額普遍不高。
日本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日本手機和智慧型手機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日本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693萬臺,其中蘋果排名榜首,佔比40%;索尼佔比12.1%;夏普佔比11.9%;京瓷佔比11.2%;三星佔比9.6%。5個品牌合計佔比85%。
OPPO手機業務的日本化改造
針對這個較為特殊的市場,OPPO在日本設立了研發中心,至此,OPPO在全球的研發中心達到了六個,另外五個分別位於深圳、東莞、上海、北京和矽谷。
他們進軍日本市場的第一款產品是目前同樣在國內主推的OPPO R11s,開售時間為2月9日。
為了獲取更廣闊的消費群體,日版R11s是一款全網通(SIM Free)智慧型手機,支持日本各大運營商的主要頻段。消費者可在OPPO手機上,使用原有的SIM卡,無需更換號碼。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言,日本是運營商相當強勢的市場。OPPO也在加緊與三大運營商,以及包括樂天和Y Mobile在內的虛擬運營商合作進度。
提到OPPO,其市場和營銷上的動作難以忽略。2017年11月8日,OPPO設立OPPO日本株式會社,組建本地化團隊,專注開展本地化運營,以深入日本當地市場。目前該團隊的人員數量為近30個,如果順利,OPPO計劃在2年內將公司規模擴大到700-800人,其中90%以上是日本人。
OPPO在國內數十萬家的線下店面是其獲得銷量成功的一大保證。但R11s在日本暫時只會在Bic Camera和友都八喜電器店銷售。
在日本發布會上,被媒體問及「渠道」相關問題時,OPPO方面表示,由於合作夥伴的渠道和領域足夠廣闊,現階段,他們將充分利用合作夥伴的資源開展業務。OPPO暫時沒有開設品牌專賣店的計劃,而且目前,在日本有獨立品牌店的只有蘋果,但旗艦店對於整個品牌形象促進和強化用戶體驗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在日本,OPPO會結合市場進展和消費者需求,選擇合適的時間點開設品牌專賣和旗艦店。
寫在最後
從左到右:OPPO日本株式會社董事會成員河野謙三、OPPO日本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CEO)鄧宇辰、日本攝影師角田修一
日本版R11s在功能層面上,與國內版本並無差異。全面屏、VOOC閃充、AI美顏自拍等OPPO手機招牌功能均存在。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幾乎所有日系手機都具備的NFC和防水功能在這臺手機上缺失了。這不能不說是其遺憾之處。
好在,R11s在日本的售價為57980日元(不含稅),約合人民幣3360元,比大多數日本Android機都便宜了,價格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畢竟iPhone在日本獲得成功的一大原因不就是售價低嗎?